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目标
1、把握“背影”这条线索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朴实、纯真的语言特点。 3、感受纯洁深厚的父子深情。 二、过程(课前音乐:往事如昔) 1、导入
《背影》(板书)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途中给儿子买橘子这样普通的事情,但文章一发表,就被誉为现代散文精品。朱自清先生(板书)在写作时,是什么感情积蓄在心中他又是用什么语言打动了读者的呢课件1。 2、检查预习情况
a、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课件2。
我看见他着黑布小帽,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下来了。 齐读。
b、谈谈自己读了文章后的感受。课件3。 文章的,打动了我,因为我感受(看到)了。
1
3、师:同学们的发言,从多个角度表达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取同学的理解,一起再来体验父子深情。 速读课文,分组议一议两个问题:课件4
①在这次父子相聚和分离的过程中,年迈的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②面对年迈的父亲,我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呢? 4、师生对话,交流上面的问题理解。 ①第一个问题: (1)学生理解。
(2)教师引导:父亲的爱子深情。课件5. ②第二个问题:课件6 (1)生答题。
(2)师引导:背影孝子。课件7
讲解中插入课件8:作者介绍,强调“写实”。
(3)课件9:听录音“我北来后……”,体会朴实的语言里透露出来的父亲的情感。
问:你觉得这里可以读出几种意思和感情?
(4)朱自清读了这封短信后,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5)课件10:小结。
5、人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我们现在为人子为人女,等我们长大后,我们也就成了父母。我们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怎样的一个背影呢?课件11. 6、作业
2
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例:文中父亲说的话不多且非常简洁,但每一句都包含了他对儿子的拳拳深情,请你任选一句作简单的分析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分别了,还是放心不下,牵挂路途情况,叮嘱儿子来信报平安。
(1)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什么 “我”再大也是父亲的儿子。文中也写出了“我”的感情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我”原先是不耐烦,后来感动得流下眼泪。正是这些琐屑的事,体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心里真的轻松吗?
父亲觉得尽到了责任,也怕我伤心,做出一副轻松的样子,其实心里并不轻松。 板书设计: 背影 父亲爱朱自清 深情 教学反思
这节课,课前是播放歌曲,营造一种离别的伤感。然后一问:“是一件什么事让他有如此的感受?我们来看朱自清的《背影》。导入新课。
3
在初略感知文本的'大层次后,直奔第6段,重点品析了望父买桔的背影是如何刻画的,这一环节,特别注重学生的活动。放手让学生去找描写背影的句子,品析动词描写的妙处。归纳人物特定环境下细节描写的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高,纷纷举手,品词品句很精彩。师生互动协调。重点突出,分析很到位。
接下来,紧扣两次流泪,体会父子间深沉真挚的爱是本节课的难点。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学生是很难进入意境的。我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背景、路上父亲为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所做的几件事,还有文中父亲说的5句话来体会。一层层地导着学生进入意境,体会到作者当时流泪的复杂心情:这是理解的泪、感动的泪、幸福的泪、怜惜的泪、自责的泪、依恋的泪。。。。正当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怀的时候,用一首刘和刚的歌《父亲》,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许多同事说:“歌声很感人,唱出了内心的感受。”真可谓恰到好处。
第三个环节是用心感恩,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是针对现实存在的学生对家长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而进行一种美德教育。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家里不孝敬的表现,然后用一段《感人的家长会》录像去震憾学生的心灵。最后教师语重心长的说:“同学们,去孝敬父母、珍爱亲情吧。因为只有爱父母,才会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爱我们这个人类社会。”话音刚落,屏幕出示作业:1、回报爱。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他们需要做的事。
2、描写爱。回忆父亲关爱你的生活片段,学习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细节描写。这堂课延迟了5分钟下课。
4
课后老师们进行了一次评课活动。1、整节课很完整。2、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3、刻画背影一段的品词品句很到位。4、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思想受到了洗礼。5、多媒体运用很恰当,提高了教学质量。6、整节课的容量很大。
另外还有几点争议:1、“歌声可以不要,回归语文本色”与“歌声很动听,唱出了内心的感受”
2、“第三环节可以不要,因为美学教育不是一节课的事。多了它显得拖堂了。”与“第三环节应该要,课堂结构才完整。素质教育是育人为本。”
听着他们的话,我反思自己的课:
1、整堂课我始终注意学生的动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拐杖、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这一点我做到了。这要谢谢陈大伟教授给我的片言片语的指点:“注意学生的反应,用学生生成的问题教学。”
2、导入新课自然,环环相扣,像一条顺势而下的溪流,水到渠成的流到课文的深处,流到课堂的结尾。整节课很完整。
3、至于要不要歌声,关键就是看学生的感受需不需要。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多媒体都是好样的。如歌声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升华,有什么不好?多媒体就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它与教学内容是有机的组合,而不是各自分离。直观、提示、促进、升华。 4、至于美学教育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要不要砍去我认为,素质
5
教育以育人为先,教育工作者先育人,再教书。“德智体美”“德”为首。一个没德的人,知识越多越反动。虽然下课了,那我就用下课几分钟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德育教育,又促进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有什么不可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堂中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的统一是我每一节语文课都认真对待的事。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