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案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Pharmaceutical Botany and Pharmakognosie)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药 学 教 材:《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郑汉臣 蔡少青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ISBN7-117-05650-9/R·5651 学 时:总学时 204学时(理论116学时,实验88学时) 周学时8学时(理论4,实验4)
绪 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熟悉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方法。 熟悉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
了解我国近代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2学时)
1、提要: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发展史(古代重要本草著作)。 2、要点: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几本重要本草。 3、难点: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4、方法:讲述。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第一篇 药用植物学基础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和构造,细胞壁的特化及其鉴别法,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形态及鉴别法。掌握细胞的分化与组织的形成,各种组织的形态特征、存在部位和功能;维管束的类型。 二、教学内容(8学时)
1、提要: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特化,细胞后含物种类);植物的组织(类型、特征);维管束类型及特征。 2、要点:植物细胞主要结构,包括特化的细胞壁,后含物;机械、分泌、输导、保护组织;维管束类型结构。 3、难点:维管束类型结构。 4、方法:叙述、比较教学法。
5、教具:PowerPoint;彩色教学投影胶片。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植物细胞的构造,细胞壁的特化及其鉴别法,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及鉴别法。 2、几种主要组织的特征。 3、维管束的类型。
第二~七章 植物的器官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根的类型,根的组织构造(包括根尖、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和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根的构造、根的异型构造)。 掌握茎的形态,茎的组织构造(茎尖的构造、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和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茎的异型构造)。 掌握单叶和复叶的形态,叶的组织构造。
掌握典型花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特征;花的类型;花的记载;花序的类型; 掌握果实的形成和构造;果实的类型。 掌握种子的形成和构造;种子的类型。
熟悉根、茎的变态;叶的组成部分;叶的外部形态;花的生殖功能。 二、教学内容(18学时)
1、提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组织构造。
2、要点:根的类型,根的组织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和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根的构造、根的异型构造);茎的形态,茎的组织构造(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和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茎的异型构造);单叶和复叶的形态;花及花序的类型;果实的类型;种子的类型。 3、难点: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内部组织构造。 4、方法:叙述、比较教学法。
5、教具:PowerPoint;彩色教学投影胶片。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根的类型,根的组织构造(包括根尖、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根的构造、根的异型构造)。茎的形态,茎的组织构造(双子叶植物茎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茎的异型构造)。单叶和复叶的形态,叶的组织构造。花及花序的类型;果实构造及类型。种子的构造及类型。
2、领会:根、茎的变态。叶的组成。花的记载及生殖功能。果实及种子的形成和构造。
第八章 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定义及任务,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及等级,植物的命名,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方法。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2学时)
1、提要:植物分类的目的和任务;分类的等级;命名;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写及使用。 2、要点: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及等级,植物的命名,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方法。 3、难点:种的概念,植物的命名,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方法。 4、方法:叙述、比较教学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及等级,植物学名的组成,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方法。
第十五~二十一章 藻类、真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被子植物30—40个重点科的特征和代表性药用植物及其拉丁学名。
了解藻类、菌类和地衣类植物的特征及重要的药用植物。 二、教学内容(18学时)
1、提要:讲述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蕨类、裸子及被子植物的特征和生活史和代表性药用植物。其中被子植物重点科为:马兜铃科、蓼科、毛茛科、、防已科、木兰科、樟科、罂粟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芸香科、、大戟科、五加科、伞形科、夹竹桃科、龙胆科、唇形科、茄科、玄参科、忍冬科、葫芦科、桔梗科、菊科、禾本科、天南星科、百合科、姜科、兰科等(16学时) 2、要点:真菌、蕨类、裸子及被子植物重点科的科特征和常见药用植物。
3、难点:各重点科的主要特征。 4、方法:叙述、比较教学法。
5、教具:PowerPoint;彩色教学投影胶片,实物标本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各类植物重点科的主要科特征及代表药用植物。
第二篇 生药学基础
第九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生药的记载项目和生药的拉丁名;生药的分类方法。 二、教学内容(1学时)
1、提要、 (1)、生药的分类:常用分类法优、缺点。 (2)、生药的记载:记载项目主要内容、拉丁名组成。
2、要点:常用分类法,生药记载项目的主要内容、拉丁名组成。 3、难点:分类法优、缺点比较。 4、方法:讲述。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生药的记载主要内容;(2)生药的拉丁名组成;(3)常见生药分类方法。
第十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糖及苷、皂苷、强心苷、生物碱、醌类、香豆素类、黄酮、萜类的分类与鉴别与挥发油的分类。 了解生物的代谢途径及初生、次生代谢产物;植物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 二、教学内容(4学时)
1、提要: (1)、生物的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概念,种类。 (2)、生药的化学成分:糖类及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生物碱类、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的分类与鉴别方法。
(3)、植物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主要途径。
2、要点:糖类及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生物碱类、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的分类与鉴别方法。 3、难点:糖类及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生物碱类、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的鉴别方法。 4、方法:讲述;实验验证。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1)糖的分类与鉴别;(2)苷的分类与鉴别;(3)皂苷的分类与鉴别;(4)强心苷的分类与鉴别;(5)生物碱的分类与鉴别;(6)醌类的分类与鉴别;(7)香豆素类的分类与鉴别;(8)黄酮的分类与鉴别;(9)萜类与挥发油的分类。
2、领会:(1)各类化合物的功效;(2)生物的代谢途径及初生、次生代谢产物的定义与特点;(3)植物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 生药的鉴定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生药原植(动)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熟悉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了解生药鉴定的意义;DNA分子标记鉴定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4学时)
1、提要: (1)、生药鉴定的意义 (2)、原植(动)物鉴定:方法,内容。 (3)、性状鉴定:内容。 (4)、显微鉴定:方法,内容。 (5)、理化鉴定:方法,内容。 (6)、DNA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2、要点:生药原植(动)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3、难点: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4、方法:讲述。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1)生药原植(动)物鉴定;(2)性状鉴定;(3)显微鉴定;(4)理化鉴定。 2.领会:(1)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2)生药鉴定的意义。(3)DNA分子标记鉴定。
第十二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生药的一般采收原则和常见的药材干燥方法。 熟悉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防御措施。 了解生药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二、教学内容(1学时)
1、提要: (1)、生药的采收与产地加工:一般采收原则;药材的干燥方法。 (2)、生药的贮存:方法,影响因素。 2、要点: 3、难点:
4、方法:讲述。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1)生药的一般采收原则;(2)常见药材的干燥方法。 2、领会:(1)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防御措施;(2)生药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第十三章 中药的炮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常用中药炮制的方法。 了解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与炮制机理。 二、教学内容(1学时)
1、提要:
(1)、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2)、中药炮制的目的。 (3)、中药炮制的方法:常用方法及目的。 (4)中药炮制机理。
2、要点:中药炮制的目的和方法。 3、难点: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及目的 4、方法:讲述。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1)中药炮制的目的。 2.领会:(1)中药炮制的方法;(2)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3)中药炮制机理。
第十四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内容和方法。
熟悉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影响生药品质的四个自然因素。 了解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二、教学内容(2学时)
1、提要: (1)、影响生药品质的自然因素:生药的品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遗传与变异、环境因素。 (2)、生药质量的控制与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依据,内容及方法。 (3)、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意义。
2、要点:影响生药品质的自然因素;药质量的控制与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3、难点:药质量的控制与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依据,内容及方法。 4、方法:讲述。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1)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2、领会:(1)影响生药品质的四个自然因素;(2)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药典、局颁标准、地方标准);(3)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第三篇 药用植物类群和重要生药
第十五章 ——第十八章 藻类 真菌类 地衣类 苔藓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冬虫夏草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
了解藻类、真菌类、地衣类、苔藓类主要生药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2学时)
1、提要:冬虫夏草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藻类、真菌类、地衣类、苔藓类主要生药。 2、重点:冬虫夏草的鉴别特征。
3、难点:冬虫夏草的基源、性状、显微特征。 4、方法:叙述、比较教学法。 5、教具:PowerPoint;彩色教学投影胶片;药材标本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冬虫夏草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
2.领会:其它藻类、真菌类、地衣类、苔藓类主要生药的一般特征。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蕨类 裸子植物类生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绵马贯众、麻黄的基源(包括植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
了解两类植物其它生药的鉴别特征。 二、教学内容(2学时)
1、提要:绵马贯众、麻黄基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其它生药一般鉴别特征。
2、重点:绵马贯众、麻黄的鉴别特征。
3、难点:绵马贯众的基源、性状、显微特征。三种麻黄基源、性状、显微方面的区别。 4、方法:叙述、比较教学法。 5、教具:PowerPoint;彩色教学投影胶片;药材标本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绵马贯众、麻黄的基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
2.领会:其它生药的一般鉴别特征。
第二十一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大黄、何首乌、黄连、川乌、白芍、淫羊藿、防已、厚朴、五味子、肉桂、延胡索、板蓝根、山楂、苦杏仁、黄芪、黄柏、沉香、丁香、人参、三七、当归、川芎、柴胡、马钱子、龙胆、薄荷、丹参、黄芩、洋金花、毛花洋地黄叶、地黄、金银花、天花粉、桔梗、茵陈、红花、苍术、木香、半夏、川贝母、麦冬、砂仁、莪术、天麻的基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
熟悉被子植物类其它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和功效。 二、教学内容(42学时) 1、提要:
讲述大黄、何首乌、黄连、川乌、白芍、淫羊藿、防已、厚朴、五味子、肉桂、延胡索、板蓝根、山楂、苦杏仁、黄芪、甘草、黄柏、沉香、丁香、人参、三七、当归、川芎、柴胡、马钱子、龙胆、薄荷、丹参、黄芩、洋金花、毛花洋地黄叶、地黄、金银花、天花粉、桔梗、茵陈、红花、苍术、木香、半夏、川贝母、麦冬、砂仁、莪术、天麻的基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
简述被子植物类其它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和功效。
2、重点:大黄、何首乌、黄连、川乌、白芍、淫羊藿、防已、厚朴、五味子、肉桂、延胡索、板蓝根、山楂、苦杏仁、黄芪、黄柏、沉香、丁香、人参、三七、当归、川芎、柴胡、马钱子、龙胆、薄荷、丹参、黄芩、洋金花、毛花洋地黄叶、地黄、金银花、天花粉、桔梗、茵陈、红花、苍术、木香、半夏、川贝母、麦冬、砂仁、莪术、天麻的基源、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 3、难点: (1)、大黄与何首乌在显微特征上的区别。 (2)、三种黄连在性状及显微特征方面的区别。 (3)、川乌的显微鉴别特征、毒性成分。 (4)、白芍、淫羊藿、防已的基源。
(5)、厚朴的商品规格和主要显微特征。 (6)、五味子的气味和主要显微特征。 (7)、肉桂的商品规格和主要显微特征。 (8)、延胡索的化学成分。 (9)、板蓝根的基源。 (10)、山楂的基源和成分。 (11)、苦杏仁的化学成分及理化鉴别。 (12)、黄芪和甘草得主要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 (13)、黄柏的显微特征。 (14)、沉香的基源和显微特征。 (15)、丁香的性状特征和化学成分。 (16)、人参和三七的性状特征和化学成分。 (17)、当归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 (18)、川芎的性状特征。 (19)、柴胡的来源和成分。 (20)、马钱子的化学成分及理化鉴别。 (21)、龙胆的显微特征。 (22)、薄荷的显微特征。 (23)、丹参的化学成分。 (24)、枯芩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 (25)、洋金花的显微特征。 (26)、毛花洋地黄叶的化学成分。 (27)、地黄的规格和成分。 (28)、金银花的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 (29)、天花粉的来源和成分。 (30)、桔梗的显微特征。 (31)、茵陈的来源和显微特征。 (32)、红花的来源。 (33)、苍术的显微特征。
(34)木香的性状鉴别、显微特征。 (35)半夏的来源。
(36)川贝母三种规格在性状特征上的区别。 (37)麦冬显微特征。 (38)、砂仁的基源和显微特征。 (39)、莪术的基源。 (40)、天麻的基源和性状特征。、 4、方法:叙述、比较教学法。
5、教具:PowerPoint;彩色教学投影胶片;药材标本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识记:大黄、何首乌、黄连、川乌、白芍、淫羊藿、防已、厚朴、五味子、肉桂、延胡索、板蓝根、山楂、苦杏仁、黄芪、甘草、黄柏、沉香、丁香、人参、三七、当归、川芎、柴胡、马钱子、龙胆、薄荷、丹参、黄芩、洋金花、毛花洋地黄叶、地黄、金银花、天花粉、桔梗、茵陈、红花、苍术、木香、半夏、川贝母、麦冬、砂仁、莪术、天麻的基源、道地性、性状特征、主要显微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部分理化鉴别特征。
领会:大黄、何首乌、黄连、川乌、白芍、淫羊藿、防已、厚朴、五味子、肉桂、延胡索、板蓝根、山楂、苦杏仁、黄芪、甘草、黄柏、沉香、丁香、人参、三七、当归、川芎、柴胡、马钱子、龙胆、薄荷、丹参、黄芩、洋金花、毛花洋地黄叶、地黄、金银花、天花粉、桔梗、茵陈、红花、苍术、木香、半夏、川贝母、麦冬、砂仁、莪术、天麻的部分理化鉴别特征、药理作用;其它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主要化学成分。
第四篇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 第二十二章 动物类生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全蝎、斑蝥、蛤蚧、阿胶、鹿茸、麝香、牛黄、羚羊角的基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
熟悉动物类生药的分类与其中所含化学成分;地龙等非重点动物类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和功效; 了解动物类生药鉴定的一般规律。
二、教学内容(6学时)
1、提要: (1)、动物类生药概论。 (2)、重要动物类生药选论:全蝎、斑蝥、蛤蚧、阿胶、鹿茸、麝香、牛黄、羚羊角的基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
2、要点:全蝎、斑蝥、蛤蚧、阿胶、鹿茸、麝香、牛黄、羚羊角的基源、性状特征、部分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
3、难点:性状特征、部分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 4、方法:叙述、比较教学法。
5、教具:PowerPoint;彩色教学投影胶片;药材标本等。
第二十三章 矿物类生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朱砂、石膏、雄黄的基源(包括动物拉丁名)、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
熟悉矿物类生药的鉴定。
了解矿物的性质和重要矿物药的分类;芒硝等非重点动物类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和功效。 二、教学内容(2学时) 1、提要:
(1)、矿物类生药概述与鉴定:矿物的性质和矿物类生药的鉴定和分类。 (2)、重要矿物类生药选论:部分矿物生药的鉴别。
2、要点:部分矿物性质;朱砂、石膏、雄黄的鉴别特征。 3、难点:条痕、解理、断口等概念; 4、方法:叙述、比较教学法。
5、教具:PowerPoint;彩色教学投影胶片;药材标本等。
第六篇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二十六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药及天然药物申报资料项目及说明;我国生药资源概况;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中药和天然药物、天然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海洋生药资源与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生药资源的综合利用;生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二、教学内容(1学时)
1、我国生药资源概况。
2、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 3、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开发。
4、天然保健食品和中药化妆品的开发:保健品与化妆品。 5、生药资源在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 6、生药资源的综合利用。 7、海洋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8、生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第二十七章 生药资源保护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生药资源保护现状;与生物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政策和法规;生药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二、教学内容(1学时)
1、我国生药资源保护现状。
2、与生物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政策和法规。 3、生药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附:
任 课 教 师 名 单
姓名 性别 职 称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鞠爱华 庞秀生 青梅 乔俊缠 杨九艳 渠弼 杨来秀 田景民 王晓琴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拟定授课时间: 2006年3月——2006年7月(药用植物学)
2006年9月——2007年1月(生 药 学) 授 课 班 级: 2004级药学本科,121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