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明
来源:《文学教育》 2011年第19期
内容摘要:《秘密花园》是美国作家F.H.伯内特的儿童小说,主人公玛丽借助对大自然的观察,打开心胸,重新去认识周围的人们,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他和狄肯建立起真挚的友谊,帮助科林成为一个活泼开朗的健康少年。书中人物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在秘密花园中的成长,以及在大自然的洗礼下,人性所散发的熠熠光辉。
关键词:成长 秘密 花园
《秘密花园》是美国女作家F·H·伯内特(1849-1924)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一经出版,很快就成为当时最受关注和最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它讲述了身体瘦弱、性情乖戾的十岁儿童玛丽和科林在爱心与“魔力”的感召下使他们的秘密花园从死亡的边缘重新焕发生机并使他们自己也重获健康快乐的故事。
玛丽刚到克雷曼庄园时,她是一个既寂寞又别扭的小女孩。由于长期由奶妈和仆人照顾,小小年纪就骄纵任性,没有人喜欢她,她也没有任何朋友。然而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无意间发现的一个被深锁了十年的“秘密花园”,使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从此,她的人生观都不一样了,学会了照顾植物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别人。玛丽通过玛莎、花匠本·威瑟斯塔夫、知更鸟的帮助找到了秘密花园,并进入花园劳作使它恢复生机,而自己也变成了个快乐健康的小女孩。
科林是个被抛弃的孩子,玛丽不顾管家的一再限制与威胁,在庄园里找到常年卧病在床、精神极度痛苦的科林。他性格怪癖,动不动就大发脾气,这一切是由于父亲对他的漠视,虽然不是故意这样,但却深深地伤害了小科林,他需要伙伴,需要学会爱和被爱。玛丽让他认识到自己不是驼背,除了他长年卧床导致的虚弱外跟常人没有区别,并且用自己的坏脾气抨击科林,想要他燃起康复的勇气。玛丽告诉他花园的秘密,给他讲狄肯等很多令他心驰神往的故事。
狄肯是仆人玛莎的弟弟,跟玛丽和科林完全不同。他性情温和,给这对有问题的兄妹提供了很多帮助,帮助他们成长。他对大自然和动物有种很神奇的能力:能通过吹笛子吸引松鼠、野兔、狐狸、羊羔到他跟前。这个约克郡的小伙子能跟大自然和他自己和谐相处。他从不会感到恐惧,没有孤独感,也不自私,本质上就是善良的,他展现给玛丽和科林的是积极向上的态度,给他俩真正的友谊。狄肯的性格强化了小说通过自然获得新生和救赎的主题,同时使《秘密花园》这部小说中充满了希望和快乐。
《秘密花园》里,至少可以找到两组以玛丽为主人公的秘密,分别呈现为被封锁的玫瑰园和被掩藏的柯林。玛丽刚刚被管家梅德洛太太接到庄园时,曾被明确告知,禁止“满屋子东摸西碰”。这话大大损伤了小女孩的自尊心,同时也十分清楚地表明,面对庄园里陌生的成年人世界,在柯林的事上,她不被认可具有知情的权利。玛丽顿生反感并作出尖刻的回答:“我才不会东摸西碰呢!”事实上生活在印度的时候,玛丽也扮演着几乎一无所知的土公主角色。她看上去像一个多余的人,玛丽的坏脾气一方面与娇生惯养有关,更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这种长期被隔离在知情状态外的劣势感与压抑感。她只有借助于歇斯底里的发泄才能部分地缓和这种强烈的不平衡感。
玫瑰园的出现开始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衡。将花园秘密发掘出来并占为已有的玛丽第一次享受到了拥有知情权的快意以及相对于大部分不知情者的优越感。随着保密游戏的愈演愈烈,玛丽和柯林从中获得的乐趣越来越大,到了后来,三个孩子几乎是在合演一场针对克雷曼庄园
所有成人的喜剧游戏了。虽在新鲜空气、户外运动还有好心情的调养下,柯林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但是为了制造假象以便保密,他还装出一副病恹恹的模样,甚至不惜在饥肠辘辘的同时拒绝厨师送来的美食,宁愿饿着肚子偷偷到花园里去啃烤土豆。他们如愿以偿,成功地瞒过了大人们。这个过程强化了成长个体的独立性与优越感,肯定了其发展力量,同时也在更为根本的意义上增强了秘密造就的“安全感”,实现了在秘密中成长。
事实上,《秘密花园》中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更具有普遍的意义和美学价值,没有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像《秘密花园》这样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直率地提出不讨人喜欢的孩子的内省问题。成长,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寻找的过程。每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座秘密花园,你可以让它开满鲜花,也可以让它荒芜封闭。这座心灵的花园,也是一个魔镜,折射着每个人的命运。找到那把埋藏的钥匙,开启这座封闭的花园,让它复苏,让它生长,让它开满鲜花,让它生机盎然。这是每个生命的渴望,也是成长的过程。
黄明,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语言教学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