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比较
作者:王浩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第13期
【摘 要】目的:探究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32例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均处于急性发作期,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病灶直径。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的病灶直径与MRI诊断病灶直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在急性脑梗塞疾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均能够确诊患者的病灶位置以及病灶直径,两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CT;MRI;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
脑梗塞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也相对较高,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中,针对脑梗塞疾病常采用影像学手段进行确诊,通过早期诊断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使脑梗塞患者预后得以改善。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急性脑梗塞患者若在发病6h以内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的预后效果良好,临床中应保证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1]。不同的诊断方式,诊断效果也不相同,因此本文主要探究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探究结果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接诊的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实验的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男性患者为16例,患者的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为(69.58±3.64)岁,患者的入院时间为1~6h,平均入院时间为(3.25±1.24)h,女性患者为16例,患者的年龄为59~80岁,平均年龄为(68.57±3.25)岁,患者的入院时间为1~7h,平均入院时间为(3.46±1.42)h。
纳入标准:1)患者的症状均表现为意识障碍,口角歪斜以及肢体无力等;2)患者接受检察的时间均为6h;3)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1)排除脑出血患者;2)排除肝、肾等其他脏器损伤的患者;3)排除不符合CT、MRI检查指征的患者。 1.2 方法
CT检查:全部患者均采用相同的CT仪器检查,扫描方式均为连续扫描,扫描范围为患者的整个颅脑,指导患者选择合适体位,设置CT相关参数,设置CT电压为120KV,设置电流为150mA,并将层厚设置为5.0mm,将层距设置为5.0mm。
MRI检查:患者均使用相同的仪器检查,患者均行周围全脑扫描,将层距调整至1.5mm,层厚调整至5~7.0mm,设置视野为230m,患者先行T1WI序列扫描,自旋回波设置为T1,参数设置为TE/TR=500/7.8ms,矩阵设置为256~256,收集扫描数据,flipms为448×336,可分2次收集相关数据;分4次收集相关数据时,flip角度设置为150°,当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后行flair模式,设置相关参数为TR/TE 900/109ms,矩阵设置为256×256,采集相关数据,flip角度设置为150°。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病灶直径。 1.4 统计学分析
参与本研究的急性脑梗塞32例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 17.0软件处理,排队等候时间、病灶直径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诊断准确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 2 结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种诊断方式患者的病灶直徑对比
CT与MRI诊断患者的病灶直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不同脑梗塞部位患者症状表现也不相同,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较为隐匿,容易被患者忽视。脑出血与脑梗塞治疗手段完全不同,因此,应采取有效的诊断手段确诊急性脑梗塞[2]。大脑组织缺氧缺血是导致脑梗塞发生的主要因素,因缺氧缺血而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最终使颅内组织出现软化病灶以及坏死病灶,进而损伤大脑部分功能。急性脑梗塞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能够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发病1~7h内死亡率极高。部分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均存在神经功能缺失等症状,并具有起病极,易反复的特点,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后,患者预后将得到明显改善。目前,临床中治疗脑血栓将缩小梗塞面积作为治疗主要原则,控制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因此,临床中早期脑梗塞诊断对患者治疗有着重要意义[3]。 就当下的医疗手段而言,临床中仍然将影像学诊断方式作为急性脑梗塞诊断的首选方式,临床中常使用CT和MRI诊断[4]。患者入院后通常行CT检查,CT检查具有简单、快速、价格低廉等优势,通过CT检查,可排除脑出血患者,但在检查过程中,CT检查容易受到占位等因素影响,针对脑水肿患者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5]。MRI诊断原理主要是对患者脑部组织中的含水量加以利用,患者发病初期使用MIR可有效确诊患者是否发生细胞毒性早期水肿,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MRI对患者进行描扫后,可充分显示患者的血管形态特征以及血管狭窄程度[6]。从本研究可以了解到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但就探究结果而言,MRI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小乐.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01):15-17.
[2] 张永全,邢军,张惠玉,等.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辩证分型与头颅CT、MRI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3(05):45-48.
[3] 岳甜甜.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价值对比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06):167-16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 孙跃,毕鹤宇.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02(05):165-166.
[5] 周东成.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01(13):61-62.
[6] 宋子英.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对比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23):100-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