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初高中衔接语法专项练习

班级 姓名

一 、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分划分

A、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B、划分的符号

用“‖”划分主语和谓语。主语 “ ”,谓语 “ ”。 宾语“ ”。 定语“( )” 。状语“[ ]”。 补语 “< >”。 例:(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1. 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可气。

6.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二、写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1、和氏壁,天下共传宝也

2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4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快哉此风。

9既而得其尸于井.

10微斯人,吾谁与归?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 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

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 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如:兵挫地削 ....,亡其六郡。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 (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话省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

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如: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4.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

(2)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另外,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四、谓语前置

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说。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五、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 “否”、 “毋”或表示否定 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 ②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 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①余是.以记之。 ②一言..以蔽之。(成语)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 六、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

《五人墓碑记》)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七、介词结构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2.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如:

①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动就是“使宾语怎么样”。

(1)动词的使动用法 1、 烛之武退秦师。 2、 欲因此时降武。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3)名词的使动用法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二、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认为···怎么样”。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2、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2)名词的意动用法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三、名词活用作动词。

(1)名词带宾语,名词活用作动词。 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能愿动词+名词,名词活用作动词。 1、沛公欲王关中。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名词带补语,名词活用作动词。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4)名词+之,名词活用作动词。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5)副词做状语+名词,名词活用作动词。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6)名词作句中谓语,名词活用作动词。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7)连词结构,名词活用作动词。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2、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四、名词活用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1、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表示事件动作的连续性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3)表示处所

1、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2、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4)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 1、乃遂收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2、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5)表示比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2、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5、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6)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7)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方法。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 五、形容词活用做名词 (1)形容词活用做主语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是故圣益圣,愚亦愚。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形容词活用做宾语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4、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六、形容词、副词或用作动词

1、素善留侯张良。

2、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不能举。 七、动词活用作名词

1、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