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课标中初中古诗文教学重视“读”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新课标中初中古诗文教学重视“读”

内容提要:读是古诗文教学的最好办法,离开读,古诗文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读可以体会领悟古诗文情景交融以及凝练的语言艺术特点。初中学生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涵咏的习惯,培养再造想像和联想的能力,体会诗人的感情。 。

关键词:音韵美 复诵 再造想像 联想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其文化底蕴浑厚而丰富。在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如果不继承这份遗产,就会割断我们民族的历史,就会犯虚无主义的错误。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古诗文教学,让学生通过古诗文学习去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由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可以看出,如能在语文教学中探索一些古诗文教学的新方法,既能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都具有实践意义,笔者从十六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浅谈几点,以同仁们探讨、商榷。 一、古诗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读是古诗文教学最好的方法,离开读,古诗文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观点似乎没什么新感觉,但现实的语文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深怕学生不懂,讲解太多,特别是一些需要身临其境才能体会的情感,教师不厌其烦地诠解。大都是出于考试的需求,硬塞给学生,拿自己的见解限制学生。将最具教育意义、最具感染力、最具趣味性的古诗文课教成枯燥乏味、干巴巴的技术课,一味的第一步:导语;第二步:文学常识;第三步: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第四步:翻译;第五步:分析;第六步:总结,六步教学的老套模式。

二、古诗文教学应重视诵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绝大多数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对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昧,才能增强语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重视诵读。宋代朱熹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必须成诵”,朱子的理论决定了“诵读”在我国古诗文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地位。 三、古诗文自身的特点为诵读提供了条件

读是古诗文传统教学的最主要方法,也是现代古诗文教学的技巧。古诗文是情景高度融合、语言高度凝练的艺术,需要反复吟诵。不反复吟诵则不能深入感知文中所写的情景,不反复吟诵则难感知古诗文中所抒发的感情。读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多了,读熟了,诗中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流人读者的心田,读者与诗人产生共鸣,神游古今便不会成为一

句空话。“诗无达诂”每个人对诗的见解、体会、感悟都因为自己的生活阅历不同而有所差异,读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培养了学生学诗的兴趣和创新思维。汉语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它决定古诗文特别适合诵读。 四、初中古诗文读的目标

学生阅历不同,读的要求不同。初中学生接触古诗文不多,生活阅历肤浅,要求跟高中学生不同。不少初中老师讲授初中古诗文时远远超出初中学生理解能力。《语文》七年级教师教学用书说“初中阶段,重在读懂,不提出欣赏要求,但又要着力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力和联想的能力,其中已包含欣赏部分”,也就是说初中阶段重读,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和联想的能力,对意象、意境和艺术风格的欣赏,暂时不作要求,把握了尺度,在教学中就不会操之了。我认为初中学生应在读中完成下列三点。

第一、使学生养成反复吟诵,潜心涵咏的习惯。古时人们吟诵诗词有曲调,可以唱,我们不必沿袭古人的吟诵方法,但要要求学生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诵读速度要比平时读书慢,读出一点古味和抑扬顿挫的韵味来。这些需要教师作具体指导,并给学生示范。潜心涵咏的要求对初一学生虽说有点高,但对学生提出要求并不碍事,反会提高欣赏水平和学诗兴趣。通过反复吟诵使学生感知古诗文的音韵美和诗中特定氛围,不用老师多讲就能引发学生意象联想、体验和感受。

第二、在反复吟诵中再造景物。吟诵古诗文要培养学生再造想像

和联想的能力,这是理解诗人情感的基础,也是读诗的基础。只有再造诗人当时所处情境,才能深入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层蕴意。 第三,在反复吟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古诗词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样直抒胸臆的不多,诗人感情往往寄托在景物之中。大漠边塞,沧海碣石,往往抒发豪放悲壮之情;春花秋月,烟柳飞絮,不少是抒发缠绵悱侧之感;山水田园,东篱采菊,大多抒发闲适平静之意。

体会诗人的感情要求学生在反复吟诵和再造想像中领悟。教师不要追求学究式的理解,要让学生去读,读着读着,字里行间很多好东西就会很自然地流进学生心田,就能从中感悟出一些对人生、对社会有益的东西。即使暂时没有感悟出高深的道理,没有领悟作者的情感,也不要紧,因为有些东西需要有诗人的类似经历才能领悟到的。许多年来,在人生旅途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正含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古诗文读多了,学生的积累也慢慢地厚了,随着人生阅历、人生经验的丰富,也许有一天可能被什么东西悄然拨动心弦,突然领悟到文章的真实内涵,明白人生真谛。这些不是教师急功近利的简单做法能够奏效的。

古诗文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有很多东西隐藏在文字表面的背后,需要我们体会的东西还很多,但对初中生而言不能要求过高,学习上应由浅人深。当然,我们要求学生读并不是不讲,而是要精

讲要讲到点子上,不能以讲代读。读在古诗文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老师们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把握学生心理,就一定能够在古诗文教学中,耕耘出一片乐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