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情画意学诗词
作者:张 丽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第13期
[摘 要]:中国的古诗词绵延了几千年,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古诗词一般用字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远。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会描绘出一种意境。只有让学生深入诗中意境,体会诗中情感,才能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意境 诗词 语文教学
中国的古诗词绵延了几千年,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先河,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经验的总结、情感的沉淀,历经时间的淘洗都永不磨灭、熠熠生辉。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永恒经典。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便大量诵读古诗文,大量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和前人的智慧,无异于让学生们站到巨人肩上看世界,必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画出一条更高的起跑线。所以,古诗词教学有传承民族文化、铸造青少年灵魂的重大意义。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内容亦包罗万象,举凡人伦情义,玄思哲理,山水田园……无所不有。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古诗词一般用字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远。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会描绘出一种意境。然而,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由于小学生认知层次教低,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古诗词的时代背景缺乏认识,所以学生们并不能很好把握它的意境。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的分析和指令性的包办,让学生一味地对诗句、诗意死记硬背,恐怕很难体会诗的韵味,领会诗人的感受。
因而对古诗词意境的体会、感悟自然就成了古诗词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何才能让小学生体会出古人诗词的意境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吟入境,体会其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尤其重视诵读,因为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所以运用吟诵引入法,在实践中是奏效的。古诗教学中可以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师的范读、吟诵,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学生开始就受到感染,激发起浓厚的情趣;或让学生一开始就自己朗读吟诵引入,体味诗中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感情。如教学于谦的《石灰吟》,作者以石灰自喻,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的形象。“千锤万凿”、“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这些如珠妙语,让铿锵有力的诗句,宛如晨钟声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一个个也都慷慨激昂起来。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第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便与作者的感情达成了共鸣。
二、以画入境,体会其美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不少古诗词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作为老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词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那么教学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通过投影把初夏时节小池优美的风光展示在学生眼前。泉眼无声地流淌着细流,树影映在水中爱恋日光的温柔。小嫩的荷叶才露出一点儿尖角,早就有蜻蜓驻立在上头。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枝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孩子们似乎走进这温柔宁谧的古诗词中,由见景而生情,情景交融,深深地感受着诗人对优美风光的喜爱。而小池,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在学生眼前闪烁,永不消逝。
三、以声入境,体会其情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词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晚秋黄昏的景与境——小桥,桥下一弯秀水,潺潺流淌,水边桥头,几间小屋错落有致,小屋上缕缕炊烟袅袅飘起。这一切的安恬、温馨与游子的孤寂显得是那么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格不入,在一条黄尘漫漫、秋风飒飒的古驿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精疲力竭的马迟缓地走着。让人马上想到路途的曲折而漫长,这时候一曲一首宁静、深沉的丝竹之曲,触发着学生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情不自禁地想到古往今来这古老的道路上不知走过多少匹这样的“瘦马”,拨响了读者心中那通往遥远过去,与古人共鸣的琴弦,一个个似乎都成了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的人。脸上流露出悲切的思绪。
四、以人入境,体会其志
“诗言志,歌咏言。”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许多古诗的创作与作者的身份及历史背景有相当关联,了解这些以后,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古诗意思的理解。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当时,柳宗元是朝廷中主张改革的重要官员,由于革新失败,他被贬为邵州刺史,未到任又被贬为永州司马,这首诗正是他被贬为永州司马时的作品。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于是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江雪》这首诗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
“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深入诗中意境,体会诗中情感,才能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古诗词,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种意境教学在通往历史的长河上架起了一座古今之桥,让学生立足于文化背景之中,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