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辨“以\\因\\与”的词性
作者:江孝林
来源:《高中生·高考指导》2011年第03期
“以、因、与”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既可以作介间,也可以作连词。这一特点在近年高考中被反复检测、且命题者在命选择题时故意没置陷阱,要求考生判断意义棚近甚至相同但用法明显不同的情况。
那么,如何区分“以、因、与”足作介词还是作连同呢?请看下面的例句: 例1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例3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4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例5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例6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例7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例8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9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例10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词都是介词。例1至例4中的“以”分别表示使用、处置、原因、凭借,译为“拿(用)”“把”“因为(由于)”“凭借(根据)”;例5至例8中的“因”分别表示趁机、根据(依照)、凭借(依靠)、经由(通过);例9和例10中的“与”表示“和、跟、同”。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名词(名词短语)或代词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充当下文动词(动词短语)或形容词(形容词短语)谓语的状语。
我们再看下面的例句。
例11 夫夷以近,则游者焱(《游褒禅山记》) 例12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13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例14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例15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例16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 例17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张衡传》) 例18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例19 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韩非子》) 例20 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上述例句中加点的词都是连词。例11至例15中的“以”分别表示并列、修饰、原因、目的、结果等关系,可译为“而(义、和)”“而”“因为(由于)”“来(用来)”“因而(以致)”;例16和例17中的“因”分别表示原因、承接,可译为“由于(因为)”“因而(因此)”;例18至例20中的“与”分别表示并列、选择、取舍关系,可译为“和(跟、同)”“或(还是)”“与其(与‘宁’搭配,译为‘与其……宁可……’)”。
可见,“以、因、与”所搭配的内容,如果是介引名词或代词(有时省略,翻译时需补充)组成介词结构充当后面动词的状语,它们就是介词;如果是连接词、词组或引出句子,它们则为连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