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_西方商业银行的最新发展趋势_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书评

中国金融

2001・

11读《西方商业银行的最新发展趋势》

■ 赵 成

在求学时期,就从《货币供求均衡论》、《利率导论》、《银行

千能》等专著中认识了郑先炳博士,认识了他独到、深邃、富有远见性的各种关于金融经济问题的见解,在报刊杂志上也经常可以看见郑博士的大作,我与其他许多学习、研究金融经济领域的学生、学者一样,从中获益匪浅。当郑先炳博士的新著《西方商业银行的最新发展趋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9月版)摆在面前时,顿时有一种“得我所求”的感觉,读完全书之后,就从书中获取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如同在文字中追随着作者走访了花旗、汇丰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一般,对其有了一些感性又深刻的印象。

立论角度新颖是全书最基本也是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西方商业银行的最新发展趋势》一书摈弃了一些专著从历史说到现在,从经营原则说到具体业务,“面面俱到”却又“蜻蜓点水”的写作方式,着重抓住西方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业务运行模式和“求大”、“求全”、“求广”、“求新”、“求快”五个发展趋势,运用大量资料、数据和作者亲身体会进行了透彻详尽的描述。

正如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所言:“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意义上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经济学界进而企业界才认识到“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从而掀起一股研究探讨法人治理结构的高潮。银行界却鲜见这一领域的研究,所以《西方商业银行的最新发展趋势》开篇讨论的

就是“西方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对数百家商业银行的所有权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后作者发现:“大银行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制银行,小银行也不再以无限责任公司性质的机构出现。”作者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等大银行为样本,剖析西方商业银行的股份结构,得出其之所以能够真正做到产权明晰、两权分离的原因是“股东只是股东”,其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与内涵也与中国银行业有较大区别,董事长和总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在“法人治理结构”这一章中,作者还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所采取的两种组织模式,即“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并且对照分析了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完善管理体制的几条建议。

明确了制度问题,作者在第二章切入西方商业银行的业务运作模式。作者多年从事商业银行实务工作,知道大部分作为银行从业人员的读者想了解些什么、读到些什么,因此,没有像一般教科书那样笼统地把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介绍一番,而是着重介绍银行利润主要来源、风险防范体系、规章制度设计、内外部审计制度以及战略管理等。其中,对贷款的审查制度、假定“人性本恶”的规章制度设计等不乏详尽的描述。作者从此角度选材,目的是让读者对一些未涉及的领域、同时也是银行最基础的领域有一个感性认识。

《西方商业银行的最新发展趋势》全面概括了西方商业银行的变革策略和发展趋势,那就是“求大”、“求全”、“求广”、“求新”、“求快”。很早以前,银行业就有一句话,叫toobigtofall(大到不能倒闭),可以看出“求大”是银行一贯的追求目标。近年来金融业的兼并可谓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金融“航空母舰”接二连三地涌现,这些金融王国的总资产甚至超过一些小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然而,“求大”是否为所有银行的目标?什么是银行的适度规模?何谓之“大”?“大”到什么程度是一个极限?作者对此都有详尽的解答和独到的见解。现代银行已经发展成为“金融百货公司”,客户可以在银行享受到“一站式”服务。现代商业银行也已经突破了地域、国界、民族、文化的限制,试图成为“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全球性服务机构,作者以德意志银行的“两个不承认”(不承认它是德国的一家商业银行,更不承认它是法兰克福的一家商业银行)引出西方商业银行“求广”这一话题。金融创新是贯穿于全球金融业发展过程之中的,可以说,一部全球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史。在“求新”一章中,作者给我们枚举了西方商业银行在负债业务、资产业务、表外业务以及服务方式的创新。相信读者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如何在中国进行金融创新的启示。“求快”是指商业银行为应对新经济而纷纷设立网络银行、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传统银行的“最新革命运动”。作者介绍了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在分析其优缺点的基础上

60

栏目主持: 程建国书评

对网络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作出了一个

理性预测。

实时传递金融银行业最新信息,时效性、实用性强是该书的另一显著特点。《西方商业银行的最新发展趋势》一书成稿于2001年2月,而且其中收录的都是最新的资料。例如,在探讨银行规模时引用了英国《银行家》杂志2000年7月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资料;在介绍几个大银行合并的典型案例中不但包括了较早前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美洲银行与国民银行的合并、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孚银行的案例,还提及由日本兴业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合并组成的全球资产总额最大的金融机构———瑞穗金融集团;在讨论网络银行的现状与发展时,引用了2000年IBM关于网上银行的运行和技术问题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全书收编了近两年国际金融银行业发生的重大事件,包容了世界主要大银行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概况,可以作为金融从业人员的资料库和小“百科全书”。

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是概括全面、分析透彻。全书的主题是“西方商业银行的最新发展趋势”,在每一章分主题的论述中,都有美国、德国、英国、瑞士等典型国家的典型银行(如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等)的案例说明及相互比较,每个案例都是引经据典、丰富详实,再加上作者敏锐的分析归纳能力及许多感性认识,使得全书及其每一章节都主题突出、观点鲜明。虽然全书主要论述的是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作者并没有裹足不前,必要时也列举了一些对中国银行业的引伸意见,但并不够充分。作者在前言中提及:“在我草拟写作提纲时,我想就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之后,同我国的商业银行进行一番比较分析,找出一些值得我们

学习的侧面来。但是,这样做的工作量实在太大,远非一个‘业余作者’在短期内所能完成,所以不得不在提笔之后作些压缩,把精力集中在对西方商业银行的感性认识的描述上,至于其他问题,只好留待日后补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该书的第四个特点是全书脉络分明、语言简练、文风活泼。《西方商业银行的最新发展趋势》一书洋洋洒洒三十万言,读起来却丝毫不觉得乏累,这大概是得益于作者清晰的思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写作根基。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的安排都层次分明、相互联系又可独立成篇。每一个论题都言之有物、言简意赅。书中文字深入浅出,文风朴实。文中案例既有理性分析,又有作者许多的感性认识。

(责任编辑 程建国)

(上接52页)股票特有的发行方式,

大量资金游离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之间。这些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企业活期存款。当新股发行时,大量的申购资金从存款账户转入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账户,新股发行结束后,大量未中签资金又撤回存款账户。目前,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M2,但没计入狭义货币M1,因此月末有新股发行时,企业存款余额出现大幅下降,证券公司同业存放大幅增加;月末没有新股发行,企业存款余额增加,证券公司同业存放减少。从今年5月份和6月份两个月来看,5月末,由于有荣华实业和榕泰股份两只新股上市,申购期间冻结资金达5485亿元,当月证券公司同业存放比上月增加2621亿元,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分别比上月下降646亿元和225亿元。6月末没有新股发行,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比上月增加2863亿元和1235亿元,同期证券公司同业存放比上月下降3559亿元。从7

月份和8月份两个月来看,7月末有4只新股发行,M1增长仅为1119%。8月末没有新股发行,M1增长为1412%,两个月的差距达213个百分点。股票发行导致狭义货币M1出现较大波动,不利于判断狭义货币M1的真实状况。

  四、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建议

  1.进一步协调本外币利率之间的关系。针对“9111”恐怖事件对世界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要进一步协调本外币利率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提高货币流动性,扩大内需。

2.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适度加大逆回购的操作力度,增加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满足它们合理的资金需求,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

3.适度增加中央银行对金融机

构的再贷款,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要继续增加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支持农业的发展;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4.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沟通和规范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发挥货币市场在调剂金融机构资金头寸、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作用。规范资本市场的发展,沟通和规范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适度提高我国直接融资的比重,减少企业对间接融资尤其是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

5.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目前,我国外汇市场的状况是外汇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为了支持我国的外贸出口,扩大外需,更多地吸引外资,汇率政策首选是要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加强外汇管理,确保国际收支平衡;采取措施加大国内部门对外汇资金的需求。

(责任编辑 师 波)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