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举一个柠檬市场的例子,并说明买方和卖方的不对称信息如何会导致市场失灵。(中财2004研) 答: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外部性、公共产品、非零交易成本、市场特权、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非对称信息等等。 信息的不对称性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买方和卖方的不对称信息会导致市场失灵。 比如说旧车市场。在分析完全竞争市场时,没有涉及到商品的质量问题。引入质量问题后,如果消费者以及其他人具有完全信息,消费者可以将不同质量的旧车看成不同的商品,从而根据质量给予不同的价格,因此消费者对任意一种质量的旧车的需求曲线还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如果信息不对称,旧车买方只知道旧车有不同的质量,但不具体知道哪个质量高,哪个质量低,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通常根据价格判断旧车的“平均”质量。消费者有理由相信,随着某种商品价格的上升,该商品的平均质量也将上升。
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旧车买方购买商品时不仅要考虑它的价格,还要考虑其质量。如果旧车质量太差,即使价格很低,也无人问津,相反,如果质量很好,即使价格较高,也值得购买。所以旧车买方追求的是商品的最大价值,即每单位价格的质量。由于存在一个均衡的价格,在此价格下旧车价值最大,高于和低于此价格商品的价值都降低,所以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不再是向右下方倾斜,而是包含一段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
而旧车卖方的信息是完全的,所以卖方(也就是供给者)在供给方面还是和以前一样,即生产者的供给曲线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消费曲线的最好交点是最大价值处的价格位置。但是当价格处于此位置时,生产者的供给大于消费者的需求,出现非均衡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违背了帕累托最优标准,社会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因此旧车买方在产品质量上的不完全信息导致了供给方过低的供给量。 2.什么是信息不对称,请举例说明为什么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南开大学2004研) 答:(1)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 (2)以旧车市场买卖为例。假定有一批旧车要卖,同时有一批要买这些数量的车的购买者。旧车中有一半是优质车,一半是劣质车。设优质车主索价200元,劣质车主索价100元。再假定买主对优质车愿支付240元,对劣质车愿支付120元。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即买主知道哪些车是优质的,哪些是劣质的,则优质车会在200-240元之间成交,劣质车会100-120元之间成交。但买主事实上无法凭观察判断旧车质量。旧车主会隐瞒劣质车的问题,搞以次充好,鱼目混珠。买主只知道劣质车和优质车所占比重各半,但不知每一辆车究竟是优质还是劣质车。于是,他们的出价至多是120× +240× =180元。然而这样一来,优质车就不会以此价卖出。如果买主知道只能买到劣质车,则成交价格只能在100-120元之间,从而优质车被逐出市场,市场运转的有效性被破坏了。
可再举一例。在保险市场上,如果保险公司和投保客户双方的信息是充分的,则根据大数法则所订费率足以保证保险市场的有效运转。问题是保险公司对客户的信息不可能充分掌握。拿健康医疗保险来说,哪些人身体好,哪些人身体差,保险公司无法充分了解。结果是身体差的人投保最多。事后保险公司才了解到实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高于预期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这迫使保险公司按“最坏情况”的估计来制订保险费率,但这样会使费率上升,会使身
体好的人不愿参加保险。尽管他们有获得保障的需求,但市场无法给他们提供保险。保险市场的有效性被破坏了。
3. 什么是市场信号?市场信号如何发挥作用?常见的市场信号有哪些?(武大2007研) 答:(1)市场信号是在市场外产生并在市场上使用的信息,它可以减轻或消除市场参与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导致的不确定性。
(2)市场信号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信号显示。信号显示是指市场上信息优势方通过做出某种承诺(往往是有成本的),向其他市场参与者显示其产品或其他交易对象的品质,从而减少或消除信息不对称。
(3)常见的市场信号包括:价格、品牌、质量保证、高成本的广告、文凭等等。
4.建立简单的经济模型,证明由于消费者面临产品质量的不完全信息,而只能根据商品的价格来判断商品的“平均”质量时,信息的不完全将导致社会的均衡产量水平低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最优均衡产量水平。(人大2004研)
答:现在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这个现象: (1)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形状
众所周知,在信息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将不同质量的商品归为不同的商品,当商品的价格上升的时候,其需求量相应的下降;当价格下降的时候,其需求量相应的上升。但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不能准确地确定商品的质量,只能根据商品的“价值”来决定商品的需求量。所谓的价值就是商品的质量与价格的比,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其质量也上升,但是其上升的幅度逐渐下降,所以可以通过图11.5表示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图11.5 信息不完全下的价值曲线
在价格尚没有升到P*的时候,价格的上升即意味着价值的增加,这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自然也就上升,但是随着商品价格继续上升,其价值随之也就下降了,此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也就减少了。此时对应的需求曲线如下图的D曲线: D
图11.6 信息不完全下的消费曲线
(2)信息不完全导致产量低于完全信息情况下的最优产量
由于假定不完全信息只出现在消费者一方,故只有消费者的需求方面出现“异常”,生产者的供给方面仍然是与以前一样,不会有任何变化。
供给曲线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它或者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相交,例如上图中的S1与D曲线相交,或者与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部分相交时,例如图11.6中的S2与D相交。这里需要讨论的正是第二种情况,因为第一种情况正是完全信息情况下的需求曲线的图形。但是当供给曲线为S2,与需求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相交时,结果将与以前大不相同。此时,尽管供求均衡时的价格为P2,但它并不是最优的价格。这是因为,如果把价格从P2向上稍微提高一点,则根据需求曲线,就可以增加产量,而在较高的产量上,需求曲线高于供给曲线,即需求价格高于供给价格,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将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价格也不能提高到超过P*。如果价格超过了P*,则根据需求曲线,产量不仅不增加,反而会减少,从而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因此,最优的价格应当就是P*。但是,当价格为P*时,生产者的供给将大于消费者的需求,出现非均衡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违背了帕累托最优标准。例如,当价格为P*时,产量为Qd,但是在Qd上,需求价格超过了供给价格,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为最后一单位产品支付的价格超过了生产者生产最后一单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也可以说,在产量Qd上,社会的边际收益大于社会的边际成本。因此,从社会的观点来看,消费者在产品质量上的信息不完全导致了生产过低的产量。
5.请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为什么保险公司要设计很多种类的保险项目呢?(中山大学2006研)
答:(1)在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信息不完全不仅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知道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还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在保险市场上,如果保险公司和投保客户双方的信息是充分的,则根据大数法则所订费率足以保证保险市场的有效运转。但实际上,保险公司对客户的信息掌握不完全。以健康医疗保险为例,哪些人身体好,哪些人身体差,保险公司无法充分了解。结果是身体差的人投保最多。事后保险公司才了解到实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高于预期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这迫使保险公司按“最坏情况”的估计来制订保险费率,但这样会使费率上升,使身体好的人不愿参加保险。尽管他们有获得保障的需求,但市场无法给他们提供保险。保险市场的有效性被破坏了。
如果保险公司向客户提供单一的保险项目,如提供全额赔偿,会导致严重败德行为,从而破坏市场的运作,不能达到市场的有效性。败德行为是指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缺乏提防行为,而采取更为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败德行为也称为道德公害。败德行为产生的原因是非对称信息。败德行为会破坏市场的运作,严重的情况下会使某些服务的私人市场难以建立。 (2)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保险公司并不知道前来购买保险的人的风险偏好等品质,但它可以通过设计多种不同的保险项目,确定不同的自负比率和保险价格的组合来筛选不同的客户,让客户自我选择。由于出事故的概率不同,客户对自负比率和保险价格的偏好是不同的:谨慎的人由于自己出事故的概率小,会选择高的自付部分与低的保险价格,因为对他而言,出事故的可能性较低。反之,冒失的人由于出事故的概率较高,所以会喜欢选择低的自负比率与高的保险价格那类组合,即宁可支付较高的保险费去换得较低的自负部分。这样,保险公司通过不同的险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不同的客户,降低风险。
6. 全世界每天消费大量的鸡,但没有人担心鸡会灭绝,相反没有多少人吃鲸肉,人们却时时刻刻担心鲸会灭绝,为什么同样一个市场系统可以保证产出足够的鸡,却偏偏威胁到鲸的生存呢?(中山大学2006研) 答:(1)同样一个市场系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市场在配置“鸡”和“鲸”这两种资源时其效率是不一样的。市场在配置鸡的生产和消费时是有效的,但在配置鲸时却出现了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不完全信息等。
鲸是一种公共资源,但市场在配置公共资源时往往无能为力。公共资源是指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排他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可以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竞争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当利用市场来对公共资源进行配置时,它很可能很快会被过度地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现象被称为“共有财产的悲剧”。 (2)从产权角度来看,农民拥有他所养殖的鸡及相关的占有、处分、收益等权力,因此觉得有必要好好照看它们,增加鸡的数量。由于产权的确定性,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相反,鲸的产权归属并不明确,不属于任何国家或个人,换言之,它是世界公共资源。于是,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捕鲸可以赚大钱,不少人蜂拥而上;另一方面,保护鲸类则由于缺乏直接经济利益而乏人问津。这就使得单纯依靠市场来配置鲸这种资源时其结果缺乏效率。
7. 举例说明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北大1997研) 答:(1)科斯定理的含义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0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等等也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换个说法,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加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2)例一
假定有一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周围5户居民晾的衣服,每户由此受损失75元,5户共损失375元。再假定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花150元给工厂烟囱安装一台除尘器,二是给每户买1台价值50元的烘干机,5户共需250元。不论把产权给工厂还是给居民,即不论工厂拥有排烟权利,还是5户居民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如果听任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发生作用,工厂或居民都会自动采取150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最节省,150元成本最低表示资源配置最优。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在上述例子中,只要产权归工厂或是居民是明确的,则他们中任何一方都会想出用150元安装一个除尘器来消除污染,即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就是说,在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在此以前,以英国庇古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在性问题,需要政府干预:出现外部不经济时,要用征税办法,其数额应等于外部不经济给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损失,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出现外部经济时,可用政府津贴办法,使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等,这样,都可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科斯定理的问世,被认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例二
8.有些专家论证说,北京市居民大量丢失自行车,原因是自行车盗窃者把盗窃来的自行车转手在旧车交易市场上卖掉,因此建议取缔北京市所有旧车交易市场。请给出一个支持该观点的论据,给出一个反对该观点的论据。(北大1997研) 答:(1)自行车市场有两重作用,一方面它为一些买卖合法自行车的人提供了方便,这是一种Pareto改进。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偷旧自行车到旧车市场上出卖,影响了自行车的正常交易。 (2)支持该观点的论据:由于旧车市场信息不对称,买者无法区分自行车是买的还是偷的,即使知道,买者也不关心,只要价格便宜,而卖者作为偷车贼急于脱手,所卖价格低,而一般的卖主,则要衡量其车的实际价值,所要求价格一般较偷车贼要求更高,所以交易的大多数是偷来的车。故应取缔这种旧车交易市场。因为这样,一方面不会明显降低拥有自行车的卖主的福利,另一方面可阻止小偷的行为。
(3)反对该观点的论据:不能因为旧车市场会为小偷提供方便而取消旧车市场,可以制定较为规范的交易规则,如自行车的交易程序等,来阻止黑车交易,而使真正需要买卖旧车的人达成交易,只要制定和执行规则的成本小于交易者达成交易的收益,这就是合适的。 9.科斯(Coase)的文章《企业的性质》解决了什么问题?(北大2001研) 答:《企业的性质》一文的贡献不在于引起对企业在现代经济中重要性的重视,而在于把交易费用明确地引入经济分析,对经济体系的运行做出了新的解释。 《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解释了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长期契约关系和纵向一体化并存,企业的规模到底由什么决定。
科斯在文章中认为这主要是一个交易费用的问题。长期契约可以使交易费用减少。内部交易费用随着规模的增加而递增,但市场的交易费用减少,即规模扩大,可将外在市场的交易成
本内在化,而规模的大小则由外在的边际交易成本与内在边际交易成本决定。 10.外部影响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矫正市场失灵?(人大2002研) 答:(1)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
令 、 和 、 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再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 > ,但又有 < < ,则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 - )>( - ),这一新不等式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 - )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 - )。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会有多余,即可能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
相反,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 < ,再假定 > > ,则此人一定会进行此项活动,从上述两不等式中可得到( - )>( - ),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看,是得不偿失,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
(2)为矫正因外部性而导致的市场失灵,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①
对产生外部成本者课税,对产生外部利益者补贴,其目的在于使外部效果的产生者自行负担其外部成本或享有外部利益。 ②
合并企业的目的就在于使外在性问题内在化。如果生产Y商品的厂商对生产X商品的厂商施加了外在性,那么这一现象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的原因是第二家厂商不考虑其行为对第一家厂商所产生的成本或者收益。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将这两家企业合并在一起。合并后
③
对能排他的公共财富或无主物赋予财产权,这样就能对享用者收取费用,对破坏者要求 赔偿,使外部性削减,同时提高经济效率。 ④
主要是指政府对产生外部成本的情况加以管制。例如,对污染的管制。 11.交易成本在社会运行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什么方面?(北大2001研) 答:交易成本在社会运行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可以遏止或延缓破坏社会秩序的一些现象发生,如黑社会势力的出现,由于交易成本存在,要组织成一个黑社会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2)减少腐败现象,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行贿者和受贿者就不那么好沟通; (3)创造就业机会。正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许多企业出现(科斯的观点),比如银行、邮局、电信部门等,同时也使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去降低交易成本,这样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