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培养研究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内涵是培养每个人追求真、善、美的诚信品德、奋斗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小学时期是学生道德行为初步确立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校教育是对小学生德育培养的主要渠道。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生德育培养的实践。
一、在课程及教育活动中全面考虑德育元素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渗透在学校课程及教育活动中,其中语文、生活、科学等各个学科都应注重德育元素。例如,语文的诵读要求学生能够领会文章意义,理解文章中的道理;生活科技中的生命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关爱心和责任感;科学课程中要求学生尊重探究事物的价值和意义等。此外,特色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也是德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陶艺、书法等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奠定德育基础。 二、德育教育围绕实际生活问题展开
在德育培养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具体实际生活,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阶段和个性特点,设计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活动和学习内容。例如,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如垃圾乱扔、插队等行为,都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此外,学生可能会面临的一些困难,如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也可以通过互动沟通与思考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德育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加学校志愿活动、社团活动、集体活动等各种团体活动,能够切实增强学生成长的体验和信心。如,学校可以开设图书借阅室,举办读书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学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德育素质提高,再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示范小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四、运用多样化德育教育手段
德育培养不仅仅是语言方式的灌输,还需要通过多种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进行,例如,封闭式讲授、团体互动、课内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教育活动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开设德育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参观社区爱心公益组织了解社会公益活动,或者通过实践体验获得社会交往技能。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参加义务家教、义务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小学生自觉做好社会责任的意识。
小学生德育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时代的重要理念之一,应该在各个学科中得到体现。为了确保小学生的德育培养质量,需要同时考虑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活动设计、环境构建等多方面的因素,逐步完善小学德育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