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作者:许鹤 张宝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化,时代赋予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全面且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既有令人欣喜的收获,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价理念、方法、指标上的不完善,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和体系架构来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的生命力。本文通过对综合素质评价相关概念的界定,厘清评价体系的组成架构,并对各组成部分做了系统的阐释。 关键词:评价;体系;研究;构建 一、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最为鲜活的亮点和不可或缺的实践创新。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做好、做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是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一)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内涵
1.综合评价。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综合评价就是对被评价对象所进行的客观、公正、合理的全面评价,是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映射。近些年我国学者对综合评价的范畴研究多聚焦于评价内容的革新,实际上综合评价不仅是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也是评价方法、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有可能得出科学公正的综合评价结果。目前国内外针对评价体系的界定还没有较为权威的定性阐述,较为普适性的观点认为评价体系是由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子体系(维度)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定义我们不难发现,评价体系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它是由各个子体系组成的综合体,且每个子系统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二)信息化评价手段的应用效能
1.信息化评价有利于实现评价内容、方法、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内容、主体、方法的多元化,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而多元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评价仅仅依靠手工操作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归类评价内容,统计分析评价结果,才能提高评价效果,体现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2.信息化评价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减轻教师、学生负担。评价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传统人工纸质评价占用了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而采用信息化评价,教师、学生只需要将相关评价数据在信息化平台上记录,简单操作就能够完成,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学生的学习负担。
3.信息化评价方便教师指导学生,助力中招、高招录取工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及时评价是实现评价过程性、客观性的有效办法。传统人工评价难以实现评价的过程性,也无法实现对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而信息化评价系统恰恰可以帮助教师记录、存储、统计学生的成长数据,便于教师查看、分析并为学生提供客观且个性化的发展建议和指导。而最终形成的评价结果又可以作为中、高考多元录取的参考依据。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设计
综合素质评价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现今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是评价缺乏指引性,没有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来指导学校有效地开展评价活动,没有将素质教育理念切实地根植到评价体系中,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建立评价组织机构
1.设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评价委员会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领导、指导与仲裁机构,负责制定评价方案、实施规则,并对实施进程和效果进行监控、考核。其人员构成包括学校领导、年级主任、备课组长、教师代表、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代表。2.成立班级学生综合评价委员会,班主任负责监察。组长负责收集学生的评价信息,并形成评价记录。全部成员皆由学生担任,包括组长、信息执行委员和材料管理委员。3.形成班级教师评价小组,班主任任组长。评价小组主要负责对学生日常表现和学业表现进行评价,小组成员名单确认需要学生认可,学校审核公示。小组成员主要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4.组建家长委员会,制定家长委员会成员选拔标准,规范家长委员会权责。委员会要对学校有关学生发展的教育决策进行监督,并调解学校与相关评价主体之间的争议。 (二)制定评价方案
1.确立评价理念。理念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是深远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这也是近些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后继乏力的归因之一。评价理念的确立要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吻合,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助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落实。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差异性的特征,评价理念的确立需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新符合小、初、高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评价理念,作为支撑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架构的智慧之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持续力不强,在要求他们完成任务时往往需要一些外部刺激。因此,小学评价应以养成教育为理念,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写实性,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生可塑性强,但缺乏自我发展观念,为解决初中生成长原动力不足的问题,将激发成长动力、培育核心素养、引导个性发展、促进共同成长作为评价理念,通过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共同体的相互促进功能,激发学生成长动力。高中学生个性突出,探索性强,但自控力差,高中评价应以引导学生人生规划、培育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理念,以学生目标规划为起点,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2.设置评价内容。评价是通过具体的评价内容实施的,评价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影响评价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分。
在思想品德方面,小学侧重于考察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初中则倾向于对学生道德认知和践行的考察,高中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学生参与活动及日常行为表现上;在学业水平方面,小学倾向于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考察,初中考察的重点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态度的评价,高中更侧重于对学生学业表现及结果的考察;在身心健康方面,小学主要是对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考察,初中则倾向于对学生体育特长和心理素质的评价,而高中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学生体测结果和心理健康状况;在艺术素养方面,小学倾向于对学生艺术表现的考察,初中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艺术素养养成情况的评价,高中则侧重于对学生艺术表现及成果的考察;在社会实践方面,小学主要考察学生沟通、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初中则侧重于考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高中则将考察的重点设定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情况及成果。 3.确认评价指标。近些年国务院、教育部相继颁布文件明确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及其重点的考察指标,但需要细化评价指标,将指标融入到日常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若是将评价内容的五方面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其考察的侧重点归为二级指标,仅此落地实践后,若校方没有制定具体的三、四级指标,仅根据学生一段时间表现给予其宏观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毫无意义且不会长远。为使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具体可行,评价指标的确认要遵循主要性、简明性、可测性、可比性、稳定性原则,同时结合学校阶段性发展情况,将评价指标具体化,从而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评价指标没有“通关”模板,应根据各学段发展的特征,结合学校阶段发展特点,实现一校一指标,一时一调整的可持续指标体系。
4.创建评价活动。先进的评价理念、科学的指标体系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去实现。综合素质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它通过活动来塑造学生,借助评价的功能来实现教育的意义。很多人认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难以量化的,无法进行评价。实际上,不是综合素质无法评价,而是没有创建科学的评价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评价活动的设计应在关注学生发展多样性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特色,由学校搭建校本化舞台,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地整合于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中,挖掘学生的潜在发展优势,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和主动发展的广阔平台。学校可借鉴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经验,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的开展要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要及时记录学生活动的“痕迹”,便于学校获取全面客观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为各方面了解、分析、指导和评价学生提供依据。
5.规范评价流程。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性较强,评价实施的效果和质量最终要落实到流程操作上。条理清晰的评价程序在实施过程中能有效规避评价操作过程中的混乱,提高评价的操作性。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必须建立规范的评价流程。
建立学生评价档案,依据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信息,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电子账号,设立电子成长档案,全面、全程记录学生在每一个成长阶段的发展状况;采集评价信息,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时,根据评价活动内容和活动特点,确定信息采集周期,保证信息的及时录入,确保获取信息的完整性;进行评价数据处理,每学期期末学校可定期组织进行材料申报、整理遴选、审核、公示、汇总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形成期末阶段性的评价结果,学生的学期评价结果和毕业评价结果,必须在班级、年级和学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学校自主设置公示期限,公示期满后,由学校进行审核认定,同时对评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仲裁和处理;形成评价档案,在学生毕业前为每一名学生形成客观且能凸显其特性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使其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是推动课程改革和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对综合评价概念的阐释为切入点,通过对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究,构建了一套可行性较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的道路注定漫长,健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也非一日之功,但万涓成海、星火燎原的历史必然是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