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唐代送别诗艺术特征 精品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唐代送别诗艺术特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社会,便有了分离,许多本该是天长地久的,却不得不天隔一方。

唐代自然也是如此。

这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疆域广大,国内和国际交流频繁,所以人们的活动场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上至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都有机会主动或被动地离开自己的家。

所以,送别的种类很多,涉及领域广泛,而且又都是一往情深。

而特殊的社会背景,特别的人格追求等,又使得唐人的送别诗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送别诗的类型之多,情感之深孟郊的《古别离》、杜甫的《新婚别》写的是夫妻间的离别,那份别离的幽怨与痛苦,自是感人至深的。

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和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则是兄弟间的骨肉分离,难舍之情溢于言表。

而孟郊的《古怨别》、杜牧的《赠别》则极写情人间的缠绵悱恻。 这些可算是亲人间的、情人间的离别,而在唐人的送别诗中,抒写更多的则是同僚间的、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一友人的离别,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送别诗友情是世上最真挚,最复杂的情感之一。

诗仙李白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水深比情深,形象地道出了这段友情真实质朴,不及二字更形象的说明彼此的友情深厚。

可见诗仙的神来之笔是多么的精妙,化无形的思念之情为有形的流水,诗中毫无悲伤之情。

而卢纶的诗虽是直接抒写离别之情,却多了一层浓郁的悲情色彩。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在这一萧瑟,冷清的景象中,离别的悲情格调格外沉重。

他们有的是写送好友到外地去做官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梓州李使君》、李白的《送友人入蜀》等,好友外

出做官,诗人摆酒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有的是送好友到外地做官的,但际遇不同,与前者相比,他们的友人或同僚却都是被贬的,这类诗歌,在唐人的送别诗中占了很大的份量,如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刘长卿的《送裴郎中贬吉州》、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诗人在送别好友的同时,或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渲泄对朝廷的不满,或表明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宽慰,感情深切而感受人。

还有一类,也与做官有关,那就是送友人去远征的,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等,这些多是边塞诗人的作品,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相比之下,下面的这类送别诗,可能会让人的心情轻松一些,那就是送友人去远游的,也可能是诗人多半不愿把柴米油盐放在诗中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读不到多少他们为生计而四处奔忙的句子,更多的倒是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 如杜荀鹤的《送友人游吴越》、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等,这些诗毫无悲酸之态,也不故作豪放语,意境高远,情深意浓。 二借诗吐心中的激愤或借诗明志的送别诗我们学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类诗,其中最典型的句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一句是全诗感情高潮的句子,表明了作者对权贵的蔑视,诗人以诗歌明志,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诗仙不愧是诗仙,神来之笔一扫官场的压抑之情,向往名山仙境,是出于对当权者的抗争,这一句道出了多少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心声。 在这一类送别诗中,往往穿插意愿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在诗中掺杂着诗人对世事的愤懑,对人生失意的抑郁不平,因此,激愤的色彩十分明显,但是这些诗人不愿沉沦,仍想建功立业。

王昌龄的《别刘婿》身在云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锓锓,虽然未被君王任用,屡遭贬谪,但仍胸怀大志,一心想建功立业,这类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

在送别诗中,若是两人一贬再贬,其心境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柳宗元和刘禹锡是患乱之交,二人因在改革中力革时弊,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

去国十年之后,又召回京,未料二人再次遭贬,柳宗元贬为柳州刺史,刘禹锡贬为连州刺史,他们一同赴任在中途离别。

在这样的背景下,柳宗元作了《重别梦得》这首诗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各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里,晚岁当为邻舍翁。

复杂的感情寄寓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不言悲情而自有悲情,不言激愤而自有激愤。

这一类诗往往清新自然,读来明白晓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鼓励的送别诗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漫漫人生路,正是因为有了好友的鼓励,安慰,才使我们有信心去迎接挑战。

在这一类送别诗歌中,被后人誉为诗家天子的王昌龄,不仅以边塞诗著称,其笔下的送别诗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友人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 那首脍炙人口的《送柴仕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离别之即,劝慰友人,对离别之事轻描淡写,以化远为近的诗句缩短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距离,以其情深意长而熨帖人心。 语言明快自然,一洗哀伤之气。

一句明月何曾是两乡,表明了诗人之间心心相应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委婉的劝说之意。

在这一类送别诗之中,王唯《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别董大》则是千古绝唱。

四抒发一种复杂的思想感情的送别诗这一类送别诗,情感比较复杂,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自己的身世命运之感,意境宏大,基调慷慨。 其代表是享有边塞诗派代表美誉的岑参。

他笔下的送别诗,豪气冲天,构思奇妙,将边塞景观化入诗中。 为代表的这一类送别诗意境宏大,往往有一种独特的神韵。

他这类送别诗将边地风光写入诗中,为送别诗开拓了一片新的领域。 代表作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

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

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 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运用多种手法,表达深情真挚的感情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诗人们在抒发心中的情感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那么,在唐代的送别诗中,表现出来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直抒胸臆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在唐人的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

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

二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去仰声长呼,而是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借景抒情这一法宝。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景物在有情人的眼中是会变的,它会因人的情绪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在送别诗中,诗人们在送别时眼前的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

唐代的诗本就重情趣,重意趣,他们在表现情与意的时候,往往都要借助景或境,这一点在唐代的送别诗中也有深刻的体现,是唐代送别诗的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

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首联写送别的地点在郊外,青山白水,景色如画,但一横一绕就把不愿分离的惜别之情借助山水表达出来。

中间两联更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想象别后友人的行程,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关怀,颈联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隐喻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情意更切,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整首诗借景抒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感情真挚而感人。

三融情寓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这种艺术手法,自从产生以来,一直都是最常用的抒情手法之一,用在诗歌中的更是俯拾即是,因为离开了景而纯粹去谈情,仿佛这情便没有了着落。

所以,在唐代的送别诗中,几乎每首诗都有借景抒情的例子。

但借景抒情的最高境界则是融情入景,把一段浓浓的深情,深婉含蓄地藏在简淡的、似乎是不经意间得来的景中,只留下若隐若现的一截丝头,让读者去发现、去抽取,越抽越多,牵出一腔心事,跌宕起伏,意味深远,一如醇酒,虽清洌而味厚,时愈久而愈香。

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这首诗即景抒情,情在景中,写景有一种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画,竹林寺远,钟声触动思绪,归影勾起诗人的归意,但诗人形象隐于诗外,在闲淡的意境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

但这种情怀全在意境之中,诗人一句也没有说,却深得融情入景之三味。 三、健朗高昂的格调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柳永式的、带着浓重伤感情绪的离别,也是和他有着相同感触的许多人的离别。 唐代的送别诗中,这类诗不在少数。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柳永的这句诗在格调上迥然不同,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场深情的离别,我们看不到有丝毫黯然销魂的样子,诗人借送别的时间、地点,巧妙地布置环境,使得景色色调清新、明朗,轻快而富于情调。 如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此诗以醉别开始,以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迈不羁和开朗乐观的感情,格调爽朗,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且诗中自然美与人情美相互映衬,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结尾两句,干脆有力,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些在分别时唱出的豪放旷达的诗句,正体现了唐代诗人那种豁达的胸襟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一扫悲情哀语,而成为送别诗中的一道风景。 四、造句精审、言浅情深真正的文学是纯粹的,真挚的情感也是纯粹的。 古往今来,朋友之情不断被人们歌之咏之,颂之赞之,正是因为朋友之间那种心与心交融的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激动不已。

那是一种醇正地人情美,真正的友情美,而真正的美从来都是不用雕琢的,豪华落尽见真淳,在送别友人的时候,诗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一颗真心,用最朴素的语言捧出,化成千古绝唱。

如孟浩然的《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也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语出天然,但深挚动人的感情却挥之不去,言浅情深,余味悠长。 再如柳宗元的《重别梦得》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各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里,晚岁当为邻舍翁。

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语言之中,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 送别自是有情人的事,是有真情的人的事,所以每一首送别诗都是发乎真情的至真至纯之语,语出天然,不用修饰,我们自会被那份深挚的友谊感动了。 作为唐代诗歌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唐人的送别诗在其思想内容上,大大丰

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和内容;在艺术表现上,格调或豪放或含蓄,或旷达或深婉,抒情或直露或蕴籍,或借景或托物,用语浅近,不事雕琢,真正体现了境近意远,词浅情深的艺术特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