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系统治疗与临床预后分析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系统治疗与临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系统治疗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0年─2012年12年间治疗和管理的3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和生存情况,比较经系统治疗和未经治疗患者的生存期长短。 结果 经系统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6.8年,未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2.5年。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经系统治疗、合理营养,可明显延长其生存期,改善预后。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系统治疗;临床预后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02-01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临床上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合理治疗可使病情在很长时间维持稳定状态。现将我医院治疗和管理的3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与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年-2012年在我院诊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8例,

全部病例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肝硬化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36-72岁,平均53岁。根据其治疗情况分为系统治疗组和未系统治疗组,对两组人员生存期进行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发病病因等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38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为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居民,在我院已经纳入慢病管理的患者。1、系统治疗组:系统治疗包括:(1)一般治疗:休息免劳累、高热量、高蛋白(无肝性脑病者)、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饮食,禁酒,忌食粗糙食物;(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纠酸、维持水电平衡,补充白蛋白,补充维生素、加强营养、保护肝细胞等。(3)抗纤维化治疗:一般对肝功能损害不大的早中期患者可实施抗纤维化治疗。(4)并发症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早期,足量和联合用药,抗生素的选用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兼顾革兰氏阳性球菌,一般常用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甲硝唑等,选择2~3种联合应用,用药时间至少两周;腹水的治疗:输注白蛋白和血浆,放腹水,联合用利尿剂等;消化道出血的处理:卧床休息,加强监护,补充血容量,止血、胃黏膜保护剂,垂体加压素,气囊加压等;肝性脑病的处理:及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水、电解质和酸硷平衡失调等诱发因素,避免快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与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等等。(5)中医

治疗:柴胡疏肝汤(散)、复肝汤、五苓散或五皮饮等。2、未治疗组:指发现肝硬化后未进行过系统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的长短。 2 结果

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系统治疗组的平均生存期 6.8年,未系统治疗组患者平均生存期2.5年,未系统治疗组的平均生存期较治疗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一般以病毒性肝炎引发为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酒精性肝病引发的肝硬化患者也明显增多,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所以不引起患者重视,难以及时发现,但是病情如果不经过控制会继续恶化,一旦症状出现往往已经进展到了失代偿期了,患者会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并破裂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昏迷和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此期患者治疗棘手、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往往需住院治疗甚至需要抢救,但如能正确处理,亦可使病情逆转,使病人在较长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所以系统治疗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起着很大的作用。中晚期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平均生存期为 2-3年,通过系统治疗和合理调养患者生存期可明显延长至5-10年甚至更长。所以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通过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微循环,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等综合治疗及加强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

后,延长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谢毅,胡品津.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