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权宜之计还是一场革命——再论网络语言的属性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第l6卷第10期 宜宾学院学报 2016年lO月 V0l_16.№10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j 0ctober.2016 权宜之计还是一场革命 ——再论网络语言的属性 胡正旗 (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网络语言的出现给我们的语言生活带来 了巨大变革,但其究竟是不是“一场革命”,需要重新审视。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网络语言的特征和 属性并没有超出这些基本认识。网络语言是在技术手段没能达到语音对话时形成的社会方言和语言变 体。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这种创造语言新质的方式将会被改变。 关键词:网络语言;书面语;社会方言;语言变体 中图分类号:H0—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16)10—0039-07 在知网上键入检索词“网络语言”,相关研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是指互联网交际 究论文竞达两百多万篇,这说明,国内学者对于 环境下使用的各种语言形式,主要包括两类:一 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了。而学界 是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和特别用语(如“宽 先贤们对于网络语言基本特征和属性的描述,常 带”“黑客”),二是指网民在聊天室和网络论坛 常会让人得出人们对语言的基本认识已经被改 使用的交际用语(如“神马”“斑竹”)。狭义的 变的结论。具体说来,至少有这样三个基本论断 理解即是指后者,大多数网络语言研究者也都取 需要重新审视:语言还是不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 后者作为研究对象。 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吗?书面语 网络语言从属于语言的某个范围,这是不言 (或者说“屏幕语”)是不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而明的。而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我 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们已经得出的对语言现象的基本认识。也就是 “网络语言”一词,按照学界通行的认识,有 说,语言是一套听觉符号系统。然而在网络语言 收稿日期:2016—08—31 基金项目:四川省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网络语言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及对策”(WLWH2013-09) 作者简介:胡正旗(19 75一),男,四川泸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词汇语法及网络语言研究。 宜宾学院学报 第16卷 的相关论述中,我们不断看到研究者们举出非听 觉符号的例子作为网络语言的重要表现特征。 词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对术语“语言”的解 释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 这些交际符号被称作“符号词”,甚至还有一种 “图像词”,典型的就是QQ聊天中的头像,如表 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 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 叭《辞海》对“语言” 1所示: 表1 网络语言中部分常用的符号词和图像词 <@ @> 表醉 符号词 @/ 表蜗牛 T—T 表流泪 ② 表微笑 表猪头 雯 ^-表玫瑰 1^々~r/ 表称赞 这类交际符号,大多是网民在网络交流中极 力模仿日常交流的表情、手势以及周边语境的过 程中产生的。这些交际符号属于非听觉符号,主 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这些表达符号是无法诵 读出来的,也就是说在符号的物质形式上,它们 只有视觉形式,而没有对应的约定俗成的语音形 式。它们原本不是对人们语音的记录,也不基于 人们的自然语言;另一方面,它们无法从网络世 界进入我们的日常口语,根本原因也在于它们无 法转化为确定的语音形式。而“晕”“给力”“雷 人”“hold住”等网络词语则相反,它们有固定的 语音形式,事实上也大量进入我们的日常对话 中。 如果这些“符号词”和“图像词”也归入网络 语言的行列,这就显然表明上述研究者所理解的 “语言”,已经不再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而成为一种形象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无 疑是对“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一基本 认识的颠覆。 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厘清汉语中“语言”一 一词的解释更为明确:“语言就本身的机制来 说,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 统。 [2] 看来问题的出现,在于不同研究者对 汉语语境下“语言”一词的理解产生了分歧。不 少研究者扩大了汉语“语言”概念的外延,将所 有表达观念的符号都囊括进了“语言”里面,并 将那些非音义结合体的表达符号称之为“网络 语言”。 人类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这是 绝大多数语言学家都认可的基本认识。但是问 题并不这么简单,对于语言研究而言,语言还应 当是从人的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音义结合的 符号系统,也就是应当把其他类型的符号系统从 语言中排除开来,比如文字、手势、旗语、红绿灯、 象征仪式、礼节形式、军事信号、盲文等,它们都 是属于形象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们不同于 语言,不是通过听觉感知的,是通过视觉或触觉 感知。 语言研究为什么要排除这些非听觉形式的 符号?索绪尔认为,要找到语言学研究的完整对 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语言看作言语活动 一切表现的准则。“语言科学不仅可以没有言 语活动的其他要素,而且正要没有这些要素搀杂 在里面,才能够建立起来。”“在这系统里,只有 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 』3。 - 在语言研究以外的其他学科,人们往往援引 “语言”一词作为他们学科的基本术语。比如在 建筑学领域,“建筑语言”一词是指建筑的各种 基本形式,是设计者用以表达思想的艺术手段, 与我们运用语言组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生成规律 相似,但实际上却和人类音义结合的语言系统没 什么直接联系。又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旗语” 10期 胡正旗:权宜之计还是一场革命——再论网络语言的属性 41 “手势语”或“哑语”,虽然也被称为“语”,却并 没有被纳人语言研究的范围。“网络语言”一词 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的形成,显然也是属于这种情况,人们看到的是 网络环境下的各种交际方式,从而将这种交际方 式称为“网络语言”。而学术上所指称的“网络 在大多数情况下,网民依靠文字形成“语 言”,从而表达思想观念。“文字是记录语言的 语言”,应当仅指可以从网络世界进入我们的日 常口语的语言,即自然语言。然而,网络交际未 书写符号系统”[6]1 ,这是关于语言与文字关系 的基本认识,已经写入大多数语言学概论性教 必全使用自然语言的方式,任何能够让人们看到 的图像、符号都可以作为交际的工具。如今人们 在QQ聊天和微博、微信中大量地截取图片或拍 照上传发送给对方,足以证明图像在网络交际中 也是一种相当广泛的交际工具。上述的QQ聊 天图像,就是一种符号化的图像。表情、手势以 及反映对话环境的各种事物,虽然对人们表达思 想感情有很大的帮助,但不管它们表现为直接图 像还是已经符号化,只要还没有与之约定俗成的 语音确定下来,都不能归于语言系统。网络交流 中使用的“符号词”和“图像词”,如果一定要给 予它们一个合适的称谓,可以称之为“网络表达 符号”中的“非语言符号”。 在某些学术研究中,符号学也被称为“符号 语言学”,因为符号也传递着信息,表达着观念。 “网络语言”如果是指网络中所使用的所有“符 号语言”,将上述“符号词”“图像词”看做“网络 语言”是没有问题的。然而这样的范围设定没 能将符号学和语言学两个不同学科区分开来。 “符号学是系统地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的学问。”-4』3¨然而语言学从来不从属于符号学, 它和符号学是并行的,二者是两个独立的学科。 王铭玉对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进行解释时说: “一方面,符号学的无限扩张使得语言学无所适 从。”“另一方面,符号学作为人文科学分析方法 又使得语言学与其若即若离。” 对于语言研 究者而言,我们研究符号是要为语言学现象进行 符号学分析,其对象应明确为代表有声自然语言 的符号。这样的研究对象仍然可以称之为“音 材。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局限,使转瞬即逝的“声音语言”转变为“视 觉语言”,因而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但 必须注意的是,文字和语言不是一回事,文字是 记录语言的。如同声音是语言的一种外在形式,第  文字也是语言的一种外在形式,但文字必须以有 组 声语言为基础,因为人类最初就是依靠声音这种 物质形式来形成语言的。 竹斑大虾神马鞋童友驴表2网络语言中常用谐音词(字)和通假词(字) ‘ 和 意义 通假词(字) 版主 大侠 什么 同学 旅友 崇拜 没有 非常 偶 我 妹纸 妹子 桑心 伤心 肿么 怎么 菇凉 姑娘 第二组 湿人 诗人 幽香 邮箱 砖家 专家 稀饭 喜欢 盆友 朋友 白葱一 有木常灰42 宜宾学院学报 第16卷 然而我们看到,在一些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论 述中,语言与文字的这种关系变得含混不清。其 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关于“谐音词(字)”或“通假 词(字)”的论述。表2中的两组都是称为“谐音 词(字)”或“通假词(字)”的例子。 谐音,原本是一种修辞手段。如果用谐音这 种手段造就的词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进而 被反复使用,就形成了“谐音词”。“谐音词”是 一种语言现象,逆谐 或隐喻 是它的造词理 据。也就是说,不管这些词语的文字记录成什么 形式,这些词语在我们的语言系统里面是真实存 在的。我们可以看到表2第一组大体是属于这 种情况。“谐音字”是临时用一些音同或音近的 字来代替某些字,是一种文字现象。表2第二组 大体是这种情况。 通假字,原本是古汉语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术 语,指古人书写时本有其字而不用,用一个音同 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其实也就是古人写了“别 字”。他们写了这类错别字不是出于本心,是无 意中造成的。通假现象无疑是一种文字现象,因 此重新建立“通假词”的概念来论述网络语言现 象,这种做法本身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在 以文字传输作为主要方式的网络交际活动中,确 实存在大量通假字现象,这种通假现象是键盘输 入的快速“敲击”方式造成的。上述第二组大体 是属于这种情况。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时候,交际 者写这种错别字是“故意”的,而且长期这样写, 这显然就已经是一种语言现象了,上述第一组大 体是这种情况。 然而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并没有什么明确 的界限,施春宏认为这类词在“网络新词中最有 网络特色、最具能产性且极易引起争议”,“所谐 之音有普通话的,有方言的,还有外语的”_9 J。 确实如此,虽然网络语言中的“谐音词”属于语 言现象,但它最初的形成大多还是和“通假字” 一样,是在网络交际的“敲击”方式下产生的。 而某个“通假字”是不是已经被反复使用从而进 入了我们的语言系统,是一件不容易说清楚的事 情。这样一来,语言与文字的关系变得模糊不 清,就会变成必然。我们认为,文字虽然只是记 录语言的符号,但它完全有可能反过来影响语 言。因此,我们看到在网络交际过程中,原本是 记录语言时被错写的文字,被网民赋予新的意 义,理解、接受并长期使用,最终重新转变为音义 结合的语言符号,进入我们的语言系统。 在这一点上,那些不能被诵读出来的符号, 将始终无法进人我们的语言系统,比如“符号 词”和“图像词”,不属于文字,也不属于语言。 此外,那些经过转变后语音与原语音没有区别或 者区别不大的新质,也无法进入我们的语言系 统,因为人们在有声自然语言中无法将其与被谐 词区别出来。据有关研究,在以表音文字输入的 网络环境下,比如英语网络语言中,很难产生如 同汉语网络语言一样的谐音词 o.的。 网络环境下的一些特殊表达方式,被称之为 “火星文”。这虽然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概念, 但既然称之为“文”,那就应该属于文字问题。 实际上不少关于网络语言的讨论,都只是网络交 际中的文字问题。就像一部分人在书写过程中 写了错别字,这些错别字不管被反复写了多少 次,始终还是错别字,无法上升到语言现象。从 事语言研究的人,如果将语言现象和文字现象混 同在一起,只会让问题更复杂化。 三、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研究网络语言,不能不涉及一个关键术 语——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写成的,但书面 语不是文字问题,而是语言问题。书面语是口语 的加工形式。不少学者在研究中都对“网络语 言是不是书面语”这样的问题避而不谈,因为网 络语言没有用笔写,而是用键盘敲出来的;没有 1O期 胡正旗:权宜之计还是一场革命——再论网络语言的属性 43 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屏幕上。因此,网络语言只 能算是“屏幕语”。有学者认为,这种屏幕语介 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因为网络交际时通过视觉 阅读来交流,但是中间的对话又可以适时互动, 比如增加一些语气词和标点符号,甚至补充一些 表情、手势符号以及其他图像情景以达到口语交 流的效果¨ 。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书面 语与口语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文字这种 物质形式来体现,后者则通过语音的物质形式体 现;前者是平面化的,后者是线性的。网络语言 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说法避开了这两个本 质的区别。 我们认为,对于语言研究而言,“屏幕语”与 书面语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平面化的,是 供“看”而不是“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最重 要的一点,语音的线性特征在网络语言中是完全 不存在的,敲击键盘与用笔书写也没有本质上的 区别,它们都可以随时修改,并且保存下来。基 于这样的原因,我们认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书面 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按理书面 语与口语应当基本一致,但是书面语与口语不可 避免地会产生区别和分化。一方面书面语与口 语的对话环境和操作方式不一样,另一方面人们 也会人为地造成两者分道扬镳(比如反映古汉 语状况的“文言文”被长期使用)。网络聊天中 网民利用语气词、标点、表情手势符号以及其他 图像来模拟对话情景,更应该视作书面语是口语 的加工形式的正面证据,而不是证明屏幕语已经 变成了一种口语。 书面语常常会使用口语,这在日常社会生活 中并不鲜见。比如作家创作时写出口语来刻画 人物性格,政论文章为了通俗易懂尽量使用口 语,书信来往为了表示亲切以口语表达,都是有 可能的。网络交流可以视作一种无需节约笔墨 纸张、快速书写、快速传递的书信交流,因此大量 使用口语是不难理解的。同样,书信中也可以画 图来表达思想,这与网络交流中使用图像传递信 息,本质上也没什么区别。 书面语的广泛使用,会产生一些语言新质。 比如汉语的成语,在相当程度上就与书面语的使 用和推广有关。同样,网络上快速传递的“屏幕 语”,也形成了部分语言新质。只是这些语言新 质能否最终进入我们的语言系统,还有待时间的 检验而已。 需要指出的是,网络语言是一种书面语,并 不意味着网络语言中的语言新质都是在敲击键 盘的网络环境下产生的。有些网络流行词(如 “剩女”“高富帅”“小鲜肉”“灌水”“楼上”“山 寨”“奥特曼”)很难说得清楚是从网上产生的还 是从线下流传到网上的。网络语言的范围虽然 限定为网络上的交际用语,实际上却在很大程度 上和社会潮流有关,和人有关,比如后现代主义 的影响H 。这种影响显然是渐进的,是随着社 会发展不断施加的,不涉及基本交流方式的变 革,因而也就不涉及我们对语言的基本认识。 四、对网络语言属性的再审视 网络语言的出现,曾有学者称其为“语言史 上的一场革命”_1 ,“代表着汉语发展的方 向”[1 。确实,自于根元的《中国网络语言词 典》 问世以来,不断有人对网络语言进行整理 出版。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也不得不考虑收 录部分网络上产生的词语。但是,在我们看来, 网络语言并没有改变既有的语言基本认识,它不 过是在网络环境中快速书面交流而使书面语产 生了一些变异,进而有一些语言新质进入了我们 的语言系统。这种变异很可能只是一种权宜之 计。 过去关于网络语言属性的论述,有“社会方 言说”[161和“语言变体说”_1 。前者主要主张 宜宾学院学报 第16卷 网络语言仅存在于一部分社会群体中,是一种社 会方言。后者认为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交流环境 典[M].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第六版普及本.上海:上 海辞书出版社,2010. [3]SAUSSURE F D.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2. 下产生的语言变体。这两种论述都为网络语言 的属性作出了有益的探讨。但是,随着网络交流 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这两种学说都渐渐不为人关 注。 [4]HARTMANN R R K,STORK F C.语言与语言学辞典 [M].黄长著,林书武,等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语言发展之初,确实只有一部分年轻人 在使用,它不是属于全社会的,因此被称为社会 方言是合适的。在电脑上敲击,难免使语言方式 产生一些变化,因此被称为语言变体也是合适 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只经过短短十多年,人 们就开始对这种交流方式感到厌倦。特别是近 几年微信交流方式的发展,导致人们纷纷放弃文 字交流方式而寻求语音交流方式,就像过去人们 能够实现电话交流后就舍弃了书信往来一样。 显然,人类最初选取的语音交流,总是在大多数 情况下优于文字交流,不但更快捷,更准确,费用 也更低,而且现在还像文字那样有了可以保存的 功能。可见一旦技术条件允许,人们就会回归当 初的选择。 回头来看学界对于网络语言的研究,当初对 于它属性的分析,没能认识到网络语言不过是科 技不够发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更不是一场“革 命”。在采取这种权宜之计的过程中,确实产生 了一些语言新质,而且融入了我们的语言系统。 随着人们不再以敲击电脑的方式聊天交流,这场 创造语言新质的运动就会结束,代之以其他创造 语言新质的行动。现在各种交流、传播方式快速 发展,网络媒体间相互融合的趋势也很明显,创 造语言新质的方式,可能会更加多种多样。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 1981. [5]王铭玉.符号学与语言学[c]//王铭玉,宋尧编.符号 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7. [7]施春宏.逆谐:一种时尚表达[J].修辞学习,2003(2): 34—35. [8]吉益民.网络变异语言现象的认知研究[M].南京: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 文字应用,2010(3):70—80. [10]傅轶飞.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2013. [11]吕明臣.网络交际中自然语言的属性[J].吉林大学社 会科学学报,2004(2):48—53. [12]夏历.网络语言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淮阴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486—489. [13]王德亮,仲梅.网络语言:语言史上的一场革命[J].电 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33—36. [14]牟玉华,谢旭慧.“网络语言”影响下的汉语、汉字发展 趋势[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6 一l19. [15]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1. [16]张薇,王红旗.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J].济南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5—28. [17]周迪思,杨燕平.网络交际:一种新的语言变体[J].语 言与文化研究,2014(1):7—12. [责任编辑:许洁] 10期 胡正旗:权宜之计还是一场革命——再论网络语言的属性 45 A Matter of Expediency or a Revolution:Rethought on Attributes of Web Language HU Zhengqi (Foreign Language and Culture College,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Sichuan,China)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web language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language life.But it is not“a revo— lution”,and needs to be re—examined.Language is a symbol system combined with sound and meaning, character is a symbol system of recording language,while written language is processing form of spoken lan— ugage.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irbutes of web language do not exceed these basic understanding.Web lan— ugage is a social dialect and language variety which is formed when the technology is not able to reach the voice diMogue.With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the new way of creating language element will be changed (上接45页) Incrimination Survey of Family Members’Indiference to Danger XU Cong (Peop/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China,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The cases happened occasionally when one was under risk while the other was“indifferent”be— tween husband and wife or family members.Judicial practice penalties for such cases are not always the same.Theorists have launched in—depth studies on problems of family members’indifference to danger Some of them advocate it in accordance with negative crime or assistor by omission.Some believe that should be handled according to the crime of abandonment.The legislature may establish the crime of family mem— bers’indifference to danger and put it into the criminal law,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riminal law mod— esty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ral v alues. t  -Key words:Family members;indifference to danger;necessity;oblig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