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分析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本文详细分析如何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运用相关职教理念,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

一、调研人才市场

总的来说,调研工作至少有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是行业调研,调研过程结束后,需要分析梳理出如下几个结论:

(1)行业的现状和行业的发展;

(2)总结行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并确定重点走访和调研的企业;

(3)从行业调研的结论出发,结合学校的专业发展情况确定专业的定位和目标。

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主要调研的对象是行业中典型的企业,调研结束后,需要分析梳理出如下结论:

(1)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的人员构成和岗位情况;

(2)专业服务的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岗位工作内容。

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业内专家随访、座谈,通过调研分析梳理得到如下的结论:

(1)结合企业和校内两方面的专家确定完成岗位工作内容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确定人才培养的定位,分析职业岗位,确定专业服务岗位的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

整个过程的流程如图1所示。

二、确定学习项目

基于调研的成果,确定人才培养过程的学习领域。这部分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具体做法如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剖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方法、技能等信息。结合具体执行的任务要求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实际“动作”,构建行动领域。根据分析整合后的行动领域,对完成这些行动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技能进行剖析,得到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模块,通过对这些模块进行合并同类项或模块融合等方式形成具体的学习项目。

三、设计人才培养过程

总的来说,这个设计过程就是校企合作将时间、空间、人物、任务、目标等结合教育教学规律等有机地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一年每一学期怎样使用空间(场所、工具)使人物(教师和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学习内容)达到目标(知识、技能、能力)的设计结果。校企合作进行课程体系设计过程如图2所示。

四、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是一个基于微观层面的开发过程,包括课程理论的构建、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开发、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设计等几个部分。由于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软硬资源是围绕着教学方案展开的,课程在实施过程要求有一定的景和境,景和境的设计无论是按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都需要使用教学过程的软、硬件资源,所以对教师来说要由以前的单一授课者身份,转变成了导演者和授课者的双重身份,要在了解课程作用和目的基础上,从现有的教学硬件条件出发合理选择学习载体,设计学习的景和境,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具体课程开发过程参见流程图3。

五、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资源建设

由于建设的目标是由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的,建设的方案是由存在的问题决定的,因此分析了解实际办学条件是进行建设规划的开始。

1.软件资源

了解师资结构、师资比例及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特长,然后按照专业发展需要进行重新规整和安排,如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提高,是引进还是进行人员招聘,质量不强是采用人员培养、人员引进还是其他的方式,具体的方法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地域环境和实际条件合理选择。

2.硬件资源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配置设备,首先必须了解设备的作用及其服务与专业的关系,其次需要考虑设备运营所需人员的能力要求及培养形

式。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设备的使用率就会高,设备发挥的作用就会明显。

当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以后,就要使用适当的技术路线对方案进行具体的实施,是全面铺开还是以示范开始逐渐铺开,各个学校应该说各有千秋。但综合以上分析来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之初,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职业工作场所调研学习,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宏观上需要进行企业工作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的对接和转换,工学结合贯穿培养体系。微观上看学习情境或学习情景的设计必须符合工学结合的要求,突出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个培养周期结束时,需要深入到毕业生工作环境进行详细的调研,仔细分析人才培养质量。只有经过了这个过程,形成了闭环效应,才能了解专业建设在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效性如何,才能推进专业建设在后续实施过程中的广延性和实效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