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路工程施工工艺 (1)道路施工顺序说明:
复测控制点→清表及清除障碍物→地下管线施工→特殊路基处理→排水设施施工→路基分层填筑→路面底基层→下基层→上基层→水泥砼面层铺筑→路面表面层施工顺序进行施工。路基填筑施工同时,根据路基填筑进度穿插安排排水工程施工,路面基层施工同时,穿插安排路缘石、管线预埋等附属工程施工。
(2)路基工程施工
路基填方材料规定:路堤填料以透水性较好的粗粒土如砂性土为宜,不得使用腐植土、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以及工程性质不良的粉土。液限指数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高规定的土,均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1)路堤施工前应清除腐植土、植被、垃圾等,会同相关单位查明现有地下管线、暗涵等。路基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临近现有建筑及桥涵等构筑物开挖时应注意观测和防护,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
2)路基土方施工前必须做好排水工作,排除路基范围内的路表积水。
3)填方路基施工时一般应自路中至路基边缘,路基应做成中间高、两边低,便于排水,在排水设施尚未形成以前,路基边开设临时排水沟并有出路,确保路基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受雨水和外来水的影响。
4)路基填挖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施工工程中如遇雨天,应停止进行。
5)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应排除或者降低地下水位后方可进行路基施工。
6)填土含水量以接近最佳含水量为宜。
7)填土的土质必须均匀,不得夹有泥块和其他不良土质,如果使用不同类的土填筑时,应以同一种土填筑一起,每层厚度不宜小于 50cm。不同类的土不得杂夹混填,以避免造成不均匀沉陷或水囊现象。填土中如有团块,应粉碎后再摊铺碾压。
8)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为准,压实度必须满足路基结构设计中规定的设计标准。路基填筑应分层碾压,根据机械功率,每层控制在 20~ 30cm。压实宽度应宽出路床 20cm,压实到不见轮迹,并测定密室度,每层均应有压实度试验报告,路基土方完成后,沿线按规范要求做回弹模量实验,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9)路基碾压时,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进行,最佳含水量根据填土的土质试验确定。路基验收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在道路路基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经验收合格后方进行基层、底基层施工。如施工过程出现异常地质情况,须会知工程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材料:
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要求抗折强度等于或大于 4.5MPa。 混凝土路面板应使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度在
2.65 以上的粗、中砂。
碎石应质地坚硬,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 3 级;最大粒径不大于 40mm(圆孔筛),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5%,并应符合规范的级配要求。
拌和用水应清洁,宜用饮用水;采用非饮用水时,应按施工规范规定控制硫酸盐含量、含盐量以及 PH 值。
水泥混凝土可掺用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等外加剂,但应经试验后方可使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使用的钢筋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刻痕、断伤等;表面油污与锈蚀应予清除。
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拌合及和易性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施工规范进行计算和试验确定;并应按抗折强度作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试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强度不低于 4.5MPa。水泥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应大于 0.50,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 300kg/m3。在施工时,应测定现场骨料、砂的含水量,将理论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作为施工配料的依据。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按现行施工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在工程开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材料来源或规格发生变化时,应对材料来源、材料质量、数量、供应计划、材料场堆放及储存条件等进行检查。施工前材料的质量检查应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品种的集料为一“批”进行检查。材料试样的取样
数量与频率应按现行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每批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对实行监理制度的工程项目,材料试验结果及据此进行的配合比设计的结果、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检查结果,都应在使用前规定的期限内向监理工程师或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提出正式报告,待取得正式认可后,方可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