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比较分析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比较分析

作者:陈新根 邓观荣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6期

【摘 要】我国的改革巳进入“四个全面” 的新时代,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文章通过对发生于十九世纪中日改革之比较,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或许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深化改革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成败

一、为何中日双方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同时进行改革 中日两国的改革有大致相同的历史气氛和时代背景。 (一)从中日双方面临的国际现状来看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主要的欧美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这些国家的商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市场,于是便加紧了对东方国家的扩张。中国方面来看,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西方各国先后签订了一些列的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不断的加深。中国当时面临的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与“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从日本方面来看,在1853年,美国的军舰叩关以来,西方国家纷纷的渗透到了日本,日本也被迫同列强签订了许多的不平等条约。

(二)从中日双方面面临的国内矛盾来看

在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不当,再加上西方各国的渗透,导致了社会矛盾达到了空前的白日化。最终一场孕育已久的革命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这一场运动,持续了13年之久,给清政府带来了巨大的重创。使清朝的统治者深刻的认识到必须要有一场改革来维持国家,由此开始孕育着洋务运动。在日本方面,长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逐渐的形成了一个落后的封闭国家。日本人民有长期的处于幕府的残酷统治之下,人民的生活十分的贫困,造成矛盾尖锐,人民的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堪,许多有志之士与中下层武士结成了联盟。他们以武力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揭开了民治维新改革的序幕。 二、中日双方改革的主要内容

从大体上来看,双方改革的内容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几个方面进行的。在这些改革的项目中,即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正是在有这种不同点的情况下,导致了改革的结果不相同。

(一)在政治方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中国的洋务运动而言,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几乎是从未提及,因为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君主制制度,洋务派无法逾越其根深蒂固的限度。因此对于洋务派而言,积极的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几乎是不改国家制度,及所谓的“中体西用”。洋务派的一切改革都是在君主制的大前提下进行的。对于日本的民治维新而言,在政治方面则有许多重大的改革。首先,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的前提下,改革了原有的制度,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其次,还实行废藩置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废除领主制,建立了府、县、道的地方体制。还有取消武士特权,取消对人民的限制等等内容。由此可见,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改革的程度超越中国洋务运动。

(二)思想方面的改革

洋务派的主要思想有“师夷长技以自强”到后期的“求富”思想等。从思想上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除此之外,洋务派还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由此可以看出,洋务派也是积极的吸收了西方的思想。派遣了大批的留学生到西方的各国学习,向外国派遣留学生,是学习西方思想直接而又有效的方式。培养留学生促进了近代化的步伐,在许多方面起了开创性的作用。洋务运动还培养懂得近代科学技术和熟悉洋务的人才,也兴办了近代学校,积极的传授西方的科学。在日本方面其思想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推行“文化开明”的政策。积极的引用西方的文化来改造日本的文化;大力的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的人才。为日本的思想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三)军事方面

中日双方都非常的重视军事的改革。洋务派把军事改革放在第一位置。先后建立了“天津机械制造所”、“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系列的军事企业。同时也加强了对海防的建设。在80年代中期,洋务派先后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同时请政府还成立了水军衙门,总管三支海军的各项事务。这一系列的军事措施,极大地增强了清政府的军事实力,也巩固了中国的海防。至1895年,清政府已经拥有了一支约八十支舰队的海军,“居世界海军第四位”,但是在改革的后期,由于清政府的内部矛盾等问题,造成了军费的严重不足和军事装备长期得不到改进,而逐渐的滞后于日本。如“慈禧太后准备六十大寿和皇家费用而大量的挪用军款”。在日本方面,主要措施有推行征兵制度,扩大兵源;建设一支富有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于天皇的进队,积极的进行对外战争的准备;陆军参照德国训练,海军参照英国海军编制,征集二十岁左右的国民参加海陆二军;大量的购买西方的先进武器、大规模的扩大军队的数量和对军队的财政开支等。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改革更加的完善,有充分的财政保障。虽然日本以西方模式建立军队,但首领仍以“武士道”精神来鼓舞士气,严格要求士兵服从长官和天皇,亦令日本往后对外战争中获得了胜利,提高了其国际地位。 (四)在经济方面的改革

洋务派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开始于洋务运动的中后期。并且提出了“求富”等口号。兴办了一系列的民用企业,主要是为了解决军事事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以此来辅助工业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业的发展。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天津的“开平铁矿”;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方法相当的陈旧,但也是开始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步伐。在日本方面。积极的鼓励发展经济,大力的发展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正是从法律上保护了土地的私有权,统一的征收地租;明治政府还迅速的废除了国内的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积极的修建铁路,大力的扶植私人企业,大力的发展对外贸易等。从双方经济改革,日本的经济改革更加的全面,从法律的形式上保障了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的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家制度的阻碍。 三、关于对双方改革运动倡导人物的分析

中国的洋务运动,主要的倡导者是一些上层人士和一些有志之士以及一些巡抚和总督。所谓洋务运动,其实就是一部分的精英分子发动的一场民族自强自救运动。这些人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主要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这一些人都是掌握请政府的实权者,他们进行洋务运动从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持清朝的生命,但也是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他们对民族兴旺的责任感。因此,洋务运动既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也是一场由上层阶级发起的爱国图存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其主要的领导人是一些开明之士和中下层武士以及新兴的阶级,他们以武力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确定了天皇统治制度,建立起了明治政府,以天皇的名义来进行的改革。后来这些改革的倡导者,成为了天皇统治主要的阶级基础,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四、同为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为何改革的结果差异如此之大

中国洋务运动以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而宣告失败,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是日本蓬勃发展。 (一)对于洋务运动而言

其失败的根源在于中体西用,用“西体”固“中体”。“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纲领,即单纯的认识到了西方洋枪、洋炮的厉害,而后大量的购买。在探寻中国出路的时候,洋务派的多数主要倡导者的回答是: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之术,必先练兵,亟宜力图振兴,使该夷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退。可见洋务派片面的对军事进行改进,而却忽视了制度的革新。如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就曾说过:“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但没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手。”洋务派的的确确是想实行现代化的改革,试图用现代的物质文明来维护清朝传统。其次,顽固派坚决维护传统的秩序,反对一切西方的事物,对洋务运动极其的反对;再者西方国家根本不希望中国过于强大,各国希望把中国作为永远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不希望中国过于强大后与其进行竞争。另外,中国自然经济的薄弱,不能为洋务运动提供可靠的经济支持,洋务运动分散于全国各地,也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改革的最终失败。

(二)对于日本明治维新而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日本倒幕派的实力得到驯熟的发展和壮大,促使倒幕派拥有较强大的实力;倒幕派建立新政权以后,以天皇的名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这一系列的措施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其次,西方国家给日本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最后,日本进行改革的大前提是废除原有的国家制度,建立新的制度,为改革减少了阻力,有利于推动改革的发展。 五、对中日双方改革成败的总结

对中国的洋务运动而言。洋务运动的进行的确带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是由于其改革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并没有使中国得到富强,没有让中国摆脱民族危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洋务运动搞得是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洋务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物李鸿章认为:“中国事务制度迥异于外洋榛坯之俗,所以治邦者,固不基于勿坏者,固有自在,必谓转危、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效机器,臣亦不存此方隅之见,固经国之略,全体有偏端,有本有末,如病之,不得不治标,非谓培补修养之法,既是也。也就是说,治国兴邦的基础是中国的君主和伦理道德,这是没有错,但是当时清政府的君主已经不行了,完全无法与前朝的康熙大帝相比拟,国运已衰。而从日本的明治维新年来看,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代替了幕府的统治。也就是说,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一开始就扫除了最大的障碍——幕府统治。由于扫除了最大的改革障碍,日本的明治维新便可以得到更加有序的进行,才使得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的更加的彻底。由此可见,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都并非是偶然。

作者简介:陈新根(1957.02- ),男,汉族,湖北天门人,198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学士,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思想教育;邓观荣(1963.07- ),男,汉族,广东茂名人,本科,广东干珠海市笫九中学,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历史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