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政府职能改革和民生发展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政府职能改革和民生发展

前言

《中国政治经济史论》这本书从历史的视角讨论“中国国情与中国之路”,这样会让大家对

国情和道路有一个启发性、简要性的的认识。

本节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讨论国情;第二个阶段从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这

样的角度进行解释,总结性的、经验性的讨论中国道路;第三个阶段更多的进行讨论。

主要从以下角度对中国国情和中国之路做简要性的概述和讨论。包括: 导言

中国之路的命题

中国之路这个命题是谁提出来的,它是怎么样逐渐成为世界话题的话题。世界的话题是在讲

中国模式,其实原创是毛泽东、邓小平,我们还是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

中国之路的历史变迁

中国是怎么样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贫弱的、四分五裂的、一盘散沙的中国,变成今天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体,今年可能就是第一大贸易体,现在又是第二大科技产出体。

科技产出体?就是包括发明专利申请、商标申请(第一大),包括现在发表的国际Paper,以

及标准的SSCI。按照汤姆斯〃瑞克数据,有1.4万个杂志,中国现在已经第二,按照他的预测,中 国应该在未来几年会超过美国。

为了便于理解中国从哪里来、走到哪里、将来还要走向何方,最近几年连续出了几本书,第

一本就是2010年,因为设计和参与“十二五”规划,写了《中国2015》;第二本是在美国布鲁斯

学会出版的英文版,《2020:一个新型的超级大国》;第三本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2030中国》。事实上这个主题没有研究完成,想继续研究更长远的中国未来,其中核心词就是

中国如何走向伟大复兴。因此,还要更多的搞清楚中国是从哪里来、走到哪里去、未来走向何 页码,1/24 2013-9-26 方。

不同道路的比较

包括中国的成功之处之所在、中国的失败之处之。《中国政治经济史论》是真正的历史记

忆、历史总结和历史财富,在我的后记中讲到了,既是毛泽东的错误,

作为一个民族来讲,也是

财富。实际上成功是财富,错误也是财富,后人可以借鉴,少犯错误、避免犯错误。

不同国家发展道路的比较 中国之路的特点与经验

总而言之,我们围绕“中国国情”与“中国之路”两个关键词,对这个问题做一个简要的探讨。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句话刻画了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的精髓。 “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巨人,无论她是站立还是躺下,无论她是兴衰还是衰

落,她始终是一个历史巨人。”这句话是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同志在《科技日报》的一篇文 章的一段话。

过去2000多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令人惊异地保持着历史与文明的连续性,

并长期是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

但是到了近代(1820年以后),中国开始落伍。当时候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人口和经

济总量都占了世界总量的1/3,随后急剧衰落,到1949年已经跌落到中国有历史记录的最低点。经

济总量按照麦蒂森1990年国际美元价格购买力评价(简称PPP)计算,从世界总量的1/3下降至不

足1/20,大体是4.6%。即使是国民党号称的“黄金十年”(即1927—1937年),中国整个经济总

量的比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仍然持续下降。

过去的60年,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根据麦蒂森的

计算,到2008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提高到18%。 在2009年到巴黎访问,参加国家能源署的世界能源瞻望,会议专门讨论中国经济、能源对全

球的影响。安格森〃麦蒂森认为,这场金融危机在多大程度上将改革世界格局,特别是中国和美

国之间的差距。而他原来的数据只算到2006年。

当时提出能否更新数据,对金融危机做初步的讨论。结果安格森?麦蒂森在2010年2月份把数

据更新到2008年,为18%。2008年,美国相当于中国的1.07倍,只高出7个百分点;2009年,中国

经济增长率保持9.3%,美国甚至全世界为负增长,实际上2009年中国就超过了美国;从2010年的

数据来看,已经相当于世界总量的20%。 页码,2/24 2013-9-26

以上计算方法是从专业的角度,按不变价格来看各国的经济实力,而不是采用所谓的汇率

法,按照现价计算。

根据《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基于麦蒂森的基础数据,用经济增长的模型进行预算, 包括三种方法:

第一种汇率法(现价法),无论是人民币还是美元,汇率本身是现价的,就是当年价。考虑

到人民币本身作为GDP平减指数的变化,就是中国内部所谓的“Deflator”;还要考虑到人民币对 美元汇率的变化等;

第二种方法是目前世界银行和IMF每年公布的有现价、有不变价的购买力评价计算;

第三种方法是安格森〃麦蒂森1990年的不变价,可以真实反映不同国家经济实的数据; 三种方法计算结果趋同。

本书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分析,最后结果,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2.0倍—2.2

倍。此结果与最近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一位学者结果相近,也与林毅夫在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相 近。

从中国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的发展、崛起过程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路线图或者说历史轨迹。

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美国、德国,以及非西方的日本、俄罗斯,

基本上是倒“U”字,先上升

而后下降,只有中国、印度是“U”字,先下降后上升。

发现这个问题是在1995年,当时引用的是鲍尔〃白瑞驰(音)的数据,他研究1750年—1980

年世界的工业产出,数据到1980年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实际上认识中国崛起或者说认识中国

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事后诸葛亮,很难提前预见。 中国道路的独创性

伴随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格局、贸易格局的大变动、大逆转。当然前提 条件是南方国家的大发展。

上从1950年到2000年,南方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始终在40%左右。1950年

39.5%,1973年39.9%,2000年为43.0%。但过去的十年,2010年达到52.4%。

人类历史上,工业化以后的两个多世纪,一直由北方国家主导经济格局。但过去十年发生剧

烈的变化,因此产生了G20峰会。反映了经济格局的变动,引发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中国和印

度的先后崛起(中国是起于1978年,我们有详细的数据进行讨论,印度是起于1991年的所谓改革

开放),滞后性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迁。南方国家的兴起(在国外我

很少讲东西,讲南北,这样

的话我们才能够跟他们Dialogue的时候淡化这个意识形态,以便于争夺我自己的话语权),引起 页码,3/24 2013-9-26 了全世界的关注。

当资本主义国家或者北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口金融危机,作为一种负外部性,不仅美国,

也让全世界收到影响。与此同时,使中美之间的相对差距迅速下降。 按照汇率法计算,在2007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是中国的4倍,但是到了2011年,用CIA的

数据计算,已经缩小到2.1倍—2.2倍。我国也面对这场金融危机,首次出现了出口负增长。贸易

量增长率0增长以上,这在改革开放以来是首次,但同时加快了追赶和缩小差距。也带动了整个世

界南北格局的变迁。根据预算,2030年南方国家将由现在的52.4%提高至66.9%。与此同时,北方

国家从现在的47.6%下降至1/3。中国的崛起实际上带动了整个南方国家格局的变化。

小平同志30多年前做出的决策是外溢性、外部性的,很难做出评估,只有几十年之后才看到

大的格局变化。全世界从2004年开始,以北京共识开始讨论中国模式,

当然我们中国不用中国模 式。

当时讨论的北京共识,由前高盛的总裁桑顿主持了全球领导力课程。后来写了2004年的“北 京共识”,引发了全世界讨论。

《2020中国:一个新型的超级大国》书中的李成是留学生,后来成为布鲁金斯研究所中国研

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他评价本书时引用了美国例外论评价中国例外论。我们主张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的现代化的道路,李成做了一系列的评论。这本书在2012年2月份浙江人民出版社已经正式翻

译出版。因为当时用英文编写,经过翻译和两年多的改动,与原文很多方面的表述同,其中包括 讨论中国独特论。

我们不想去套用美国的例外论,主张中国独特论,包括中国的国情独特性,特别是中国的文 化独特性。

现在连续的、唯一的保持文明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孟

加拉等几个国家近代被分裂。中国真正能够保持文化的独特性是最近讨论的重点,中国是否、如

何走向伟大民族复兴,它的重要来源就在于此。因为伟大复兴,不止

是中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

还涉及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还涉及台湾。

上星期和台湾的两岸统和协会的学者讨论,在中华民族的复兴方面是有交集的,有共同利益

的。到了海外,所有的华人,可能不拥护共产党、批判共产党,但一定拥护、支持民族复兴,这

是一个统一战线的口号。实际上和文化的独特性有关。 中国独特论和发展道路或者发展的独特性有关

按照经典的发展经济学,世界的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都要从二元结构到一元结构,而中 页码,4/24 2013-9-26

国从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最早是李克强同志在1990年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章中提出的,但没

有做量化分析,不久又演化成四元结构。四元结构是最近的一项研究,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版的

文章正式发表,现在至少有三个期刊转载,包括《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

学校人文社科文摘》,讲中国的独特性。

中国1840年从传统的一元的农业社会解体,经过了一百多年,到1949年形成了二元结构。在

计划经济时代二元结构的矛盾并没有缓解,反而强化,因为我国的农

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农业

劳动力三个指标持续增加,使得二元结构更加凸显矛盾。而后,通过农村的几次工业化,先是

1958年的农村工业化,第二次是1970年发动的农村工业化,最大的农村工业化在1978年后才出现 三元结构。

到了九十年代,特别是九十年代的下半期,“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不仅要在城镇每年创造

800万的就业,同时还要在农村每年转移800万劳动力。中国政策实际上在促进三元到四元结构,

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在农村中两元结构:农业、非农业。非农业是农村工业化。

在城市,从另外一个视角看是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现在非正规就业Z占60%以上,界定为

私人经济。中国的私营经济在国际上属于小规模,包括少量的私营企业,还包括体工商户和没有

在统计之中的农民工,形成了两类经济。这是2001年就业研究时发现的,进行了评估,并最后计 算。

中国发展的独特性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搞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搞中 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中国独特论包括制度的独特性。

制度的独特性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七一讲话中所强调的,是从个人视角对问题 的解释。

因此,中国道路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概括为中国之路。中国之路可以说是

万里长征之路,还在探索和创新中。无论从历史比较,还是从国际比较,的确是独一无二之路。 这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四大使命:

第一,完成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是现代化之路;第二,必须完成强国之

梦,要从弱国变成大国,进而变成强国;第三,社会主义道路是要完成共同富裕的道路;第四,

完成伟大复兴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过去几十年,中国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率先改革,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率先开放,引发了

南北大格局变迁。因此,中国共产党还有另外一个使命:如何为人类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 页码,5/24 2013-9-26

是我党所主张的和平世界,和平的世界、和谐的世界。 一、中国之路的命题

是否真有中国之路这条道路? 中国之路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之路是怎样形成的?从哪里来

中国之路的历史轨迹是什么?现在已经走到了哪里? 中国之路路是否有独特性?

如果中国之路有独特性,其历史动因是什么?发展主体是什么? 未来中国之路走向何方?有哪些宏大的战略性目标? 如何继续开拓创新独特中国崭新之路?

今天所讨论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特别是西方很多学者,也包括这次在牛津做介绍时,都

忽略了此命题的原创者——毛泽东。“中国之路”命题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提出的。

事实上,毛泽东是解放思想、突破苏联迷信的第一人。

过去,斯大林不能批评,苏联专家也不能批评,更不要说打破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所以党中

央在集体讨论时,特别是中央常委扩大会议多次讲话过程中,毛泽东率先提出不要迷信苏联,才 有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毛泽东特别讲到,苏联走了很多弯路,中国不能再走下去。七年实践后,毛泽东不断探索

“十大关系”。研究“十大关系”的方法论影响了我们,因此我国和西方研究中国最大的不同就

是我们通过毛泽东思想,再加上专业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毛泽东通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形

成了对中国森林式研究的一些思路,从各种矛盾中选取了十大矛盾来探索。

最经典的“中国之路”的命题源于邓小平。在三十年前党的十二大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在开

幕式中有一段经典的提法,“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

过不少的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走自己

的道路,也反映了中国道路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和政党独特自主的选择自己 的道路。

中国特色的道路就是今天“中国之路”的起源,因此,这个道路紧密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所以我国不像美国学者称之为美国的伟大奇迹源于美国例外论,我国称中国的奇迹是源于中国道

路,源于国情的独特性、发展道路的独特性,而不是例外论。如果是例外论,别国无法借鉴、无 页码,6/24 2013-9-26

法参照、无法获得新的启发。

中国之路的基本要素概括为三个基本要素,形成了中国之路。 第一个要素是不断增加现代化的因素。最大限度的扩大生产,创造财富,包括精神财富、文

化财富;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的知识、科技、教育和信息要素。形象地讲,凡是目前发达国家具 有的现代要素,我们都要有。

比如cable(有线电视)只有十几个频道,好多留学生买得起电视,买不起cable。而中国基

本全部免费,100多个频道,甚至有的地方达到200多。曾经现代化覆盖率美国最高,3亿人口有

7000户达到现代化。去年我国已经突破了2亿户,尽管如此,覆盖率还不到一半,因为我国有4亿

多户。要使得现代化要素不仅在城市覆盖,而且要在所有的农村覆盖。这就是现代化要素必须同 时具备。

第二个要素是要不断地增强社会主义因素。我们称之为三个共同: 第一,共同发展,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本质是要强化

人力资本,我们称之为人的全生命周期。

比如减少孕产妇的死亡率、降低婴儿死亡率;三年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

育、大学教育,以及大学后教育、学历教育、学位教育等,直到终身

教育。对人的全生命周期的

投资就等于提高了人的发展能力,这就需要共同发展,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建设和投资过程。 第二,共同分享;

第三,共同富裕。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政治优势。 第三个要素是要不断增加中国文化因素。我们本身对中国道路的探索不是源于西方的教科 书。

比如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之家”、“小康水平”,以及后来构想出的“小康社会”都是中

国独创的理论。1983年2月份小平同志去过苏州,问当地同志能否实现翻两番,小康是什么标准。

后来反映在小平同志1983年3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六条标准。现在除犯罪率大大减少外,其他

都已经实现。比如住房面积等,讨论的很具体。

小平同志通过实践找到中国社会道路的理想社会,所以说中国有很多理想的社会,比如小康

社会、大同世界,以及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人人学习,很 多的这种文化,像安居乐业等。

以上三个要素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最近在讨论苏南地区现代化示范规划。因为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多

次提出苏南能否率先基 页码,7/24 2013-9-26

本实现现代化的命题。作为一个地方,除了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中国文化因素,还要加

上地方特点,因为现代化的模式不是一个模式,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历史的概念,不

同国家、不同地区是不同的模式,是更加多元化的概念。 中国之路的理论背景:国家发展生命周期。 中国发展的道路的理论框架和背景

几年前提出了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概念。此概念主要受到商品生命周期的影响,更多吸收了

汤因比所提出的文明起源、文明的发展和文明的衰落的一些想法。 构想一个两国模型,A国和B国。纵坐标是经济指标、军事指标等,简称为综合国力指标占世

界总量的比重,可以无量纲进行计算。把国家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从而解释中国为什么会 衰落、中国又为什么会崛起。

第一个阶段是国家的初步成长期。此时,B国没有反映,假定A国为美国或者英国。第一次工

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包括英国,但主要发生在美国,特别是电力革命、铁路革

命,尤其是铁路革命,大陆型国家很快修建了铁路。1900年时,美国的铁路占世界总量的1/3。铁

路革命又引发了钢铁革命,又引发了电力革命等等一系列。英美是这两场革命的先驱者、发动

者、领导者,B国则没有反映。而后,A国进入一个成长期,进而又进入到强盛期。

假定中国是B国,直到1949年之后才开始发动工业化,也进入到准备成长期,持续了将近30

年,1978年以后我们进入到所谓的经济起飞期。

两国模型进一步说明了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的强盛,也不可能永远衰落,国家的发展生命周

期的根本动因是创新,即国家创新。西方国家是自发的、花了几百年的时间,作为先行者,靠企

业家创新,才有了熊彼特所谈到的企业家创新。而后,有了所谓国家发动类型,如前苏联,国家

创新,实际上没有企业家的创新,不能创新、压抑创新就会衰败,这也解释了清王朝为什么会衰

落,因为清王朝的创新是农业创新,是缓慢的,不可能和工业创新比较,所以一个传统的农业和

农业国家没有办法和现代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

首先创新是可以衡量的,衡量的标志是微观经济,看企业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是上升,还是下

降;然后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主要指标在世界总量的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所以创新是可以衡量 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

第二,我们可以非常有逻辑的去解释中国的创新导致了中国的迅速崛起、迅速发展、迅速强

大。从政治上解释为什么会创新,本质上还是制度创新,特别是国家制度的创新。而国家制度创

新是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创新,所以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学习型政党,更重要的还是创 页码,8/24 2013-9-26

新之党,从而成为中国人民创新的领导者和引领者、推动者。将共产党的创新、中国政府的创新 和人民的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分析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比如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创新、沿海地区特区的创新,都把国家和

人民、中央和地方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包括苏南现代化示范基地或者示范区的规划。此规划并

不由发改委起草,而由地方创新在前。今年的党代会已经提出这个命题,提出了若干指标,然后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制定了一个所谓的蓝本,也叫初稿,随后开始调查研究,然后国家指

导、国家鼓励、国家帮助。

创新在中国是有规模效益的。比如袁隆平的创新,可以在中国大地,特别是南方地区普遍被

使用。中国共产党的创新是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超级人口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陆型国

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字就改变了整个中国。这种创新归纳为四个创新:理念和理论

的创新、制度的创新、中国所具有规模的市场创新、技术的创新。 这本书没有把创新理论附在前面,但也可以从创新理论和实证历史轨迹的分析把中国划分为

以下几个阶段:强大的阶段、停滞的阶段、衰落的阶段。从1949年以后来论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

国家、新型执政党在哪些方面的创新促进,并且引领了整个国家的创新,社会的创新、人民的创 新,从而进入这样的一个阶段。

按照国家生命周期的理论来看,可以看到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前三十年的准备成长期。主要的作用能够在极低收入条件下、极低的发展起点

下,包括人力资本,能够强制性的、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的(比如“一五”计划)发动工业

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利用三十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比较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体系。毛泽东在1956年八大的手稿上最早提出能否用三个五年计划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他受到当时去苏联访问时的启发。这些目标,在这本书中都做了详细、专

业化的讨论,对毛泽东时代定量分析,认为他基本上完成了后来经济起飞所需具备的物质资本,

也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教育、健康等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要素。 改革开放使我们进第二个阶段,从经济角度来看是经济起飞。现代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持续增长超过1.0%,高增长定义为是持续超过3.0%,实际上我国现在已经超过8.0%,已经进

入到经济起飞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追赶,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得我们

主要的经济指标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能够迅速提高。 进入2020年后中国开始进入到强盛期。

国家生命周期的分析框架主要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的整体研 页码,9/24 2013-9-26

究,并不是讨论具体的发展水平。 二、中国之路的历史变迁

这是南北国家出口比重的变化、这是南北国家进口占世界总量比重的

变化,是从1950年以

后,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世界的数据。出口是麦蒂森做的一个研究,进口这一部分我们用得是WTO的 数据做的研究。

第一个是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指标;第二个是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指标;第三个

是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总量比重提高的指标。

从1830年—1953年的数据,基本上采用的是鲍尔〃白瑞驰的数据,而后采用世行的数据计

算。中国制造业的比重在1830年接近30%,最低点是1953年2.3%,而后开始提高,到2010年已经超

过美国。1890年,美国的制造业就超过了英国,一直持续到2010年,美国作为No.1的时间约120

年,我国打破了美国120年的历史记录。

追赶我们国的对象,如印度,和我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我国的三大制造省(广东、江苏、

山东)按照汇率法,工业产生超过印度。未来我国经济总量比重可持续至少五十年、六十年。这

张图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经济总量上升或下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造业。

一个国家是要靠实体经济,不是靠虚拟经济,我国和美国差距也在缩小。

我国的人力资本和美国在1980年差距很大,现在我国R&D的人数已经超过美国。美国在2010年

是150多万人/年,我们已经将近200万人/年。根据预算和分析,到2030年我国会达到450万人/

年。如果能够在科技体制,包括大学体制、科研方面的体制再灵活一点,数据会变得更高。如公

共管理学院,进入教授或者科研人员,门槛是非常高的。所以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能很快地激 励更多的人从事R&D的研究。 三、中国制度优势和成功标志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政治体制模式,也不可能有唯一的模式,政治体制具有多样性,同时并

存,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又相互竞争,此消彼涨。过去30年,很多人说中国没有政治改革,这 一点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国现行的制度中,小平同志有最著名的一篇文章,“审时和回顾以及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

度的严重弊端”,他认为这些弊端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中国

标准,过去讨论中国的制度总认为低人一等,不如西方,而从这一点来看小平同志有其自觉性、 页码,10/24

2013-9-26

自信心,我们把它称之为三条标准。

第一个标准,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个标准,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第三个标准,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达到上述三个要求,时间长短不一,但作为社会主义大国,能够也必须达到。所以,党和国

家的各种制度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来检验。

这就是前面这几张数据。1950年,我们相当于美国的20%,1973年相当于美国的20%左右,

2000年相当于美国的一半,2010年相当于美国的110%,实际上我们在2009年就开始超过美国,这

是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2020年我们相当于美国的2.2倍。这是我们根据麦蒂森的数据计算的,是 我们在GDP总量方面。

在出口方面,1950年我们相当于美国的14%,1973年相当于美国的6.8%,反而是下降的,而后

开始上升,到2010年我们相当于美国的1.34倍,到2030年我们相当于美国的2.67倍。

在进口方面,因为美国一百多年来都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国,1950年我们相当于美国的5%,

1980年相当于美国的8%,但是到2010年我们已经提高到71%,估计到明年或后年,不晚于后年中国

的进口额将超过美国,到2030年我们相当于美国的2.8倍。

加入WTO要主动地降低关税税率,主动地减少更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一个国最大的优势是世

界市场。发展思路从生产者最大化变成消费者最大化。把所有的生产者,包括农业加在一起,不

超过8亿人,但是消费者达到13.6亿人。这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明显的降低关税税率。

1991年去美国耶鲁大学做博士后时,最大的感受是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国,关税是最低

的,只有2%—3%,所以全世界一定要卖给美国,包括现我国的出口退税实际上都补贴给美国。现

在我国关税还是太高,需要进一步降低,使13亿人民变成消费者。 从制造业的角度看,1953年时,美国相当于中国的19倍,而后差距慢慢缩小。

从人才的角度来看,我国刚刚超过美国,2030年时,估计美国会在220万人/年,欧盟27国230

万人/年,俩者相加等于我国数据。我们现在并不关注高端成就,如诺贝尔奖,我们看平均数,这

与一般的分析不同,因为平均数增长和一个数增长很高是不同的。所以希望中国R&D的森林总体上

上升。

这次在都柏林大学、诺丁汉大学、牛津大学就讲什么是未来的中国。特别针对来自欧盟的学

者,将来欧盟27国与美国R&D人员的总和与中国相等,也就是说我国的劳动生产力达到一半就能超

过美国。从这个角度看,已经体现了小平同志所说的“更多”。 页码,11/24 2013-9-26

中国在迅速提高。根据2006年科技中长期规划,我国要进入世界前五名,去年已经达到第七

名,现在我国在世界的位臵基本一年提升一位。那些世界最好的杂志,不仅有了中国人的面孔, 而且高质量的论文都在出现。

耶鲁大学的外溢性特别强,包括人才的外溢性、科学的外溢性、文化的外溢性,比如哥伦比

亚大学,世界最有名的记者都出自那里,包括文化、艺术等等,用现代大学的制度安排使之产生

出来,而且外溢到全世界。而我国确实已经有了“更多”,还需要有“更优秀”。 (回答问题)

问题:国家发展生命周期是否应该有个约束的前臵条件?如果没有,是否意味着一个国家实

现复兴繁荣又将走向衰落?

回答:国家生命周期现今为止,最多持续过两千年,确实地讲,中国两千多年,英国只有一

千多年,美国不到四百年。所以国家是有生命周期的。人们更关心什么因素导致国家崛起,什么

因素导致衰落,其实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因素。

问题:您认为中国目前是一个创新国家吗?如何评价我国的产品品牌建设的得失?

回答:创新本质上指国家创新,在中国指中国共产党创新。产品创新是一个过程,实际上包

含了四个方面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技术创新有一个过程,所以说现在我国不如西方。但 是从制度创新来看,我国是领先的。

问题:您谈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的问题是对伟大复兴是否有一些定量描述?发展

到什么程度?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等等。复兴和振兴有什么不同?

回答:振兴和复兴,从英文词翻译相差不多。但我们说东北振兴,而不是东北复兴,复兴是

从整个民族的角度来看。经济上我们已经复兴,但现在迎来的应该是毛泽东在60年前所说的经济

建设的高潮,必然也要迎来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国现在正处在文

化复兴的过程中。

相比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作品,包括内容、传播,

完全都不在一个数量级,超过这些文明复兴的速度和规模。但是要出艺术品或者艺术高峰,因为

每个民族、每个时代的不同,有些方面还没有办法超过,但强调的是总体变化过程。我们要搞清

楚这些文明是如何兴起的。大体总结过九个特征。现在中国的城市化7亿人,根据预测,将来会有

10亿人,这个规模远远超过文艺复兴时代全部人口的规模,而且速度比它们快。

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城市化?中国式理想城市化是什么模式?请您对比中美。

回答:美国很早就开始城市化。过去中国城市人口比例超过西欧国家。近代西欧国家已经进

入工业化才有城市化。我国没有工业化,也谈不上城市化,我国是后发的国家。印度、墨西哥 页码,12/24 2013-9-26

城、里约热内卢,特别是印度。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就是贫民窟。贫民窟的人比一般的白领人口

多得多。我国要避免贫民窟,在不同的地方创造不同的城市化模式。

这就是为什么党中央提出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本质上是把农村、农民、农业涵盖在里面。

问题:创新是无止境的,可人的基本需求却也大致相同,无穷止的创新是否会过度消耗资

源,并陷入到为创新而创新的背离人类的要义?

回答:中国的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这是古人的创新,现在叫“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本质就

是通过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使得前三次工业革命、人口增长、碳排放增长变成人口增长、经济增

长、碳排放下降,而且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要素脱钩。

比如农业,粮食增产,但农业用水量下降,使得生态用水增加,人类创新,最终要使人类能

够持续发展,最大的创新是天人合一,而不是传统的创新,把很多的负外部性、污染留给后人。

问题:国家推出的三步走2010、2021、2049,您怎么分析到2030为止是否还考虑到其他因 素?

回答:一个伟大的民族,总要有人看得远、站得高、想得远大。2010年的《中国:走向

2015》,主要是“十二五”规划,将其定义为“短期研究”。第二个是是《中国2020》,把它称

之为“中期研究”。8、9月份出版的《中国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建成”,不是 简单建设。

还有八年时间为“十三五”规划做前期研究。“十二五”必须五年上一个台阶,而且是一个

很大的台阶,要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十三五”必须在确保在24下文章,有待于十八大报告 最终的观点。

关于我国的研究,像我国2030研究,我国先行一步、世行后行一步,今年2月份出版的《2030

中国》,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将公布《全球2030趋势》,其中中国是重头戏。全世界都在研究中

国。所以该问题更需要研究2030年以后。

问题:未来20年,中国经济总量为什么会是美国的2倍呢?依据是什么呢?需要什么样的前提 条件呢?

回答:前提条件是几个“不折腾”,政治上不折腾、经济上不折腾。依据是《2030年中

国》,用三种方法做专业分析。世行没有具体研究,只有大致数据。我国做了详细讨论,不仅是

GDP,还从国内消费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我国进一步降低关税、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到时会相

当于美国的1.8倍—1.9倍。

问题:请问教授,历史学界都把1840年作为划分古代和近代发展,为什么您划得是1820年, 页码,13/24 2013-9-26 有哪些考虑?

回答:主要是因为我们使用的麦蒂森数据,没有1840年数据,所以用1820年,以便于说明中

国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经济、农业文明达到最高峰。而且经过他的数据分析,从公元元年以来是

中国的人口比重最高峰、经济比重最高峰。和历史学家划分的出发点不一样,我的研究希望发展

的历史尽可能量化,而且最好找到关键的指标来划分阶段。 问题:您谈到历史文化传承,中国、日本两个文明从未中断,是否还可以将朝鲜纳入其中?

回答:不会纳入。从文明的角度来看,尽可能既是开放的、包容的,不去触动其他国家的敏

感神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亚行在2007年已经有报告,叫“东亚复兴”,本质上中国复兴带

动了东亚复兴。我觉得贴近的说法是中国复兴将带动、促进整个东亚地区的复兴,从而带动整个

南方国家复兴,把它称之为一个好的国家的外溢性、外部性。

如果一个坏的国家则是负外部性,美国是既有好又有坏,这次的出口金融危机就是负外部

性。与外国人讨论避开意识形态,只说好和坏。好,就是自己发展、其他国家也受益。坏,是负

外部性,本国出问题,也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 问题:我们总是预测中国比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快?

回答:这样的结果不仅是中国的预测,还有其他国家的预测。很多数据不来自中国统计局。

有些数据来自OECD,有些来自于鲍尔〃白瑞驰和世行,还有其他预测机构的数据。胡老师的文章

引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相当少,必须用国际的数据才能进行国际比较,但研究中国本身时,一定 是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问题:为何现在我国发展能力比其他国家强呢?发展的核心能力要素如何评价呢?

回答:不在于我们投入高,在于我们的制度。 对中国制度的再认识。

《从政治因素看为何中国总是成功》提出对中国制度再认识的命题,要对自己的制度重新认

识、再认识,甚至是再发现。其中主要引述了小平同志的三条标准,七一讲话是最大的亮点。关

键是怎么进行再认识,包括两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个是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的认识; 第二个是对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势的认识。 (1)对政治制度优势的认识。

基本的政治制度是毛泽东时代创造的。1949年后,毛泽东统一了政治制度安排、军事制度安

排、党管干部、党管军队体制,还创造了很多制度,主要是体现在党的八大,强化了党的民主集 页码,14/24 2013-9-26

中制度。这本书是希望作为后来人跟毛泽东时代的人对话,做出客观的评价,知道哪些方面对 了,哪些方面错了。

其中就一章讲1949—1957年,称之为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根本原因是制度安排。关键因素

是毛泽东个人带动创新制度、遵守制度。但自己又将其破坏,给邓小平留下深刻历史记忆,因此

邓小平开始恢复制度,后来的人不断创新完该个制度。因此,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从

制度上保证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民主化。如现在选院长、

校长,包括党委书记,学校能否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我党的组织制度、政治制度、

大学制度有关。

《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77—1991》中专门讲到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两个制度安排,一个是

1982年的《党章》,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我国有两个宪法,一个是执政党的宪法,叫《党

章》,另一个是现代国家宪法,也就是1982年的《宪法》,是治党治国的根本大法,也成为中国

政治改革的根本大纲。我国与美国的教育制度安排不同,不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会背美国宪法,我

国没有制度规定所有党员要会背《党章》,所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会背《宪法》,使得我们 对宪法的理解不够。

两个制度安排继承了两个宪法,一个是1954年的《宪法》,一个是1956年八大《党章》,实

际上不是抛弃了毛泽东时代创造的制度,而是把毛泽东时代制度的精华继承下来,但还要改变和

克服它的体制弊端。所以中国的制度就没有出现像俄罗斯的混乱现象。俄罗斯现在无法学习中

国,因为它的路径依赖,已经锁定。我国把这些好的制度继承下来,然后重建,因此有一个制度

建设的过程,以《党章》治党、以《宪法》治国,与其他国家不同。因为其他国家只有《宪法》

没有《党章》,包括民主党、共和党等,也没纲领,而且每五年开一次会,四年一次大选的主要

的任务是选President、CandidatePresident(候选人)。并没有像我党的十八大要有报告,要有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未来发展目标,而且用一年多的时间起草,完全凭候选人竞争的纲领,

而不是一个政党纲领,也没有经过集体智慧等等一系列过程,客观地说不够专业化。

奥巴马一个很重要的纲领,上台后给美国人民创造700万就业岗位,基础设施投资还能再创造

200万就业岗位。奥巴马在任期间,以2007年为基数,一直到2010年,已经摧毁了700万个就业岗

位。能创造多少就业要根据许多模型计算讨论。

中国体制安排有独特之处。熟悉中国也熟悉美国,可以同时评价胡锦涛同志和奥巴马总统,

而且是专业的评价。中国参照、借鉴过西方的宪法。毛泽东当时研究过美国宪法、前苏联宪法。

邓小平吸收毛泽东成功的方面,特别汲取和吸收了毛泽东失败的教训。 页码,15/24 2013-9-26

2007年认识到毛泽东的错误恰恰是后来改革开放的成果。毛泽东晚年的失败是邓小平改革开

放的成功之母。这是我党政治上成熟的标志,不同于赫鲁晓夫,更不同于同时代的戈尔巴乔夫。

八十年代上半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基于党章的执政党制度建设; 一个是基于宪法的现代国家制度建设。

两方面是互补的,尤其是执政党的重建,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避免了整个国家在改革开放进

程中陷入“历史真空”之中(我们研究俄罗斯、乌克兰,包括南斯拉夫为什么会解体,它们在改

革和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个“历史真空”),使具有国情的适应性、实践的可行性,空谈绝

对误国,那么实谈就不是误国了,而是强国。

实谈是可行性。那么调整的灵活性,不是最好的模式,而是最适宜的模式。天下没有最好的 模式。

比如现在世界70亿人口,中国是13亿人口,一件衣服不会适合所有人,而且随着幼儿、青

年、少年等成长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换衣服,换尺寸。冬天、夏天又不同,所以适应性是很重要 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没有最优,需要次优(Second best),用自己的语言,最适宜的而不是

最好。而且不是激进主义的,而是渐进主义,因此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变革,也保证了中国政治 稳定。

《中国特色的集体总统制》提倡与国际对话,因为“集体总统制”这个词在政治上学没有,

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个人只用政治学的语言使西方人所接受。它是什么含义指中国共产党中央

政治局常委会的制度。我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这个制度安排,实际上它分为几个期:

第一是开创期。从1927年大屠杀后,共产党开始有集体制度,便于在战争的残酷淘汰和竞争

的条件下能够指挥全党,于是出现了常委制。一直到1948年或者1949年,就是五大书记,其实它 也是一种常委制。

然后是1949年—1957年,特别是1956年。集体制的主要发起人是毛泽东。当时的方案是一个

主席、一个副主席,毛泽东强调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变成了六个委员,后来加上林

彪,变成七个委员,就是七大常委,代表五大机构。因此七大常委还不止是个人,而是代表机

构,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这是毛泽东早期制度。可惜由于文

革,中央常委失灵了,被中央文革小组代替。 第三是破坏期,从1958年—1976年。 页码,16/24 2013-9-26

第四是恢复重建期,1977年—1991年,邓小平在当十二大提出,五个常委代表几个机构。

从1992年逐渐逐渐开始进入巩固完善期,到2012年。形成了九位常委代表八大机构,突破了

西方的所谓三权分立。通过研究讨论,三权分立机构太简单。 中国是超级国家,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超级人口国家,相当于美国和欧盟总和的1.6倍,但欧盟本身就是超级国家机构。

第二,中国是超级大陆型国家,国土面积远大于欧盟,与美国相当,但最大的问题是各地差

异的不平衡性远高于美国,因此一个国家怎么样解决凝聚力的问题就成为突出的问题。所以毛泽

东提倡集中制;邓小平提出中央要有权威;江泽民和朱镕基要搞分税制。

第三,中国是超级政府国家。全世界是三级政府,只有中国是五级政府,因此管理的难度之 大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除了美国,两党制、三权分立制、总统制、两元制都是小国实行制度。

美国的联邦政府比我

国中央政府大很多,我国公务员才几万人,美国仅退伍军人部就十几万工作人员。此外,中国的

执政党是超级执政党,8000多万党员,需要从严治党,因此就形成了一个超级国家机构,这个国

家机构实际上覆盖了八个机构,不是简单的制衡、对立,应该是对立和统一的。这八个机构最大

的特点是“集体”,成员是集体,不是个人,不是个人总统。总统决策绝对是个人决策,比我国

还专权;机构又不是一个机构,而是多个机构,现在已经形成八个机构,而且相对稳定,并且机

构之间是可以分享信息的;智慧不是一个人的智慧,是集体智慧;决策不是个人决策。

总统绝对是个人决策。白宫包括总统、副总统,副总统基本上没有决策权,白宫高级工作人

员都随总统更换,所以基本上是个人决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布什时期打了两个错误战争,伊拉

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最后的结果是一走了之,让后人收拾烂摊子。像当时越战,包括朝鲜战 争,总统有决定权。

我国的集体特征并不排除个人。因为我党的总书记是中央领导集体一班人的班长,既是领路

人,更是带头人。毛泽东对于不同的人的意见也都接受,在带头执行党中央的民主集中制的制

度。这样才能集中人民的智慧、全国的智慧、全党的智慧、党中央集体的智慧。称之为集大智者

事竞成,是中国特色的集体总统制度。而“集体总统制”这个词主要针对的是国外,尤其是西方 国家。

这个体制巨大的优势来自于它形成的五大机制。这个总结其实是2007年十七大结束之后对十

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总结的,现在又进一步深化了,概括为五大机制:

第一个机制是集体交接班制度,包括集体考察。集体交、接班,是避免个人交接班陷阱,个 页码,17/24 2013-9-26

人交接班一定是陷阱,信息不对称,接班人也没有安全感。集体交接班制度改变了游戏规则,使

得中国的政治领导集团更加稳定、更有预见性。

集体交接班至少要有两个台阶:第一个台阶必须是省委书记。我国超级国家,任何一个省就 相当于一个小国家。

广东的人口去年已经达到1.05亿,按照汇率法计算广东的GDP超过了

世界GDP的1%,如果按照

购买力评价法比重更高,出口额和进口额超过了世界的2%,除国防和外交外,所有的国家治理方 法都必须具备。

广州的领导人有的在两个省以上担任过省委书记,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总在北京、上海等

发达地区任职是不行的。1994年的《国情报告》中讲中国地域差距时,建议党中央领导人不仅要

南巡,更要西行。去过穷的地方才能了解中国。

第二个台阶就是Assistant(做助手)。进入中央机构,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

记,某一方面要Assistaet,叫学习过程。胡锦涛同志做中央常委都十年,必须有一个学习过程。

奥巴马只有四年伊利诺伊州参议院议员的经历,只属于议政,没有参政;小布什只当了四年

得克萨斯州州长,有些州没去过,有些国家也不知道地理位臵,光地理知识就闹出几次笑话。

我们未来的领导人不仅要在国内考察,还要到国际上去,而且工作经验职业化。在座的都是

公务员,从最基层开始,这就是台阶论。

比如日本的首相很快辞呈,因为他从来没有处理过大事。比如这次核事件处理。在我国,省

委书记,县委书记洪灾、旱灾都要第一个到位。日本首相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交接班过程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无论政治阅历、政治经验和处理危机紧急事件的能力都 非常重要。

第二个机制是集体分工协作制度。

关于三权分立,布鲁金斯的学者讲了一段话,他们既研究中国,也研究美国,是最好的智

库。他讲了特别深刻的一句话,“你们胡锦涛主席想做事,你们的机构都帮他做事。我们奥巴马

想做事,所有的机构都反对。”分权分立是对立的、不统一,中国人讲究对立统一,对立不是目

的,统一是目的。所以我们将其称为协作,是可以协商的,形成合力的。“十二五”规划的决策

和制定共十一个步骤,基本上就反映了合作。 第三个机制是集体学习机制。

学习机制在于超级机构或者集体总统分享知识,便于形成共识。大家开阔思路,会对重大的

问题形成重要的思路、形成共识。 页码,18/24 2013-9-26

第四个机制是集体调研机制。

对十六届评估做,十五届也做过比较,还没包括到国外调研。因此,就使得所有的领导同志

都能够不同的地方了解情况,以便于国家指导地方,特别是有些地区的发展如何上升为国家战 略,起了重要作用。 第五个机制是集体决策机制。

真正按照集体多数决定来实行,避免了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可以及时纠错。

这五大机制的核心是决策机制,从决策理论和实践来看,“集体总统制”在实现充分信息分

享的信息结构(避免信息失灵)与充分民主决策的决策结构(避免决策失灵)形成了一个互动关

系,因此它比个人总统制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解决了我们一个超级国家、超级人

口、超级政府、超级政党中如何治党(是核心)、治国、治军、治理社会的问题,而且在56个民

族、31个省市自治区+2个特区行政区、2800个县这样的超级社会形成凝聚力,来共同应对和挑战 我们的挑战,实现良治。

小平同志在1990年同江泽民、李鹏等中央常委同志谈话时讲到,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中国共

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个环节

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

山。20年后再看,小平同志十分有远见,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的“集体总统制”,从而解释了 过去为什么会成功。

中国整体天下大治,没出现大的波动和问题,迅速地缩小了美国的差距。如果总结出来,进

一步形成政治共识,就会继续推动这个过程。所以很多同志问“我们会继续下去吗?”结论是还

会持续下去,但是需要政治自觉、政治自信才能够政治自强。 中国领导制度需要认识,中国共产党毕竟是有九十一年历史、世界最大的政党。这几个制度

的安排非常重要,解决一盘散沙的问题。

党中央决定路线、方针和政策,也有所谓中南海南院北院之说,南院决定、北院执行,从毛 泽东、周恩来时代就开始实行。

从全党的角度来看,国家和各地区之间就形成了全党服从中央。其界定词是非常清楚的,全

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具体体现在会议制度,在全世界非 常特别。

五年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未来的发展蓝图,决定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等等一

系列,没有一个国家的执政党与中国共产党相同。

中央全会已经制度化。明年的三中全会要讨论下一个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五中全会一定要 页码,19/24 2013-9-26

讨论下一个“十三五”规划,已经制度化,使得通过这种会议的制度来指导全党、全国、全军。

同时解决解决了“党指挥枪”的问题。

1954年提出党管干部、分级分类,后来提出党管党、从严治党,2004年又提出党管人才。可

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党管人才。因为人才有正外部性,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所

在,党不管这个人才就无法发挥人才的外部性。此外,在中国有一个特殊性,就是规模经济。

张艺谋所创造的中国形象是奥运会开幕式,让全世界为之一震,带有中国标志、代表中国形 象。

因此需要党制定方针政策、人才规划。因为要和美国竞争。能不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

才,是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标准之一,需要党管人才。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主要是指方针、

路线、政策,人才规划还有重要的项目。

最后提出党管文化。党管文化本身不是干预文化,是提出一个重大的主题,如何促进文化建

设的高潮,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是如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的复兴核心是文化,要创造

良好的环境来使中华文化成为人类文化或者说多样性、差异性文化文明的重要贡献者,把使命和 方针政策统一在一起。

过去十年,我国不仅经济发展最快,文化事业发展也最快,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公共文化服务。

现在到农村去,主要看有没有图书馆,老百姓看不看数字电视和电影,多长时间看一次;

第二,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比重是否提高。原来的统计口径没有这个词,包括人才也没有统

计口径,现在都有了,就是中国特色。

整个中国被称之为一个极特殊的政治政党,而且可以说是现代政党,用现代化的手段、信息

系统等等一系列。也是极其特殊的执政党,不是为了执政,而是执政为民,为了中国、为了人 类,和一般执政党纲领完全不同。

美国民主党只关注能不能与共和党竞争,推举自己的总统候选人,然后在国会

成为多数党。这样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没有考验为民、为国家、为社会。参与民主党必须的会

议,类似一个Party,像戈尔,在当地地区非常有名,滔滔不绝,讲话很有吸引力,于是当选地区 提名人,完全凭个人言论,不看政绩。

我国现在这套体制的创新,美国人开始研究,出了一本《共产党统治秘密》,实际上我党都

是公开的。在《共产党统治秘密》中,我党似乎就为了自己执政,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执政为民。

中国的创新本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新,不是一两个人的创新,也不是简单的党中央集体的创新, 页码,20/24 2013-9-26

把全党的创新、全国的创新集中在党中央的创新。这就包括: 观念创新

确立我们的思想路线。称之为最小投入,在经济学上叫做(英语)。从传统经济学来看,经

济增长需要资本、土地、能源、人力资本等等,现在还有一种(英语)是Ideas,观念、创意等

等,报酬是递增的。其中最有价值的八个字,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因此在第二本书中引了

邓小平一段话,“连我们的生产队长都知道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那他就会改变那个生产

队。”这个思想和观念的创新在中国形成规模效应。

参加一个会,内容是讨论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同时现代化,以人为本。中国

现代化的本质是中国十几亿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所有人的发展能

力,包括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有一句口号,“当十几亿人民一起创新的时候,当十几亿人

民一起发展的时候,全世界没有这种模式,也没有这种现象。”也解释了我国有些指标为什么能

很快的追赶上美国,并超过美国。尽管我们的人均指标离美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正在追赶。

讨论中国和美国,不光人均收入,还包括HTI、教育指标、健康指标等等,像北京,现在的预

期寿命81岁,美国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告诉是78.6岁。实际上中国道路就是不断地追赶发达国

家,开始不断地超越发达国家,开始不断地创新出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引领,对发展中国家非常 重要。

给非洲班讲课,包括有一些美国学生,受益最大的是非洲国家,中国怎么减贫,中国又是怎

么发展农业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他们连几百万、几千万的人

饭都解决不了,还要靠进口,还要靠联合国来帮助,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要理解自身的创新, 从而提高我们的自觉性、自强性。 战略的创新

这本书基本的线索沿着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最新的这本书提出了“新三步”,2020年一

步、2030年一步、2050年一步,主题词比较清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0年共同构建共

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2050年,小平同志原定基本实现现代化,现在叫做实现现代化,包括六

个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国防建设。

最难的两条是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最有希望也是这两条,会直接加速现代化进程。从局部

的现代化,主要是以经济现代化,到全面的现代化。现在越来越认识到,经济现代化比较容易,

但是其他的现代化是相当难的,这才有了全面、可协调、可持续。 道路的创新 页码,21/24 2013-9-26

最终回答的是中国走什么道路,怎么实现万里长征之路。

制度创新

从这些角度讨论,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九十多年来中国实际上就是按照这个使命

不断地提出自己阶段性目标,总结为四个方面,也就是四大使命。这四大使命本质上是中国共产

党的四大责任,也是对中国、对人民、对国家、对人类的四大贡献。 (2)对经济制度的优势认识。

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前资本主义的制度,因此资本主义统治了世界,是过去几百年的历史,

而后资本主义不断演替自己的制度,每一次失败的,就要改革、修正、进化,因此也看到了从所 谓1.0版本到4.0版本。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如十三大报告所说,从来没有提供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包括九十年代以后

提出的基本思路,从计划到市场,从一只手到另外一只手。 从中国的角度看需要梳理一下。

最早的原创是刘少奇和张云天同志,在1950年就提出了“大计划、小市场”;1956年,陈云同

志提出了“计划为主体、市场为补充”;1959年,毛泽东在读苏联教科书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

生产的概念”;1982年以后,提出一系列的概念。告诉中国领导人始终是”两只手”的概念,不是

一只手概念。

因为中国太复杂,远比教科书所说的”一只手”,无论“计划之手”,还是“市场之手”要

丰富的多、务实的多、现实的多。到了党的十四大,可以看出来,中国领导人,包括中国政府怎

样处理三个核心关系,形成了三类制度:

一个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的模式确实不同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从“一只手”到“两 只手”。

2010年在牛津大学举办的“中国与世界”的研讨会中,最后的结论就是“两只手”优于“一

只手”,给所有参加会议的国外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副标题是“以应对金融危机为案例”,选 取了G20国家的样本来讲故事。

研讨会后,又做了一个讲座,“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走路好”,所以很多外国人说中国是国

家资本主义,政府干预,然后国有。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两条腿走路”优于“一条腿走

路”。此外“两个积极性”优于“一个积极性”。非常符合目前经济学,特别是经济制度研究的

结果,叫激励相容:不同的主体在对待一件事上能否形成一个激励相容机制。这就是毛泽东所提

出的两个积极性优于一个积极性,从而来解决国家和局部地区的关系。 页码,22/24 2013-9-26

把世界过去30年经济增长最快、经济波动最低、HTI指数提高幅度最大的前20名进行计算,前

10名中有8个国家实行五年计划和四年计划,这种情况决非偶然。这些国家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

家,在第11名至第20名也有好几个发展中国家。

与韩国学者讨论,韩国1996年废掉了五年计划,1997年就开始金融危机,韩国现在进行了准

计划,知识经济长远规划、绿色增长规划,和我国的五年规划完全不同。

中国的五年规划也发生了转型。用量化指标来讨论,“六五”时期,经济类指标占60%以上,

非经济不到40%。在研究“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就把“十一五”数据计算出来,已经降到22.7%,

“十二五”规划降至12.5%。几个指标全部是预期性指标,在“六五”时期所有的经济指标都是指

令性指标,因此完成了政府的转型,从经济类型变成公共服务型,节能减排等,解决正外部性的 问题、负外部性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两条腿走路”。国进民退是伪命题,是数据曲线的变化,

将来还会继续变化。

中国的崛起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企业崛起,用世界通用的标准是世界500强。1990年中国只有

1家五百强企业,2000年11家,其中大陆10家,2011年达到69家,超过了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臵,其 中大陆是57家,国有企业55家。

通过500强分析美国、欧盟27国、日本和中国的数据,结果发现从1996年,销售收入的差距是

从99倍—120倍之间,到2011年已经缩小为2—3倍,证明我国现在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支持大型

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地企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打破了两个世纪以来或者有数据以来西方跨国公 司垄断世界市场的格局。

与国资委同志讨论能否提出到2020年的核心目标,意见是明确的。就是Double。美国现在133

家五百强企业,高峰时达到241家,和我国此消彼长,我国要超过美国,而且不是一般的超过,还

要在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方面超过,然后再提出名牌、品牌等等。需要一个过程。因

为没有量就没有质,不能做大就不可能做强,实际上是有关系的。毛泽东同志早在1959年阐述了

这个观点,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很明确。

今天讲了很多我国的发展情况,实际上企业,尤其是最近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的调研,对国

企老总提出的问题是:在本行业,该国企在世界的技术达到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有多大?

回答是有些方面处于世界水平,有些方面还有差距。

标杆也是追赶对象。我国的锁定对象是美国,勉强包括欧盟。(欧盟不是联邦制,是一个松

散的邦联制。)在欧洲做了一些调研,感觉到欧盟的体制没办法和我国竞争,称之为制度老化。

这也增强了我国追赶、超越、创新的自觉性。以上数据库并非来自我国数据库,而是用《财富》 页码,23/24 2013-9-26

的数据库进行专业化的计算,国家统计局还没提供过相关数据。 四、不同道路的比较

中国不同的道路,会有不同的结果。在《史论》中讲到邓小平一开始遇到了一个根本问题,

就是三条道路:一是老路,;二是歪路、斜路;三是新路,就是今天看到的道路。

一比较可以发现变化过程。通过专业的研究,把不同国家放到改革的进程进行比较,看改革

第一年、改革第五年、改革第十年、改革第十四年。关于歪路最大的

教训是前苏联、现在的俄罗

斯,从一流国家变成二流国家,当然现在也开始崛起。而当时的损失远超过:第一,美国大萧条

时;第二,二次大战时。因此,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又回到毛泽东的一句话,“路线决定一

切”,路线错就全错,路线正确,可能会有一些小的失误,某些方面可以调整。 谢谢! 页码,24/24 2013-9-26 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