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81933
文学院 陈丹丹
小议老舍小说的“京味儿”
摘 要
老舍之于北京,正如沈从文之于湘西,张爱玲之于上海。一个人写尽一座城,“京味儿”一词是非老舍莫属的标签。老舍的“京味儿”来自真实的生活经验、细腻的文化体味、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故乡情怀、高度的艺术提炼,那是一种历史的、整体的——扎根于北京建筑、吃食、方言、人物与市井生活面貌的专属于北京城的传统文化韵味。无论是从艺术成就还是作品数量上来看,“京味儿”都可以称之为老舍小说创作的灵魂。
关键词:京味儿、外化物象、小市民、市井生活、地理还原
一、 老舍小说“京味儿”概要
“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吃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画它。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1这是老舍在《三年写作自述》中的自白。舒乙说老舍是一个“满人、旗人、穷人”,这个“满人、旗人、穷人”一生六十七年,有四十二年在北京度过,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老舍小说中深入骨髓的“京味儿”正是他的人生与北京城大半辈子纠葛的外化。老舍的小说创作中处处有北京
1老舍.三年写作自述[A].老舍全集:第
1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的人与物,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每一处风景,又都与他对北京的怀念、反思与酝酿融为一体。可以说,老舍小说的京味儿是北京人老舍对老北京的艺术性还原。
在老舍从事写作的四十一年里,大部分时间他其实并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十七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但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重庆,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
2
老舍将背景设定为北京的小说占其小说比例极大,主要包括以下作品:《我这一辈子》、《月牙儿》、《老张的哲学》、《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柳家大院》等。其中《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也是将老舍推向“京味儿”作家的代表作。
以往对老舍小说的“京味儿”研究,大都习惯于从小说中概括提炼出各种关于“京味儿”的定义,尤其是期刊论文,或许出于篇幅限制,总是注重理论阐释却忽略论证过程。老舍小说的“京味儿”何以有那么高的地位,具体数量和艺术成就是两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老舍先生小说中常见的背景式建筑是个大小四合院、杂院,胡同、茶馆、农家……其目的是突出市井小民在生活中的困惑和行为心态。在老舍的小说里你经常会有一种错觉,这天是灰的,人们的衣服都带着总也扫不掉的土,整个街道都是斑驳的土墙;但你也会有印象深刻的美好,食物是很美好的,尤其是童年的四合院里,小巷子里小贩的叫卖声,各种小玩意小吃食都是听声而知其物,见其物而知其味的。那原汁原味的北京风物与市民活的细腻描写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北京市井风景画卷,如“牌楼底下,热豆浆、杏仁糕、枣儿倾糕、面茶、大麦粥,都冒着热气都有股特别的道。切糕上的豆儿,切开后,像一排鱼眼睛,等着人们来吃。3
2刘勇.
3王晓初.论老舍早期的“京味”小说【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
“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从老舍创作的文化品格说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年第五期第16卷
北京滋养了老舍的生命,也滋养了老舍小说的生命,以至于其小说就像生活,是艺术的生活,却也必然有大量的还原。据舒乙统计,老舍作品中提及的240多个北京的山名、水名、胡同名、店铺名,有95%以上都是真实的,并可根据不同的功能将这些地名分为五种类型。一是象征型,主要为了凸显北京的风土人情,最具象征性的有北海、天坛、鼓楼、土城、玉泉山、德胜门等;二是生活环境型,着重是作品主人公居住的地方,多为小胡同大杂院,如小羊圈胡同、兵马司胡同、丰盛胡同、砖塔胡同、堂子胡同以及龙须沟、毛家湾、交民巷等;三是店铺型,从便宜坊、稻香村、柳泉居、春华楼等饭店茶馆,到东安市场、西安市场、护国寺街的寿衣铺、廊房头条、光容相馆等商店杂铺,再到白房子、八大胡同等底层妓院,这主要是日常生活的场景;四是来往路线型,主要是作品主人公来往经过的地方和各种特定活动的场所,从城内到城外,几乎构成了一幅精细的北京城乡交通图;五是抒情型,是特别为作品主人公提供的一些与心绪、情感相关联的幽静场所,如北城根、积水潭、西直门外河边等。4
舒乙在这240多个真实的地名中又浓缩了以北海(这是老舍作品中出现最多的地方,先后被提到50多次)、小羊圈胡同、中山公园、护国寺、德胜门、西四牌楼、天桥、海淀、新街口、白云观等为代表的前30个地名,“凡进入这三十地名名单的,最少的也被提到过六次以上。显然,这三十个地方在老舍著作中占据了最突出的地位,可能,它们就是老舍心目中北京的化身。老舍研究专家宋永毅把老舍作品中这种地名现象称作为“文学地理学”,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文化地理学”。5这种数量上和还原度上都很高的地理文学现象,或许就是“京味儿”的量变累积。这种量变,是每一个类型性作家、每一种文学流派都需要的质变基础,也是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数学证据。
二、 老舍小说中的“京味儿”情景
4舒乙.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城[A].老舍研究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5舒乙.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城[A].老舍研究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老舍小说中关于北京城的描写往往有整体性的艺术效果,但这并不代表老舍的描写都是整体化的视角,相反,正是依赖于大量的局部、细节的人与物的堆积,老舍的京城描摹才显得真实、有趣。老舍从来不会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构建京城背景,若是山水院落、风沙尘土、天桥郊道、街巷胡同、小吃娱乐都堆在一起,其整体性恐怕就要隐没在其繁复中了。
随着故事、随着人物,随着市井生活,北京的建筑、味道、风景一点点儿出来,零零散散地勾勒出京城全景图的韵味。
《老张的哲学》中就有多处细小的京味儿物象:风起粪土漫天、各种店面的名字和招牌、城墙、老张的酒宴和自治会等;《离婚》则在语言方面对“京味儿”阐释更多,比如“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的张大哥,其语言风格就是老北京百姓的代表,处处带着北京话的味道。它既是对北京市民口语的艺术提炼,又保持着口语的“原味儿”。人物的语言则是高度个性化的,在俗白中传达出人的个性与生活背景。《骆驼祥子》是老舍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其中“京味儿”物象当然也不少:铺主兜车、虎妞结婚、刘四庆寿、巫婆驱邪、妓院(白房子)、车夫经常出没的大杂院、小食摊和杂耍场等,依靠人物的生活勾勒出全面的社会生活场所与日常礼仪情景。婚丧习俗、阶级场所、底层生活等元素融于一体,成就了一个有感情、有故事、有韵味的北京城。
《骆驼祥子》的语言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熔老舍早期小说语言的幽默性、抒情性和悲剧性于一炉,形成了一种在平易中显出生动,在生动中显出深刻的艺术风格。6这种地道传统的北京腔、地方话,一直被视为老舍小说“京味儿”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多年来老舍“京味”小说研究的重头戏。
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你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一回老北京人的说话特点,其语韵流畅、
6赵园.北京:城与人[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平仄有律,老舍再对其进行处理,其整部作品的语言风格一气呵成、显得流畅自然,其对于语言用词的精准和土语的运用也使得其作品更接地气,渲染力更强。
实际上,长期致力于构建北京背景的小说家数不胜数,以北京为背景、为题材、为描写重点的作品不计其数,但老舍那般的痴情、执着与精湛,却是极为难得的,就像湘西古城的沈从文,就像繁华夜上海的张爱玲,老舍在构建北京城为背景的小说界里地位无可替代。熟悉而地道的表达、温暖而朴实的笔触,来源于老舍对北京独有的思念、熟悉与热爱。
老舍与北京,是一个人与一座城、与一种文化的关系。正如沈从文的搁笔意味着湘西世界将成为永久的神话,张爱玲的去世标志着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将成为永久的记忆,老舍的愤然离去也使古老沧桑的北京文化及文化的北京变得黯淡。7
三、 老舍离京后的“京味儿”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说过:“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他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么水。”8
学术界归纳出“京味小说”的特点如下:
其一,是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的“京白”化。它们常常用北京底层市民的地域方言,即北京话而非普通话,来表现人物和讲述人物;
其二,北京想象被置于特定的城市建筑空间当中;
7刘勇.
8赵园.北京:城与人[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从老舍创作的文化品格说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其三,京味小说所表现的对象,是特定的都市群落,主要是老人和一些“旧时”人物。
老舍离开北京后,正如一只跳出水外的鱼,借由西方的视角、融入西方的文明,既是旁观者清的客观,又有他国艺术的助阵,老舍的“京味儿”在离京创作中越发浓厚,越发复杂起来,其美感与艺术成就都不只是三条特点能归纳出的模样。
他的小说里,有儒道相兼的传统文化内涵,也有西方宗教信仰的但丁精神,中西互通的文化底蕴,让他对北京元素的运用和理解更加出神入化,描写出最为精彩传神、地地道道的北京市井风俗与生活情境。
老舍说:“北平是我的老家,一想起这两个字就立刻有几百尺‘故都景象’,在心中开映。”这种“故都景象”融化到他小说的人物形象、风俗习惯、环境氛围、形式结构和艺术语言中,便构成了独特的“北京味儿”。实际上这是作家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对北京市民生活的审美开拓。
他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底层的穷人,被清朝遗落的满人、旗人,因此他比“京派作家”多了无可复制的真实和踏实;他对北京城有着最真挚的爱,一草一木,一路一桥都是他在外几十年的牵念,是他一生小说创作的源泉,给他题材、背景也给他无尽的故事灵感、天生的浓厚京城文化底蕴,因此他的不需雕琢和装饰的“京味儿”也是张恨水等构建北京的作家所不能超越的;从来就是底层人民,从来就是老北京的小市民,用平等的目光看底层人民,用充满同情和理解的笔触去揭示现实,去展现人性,哪怕他笔下的小市民再多性格缺陷再多风沙尘土再多历史屈辱,那都是他的北平他的家,因此他的人性反思和现实揭露虽然看似继承了鲁迅的国民精神拯救使命,却又有着不同与鲁迅的尖锐、讽刺。老舍的“京味儿”,是属于老舍小说作品的老北京的纯正而富有感情的味道!
参考文献
专著:
1、老舍.“五四”给了我们什么【A】.老舍文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2、老舍.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第15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3、老舍.我怎么写《骆驼祥子》第15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4、傅光明主编.老舍的文学地图口.新世界出版社,2005.
5、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6、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老舍卷.华夏出版社,2008.
7、舒乙著.散记老舍.十月文艺版社,1996.
8、老舍著.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9、老舍.三年写作自述【A】.老舍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赵园.北京:城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老舍.想北平【A】.老舍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学出版社,1999
期刊:
1、王晓初.论老舍早期的“京味”小说【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第五期第16卷
2、张炜.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文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3、刘勇. “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从老舍创作的文化品格说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