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案

一、 知识梳理

任务一:请将《大事年表》空白处补充完整。

事件 战争不断,社会动荡 儒、佛、道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 1644年,清兵入关 时间 两汉之际 东汉末年 魏晋南北朝 唐朝 北宋 南宋 元 明 明末清初 佛教传入中国 道教形成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三教合一的潮流 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的心学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阳明心学”形成; 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理学受到批判,形成进步思潮 事件 附:《大事年表》拓展阅读

1、唐代复兴儒学:唐代采取儒、佛、道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有利于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但却不利于儒学的复兴。中唐时,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儒学复兴派迅速崛起,以古文运动的形态表现出来,强调\"文以载道\"\"文以明道\"。

2、儒家的道统: 韩愈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有异于佛老的\"道\"。这个过程就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这个传承系列类似于佛教所说的\"法统\",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也就是朱子所说的\"道统\"。 3、正心诚意: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札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晚明儒学:在宋明理学自身逻辑的发展与晚明社会变迁的影响双重作用下,晚明儒学由于吸收了较多的佛、道二教的宗教因素,从而出现了宗教转向。晚明士人在推行教化而会讲时的“神道设教”,讲学活动中所体现的“避世”的精神向度,悟道过程中的神秘体验以及以“因果报应”为内容的道德劝善活动。

5、四民制度: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四种公民,分别指士(学者)、农、工、商。除四大公民外,还有大量的「贱民」,称为「贱籍」阶层。在传统中国,士、农、工、商四民虽然分业、别居,但不是等级分化

6、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习性却相差很远。

二、重点突破

任务二:根据课本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关知识。 任务三:根据《大事年表》、阅读拓展材料及所填知识,分组学习高考题,完成表格。

重点突破一:宋明理学

背景:

内容:

影响: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

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

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

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4.(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

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5.(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5分) 知识点 命题意图 重点突破二:明清之际的儒学

明末时代背景:

李贽主张:

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

代表人物及主张: 评价:

1.(2010·海南单科·7)“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2.(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

(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3.(2016·海南单科·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

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知识点 命题意图 课后强化练习

1.(2015·海南单科·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

“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2012·海南单科·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

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3.(2016·海南单科·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

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4.(2012·海南单科·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5.(2007·海南单科·6)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

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 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 6.(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7.(2011·海南单科·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

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