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读书笔记(一)
前言
半个月前,入手了心仪许久的人文版《鲁迅全集》。自此开始了阅读鲁迅的幸福时光。
为了勉励自己能更高效的阅读鲁迅,特此通过做读书笔记的方式,将每次阅读鲁迅所收获以及所摘录的东西记下,以警示自己。顺便也挽救一下低的可怕的博客更新率。
《我之节烈观》
《我之节烈观》选自先生的早期文集《坟》,因为彼时先生刚刚从事写作不久,所以百无禁忌,语言诙谐幽默,所谈道理也往往易懂,所以很适合初读先生作品的人读,其中大多数文章即使放在当下,也丝毫不显不过时。足见先生之思想与文笔。
“……时候已是二十世纪了;人类眼前,早已闪出曙光。假如《新青年》里,有一篇和别人辩论地球方圆的文字,读者见了,怕一定要发怔。然而现今所辩,正和说地体不方相差无几。将时代和事实对照起来,怎能不教人寒心而且害怕。”
事情起因于康有为、灵学派、以及主张“表彰节烈”的人与陈独秀、陈百年、钱玄同、刘半农的驳论。 许多陈旧的思想,过时的做法,甚至与时代脱节的传统,在现代社会中,居然还需要在《新青年》这样的杂志上进行辩论,不得不说这是荒唐之极的。然而这样荒唐之极的事情即使在当下也无时无刻不在各个新兴互联网交流平台,媒体被广泛讨论。 尽管科技的发展远远大于过往,然而讨论事情的人似乎没有太多变化。仿佛原始人在使用电脑手机只是用来照明一般。
“……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到了强暴,便死掉;将这类人物,称赞一通,世道人心
便好,中国便得救了。大意只是如此。”
所谓的“节烈”每个字都应该是一种美德,组合起来居然是可怜可悲。尽管已经如此,人们还是希望通过表彰些什么使得世道人心便好,以此使得中国便好。表彰好的来使世道便好似乎没有错,但是究竟什么是好的却让人担忧。 如果掌握话语权的是一群开明坦诚的人还好,一切都还有的商量。 但是就怕决定好坏的是个独断专行的人,如果真的那样我就压根不敢去问什么是好的,因为我害怕就此把我划为坏的那一类,进行批判。至于现在,我当然是问都不敢问了。
“……表彰之后,有何效果?据节烈为本,将所有活着的女子,分类起来,大约不外有三类:一种是已经守节,应该表彰的人;一种是不节烈的人;一种是尚未出嫁,或丈夫还在,又未遇见强暴,节烈与否未可知的人。……假如第三种人,虽然立志极高,万一丈夫长寿,天下太平,他便只好饮恨吞声,做次一世等的人物。”
现如今为人分类贴标签之事也毫不罕见。有理尚且还好,如果毫无道理甚至违背基本伦理则令人感到不安。私以为这样的事情在现如今的社会依然不在少数。
“……汉朝以后,言论的机关,都被“业儒”的垄断了。宋元以来,尤其利害。我们几乎看不见一部非业儒的书,听不到一句非人士的话。 除了和尚道士,奉旨可以说话的以外,其余“异端”的声音,绝不能出他卧房一步。”
《自由论》中提到,所谓的自由,最为根本的就是要保证一个人的言论自由与结社自由,然而这些在这片土地上历来都是不被允许的。 先生的历史相当之好,又生活在那样的时代,如此言语当今敢说能说的人怕是不多了。
“……节烈这事,现代既然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节烈的女人,岂非白苦一番么?可以答他说:
还有哀悼的价值。他们是可怜人;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做了无主名的牺牲。可以开一个迫悼大会。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验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先生最后对于节烈女人的同情,对未来的警示,对人们美好的祝愿都令人动容。这让我想起了王小波曾在某一年写新年贺词时写道“岁末年初总该讲几句吉利话;但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远离一切古怪的事,大家都能做个健全的人————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话比这句话更吉利。”
然而鲁迅先生目光更远,志向也更为宏大。敬纯洁聪明勇猛向上的鲁迅先生。
最后我也希望我们可以正常的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