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2010年儿月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ov.2010 第22卷第6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1.22 No.6 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 冯宗茂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401147) 摘 要: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 人的关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碳金融是低碳经济中的一个关键,发展低碳经济必然离不开对碳金融的研 究,但在我国关于金融如何支持碳经济却是薄弱环节。低碳经济正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分析低碳经 济发展及碳金融交易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及碳金融的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碳交易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0)06—0057—04 随着能源使用、世界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 长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世界 各国所关注,面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 出的严峻挑战,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 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 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是指通过 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转变碳消费观念,达到减 的“低碳经济”【1],正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在这一新形势下,金融如何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研究碳金融交易就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一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 续发展的低碳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降低 碳强度、开发清洁能源、减少碳消费。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各国纷 纷以1997年签订、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 基础,不断探索和实践利用市场化手段发展低碳 经济的有效途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 、低碳经济及其发展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 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 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 所有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 5.2 。同时,引入三种灵活的减排机制:联合履 约(JI)、国际排放贸易(IET)、清洁发展机制 (CDM)。这三种机制安排促使了国际碳交易市场 的产生。 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 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而碳金融 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而言,泛指所有服 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 *收稿日期:2010—06一l6 作者简介:冯宗茂(1970一),男,重庆人,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金融理论研究。 ・ 57 ・ 目前,各国的主要措施是发展碳交易和财税 排放量指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则在2009年推出 政策扶持。国际碳交易主要有基于配额的交易, 了基于欧盟碳排放权和CDM机制下碳减排量的 指在“总量管制与配额交易”制度下购买由市场管 标准化期货和期权合约。 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排放配额 。如《京都议 (三)碳融资专业性较高,相应的风险也 定书》规定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欧盟碳排放 较高 交易体系下的欧盟排碳配额(EUAs)等。此外,还 CDM机制下,碳减排项目能否通过CDM执 有基于项目的交易,即买方向卖方提供资金、技术 行理事会的认定以及项目所签发CERs的多少直 和设备支持,以购买项目投产后所产生的温室气 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融资以及融资成本的高 体减排额。典型的如联合履约机制下产生的减排 低。而为了确保项目的公开、公正和透明,CDM 单位(ERUs)和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核证减排量 执行理事会对CDM项目开发、申请注册、指定经 (CER)。为促进节能减排,许多国家制定了低碳 营实体资格的认定以及核准的碳减排量的签发等 经济财政与税收政策:一是财政预算资助,即在国 每个环节都有十分明确和严格的规定,有大量的 家预算中安排专门的节能资金,以支援企业节能 专业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项目周期,而 和促进节能的技术研发等活动。二是税收政策, 且上述任何环节不符合标准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 即对工商企业和公共部门征收碳税,依据其高碳 的延迟甚至失败,因此,CDM项目的风险较高。 能源的使用量来计征,而对清洁能源、环保设备的 (四)碳金融已初具规模,未来法律基础 使用以及节能项目投资等,则实行税收优惠、减免 或特别折旧制度。三是补贴制度,即对于企业引 的不确定性不会影响碳金融的发展前景 进节能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给予总投资额一 虽然目前欧盟、“伞形国家集团”和发展中国 定比例补助,对于住宅、建筑物引进高效能源系统 家等不同利益集团在碳减排任务和合作机制两方 给予总投资一定比例补助等。 面仍存在一定分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 也迟迟未能达成,但坚实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以及 二、国际碳金融的发展情况 当前快速发展的势头,决定了碳金融的发展前景 毋庸置疑。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再次表明,一方 (一)国外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 面,各国在降低碳排放上的共识不会动摇,另一方 要方式 面,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一是建立碳交易所。为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发 的立场也更加坚定。 展,目前,全球已建立多家交易所专门从事碳交 易,包括欧盟排放权交易所、英国排放权交易所、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及碳金融的现状 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亚洲碳交易所以及法 (一)我国能源消费与节能减排形势 国的全球性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等。二是开 能源消费“高碳”特征明显。2008年我国能源 展国际项目融资合作。赤道原则作为国际金融业 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0 ,石油占19 ,天然气占 的一项自律性条款,通过确立国际项目融资环境 4%,可再生能源仅占8 。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 与社会最低行业标准,督促金融机构重视环保问 题、承担社会责任,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项目融资 较全球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较 合作,推动建立绿色信贷机制。三是设立碳基金。 全球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高碳”特 征尤为明显。 世界上专门投资于碳资产的基金数量已经达到70 碳排放量居高不下。2006年,我国碳排放量 多只,并以每年近1O只的数量增长 J。 为6 018百万公吨,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4 , (二)碳金融相关衍生品快速发展 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同期,美国为5 903百 在金融机构和各碳产品交易所的积极推动 万公吨,占比21 ,欧盟15国为12 ,印度为 下,围绕碳排放权和碳减排量的期权、期货等衍生 8 ,俄联邦为6 。 产品大量涌现。如巴克莱资本在2006年率先推 碳交易发展前景——挑战与机遇并存。截至 出基于碳排放权的期货合同,荷兰银行与德国德 2009年8月底,联合国已核准签发的CDM项目 雷斯顿银行于2007年推出追踪碳排放权期货的 有1 788个,其中,中国CDM项目占34.84 ,远 零售产品,美林证券在2008年推出全球二氧化碳 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另据统计,截至2009年7 ・ 58 ・ 月,我国在联合国已注册的项目年平均减排量总 和达1.8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已获签发减排量 1.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按当前国内最低限价8 欧元/吨的价格计算,我国CDM项目减排年收益 至少为10亿欧元以上。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完成由“高 碳”向“低碳”转变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颇为艰 巨。但随着我国政府在2007年发布实施《应对气 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9月我国公布了2020 年碳排放降低的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 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 ,并出台落实 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和依托CDM项目碳交易的发 展,我国的“碳金融”市场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我国是CDM机制下CERs最大 的卖方,但没有对CERs的定价权 截至2009年11月30日,我国CDM项目已 签发的CERs达168.63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 全球总量的47.52 。另据世界银行统计,2008 年,我国在CERs一级市场交易中的份额达到 84 。2002年至2008年,全球66 的CERs供给 源于我国的CDM项目。同时,随着我国政府承诺 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40 445 ,未来碳减排的压力巨大。 面对我国潜力巨大的碳减排和碳交易市场, 近年来,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重庆排污权交易所和山西吕 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等交易机构竞相成立, 广东、江苏等省也在加紧筹备成立碳排放交易所。 然而,由于这些碳交易市场主要基于项目交易,不 是标准化的交易合约;同时,我国CDM项目发起 人在同国外CER需求方接洽的时候只能进行分 散的“谈判”,最终使得中国企业在碳交易中不具 备价格方面的话语权,使得国内的交易价格一般 只有国际市场的一半左右。而且,在国内外企业 的碳交易中,人民币被完全排除在外,这也与我国 作为最大碳减排交易卖方的地位很不相符。 (三)我国在全球CDM项目中占据主 体地位,但国内金融机构在参与融资和提供 金融服务方面较为滞后 我国拥有世界最大且最具潜力的CDM市场。 我国在联合国注册的CDM项目有673个,占全球 总数的35.14 ;进入进程的CDM项目1 895个, 占全球总数的39.63 。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商 业银行开始通过不同方式涉足CDM项目融资领 域。如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约切人 了中小企业的能效融资项目,中国农业银行专门 投资银行部与多家企业达成了CDM项目合作意 向书,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也推出CDM项目开 发咨询服务、项目融资和碳交易衍生产品等。 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 融的深度和广度有限,且发展非常缓慢,商业银行 真正以碳金融为目的、为企业做财务顾问或进行 融资的案例屈指可数。而在通过成立碳基金为企 业提供直接融资、参与国际碳交易、为企业获得 CDM项目提供咨询服务等金融服务方面,更是几 乎处于空白状态。金融中介的缺位也直接导致了 我国企业在与国际碳基金、投资银行进行CER交 易中处于弱势地位。而随着全球碳金融的持续快 速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如不能尽快融人其中,不仅 会限制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也会大大限制我国碳 金融的发展。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及碳金融的建议 (一)加快完善国内碳交易市场体系 建立国内统一的碳交易网络。目前,国内已 有的几家地方性能源环境交易所交易品种各异, 缺乏统一标准,而且市场主体分散,其业务主要为 环保技术转让和CDM项目合作,真正涉及碳排放 权交易的并不多。因此,建议在制定统一的碳交 易标准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地方性交易机构功 能,尽快建立跨区域全国性碳交易网络平台。 完善碳交易市场功能。国内碳交易市场仅仅 是基于CDM项目的初级市场,场内主体市场功能 尚未充分发挥。根据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的经验,在发展基于项目的碳排放权交易的 同时,应积极准备成立基于配额交易的主体市场 建设。同时,积极研究国际碳交易定价的规律,帮 助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充分发挥价格杠杆配置 环境容量资源的作用。 与国际碳交易市场接轨。当前制约我国碳交 易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国内CDM项 目一级市场与国际碳交易二级市场的对接机制。 因此,一是要建立与国际市场相一致的交易规则; 二是培育具有从事国际碳交易能力的市场主体; 三是在建立国内统一交易平台的基础上,加快推 进与欧盟及亚太地区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对接。 (二)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 加强信贷政策引导。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 ・ 59 ・ 压”原则,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环保 政策的协调配合,通过多种形式的窗口指导,积极 倡导绿色信贷理念。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信贷投 向,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将信贷支持的重点 逐渐由传统产业向低碳经济领域延伸,努力满足 发行的股票、债券等形式参与低碳经济投资。 (三)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碳融资和提供 各类碳金融服务,逐步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 相适应的碳交易市场 尽快出台相应的投资、税收、信贷规模导向等 配套政策,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碳相关投融资活动 的积极性;财政部门可参与成立一定规模的碳基 金,引导和带动市场机构更广泛地参与国内外碳交 易和CDM项目融资.力Ⅱ快碳金融相关专业人才的 引进和培养,尤其是熟悉CDM项目流程、碳基金运 作模式和碳相关金融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人才。 节能减排项目、企业环保改造、新能源与新材料开 发、环保产品生产消费等相关各环节的资金需求。 政策性金融支持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把 握好信贷投向,重点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设 施投资、低碳技术研发、清洁能源生产与使用等项 目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低碳经济建设 中来。具体可借鉴日本政策投资银行支持节能减 排的经验,向环保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提供环保 专项低息贷款,并按照企业承诺减排比例,实行不 同优惠政策。同时,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展以信息 共享为基础的共同推进面向环境友好型经营企业 的投融资活动。 商业银行金融支持推动。鼓励商业银行积极 我国目前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仍是稀缺资源, 作为获得此稀缺资源的对价,完成相应的碳减排 指标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具体可参照欧盟碳排 放权的分配过程,结合我国到2020年的总体碳减 排目标,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强制减排要求, 进而要求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必须承诺达到行业的 减排标准才能获得融资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 善国内已有的排放权交易所,并逐步与上述人民币 离岸碳交易所联通,形成统一的国际化水平高的碳 参与CDM项目的贷款业务,加快推行环保指标在 贷款审查中的一票否决制,支持发展绿色信贷。 并力促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中介组 织建设,寻求与国外投资银行及国际碳基金的沟 通合作,充分掌握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信息,在为我 交易市场,推动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 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85—12O. 国企业参与国际碳交易提供信息咨询和财务决策 服务的基础上,拓展其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功能。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一是利用资本 市场资本集聚和资源配置功能,积极推动低碳型 企业优先上市。通过出台具体政策,鼓励有条件 [27 张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 的逻辑必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18 21. 的低碳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融资。二是加快发展多 种类型的碳基金。资金来源强调多元化,包括政 [3] 陈柳软.新世纪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动向rJ].重庆 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一22. 府专项预算资金、各类保险基金、能源消费税以及 排污费等;资金用途侧重低碳技术研发和碳排放 交易。三是鼓励保险公司通过购买、参与设立风 险投资基金,通过主板、二板市场认购低碳型企业 [4] 索尼亚・拉巴特,罗德尼・R・怀特.碳金融EM].王 震,王宇,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O1O:52—63. [5] 李布.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特征、绩效与启示[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 LOW Carbon Economy and Carbon Finance FENG Zone—mao (Chongqing Operations 0ffice,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Chongqing 401 147,China) Abstract:Climate warming,a common challenge,needs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ollaborative response.In recent years,the problem of climate change has aroused more and more people’S concern.Since The United Nations Cli— mate Change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was closed in 2009,Low carbon economy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in— ter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aper analysed development of iow carbon economy and Trade of carhon finance.It suggested a model of a low carbon economy for the problem in China. Key words:low carbon economy;carbon finance;carbon trade (编辑:蔡秀娟) ・ 6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