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琰
《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导演充满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力作。影片在叙事上打破了传统时空限内容摘要:制,其风格如同流动的音乐一般,自由而奔放,并与音乐紧密结合。本文在分析了影片叙事结构的基础上,就《黑眼睛的姑娘》、《阿辽莎》等影视原声对影片的音乐叙事进行分析。
关键词:太阳照常升起姜文音乐叙事
DOI:10.16692/j.cnki.wxjys.2016.09.055
随着受众审美水平和艺术需结构,通过几首重要配乐并结合求的逐步提高,电影中音乐的地视听语言来分析其音乐叙事。(底位也日渐提升,甚至形成了一套端:1958,冬,西部;左中:1976,与传统电影叙事手法相辅相成的春,南部;右中:1976,夏,东部;顶叙事模式。《太阳照常升起》在叙端:1976,秋,南部。)在1958年西事上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其部,两个女人选择了不同的分岔风格也如同流动的音乐一般,自路,分别引发了1976年南部和由而奔放。影片的音乐叙事与其1976年东部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传统叙事相结合,使得影片成功又在1976年南部的秋天汇合。影而独特。
片中的大部分配乐出现在南部,本片配乐创作者是日本作曲且大多是为本片灵魂人物“疯妈”家久石让,最开始他与日本动画所创作,一方面暗示了影片脉络大师宫崎骏合作,为动画片配乐的重点所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而后被人们熟知。久石让擅长用给影片超现实部分外加一轮音乐音乐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慢有形式的叙事,使影片在不失艺术平静和谐的“天空之城”,快有活性的情况下更易被观众领悟。
跃律动的“幽灵世界”。《太阳照常一.《黑眼睛的姑娘》升起》的故事虽基于现实,但其碎影片开始画面中偏硬的冷光片化叙事、人物性格和场景设置打在母亲的面部与脚部,棱角分的反常让整部影片脱离不了魔幻明之下透露着些许不安,而人物主义色彩。如此一个奇幻的电影双脚交叉时的利落与出门后脚步世界更需要合适的配乐来支持,的决绝,又挽回了一些坚定的情使影片的整体风格站得住脚。
绪。鲜花中的鱼鞋配上婴儿的啼本文将影片总结为“竖菱形”
哭与片尾鲜花中的婴儿相呼应,
118
多次镜头的快速推进暗示着梦境。此时的音乐是《黑眼睛的姑娘》,这首苏联歌曲一方面暗示了影片的年代基调,另一方面,虽然母亲也是黑眼睛的姑娘,可她并不是苏联人,可见这首歌并不属于她,“姑娘”定另有他人。
二.《前奏曲
疯狂之开始》
而当“疯妈”买了鞋出来看到儿子时,一声疑惑的“你?”让之前温柔多姿的音乐停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前奏曲
疯狂之开始》
的快板部分,急促的音乐配以母子俩的追逐,儿子一块块扔下的砖头也如同母亲当初在铁轨上找寻儿子时跨过的一道道枕木。在母亲给儿子讲买鞋子的原因时,音乐切换到了这首曲子的柔板部分,此时母亲的神智还是正常的,同儿子说话的语气温婉柔和。当鞋子被说着“我知道”的鹦鹉带走后,音乐又逐渐从小快板转向快板,配合母亲四处寻找急切的心情与节奏。
文艺杂谈母亲常年不穿鞋、鞋子被鹦鹉带走、鞋子的位置与婴儿相呼应、儿子带回的不是同一双鞋子……这些都足以说明鞋子的符号意义,即所谓女性贞洁。因此,“疯狂之开始”便是母亲被李不空所辜负。
三.《阿辽莎》
母亲在给儿子讲述父亲的故事时,拿出父亲写的信,音乐起。悠长的曲调加上西部配器,给人以广阔而宏大的感觉,让人想起的是西部大漠,与母亲正在讲述的“最可爱的人”不符,这种违和感暗示必有一方在说谎。母亲讲述见面的内容是李不空所说,并非母亲记得的,因此,很有可能李不空这个人物并不简单。而这信属于阿辽莎,属于大漠。母亲拿出一张信给儿子念,满纸的“就叫我阿辽莎吧”。母亲在说完与自己语言习惯很不一样的语句“只能说你没懂,不能说你没看见”之后,一把将信夺过,此时音乐戛然而止。“阿辽莎”终于被母亲所打断,阿辽莎与喀秋莎的通信已被母亲夺去,为时已晚。
四.《树上的疯子》
得知母亲又上树了,儿子赶忙跑去村口那棵树。在树下,一只小羊羔从树上掉了下来,还叫了一声“咩”。羊羔的叫声常被人们拿来与孩童叫“妈”对比,因而这里的羊羔掉下树与婴儿掉下火车相照应。可见片中许多情节是不
同程度的情景重现,带着这样的思路去分析,更加清楚明了。儿子爬竹梯上树时,音乐起,和母亲一同下树时,音乐停,可见这首曲子就属于“树上的疯子”。悠远绵长的旋律,描绘了一段闲适的岁月,疯子的世界是无忧无虑的,母亲“疯”了之后,心中只有爱人“阿辽莎”,那会对她说“我知道,我知道”的蛮横男人,那会对她说“你什么都不懂”的自大男人,都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了恨,而是自欺欺人却兀自痴狂的信仰。
五.《寻找母亲》
顾名思义,这首配乐是在儿子跑去找爬树、刨坑、下水的母亲时用的。在影片中一共运用了三次,其中两次是紧接着《树上的疯子》后响起的。母亲消停一段时间后,会在《树上的疯子》那闲适的配乐中念《黄鹤楼》,当念诗的声音戛然而止的时候,《树上的疯子》的音乐也会立即停止,紧接着一两秒在儿子确认母亲是否跑走,《寻找母亲》节奏紧凑,旋律激烈的音乐随即响起,把观众又带入到紧张而充满悬念的氛围中去。音乐在找到母亲的那一刻会停下来,因为这段音乐只属于寻找母亲的途中。
六.《美丽的梭罗河》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民歌,气势宏大,通过对河流生生不息的讴歌,表现了人们对自由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渴望。而这首歌
2016.09学教育一共出现了三次。从时间顺序上看,第一次出现在梁老师在厨房里吉他弹唱,女炊事员唱和并伴以芭蕾动作,整个氛围充满了年轻的活力与自由。第二次出现是在梁老师被发现上吊自杀时,此时歌声的基调转为无奈与忧伤,以缅怀逝去的青春与自由。第三次出现是在河里发现母亲的衣物时,母亲随水逝去,歌曲表现的是生命的来来去去,历史的轮回不止。
七.《太阳照常升起》
在河里发现母亲的衣物时,在《美丽的梭罗河》之前响起的是主题曲《太阳照常升起》,4/4拍的进行曲曲式为原本令人哀伤的景象(母亲随河流逝去)附上了一层使命感。这也无形之中解释了儿子在逝去母亲之后为什么没有过于伤心,他越来越了解母亲,母亲的离去就好比一次出征,她和一般人不一样。主题曲第二次出现是在片尾,母亲喊完“阿辽莎……天就亮了”之后,太阳完全从地平面升起,音乐随之响起。此时的进行曲意味着对未来充满希望,当时的母亲也是抱有这种希望在高出喊话,无论过去有多么不堪,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介绍:
戴琰,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电影批评)
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