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总部经济的涵义与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论总部经济的涵义与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企业总部与加工制造基地在空间上实现分离,即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加工制造基地则向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总部经济。透过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表象看本质,总部经济是指人类在单一产业价值观指引下的经济活动中,高端智能的大规模极化与聚合。因此,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等条件。

标签:总部经济 决策 高端智能 发展条件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001-02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企业总部与企业加工制造基地在空间上实现分离,即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加工制造基地则向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并呈现集群化的发展趋势。总部聚集对中心城市产生深刻影响,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经济学者们将其称之为总部经济。

总部在中心城市的聚集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并以其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总部的崛起以及总部经济的辐射作用,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在中国,自从2003年赵弘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的概念后,很多学者开始思考总部经济问题,各地政府也相应提出打造“总部城市”的口号。但是,由于人们对总部经济概念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因而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认识上和行为上的误区。

概念是人们在头脑里形成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科学的概念可以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行为。总部经济现象向学术界提出了完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总部经济的要求,而且,这对于政府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首先回顾不同视角的总部经济定义,然后指出准确界定总部经济涵义的是基于决策视角的概念,最后阐述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

2 总部经济的概念与涵义

任何一种概念的定义均需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这个定义必须是能够完全、彻底、真实地揭示出某件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描述这件事物的表象,更不是它的形式或外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这两者倒换过来,那就必然会把事物引向歧途,甚至是该事物的反面。举个例子:鸡蛋的定义是什么?难道能说成是一个“圆球”吗?难道能说成是一个“硬壳”吗?不能!鸡蛋的实质就是:卵。母鸡的卵。

2.1 结构视角的定义

根据国内的文献资料,正式的总部经济定义始见于2003年,是北京社科院的赵弘提出来的。他在《论北京发展总部经济》一文中提出:“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企业总部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同年,林文俏在《发展总部经济,阔步走向国际》一文中,针对广州的情况也给出

了类似的总部经济定义。赵弘对总部经济的定义是基于结构视角的定义。

赵弘之后,有很多学者在他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同小异,本质相同的总部经济概念,如高洪深、史忠良和沈红兵、李庆华等。他们定义的总部经济的核心内容都是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赵弘关于总部经济的解释最容易被人们接受,他对总部经济的界定是目前被引用较多的概念之一。因为他的说明形式容易理解,也符合中国式出身的官员、企业家、媒体记者们的思维习惯。这个习惯就是:把一些眼睛能够看到的实物放在面前,然后进行结构安排。这类似于1+1的运算。它把复杂的经济现象分成了两部分:司令部和军队,军队和司令部分开来以后,剩下的司令部,就形成了“总部经济”。

我们不能排除赵弘对“总部经济”所下定义的合理性。从概念本身考察,这一概念首先体现了总部经济所研究的企业主要是指制造业企业,是有将总部与制造基地进行空间分离内在需要的大型制造企业;其次,企业内部分工外部化为区域分工,即在企业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将自己的决策中心和制造基地进行“脑体分离”;再次,这种分离在空间上又体现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但是,我们认为:第一,这种区域分工合作的产业布局,并不能提炼出问题的本质;本质的东西绝对不是一种空间排列的形式。第二,正如我们上面所分析的,这种区域分工合作的产业结构的分隔特征主要是指制造业,而不能包含地球上的全部产业。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认为这种以“结构布局”等事物的表征和现象,来代替总部经济实质的解释,并且作为总部经济定义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尽管我们并不完全否定他们对总部经济某些特征做出的解释。

2.2 总部视角的定义

总部视角的定义以余钟夫为代表。余钟夫认为,总部经济是一种首脑经济,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总部出于企业发展需要而与生产环节实行空间分离的结果。广义上,总部经济是指经济与非经济的、官方与非官方,带有总部性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狭义上,总部经济是一国内外带有总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经济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

以上的解释也不能被接受,因为文字中把总部经济行为全部狭义地理解为是一种“组织”或者“机构”的活动。人类的各种“组织和机构”,并不能代表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行为。

2.3 决策视角的定义

赵慕兰认为,说到总部经济,实际上总部就是决策,它所有的行为都是跟决策行为相关。总部经济提出来,实际上就是提出做决策的人群,是不是会发生一个自然集聚的现象。比如说纽约的华尔街,一大批金融界的决策人物聚集在那里,实际上他们对全球的资金有很大的调配权和支配权;比如洛杉矶的好莱坞,世界上非常有名的影视界决策人在那儿,实际上他们对全球的影视业发挥绝对不可能替代的作用;比如说硅谷,全球半导体业决策人物都在那里,他们对全球半导体业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些现象说明什么?说明这些行业内一些同类的决策人的集聚,有其客观必然性。

“决策”,这正是我们寻找的东西。决策的实质是什么?就是人的“高端智能”。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智能时代,文明社会不再缺少获得物质的手段,缺少的是人类智慧。特别是来自高端的智慧和能力,决定了物质世界的质量、数量、效率和

需求。楼盖多少层?路修多么远?飞机飞多高?潜艇潜多深?这些现实的东西,无不在人类高端智能的“决策”掌控之中。我们应该把那些人类活动的外在表征物件,比如:房子、公路、企业大楼,甚至电脑、信息、组织机构之类的工具甩在一边,直接切入问题的实质,这就是决策。决策无疑是人类智能的高端活动。然而,我们不要忘记:人类几乎在所有的产业、行业、事业、经济活动当中,都有决策行为在发生,千百年以来,决策无时无刻地存在着。“决策”还是不能统冠“总部经济的定义”。因为它还是没有界定清楚:是谁在做出总部经济的决策?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这种决策?怎样进行这些总部的决策?他们在决策什么?

让我们看一下总部经济经典——硅谷的具体情况。它并不像以上讲的那样通过“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恰恰相反,硅谷的形成非常艰难。但是硅谷现在有微软、英特尔等3000多家高科技产业总部在那里办公,风险投资公司就有200多家。硅谷的形成,完全是凭借着人类在全球信息化道路上的创业精神,这些非物质条件实现的。而所谓“有利的条件”在这里等于零;是特曼教授在不利条件下的“决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特曼教授树立了“硅谷概念”以后,剩下的就是具有共同信仰伙伴的聚合。从而才诞生出威震环球的微软、英特尔,这个只能生产苹果、核桃、杏仁等作物的“农牧业区”,到1999年,硅谷的GDP总值超过中国GDP总值的1/4。到21世纪的今天,它的总部经济地位可以按照全球国家的序列,排到第12位。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因此,张鹏认为,所谓“总部经济”的定义,应该是:在某经济领域或区域的核心,以追求单一产业价值观为目标,将创意、决策、指挥等高端智能的所有关联环节进行大规模的聚集,使之产生极化与聚化效应,由此扩散出彻底颠覆松散经营模式的经济效能和效益,进而拉动整个行业领域或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人类经济活动之和,我们就叫它总部经济(张鹏,2007)。如果把“总部经济定义”进行高度的概括,那就应该凝缩成这样一句话:总部经济是指人类在单一产业价值观指引下的经济活动中,高端智能的大规模极化与聚合。

我们认为张鹏对总部经济的定义抓住了总部经济的本质,是对总部经济涵义的准确界定。

3 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 我们通过对纽约、新加坡、香港等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实践与资源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再结合张鹏对总部经济的定义,总结出一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对一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一般性条件概括如下:

第一个条件是区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提高城市的人力素质,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该城市创业发展,是一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教育资源,可以满足公司总部知识密集型价值创造活动的特定需要。

第二个条件是区域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比如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公司总部在这些城市聚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城市天然的区位条件。这些城市天然的港口,为总部物流提供了便利。另外,便利的交通运输,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也是决定总部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第三个条件是区域必须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地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能够同附近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如三个全球性城市,即纽约、香港、新加坡集中了数量极多的大跨国公司的总部,这与其便利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渠道是密不可分的。

第四个条件是区域必须具备良好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发展总部经济,除了城市建设等硬件要达到较高标准,更重要的是在城市管理、文化氛围等软件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城市决策层要努力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使城市的综合营运成本最佳,并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法律法规要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为投资商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第五个条件是区域应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应覆盖金融、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事实上,国际化程度高、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服务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

4 结语

透过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现象看本质,我们认为,总部经济是指人类在单一产业价值观指引下的经济活动中,高端智能的大规模极化与聚合。因此,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的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良好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和多元的文化氛围等条件。

参考文献

[1]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王征,王新军.总部经济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张鹏·BOLONG.总部经济[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4]王军,魏建.总部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路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9).

[5]王军,王凯.对总部经济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5,(11).

[6]秦敬云.总部经济:概念与现状[J].上海综合经济,2003,(11). [7]李庆华,尤号,胡建政.对总部经济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