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1)悲观原则,或称小中取大原则,由伍尔德提出;(2)乐观原则,或称大中取大原则,由赫威兹提出;(3)最小遗憾原则,或称大中取小原则,由萨凡奇提出。 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模型

一、浴盆模型: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面于三个阶段:(1)早期失效;(2)偶然失效;(3)耗损失效。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实践证明,“浴盆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提醒人们在,在政策早期失效时,不要为早期失效率一时较大的现象所迷惑,而应着重于失效的质的分析。切忌轻易地修改政策,造成政策不稳定。早期失效过程是难以避免的,除非分析结果确系政策本身错误,否则轻率改变政策必然引起振荡。在偶然失效时,要不断采取追踪检查,提出新措施,修正原方案,尽可能地使这一时期延长。而在耗损失效时,失效率反映政策老化的程度,要抓紧机会,做好政策创新,必须及时制定出新政策,取而代之。

二、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在众多研究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中,美国学者T.B史密斯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大影响。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或个体;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环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要素。史密斯模型与已往的政策执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中理想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中的其它三个因素。人们习惯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想化政策的制定上,似乎政策执行是简单地照章办事,不太注意目标群体,更少考虑到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实践证明,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对政策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 政策实施会涉及到多个组织和多层政府,但大致分为三类:初始的政策制定者(中心)执行层官员(外围)政策所指向的团体与个人(目标群体)

政策对象 是直接的大范围内的政策利益得失者。公共政策对他们的作用,以及他们对公共政策的反作用同时存在。

政策环境 原则上说狭义的政策环境是指政策制定系统外的一切与之想关的因素,他们是决定或影响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

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

一、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过程,除了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有效的执行外,还需要对政策实施以后的效果进行判断,以确定政策的价值,并及时反馈。这种活动就是公共政策评价。它由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所组成:(1)规范,即确定公共政策评价得以进行的标准;(2)信息,即惧有关评价对象的各种信息;(3)分析,即评价者运用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政策的价值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分析是公共政策评价最基本的活动;(4)建议,即对未来的公共政策实践提出建议,以决定现有的公共政策是否继续实行、修改或是终结,是否要采取新的公共政策。

关于公共政策评价的含义,基本上有三种观点:主要是对公共政策方案的评价;对公共政策全过程的评价;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我们认为,公共政策评价的着眼点应是政策效果,

即“政策评价就是对政策的效果进行的研究”。由此,可以把公共政策评价定义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二、公共政策评价在公共政策运行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1)公共政策评价可以检验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效率和效益;(2)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3)公共政策评价监督着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4)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5)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公共政策效果评价

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着重要的区别。首先,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公共政策的主体由于其特殊的职能和地位,使得它比一般政策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和更深远的目的,因而要从公众的、宏观的、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评价;其次,由于公共政策是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再次,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公共政策及其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公共政策一开始就有评价活动的进行,但是只在公共政策实施后的评价才能得出公共政策的整体结论。因此,公共政策评价最重要的是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公共政策评价中,公共政策效果的概念必须包含的内容有: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公共政策的非预期影响;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条件环境的变化;投入公共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公共政策所取得的收益与投入成本之间的比率。 公共政策效果的类型有:(1)直接效果;(2)附带效果;(3)潜在效果;(4)象征性效果。公共政策所产生的直接效果、附带效果、潜在效果和象征性效果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正反两方面效果的全面评价,有利于优化以后的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避免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公共政策的消极后果。 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 (1)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公共政策效果的多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3)政策行动与环境之间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4)有关人员的抵制;(5)公共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获取数据困难;(6)公共政策评价的经费不易取得。 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1)以研究取代服务;(2)以好恶取代科学;(3)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4)以形式取代实质;(5)人为制造信息障碍;(6)人才、经费的缺乏。 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

(1)提高对评价工作意义的认识;(2)公共政策评价制度化;(3)建立独立的评价组织;(4)明确公共政策目标、精选评价对象;(5)建立公共政策评价信息系统。 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系统分析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1)从系统的环境、目标及其结构的角度来观察系统的状态;(2)要重视系统的信息;(3)要重视人在系统中的作用;(4)要一般了解系统的变化状况,即现在系统转变为未来系统的相互对应关系;(5)一般了解系统的研究层次关系;(6)对一个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其结果既应满足该系统的所有目标,还应使该系统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和对资源有效利用的功能。

二、仅仅用简单合理的系统分析模型和工具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是:(1)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问题;(2)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3)在决策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超理性因素的问题;(4)做出不同选择时,必须在观念(偏好)和实际价值(效用、价格)之间加以权衡

的问题;(5)解决问题时所希望的战略不是考虑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平衡,而是要对现存系统进行剧烈的改变;(6)当不能经过现存组织,而必须通过新的机构去贯彻执行其政策时。 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公共政策的理念从理性型向发展型转变。公共政策理念是公共政策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作为观念形态的公共政策理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知识经济的崛起,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必然引起公共政策主体政策理念的变革。知识经济时代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竞争与和谐的统一。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主体必须树立发展型的政策理念。具体内容包括:(1)人本观念;(2)公平优位观念;(3)科学化观念;(4)民主化观念;(5)法制化观念;(6)创新超前观念。

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政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必须通过公共政策调整与创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的“赶超战略”。(1)教育政策创新;(2)产业结构调整;(3)财政政策变革;(4)优化税收政策;(5)加大金融政策倾斜力度;(6)加强政府宏观调控;(7)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

涵义: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定量的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与其它案例分析方法相比,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内容以公共政策实践为重点,其目的是促进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提高和进步,具有较强的公共性。 意义:(1)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2)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3)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别是MPA教育质量的提高。 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 所谓利益,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资源与条件。这里所说的资源和条件泛指一切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现实内容,所以,人们通常从性质上把利益区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而利益又具有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化,前者是个人所独享的那些资源与条件,后者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一般认为,个人利益通过个人的自学努力或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换行为来实现,它属于“私域”的范畴。公共利益的实现需要由拥有公共权威的公共机构来完成。其中,公共政策作为调控社会公共生活行为的准则,理所当然地要考虑到公共利益的维护、增进和分配。 公共文化与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 一、公共文化的内容

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的。一般来说,公共文化集中体现在社会成员的以下认识和观念之上:(1)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是对立的两极,公共利益也并非与个人利益毫不相关。(2)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强调公共首先的重要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公共道德对于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作用;②公共道德约束着人们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行为方式。(3)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以上公共文化的几个基本维度的共同点在于,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它们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二、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

(1)对公共机构自利性的克服与自我约束;①不适当地追求自我利益将带来合法性危机②不适当地追求自利性将削弱政府的竞争力。(2)对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的强调;顾客取向和

结果取向之所以重要,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①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深度不断增加,公众集中或有组织地表达利益需求的机会和渠道增多,公众表达对结果不满的手段和途径目益丰富化;②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许多西方国家普遍推行以来,这两种取向都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公共机构的改革实践之中,并且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与此同时,非政府组织或第三部门成功的实践,为公共机构改革提供了范例和压力。因此这两种取向应当融入公共政策转型所依赖的文化背景之中。 公共政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1)公共政策的程序化与非常规决策之间的矛盾;(2)公共政策体系的相对封闭性与系统开放性的矛盾;(3)公共政策的特性与传统方法论之间的矛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