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第16卷第1期 39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朱 明 王 松 摘 要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1acu- na cerebral infarction,LI)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O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MRI常规序列及 DWI序列检查,并由4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在不了解患者临床体征的情况下进行阅片,记录出病变所在的详细的神经解 剖部位,对同一层面所有的磁共振像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信号强度和病灶大小。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 高血压病45例(75 )、高脂血症21例(35 )、糖尿病18例(30 );常见临床类型为纯运动性轻偏瘫(PMH)及变异型 2O例,腔隙状态(LS)12例,无症状腔隙性梗死(ALI)10例,感觉运动性卒中(SMS)8例。病灶部位主要为尾状核(29. 1 )、豆状核(23.3 )、放射冠(15.1 )、丘脑(10.5 )、内囊(7.0 )。60例患者中超急性期(≤6小时)20例,DWI扫 描均检出病灶,常规MRI扫描均未检出病灶;急性期(7~24小时)患者22例,DWI扫描均检出病灶,DWI检出率为 100 ,而常规MRI共检出12例,检出率为55 (P<0.05)。DWI在超早期及急性期可显示Tz加权像不能显示的病 灶,并随时间延长显影范围逐渐增大。在T 加权像上可显示的病灶中,DWI可更清楚、更全面地显示病灶,大于Tz病 灶。结论:高血压病是L1的直接原因;腔隙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LS及ALI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DWI对早期L1的诊 断显著优于常规MRI。DWI应作为早期L1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像 中图分类号:R74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2008)O1—0039—06 Clinical of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ing in acute lacuna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 ZhuMing。W口ng So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Heze Municipal Hospital of Shangdong,Heze,274000,China Abstract 0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clinical value of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in diagnosing the early la— cuna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60 patients with early lacuna infarction(LI)were analyzed and the patients underwent routin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sequence and DWI sequence.Readings were performed jointly by four well—experienced neuroradiologists who were unknowing with the cases.The neuroanatomically relevant le— sions were identified.All images within one layer were compared,special emphasis placed on the signal intensity and le— sion size.All the statistic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Among the 60 patients,there were 45patients with hyper— tension(75 ),21 with hyper lipidemia(35 )and 18 with diabetes(30 );The common clinical types are 20 cases of pure motor hemiparesis(PMH)and aberrant types of PMH,12 cases of lacuna state(LS),10 cases of asymptomatic la— cuna infarction(AI I)and 8 cases of sensorimotor stroke(SMS).The lesion areas could be divided into caudate nucleus (29.1 ),lenticular nucleus(23.3 ),corona radiata(15.1 ),thalamus(10.5 )and internal capsule(7.0 ).As for the 20 cases of hyperacute stage(≤6h),DWI found the lesion areas while regular MRI did not.As for the 22 cases of acute stage(7~24h),DWI亿und all the lesion areas and the rate of detection was 100 while MRI found only 12 cases with the rate of 55 (P<O.05).During the hyperacute and acute period,DWI could show the lesion areas while T2一 weighted imaging(T2-WI)couldn't do and the scope of images increased as time prolonged.DWI could show the lesions more clearly and wholly than T2一WI.Conclsiuon:Hypertension was the direct cause of LI.The lesion areas of LI lay mainly in basal nuclei.Rates of detection were tending upwards in LS and ALI cases and DW1 was superior to MRI in di— agnosing the early LI cases.DWI should be the prior method of checking early LI. Key words:lacuna cerebral infarc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腔隙性脑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系由持续性高 血压引起的脑深穿动脉硬化闭塞产生的微梗死,累及 的病变血管直径为100~400tLm左右,腔隙病灶直径 小于20mm。LI以往只有尸检时才能发现,随着CT 的问世,大于5mm的腔隙可被发现,近几年来常规 作者单位:274000 山东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MRI的应用,可发现更小的腔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0 了对LI的诊断率,但对早期LI,特别是超早期LI,常 规MRI、CT检出率低,敏感性较差,不足以满足临床 上早期诊断的需要。自从LeBihan[1 等第一次报道磁 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tion weighted image,DWI) 技术,已有众多学者将DWI应用于脑缺血的研究。动 物实验研究表明,脑缺血发生数分钟后即出现表观弥 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下降和 DWI信号增高,以后随时间的延长,ADC升高,DWI 信号下降。回顾已有的临床应用研究中,针对LI的病 因、病理生理、病理解剖、临床特点与DWI的对照研 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收集了250例脑梗死患者 的DWI检查资料,并对其中60例早期LI的临床资料 进行分析,同时对其DWI、常规MRI进行测量,临床 对比,以期对人类LI有更深的认识。 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根据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 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选择2004年5月~ 2007年5月的2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 MRI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影像随访确 诊为脑梗死;250例患者中,最终临床诊断早期腔隙性 梗死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46 ̄83岁,平 均69.2±8.8岁,发病至MRI检查时间为2.0~72. 0h,平均37.0h。按以下标准严格筛选病灶:①临床症 状发生的时间可信;②排除血肿及其他非梗死性腔隙 病变;③在DWI或T:wI上显示的病灶可以解释临床 发生的症状、体征。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2 分 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根据起病至检查前的时间分为3组:超急性期(0~6h) 20例,急性期(7~24h)22例;亚急性期(25~72h)18 例。 2.临床分型 参照Fisher[3 分型标准进行分型(1)纯运动性轻 偏瘫(PMH)15例;(2)PMH变异型5例;(3)感觉运 动性卒中(SMS)8例;(4)纯感觉性卒中(PSS)4例; (5)构音障碍一手笨拙综合征(DCHS)3例;(6)腔隙状 态(Ls)12例;(7)无症状腔隙性梗死(ALI)10例;(8) 丘脑内囊综合征(TICS)3例。 3.MR成像方法 采用GE Signa Horizon 1.5T超导MR成像 仪Ⅲ,正交头线圈,每例均行头颅常规MRI扫描,包括 T1wI:FSE序列,TR/TE一440/9.6ms,2NEX,矩阵 256x192,扫描时间120S;T2WI:FSE序列,TR/TE一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第16卷第1期 2800/106ms,2NEX,矩阵320xl92,扫描时间156S; DWI:单次激发SE—EPI(平面回波成像)序列,TR/TE 一7099/103ms,在相互垂直的X、Y、z轴3个方向上 施加弥散梯度,取2个b值(b一0 s/mm ,b—1000 s/ mm ),可在同一层面上获得一帧b=O s/mm 的EPI Tzw像,一帧b一1000s/mm 的弥散加权合成像,弥 散加权合成像由机器软件自动计算合成,共扫描14 层,扫描时间40S。以上序列均为横断面,层厚6mm, 间隔2mm,FOV:T1WI、T2WI为24xl8,DWI为 30xl8。 4.图像及资料分析 DWI图像后处理在sUN ADW2.0工作站进行。 工作站之Functool软件通过b值条件不同两帧图像 点对点的计算得到每一像素的ADC值,其计算公式 为ADC=bn(s2/s1)/(b2一b1),其中s2和s1是b值分 别为0和1000s/mm 的信号强度,然后根据所得每一 像素的ADC值重建ADC图。 由4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评价梗死区在常规 MRI及DWI和ADC图的信号改变。使用工作站之 Functool软件在病灶范围显示最大的层面上测量梗死 灶中心区域和对侧相应部位T:wI和DWI信号强度 以及ADC值。固定感兴趣区(RoI)大小为9~25个 像素(面积26.6~73.9mm )。计算梗死灶的T:wI 和DWI信号强度比率:(梗死区T wI或DWI信号强 度/对侧相应部位脑组织T:wI或DWI信号强度);同 时计算脑梗死灶的ADC比率:(梗死区ADC值/对侧 相应部位脑组织ADC值)。将3个不同方向的DWI 上所测ADC及SIR平均,得出平均ADC和平均病侧 与对侧(对称部位)信号强度比值(signal intensity ra— tio,SIR),以消除各向异性(anisotropy)的影响,并根 据病变在DWI及T wI上的表现,将病灶的信号分为 I型:DWI上高信号,T:wI上等信号;II型:DWI、 T:wI均为高信号,前者更高;111型:DWI、T:wI均为 明显高信号;Ⅳ型:DWI、T:wI均为高信号,TzwI更 高;V型:DWI等信号,T:wI高信号;Ⅵ型:DWI低信 号,T wI高信号。 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处理:(1)统计数据表示为 均数士标准差( ±s);(2)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3)计 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 果 1.本组60例早期LI患者中,患有高血压者45 例,高脂血症21例,糖尿病18例,心脏病者3O例;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第16卷第1期 中53例患有一种以上疾病。有烟酒嗜好者43例,曾 有过一次或一次以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者19 例,有脑卒中家族史者2O例,均属高危人群组。血流 变测试: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全血浆粘度、红细 胞压积、红细胞聚集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等项目均超过 正常参考值。 2.60例早期LI患者临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轻 型46例,其中单一病灶32例,多发病灶14例;中型 14例,其中单一病灶1O例,多发病灶4例;重型0例。 初次发病的患者,病灶小,梗死灶少,涉及的病变部位 单一,病变范围不大,临床神经功能评分较低,反之评 分较高。 3.60例患者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随访,最终诊 断为LI;DWI显示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相符合,常规 MRI随访结果与DWI高信号灶部位相符合。其中, 超急性期(0~6h)20例,DWI检出率为100 ,T。wI 检出率为0(图1~4);急性期(7~24h)22例,DWI检 出率为100 ,T。wI检出率为55 (图5~10);亚急 性期(25~72h)18例,DWI和T2检出率均为100 (图11~13)。将DWI及T。wI对LI的总体显示结果 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d0.01).(见表1,2) 图1病例1,发病5h(超急 性期LI),DWI右丘 无异常 脑呈高信号。 图3病例1,Tzwl信号 图4病例1,MRA像显示右 无异常大脑后动脉闭塞,右 小脑上动脉变细、分支减少。 图5病例2,发病9h(急性图6病例2,T1wl信号无异常。 期LI),DWI显示左桥 臂明显高信号。 图7病例2,T2、7l,I信号无异常图8病例3,发病12h(急性 期l I),DWI明确显示 图9病例3,T1wl未见异常 图10病例3,Tzwl右侧基 信号 底节稍高信号,边缘模糊。 图11病例4,发病后2d(亚 图12病例4,T1wl显示右 急性期LI),DWI显示 放射冠低信号,病灶 右放射冠高信号。 范围较DWI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第16卷第1期 导致细胞毒性水肿,形成DWI高信号,ADC值降低, 可清楚显示缺血病灶的部位和范围。而细胞总水含量 不变,未发生血管源性水肿,因此常规T。wI未见异 常。6h后血脑屏障破坏,细胞外水分子增加,血管源 性水肿的出现,常规T。wI才显示异常。因此,在早期 L1时,尤其超早期DWI较常规SE序列有明显优势, 而在L1亚急性期,DWI和常规SE序列一样敏感。 (2)超急性期腔隙梗死DWI表现的病理生理学 基础 研究表明_8j,脑缺血发生数分钟后即出现ADC 值下降,DWI信号增高。有关ADC下降的机制,多数 实验研究认为与细胞毒性水肿有关。脑缺血达膜衰竭 阈值后,细胞外液中的钠、钙和水流人细胞内,形成细 胞毒性水肿。这时整个缺血区的含水量并未增加,只 是细胞内、外的含水量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下常规 MRI往往无阳性发现,而只有能显示水分子扩散运动 的DWI才能显示异常。受细胞膜所限,水分子在细胞 内的扩散运动慢于细胞外者,即水分子在细胞内ADC 小于细胞外者。在存在细胞毒性水肿的情况下,细胞 内水分子增加,引起细胞肿张,细胞外间隙变小即细胞 外水分子减少,从而整个超急性期梗死区水分子扩散 运动减低,ADC变小,DWI显示为高信号区,ADC图 像上显示为低信号区。 超急性期梗死的DWI高信号和ADC下降,意味 着缺血脑组织已发生了不可逆梗死,还是尚未发生不 可逆梗死,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研究结果不尽一 致。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大脑中动脉血流中断后1~ 2min或更长时间,就可出现DWI高信号和ADC下 降 ]。局部脑血流完全中断15min后恢复血供,所出 现的DWI高信号和ADC下降均可恢复正常;血流完 全中断达30min或更久,则可形成不可逆梗死。在人 类则情况不同,缺血可为多种疾病所致,对于L1患者 发病前脑血流减少的严重程度,以及减少持续了多久, 是无从得知的。所以,对人类DWI高信号的临床意义 的解释,难以直接引用动物实验研究结论,而只能根据 现有的初步经验,参照动物研究结论加以推测。目前 的观点认为:人类超急性期梗死患者脑部所显示的 DWI高信号灶,意味着梗死已经存在,很可能代表不 可逆性的梗死灶核心。因为90min是目前DWI检查 显示高信号和卒中起病之间的最短时间记录,以后 CT和MRI随访均显示同一部位有梗死病灶。随访 所见梗死区大小与DWI所见大小相仿或更大一些,提 示超急性期所见高信号很可能代表梗死核心,临床和 43 影像学证实的TIA,从未显示过DWI高信号区。笔 者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 (3)DWI在早期L1的应用价值 急性脑梗死发作后数小时在常规T。wI上无信号 改变或仅表现少许异常信号,而DWI在发病后2h即 可发现直径4mm的腔隙性病变。本组病例中超急性 梗死20例,在DWI上显示率为100 ,而常规MR对 超急性期不能显示。急性期22例,DWI检出率为 100 ,Tz检出率为55 (12例),这与文献报道基本 相同 。在L1亚急性期时,笔者认为亚急性晚期常 规Tz要好于DWI。当常规T。所表现多发性、混合性 病灶时,DWI能鉴别出急性期及非急性期的病灶,对 腔隙性梗死的分期有很大帮助,因为急性、亚急性、慢 性梗死灶在常规MRI的T。wI上均可表现为高信号, 难以分辩新的梗死灶,DWI和ADC图像则不同,在早 期梗死,病灶在DWI图上呈高信号,在ADC图上呈 低信号;而在慢性期和恢复期,DWI图呈低信号,ADC 图呈高信号,根据DWI及ADC图信号变化可鉴别新 旧梗死。同时,DWI和ADC图结合对多发L1的显示 也明显优于T。wI。这是由于多发病灶可能是不同时 间进程的梗死,而有些处于急性期的梗死灶在T。wI 将不能显示异常信号所致。另外,DWI和ADC图由 于对自由水的相对抑制作用,可清晰显示皮层下小灶 梗死(本组有3例,占5 )。而T。wI因部分容积效 应及脑脊液搏动的影响,干扰了新鲜梗死灶的显示。 多发梗死灶的准确显示对病因学判断具有一定价 值,本研究有6例为不同血管供应区的新发病灶,高度 提示心源性或较大动脉来源的栓子造成,此时应积极 寻找原发病灶,除针对梗死的治疗外,重点对原发病灶 进行治疗,以防止再发梗死。因此,DWI结合ADC图 对指导临床病因学判断及治疗有重大意义。 总之,DWI结合ADC图能早期发现缺血病灶,并 有一定演变规律n ,在早期L1的定性、定量诊断中有 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方法能敏感而清晰显示了梗死灶 的部位和大小,能将超急性梗死灶与慢性梗死灶区分 开来,并有助于评估预后。总之,DWI对提高早期L1 诊断准确性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LeBihan D.Breton E,Lallemand D,et a1.MRI imaging of intral—VOX— el incoherent motions:application to diffusion and perfusion in neu— rologic disorders.Radiology。1a86,161(1):401~4O7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4):381~383 3 Fisher CM.Lacunar strokes and infarcts:A review.Neurology,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4 堕 丝 病杂志2008年第16卷第1期 2003,32(10):871 4 Lansberg MG,Albers GW,Beanlieu C,et a1.Comparison of diffu sion-weighted MRI and CT in acute stroke.Neurolology,2004,54 (8):1557~1561 in neonatal rat brain during global isehemia[J].MRM,2003,36(1): 52~60 9韩鸿宾,谢敬霞.兔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局灶性缺血区超急性期水 分子扩散异常的病理基础研究E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10): 655~66O 5 De Jong G,van Raak L,Kessels F,et a1.Stroke subtype and mortal— ity.A follow-up study in 998 patients with fl first cerebral infarct.J Clin Epidemiol,2003,56(3):262~268 6 Shimizu H,Kiyohara Y,Kato I,et a1.Plasma homocystine concen— trations and the risk of subtyp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The Hisaya- ma study.Cerebrovasc Dis,2002,13(1):9~15 1 0 Inagaki T,Saito K,Okuyama T,et a1.Diffusion-weighted MRI in patients with occlusiv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the initial DWI find— ings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No shinkei Geka,2003,28(4):329 ~336 1 1 Kokubo Y,Matson GB,Derugin N,et a1.Transgenic mice express— ing human 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 exhibit attenuated ap— 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reduction during reperfusion following fo— cal cerebral ischemia.Brain Res,2004,947(1):1、8 7 Ay H,Oliveira—Filho J,Buonanno FS,et a1.“Footprints”of transi~ ent ischemic attacks:a diffusion—weighted MRI study.Cerebrovase Dis,2002,14(3):177~186 8 Toom A,Rick M,Lookeren M,et a1.Dynamic changes in water ADC,energy metabolism,extracellular space volume and tortuosity (2007—01—30收稿) (上接第23页) (19.4 ),稳定性斑块7例(10.4 )。狭窄≥50 17 例(25.4 ),<50 3例(4.5 )。狭窄在颅外段10 例(14.9 ),颅内段1O例(14.9 )。 3.其它情况 颅内动脉系统TIA见颅内盗血1 另外,DSA检查对颅内盗血、血管痉挛(DSA影 像上可见某段血管形态呈不规则狭窄,而非斑块所致) 或血液流变学(血粘度增高,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 血症等)改变所致的循环时间延长等可作出明确判断。 例,血管痉挛1例,未见异常2例。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本研究中发现椎动脉夹层2例,后经抗凝等治疗后缓 解,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2例未见明显异常的 TIA见颅内盗血2例,血管痉挛1例,动脉夹层2例。 讨 论 TIA可能与心、肺、血液成分改变等有关。 DSA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能够显示对比 TIA的发病机理、病因有众多学说,目前主要与 微栓子脱落、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有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引起 率<1的解剖结构和显示脑血管的血流和供血情况, 并能准确地发现血管病变性质、部位、狭窄程度l_6]。是 介入治疗的评价标准,或为其他治疗提供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Peiper C.Nomack J,Krenidis K,et a1.Prophtlactic urgent revas— c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 the symptomatic patient TIA等严重神经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l_4]。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由致密的结缔组织纤维帽和覆盖于其下的脂 质核心和坏死碎片组成。不稳定性动脉粥样斑块多为 偏心性斑块,质地软,脂质坏死核心较大(占斑块体积 的40 以上)。斑块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增强可 vasaEJ].2001,30:247~251 2凌锋,缪中荣,主编。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南京:江苏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3 使斑块表面纤维变薄,最终导致斑块破裂和血栓形 成 ]。本研究提示存在不稳定性斑块共46例(68. 6 ),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21例(31.4 )。 研究[5 表明,脑血管颅外段狭窄是TIA的主要原 因。颈动脉斑块多发生在动脉起始段,或分叉部,在这 3 Spance J.Tamayo A.Diciccom M.Unstable carotid plaque EJ]. CMAJ.2002,166(9):1189~1 4 Lowe G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ection,inflammation and cardiorascular disease:an overview.Ann Periodontol,200 1,6:1 ~8 些位置易出现血流紊乱和切应力改变,导致内膜破坏, 脂质炎症介质的堆积,斑块形成。在本组病例中,颅外 段粥样斑块所致狭窄共50例(74.6 ),明显高于颅内 5温仲民,包仕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与介入治疗,临床神经病 学杂志,2006,19(5):393. 6周鹏,陆荔川,高雪梅。数字减影在脑血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实用 医学影像杂志,2004,5(2):64~66 段17例(25.4 ),与上述结论相一致。而且狭窄程度 越高,越易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易致颅内低灌注,发 生TIA。本研究中≥50 狭窄共59例(88.1 )。 (2007一一收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