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 Key心理教学系统通用实验手册正文
第一部分 普通心理学演示实验
颜色视觉
英文名称:COLORVISION
现象简介: 不同波长的光线(电磁波)是无色的,但当它们刺激人的视觉系统时就产生了颜色视觉。因此,颜色是视觉系统接受光刺激后的产物。物体之所以显现颜色,就是因为它们反射光线到我们的视觉系统。
颜色视觉有三种特性:(1)明度(brightness):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强度相对应;(2)色调(hue):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波长相对应;(3)饱和度(saturation):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纯度相对应。这三个维度可以构出一个颜色立体(color solid)模型,所有的颜色体验都可以从这三个维度来描述。
不同颜色是可以相混合的。颜色混合分为加法颜色混合(additive color mixture)和减法颜色混合(subtractive color mixture)。在视觉系统中进行的不同波长的色光的混合,遵从“加法原则”;而不同颜色的颜料的混合不是在视觉系统中进行,是颜料自身的混合,遵从“减法原则”。
人们对颜色会产生视觉后象(afterimage),即当颜色刺激移去后,仍有颜色感觉的现象。颜色视觉后象通常都是负后象,即后象的颜色与原刺激的颜色互为补色。后象持续的时间与原刺激作用的时间有关,刺激作用时间越长,产生的后象持续时间越长。对颜色后象的一种解释是,由于长时间注视一种颜色,对这种颜色的感受性大大降低,这时再注视白色背景,就相当于由白光中减去原注视颜色,因此产生了补色的感觉。颜色视觉后象主要发生在外周视觉系统。
颜色对比(color contrast)是指不同颜色的物体并列或相继出现时,引起的色觉与单一颜色时不同。无彩色对比(黑白色)的结果是引起明度感觉的变化,觉得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彩色对比使颜色向其背景颜色的补色变化。颜色对比与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是相联系的。颜色对比发生在中枢水平上。
演示方式:
以图片形式分别演示颜色视觉的颜色立体模型、颜色混合、颜色视觉后象、颜色对比。
交叉参考:知觉的恒常性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419-420页
朱滢主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186-197,241-242页 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著 王垒 王甦 等译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16th)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 81-86页
孟昭兰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99-105页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91-98页
知觉的整体性
英文名称:PERWHO
现象简介: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知觉的整体性与知觉对象本身的特性及其各个部分间的构成关系有关。这一点在最简单的线条图形的知觉上就能体现出来。格式塔学派将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原则(grouping principles)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接近律(proximity):空间、时间上接近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律(similarity):物理属性(强度、颜色、大小、形状等)相似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律(continuity):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4)封闭性(closure):封闭和完整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当客体本身不封闭、不完整时,人们倾向于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把不完整的图形知觉为完整的封闭图形。这种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知觉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subjective contour)。而且,这个轮廓在知觉经验上是边缘最分明、形状最明确的。 当人们把各个部分知觉为一个整体时,这个整体便具有新的、单独的各个部分所没有的意义。这意味着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堆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此外,与知觉的整体性相关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不可能图形(impossible figure)。这些图形通常是心理学家、艺术家们设计和绘制出来的。在这些图形中,如果单独观察每个部分,所得到的知觉都是清楚、正确的;但如果将图形作为整体来观察,就会发现无法获得明确、合理的整体知觉经验。
演示方式:
以图片形式演示知觉整体性的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和封闭性等组织原则,并展示一些不可能图形。
交叉参考: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8-37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2-25页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122-124页,130-132页
朱滢主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226-230页
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著 王垒 王甦 等译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16th)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 114-118页
孟昭兰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123-125页
知觉的选择性 英文名称:PERSEL
现象简介:
在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接触大量的外界刺激,人们不可能同时把这些刺激都纳入为知觉对象,而总是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使之得到清晰的知觉。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知觉的重要特点。由于知觉的选择性,人们的知觉既清晰、准确,又完善而丰富,不致陷于僵化。
在知觉的选择过程中,被选择出来的部分叫图形(figure),即知觉的对象;其他部分就是背景(ground)。图形有鲜明、完整的形象,是有意义的,容易被记忆。图形突出于背景之前,背景在图形之后连续地延伸。
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只是相对的,此时知觉的图形可以是彼时知觉的背景,此时知觉的背景也可以是彼时知觉的图形。两可图形(ambiguous figure)就是最好的例子。两可图形,也叫双关图形、交变图形,指的是对象和背景可以不时加以转换的图形,最典型的两可图形是人脸-花瓶图形。
知觉对象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强度较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的客体易成为选择的对象。此外,知觉者的经验、兴趣、动机及职业等也都影响知觉对象的选择。
人们当前的活动常受前面曾从事的活动的影响,倾向于带有前面活动的特点。当这种影响发生在知觉过程中时,产生的就是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知觉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环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对感知世界的一种知觉启动(perceptual priming)。知觉定势能够使知觉在条件不变或相似的情况下更迅速有效,也能够促进非理想条件下的知觉。有时环境中的刺激是难以辨认、不完全的,而基于过去经验的预期能够使我们产生有意义的知觉。但知觉定势也有消极的一面,它较刻板,有时会妨碍知觉的正确性。
演示方式:
通过多幅两可图形的图片来演示知觉的选择性和知觉定势。
交叉参考: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8-37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2-25页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121-122页,159-162页 朱滢主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242-245页
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著 王垒 王甦 等译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16th)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 105-106页,130-131页
孟昭兰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125-129页,135-136页
知觉的理解性
英文名称:PERCOM
现象简介: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作出最合适的说明,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知觉的这一特性就是理解性。
在对知觉对象理解的过程中,经验是最重要的。其次,言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也有较大的作用。在较为复杂、对象的外部标志不很明显的情况下,言语的指导作用能唤起人们的过去经验,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再者,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也影响知觉的理解性。此外,知觉的理解性还受人的情绪、动机、态度以及实践活动的任务等因素的影响。
斑点图是常用于说明知觉理解性的例子。斑点图在感觉水平上看来,只是一些斑点的散乱排布,没有意义。而由于知觉的理解性,人们可以根据知识经验寻找斑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觉对象,并作出合理解释。
当遇到带有模糊性、两可性的知觉对象时,人们通常会根据上下文和背景环境,对知觉对象作出符合情境的解释,使整体知觉合理而有意义。
知觉的理解性使人们在知觉过程中带有认为知觉对象有意义的倾向,这有利于快速地知觉和理解,但有时会使我们忽略一些细节,作出不够准确的判断。
演示方式:
以静态图片、快速呈现文字等形式演示知觉的理解*叉参考: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恒常性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8-37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2-25页 王雁主编 普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第一版
孟昭兰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129-130页
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著 王垒 王甦 等译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16th)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 105-106,130页
知觉的恒常性
英文名称:PERCON
现象简介:
知觉系统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认识,而不随知觉条件或感觉映象模式的改变而改变,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它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有重要的意义。
知觉恒常性体现在知觉的各个领域,如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 大小恒常性(size constancy):指不论知觉对象的网像变化,而知觉出其实际大小的特性。大小恒常性通过知觉对象大小与距离深度线索之间的关系获得。客体距离我们越远,在视网膜上成像就越小。但大脑会自动考虑距离因素,将知觉到的客体大小修正为其真实大小。
形状恒常性(shape constancy):指当人们对物体的观察距离和角度发生变化时,依然能够知觉出物体本身的实际形状。形状恒常性与距离判断和大小恒常性有关,视觉系统通过客体不同部位的距离而确定其真实形状。形状恒常性通常发生在对熟悉物体的知觉上。
明度恒常性(lightness constancy):指即使照明条件发生变化,对物体明度的知觉依然保持相对稳定。明度恒常性的存在是由于知觉的客体与其周围的环境在同一种光照的条件下(即使光照改变也是对二者同时发生),故到达大脑的神经信息未变而引起的。 颜色恒常性(color constancy):指当照明条件或环境背景光发生变化时,知觉对象的网像颜色改变而对颜色的知觉保持稳定。
“恒常性”显然是一种夸张的形容,反映的是人们知觉的相对稳定性,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关。当知觉条件的变化超过一定范围,或知觉环境经过了特殊处理,这时知觉往往会失去恒常性,受条件的左右作出错误的判断。
演示方式:
以图片形式演示多方面的知觉恒常性,可以从列表中根据需要任意挑选。
交叉参考: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8-37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2-25页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124-129页 朱滢主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263-267页
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著 王垒 王甦 等译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16th)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 122-127页
孟昭兰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130-135页
深度知觉
英文名称:DEGREE
现象简介:
关于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叫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也叫距离知觉。它对于人们判断客体间的空间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知觉深度需根据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的许多线索进行。在视觉上,这些线索可以分为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具体地讲:
(一)单眼线索(Monocular Cues)
单眼线索指仅凭一只眼睛的视觉即可提供的线索。单眼线索主要是静态线索,即环境及观察对象的物理特性或现象,也包括一些单眼的运动线索。在绘画中,利用静态的单眼线索能够在二维的平面上产生三维的立体效果,因此这些单眼线索又被称为图形线索。单眼线索主要包括:
插入(interposition)
空气透视(aerial perspective) 阴影(shading)
线条透视(liner perspective) 结构级差(texture gradients) 相对大小(relative size) 熟悉大小(familiar size) 运动视差(motion parallax) 调节(accommodation) (二)双眼线索(Binocular Cues)
单眼线索能够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深度信息,使人们完成许多视觉指导下的操作任务。然而,有些深度信息是需要双眼的共同作用的。双眼线索是必须由两只眼睛共同作用而提供的线索。主要包括:
辐合(convergence)
双眼视差(binocular disparity)
在实际生活中,各种深度线索是联合起作用的。而且,不仅是视觉,听觉、触觉、动觉之间也相互协调,形成一定的联系,确保人们获得有效的深度知觉。
演示方式:
以图片形式演示单眼和双眼的各种线索,可以从列表中根据需要任意挑选。 最后提供一个操作演示项目,旨在让被试体会多种深度线索的共同作用。具体过程如下:先呈现一张图片,然后给出七个单眼线索,让被试选择图片中包含的深度线索,可以多选,选完系统会呈现出参考答案作为反馈。
交叉参考: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参考文献:
朱滢主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250-263页
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著 王垒 王甦 等译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16th)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 119-122页
孟昭兰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138-142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40-41页
错觉
英文名称:ILLUSION
现象简介:
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且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错觉不同于幻觉。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虚幻的感觉,错觉则是在外界刺激作用下产生的歪曲的知觉。由于具有相同的感知生理基础和对环境的类似经验,人们在相同的知觉情境下通常会有基本相同的错觉。
自从奥佩尔(J.J. Oppel)在1854-1855年首次发表了对错觉的科学分析后,有大量的关于自然、感觉、知觉和艺术中错觉的论文发表出来。错觉有很多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方面的知觉经验,都会出现错觉。最丰富、被心理学家研究最多的是视错觉(visual illusion)。
产生错觉的原因非常复杂。至今发现的错觉已有上百种,但没有一个可以解释各种错觉的理论,对不同错觉的产生往往要做具体的分析。为了探究视错觉形成的原因,多年来心理学家试图从两个方向来寻求解答:一个侧重生理角度,认为错觉受到眼睛和视网膜内神经交互作用的影响,如侧抑制(lateral inhibition);一个侧重认知角度,认为错觉受到更高水平的注意、过去经验、决策等认知因素的影响,如误用恒常性(misapplied constancy)。研究者还经常创造新的错觉和重新构造已有的错觉现象,以此来证明知觉加工的重要特征,检验关于知觉系统、知觉过程的理论。
尽管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反映,但它本来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情况下错觉是有危害的,而更多时候,合理地运用错觉会使生活增色不少。许多错觉已被大量用于建筑、造型、绘画、摄影、化妆、布景、魔术、服装、装潢、广告、军事等领域。
演示方式:
本系统提供多种经典视错觉的图片,多数视错觉图形还可以做动态演示,一些图形可以手动操作,对错觉图形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了解错觉现象。
交叉参考: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参考文献: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147-153页 朱滢主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250-263页
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著 王垒 王甦 等译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16th)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 119-122页
孟昭兰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148-149页
观察力
英文名称:INSPECT
现象简介:
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人们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观察的时候,观察者要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和任务,拟出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察看知觉对象,提出问题,从中寻求答案。观察过程包含积极的思维活动、稳定的有意注意,并借助过去经验来组织知觉,因而观察是一种系统的、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观察力的最“可贵”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点或因果关系。观察力不只是单纯的知觉能力,而且包含着理解、思考的成分;也不只是单一的视觉活动,而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分析器的活动。
观察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感知的精确性,影响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人的观察力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许多在事业上卓有成就的人物——科学家、发明家、教育家、作家、画家等,他们的观察力往往比一般人要高。观察力在类型上也有个体差异,有的人视觉观察力强,有的人听觉敏锐,有的人嗅觉和味觉观察力超常。
良好的观察力在以下几方面具有较高的品质:(1)观察的目的性:指预想观察结果的能力;(2)观察的精确性:指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有意义细节的能力;(3)观察的敏锐性:指迅速准确地发现事物本质特征和重要细节的能力;(4)观察的客观性: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进行观察的能力;(5)观察的全面性:指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事物总体的能力。
观察力是能够培养和发展的。从儿童到成人,个体的观察水平由低到高显著进步:从认识“个别对象”发展到认识“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及“对象总体”,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和全面性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从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重要意义。长期、细致、系统的观察训练和思维训练,可以使个体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个体的观察力水平。
演示方式:
按难易程度呈现一系列图片,让学生按一定要求进行观察,并回答一些问题。可用于考察观察力,及测查和训练儿童的观察力发展水平。
交叉参考: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42-46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8-34页 许政援编 儿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434-435页
章志光主编 心理学(第三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 英文名称:ROTEMEM
现象简介:
按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指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事物的外部联系、先后顺序机械重复地进行识记。而意义记忆指理解材料,根据其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本系统通过分别对有内在联系和无内在联系的汉字词对和实物图片对的识记,来了解目标任务对识记效果的影响。
演示方式:
材料有两种:汉字词对和实物图片对。可以两者都进行,也可以任选一种。 汉字词对: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两组,各有三十对。机械记忆组的呈现内容如:“木盆”-“鱼”,词对间没有意义联系;意义记忆组的词对内容与机械记忆组相同,但呈现时伴有线索提示,使词对间有意义联系,如:“木盆”养“鱼”,让被试识记的仍是“木盆”和“鱼”,但此时是意义记忆。演示时可以把被试随机分成两类,分别进行这两组识记。每个词对的呈现时间为4秒。然后屏幕随机依次呈现三十对词对中某一对的左边一个,让被试回忆右边的一个。比较两组被试的识记结果。
实物图片也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两组,各有九对。机械记忆组的图片对如:白云和电视;意义记忆组的图片对如:黑板和粉笔。被试分别进行这两组图片的识记,每对图片呈现时间为3秒。然后屏幕随机依次呈现某一对图片中的左图,让被试回忆与它同时呈现的右图。比较两组图片的识记结果。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53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45页、305-306页 许政援等编著 儿童心理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 439-440页
表象和想象
英文名称:IMAGINATION
现象简介:
表象(representation)
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主体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表象的特征是:(1)直观性(形象性):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多以直观的、形象的形式出现。与知觉相比,表象不如知觉完整,甚至是残缺的、片段的;表象不如知觉鲜明,是比较模糊的,仅反映客体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表象不如知觉稳定,是变换、流动的。(2)概括性:表象是经多次感知积累而成的产物,它反映着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经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特性,具有概括性。但是,表象的概括是运用形象所做的概括,它混杂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概括。表象是感知与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反映形式。
表象可以是多种感觉的映象,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动觉等,而且可以形成多感觉道的综合表象。表象不仅是一个个的映象,也是一种操作,即心理操作可以以表象的形式进行。
本系统要求学生形成表象,以及通过对表象进行一定的操作,来了解表象的特点及功能。 想象(imagination)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加工,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
按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叫无意想象,也称为不随意想象。它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人在实践活动中,为完成某项活动任务所进行的想象是有意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又称为随意想象。
有意想象按照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形、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其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而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和描绘,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困难、复杂。
本系统呈现一系列情境图片及墨迹图,要求学生形象地描绘其想象内容。这部分也可用于对儿童进行想象训练。儿童想象的有意性、创造成分和现实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积极地创造条件,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语言,对儿童认知和智力水平的提高是极为有益的。
演示方式:
本系统以图片形式演示表象和想象两部分内容。 表象包括形成表象和简单的表象操作。
想象包括无意想象(材料是墨迹图)和有意想象(材料是情境图片)。
交叉参考:表象的心理旋转
参考文献:
孟昭兰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318-327页 王雁主编 普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第一版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44,51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50-51,69-78页
螺旋后效
英文名称:AFTEREFFECT
现象简介: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例如,如果你注视瀑布的某一处,然后看周围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在向上飞升。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都是运动后效(movement aftereffect)。运动后效是在观看某种物体运动一定时间以后,在视野中诱导出来的似动现象。
螺旋后效是运动后效的一种。I.Spigel曾报告过,观看每分钟10转的螺旋以后,当实际上螺旋停下来不转时,会看到螺旋倒转。如果先看到的是螺旋向中心收缩,后来则看见螺旋从中心向外扩散。这种现象就是螺旋后效。这种螺旋后效平均起来约可持续10s。
H.C.Holland曾研究过5种刺激时间(15,30,50,80和100s)对螺旋后效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先前刺激时间的增长,后效持续时间也在增加,但增加的速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根据Holland的结果,螺旋后效持续的时间主要由先前刺激时间的长短所决定,照度的明暗、视角的大小等对之均无影响。
螺旋后效的持续时间不仅与观看旋转螺旋的时间有关,H.J.Eysenck和H.C.Holland还证明,螺旋后效持续的时间,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可因被试内外向的类型不同,或服兴奋剂和抑制剂而发生变化。外向者或服抑制剂,使后效持续的时间缩短;内向者或服兴奋剂,可使后效持续的时间延长。对螺旋后效持续的时间外向者之所以比内向者短,Eysenck认为可能是外向者比内向者接受的有效刺激少,因为他们不能连续不断地注视转动的螺旋,其所以不能持续注视,又是因为他们容易产生反应性抑制造成的。
演示方式:
以动画形式演示螺旋后效。
交叉参考:颜色视觉 似动现象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36-238页 彭聃龄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61页
明度对比
英文名称:BRIGHTNESSCONTRAST
现象简介:
明度指的是光刺激的强度作用于眼睛所发生的效应。光刺激的强度越大,明度越高。 在无彩色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在有彩色中,任何一种纯度色都有着自己的明度特征。例如,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处于光谱的中心位置,紫色是明度最低的色,处于光谱的边缘。一个彩色物体表面的光反射率越大,对视觉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这一颜色的明度就越高。
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知觉到的物体的明度(或亮度)不仅受到物体自身反射的光刺激强度和物体的颜色等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外周环境的影响。对两个或多个物体的明度大小作出知觉判断的过程,即构成了明度对比。
外周环境对于明度对比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相同明度的物体在不同背景下呈现不同的明度,也体现在不同明度的物体因为背景的影响可能看起来具有相同的明度。
对于前一种情形,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例子,例如同样的白色色块在灰色背景中要比在亮色背景中显得更亮一些。而对于后一种情形,主要的例证则在于Wallach的比例原则。H.Wallach曾发现,两个亮度不同的圆盘A和B,它们各自呈现的背景的亮度也不相同,如果圆盘A与它的背景的亮度比和圆盘B与它的背景的亮度比相同,则看上去这两个圆盘的亮度一样,尽管A和B两个圆盘的绝对亮度是不同的。这个规律被称为Wallach的比例原则。
明度对比也表现在一类特殊的现象——马赫带上。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即侧抑制作用的结果。
演示方式:
以静态图片和flash动画等形式演示包括马赫带在内的明度对比的若干现象以及Wallach的比例原则。
交叉参考:颜色视觉 知觉的恒常性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428-429页
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著 王垒 王甦 等译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16th)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年 83页
第二部分 儿童心理学实验
思维策略
英文名称:GOHOME
简介: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体策略,即全面地考虑问题,对问题的各个方面都提出假设,然后逐一检验假设;第二种是部分策略,即仅对问题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提出假设,然后去检验。两种策略的差别在于整体策略有条理,而且考虑问题更全面,解题较容易,偶然性小;而部分策略的条理性差,需要较多步骤才能解决问题,有侥幸取胜的机会,但解题难度较大。整体策略优于部分策略。
儿童期是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是采用什么解题策略解决问题的呢?他们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说不清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本实验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帮助小猫回家,生动地向老师们展示儿童的思维过程。老师可以根据儿童解题的步骤,了解儿童所用的策略是整体策略还是部分策略,从而了解儿童思维策略的发展过程。
方法与程序:
屏幕上将呈现红、橙、黄、绿、蓝、紫色的六只小猫,及四个小房子。被试点击相应的小猫,依次选择四个房子所住的小猫。作完一次选择后,屏幕会给出反馈,说明有几只小猫选对了颜色和位置,即回到了家(以“蓝色五角星”表示);有几只小猫只选对了颜色(以“白色五角星”表示)。被试可以根据反馈进行下一次选择,然后再得到反馈,直至选对所有的小猫。这样的选择最多能进行12次。
参考文献:
王甦等著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58-260页
辨别学习的策略
英文名称:NCONCEPT
简介:
概念形成也称概念学习,是指个体掌握概念的过程,它获得事物的概括表征。
Bruner等人较早地研究了概念形成中的策略问题,他们发现被试在实验中连续作出的选择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一定的顺序,这种顺序包含着一定的目的,如获得最大限度的信息等。
在概念形成中策略的使用是与年龄有关的。一般情况下儿童与成人在形成概念的速度以及所采用的策略上都是不同的。
本实验采用Kendleretal的实验范式揭示儿童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特点。实验最初阶段是辨别学习,使被试形成一个概念(圆形)。然后进行转换学习实验,此时被试选择绿色三角形是正确反应。实验的最后阶段是测试被试在转换学习的实验中,采用的是何种策略。如果被试是同一维度内进行转换(如圆形→三角形),这样的策略属于逆转换;如果被试是在不同的维度上进行概念的转换(如圆形→绿色),这叫额外因素转换策略。实验结果表明,随年龄增长,儿童逐渐更多地采用逆转换策略,更少地采用额外因素转换策略。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分为三部分:辨别学习、转换学习、测验。实验时让被试按键反应,学会找到被规定为正确的图形的某种规则。连续做对8次才算学会。
辨别学习阶段:有两组图形,红三角-绿圆;红圆-绿三角。每组图形左右可互换。这样一共四种方式随机呈现。被试只要选择圆,无论红还是绿都认为是正确的。此阶段屏幕给出反馈。
转换学习阶段:此时图形是红圆-绿三角,左右位置随机,要求被试选择绿三角才是正确的。此阶段屏幕给出反馈。
测验阶段:此时图形是绿圆-红三角,左右位置随机,共呈现10次。每次记录被试的选择,根据其结果看被试辨别学习的策略。若选红三角次数≥8次,为逆转换策略;若选绿圆的次数≥8次,为额外因素转换;若无上述倾向,为中间类型。
参考文献:
朱滢、焦书兰等编 实验心理学 光明日报出版社 264-269页
空间认知的发展
英文名称:SPACEPER
简介:
儿童空间认知的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5-13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发展,掌握“等量减等量所余相等”的原理,并用其来判别面积大小的能力也在发展。大致可分为直觉判断、过渡状态和推理判断三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阶段。三种阶段在本实验中具体表现为:
直觉判断:忽视被占面积,直接指向剩余面积,由视觉感知作出直观判断;或者虽注意到被占部分,但判断时仍然只凭直觉。
过渡状态:部分问题讲出正确理由,部分问题仍使用直觉。
推理判断:能够通过被占面积大小的比较,推论出剩余面积是否相等。例如,“两个同样大的院子,减去两个同样大的花园,所以两个能玩的空地一样。”
从发展阶段看,6岁以前的儿童直觉判断型的较多。6-7岁是一个发展较快的阶段,直觉判断的比率大幅度下降,推理类型的比率大幅度提高。7-8岁是一个不稳定时期,判断的正确率受题目难度的影响较大。9-10岁又是一个发展速度较快的阶段,儿童的推理能力进一步占据主导地位,但有时发生理解和应用之间的矛盾,影响作业成绩。
另外,不同知觉因素对儿童判别面积有不同的作用,同一因素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影响不同。
本实验用于研究儿童判别面积大小的能力随年龄发展的规律,以及不同条件下项目数量、形状、位置、排列方式等变量对儿童判别面积的影响作用。
方法与程序:
屏幕每次呈现两个一样的绿色长方形,其中各有一个红色的圆,但左边是整体圆,右边是分割圆。告诉儿童绿色长方形是草地,红色是花园,除花园之外的草地可以玩。要求儿童回答剩下可以玩的面积是否一样大。如果“一样大”按绿色键,否则按红色键,并让儿童说明判断的理由。儿童反应完后,主试根据儿童的判别理由评定儿童的判别类型:直觉型、推理型、过渡型(用鼠标点击进行反应)。一共23个题目。
结果表格显示的是儿童所采用的各种推理类型在整体圆与分割圆的判断中所占的比例。最后一行是儿童在整体圆与分割圆的判断中的正确率。
交叉参考:表象和想象
参考文献:
李文馥等 5-13岁儿童空间认知发展的研究 心理学报 1983年1期 88页 刘范主编 心理发展的近期研究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09页
天平实验
英文名称:BALANCE
简介:
R.S.Siegler认为,思维是运用规则的过程。本实验研究天平的力臂与重量的关系,区分不同年龄的儿童对规则的运用以此考察儿童思维水平的发展。实验中,儿童使用的规则分为四种:
规则一:只考虑重量,不考虑力臂。
规则二:先考虑重量,当重量相等时,能考虑力臂的作用,当重量不等时,只考虑重量的作用。
规则三:先考虑重量,再考虑力臂的作用。但当重量和力臂均不相等时,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是靠猜测来回答。
规则四:先考虑重量,再考虑力臂,如果重量和力臂均不相等,求出力矩来决定答案。 一般来说,三岁的儿童没有使用任何规则,他们的反应基本是随机的;四岁的儿童中,约有60%的人使用规则一,约有40%的人没有使用任何规则;五岁的儿童,几乎都使用规则一,只有极少数使用规则二;六岁以上的儿童较多地使用二、三类规则;对八岁的儿童来说,使用规则二和规则三的人数各约40%;而十二岁的儿童几乎都使用规则三; 规则四的应用,在成人时也尚未占主要比例。这说明童年期末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时虽然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但还不能系统地应用规则,而这种系统地应用规则的能力在青少年期甚至也还未占优势。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首先演示加上砝码后天平两臂的变化情形,让被试了解反应方法:按红键或绿键选天平将倾斜的方向(左或右),黄键表示平衡。
然后呈现36道题目,分为六种题型。 相等型:两边的力臂与重量均相等; 突出变量型:力臂相等,但重量不相等;
次要变量型:重量相等,但力臂不相等*-突出变量型:重量大的一边力臂小,重量小的一边力臂大,但正确选择应为重量大、力臂小的一边*-次要变量型:重量大的一边力臂小,重量小的一边力臂大,但正确选择应为重量小、力臂大的一边*-相等型:重量大的一边力臂小,重量小的一边力臂大,但正确选择应为平衡。
每种问题6个,分两步随机呈现,即题型随机和每种题型下的题目随机。
结果与讨论:
列出六种题型分别正确回答的题目数及其使用的推理规则。
参考文献:
Siegler, R.S. Developmental Seqwences Within And Between Concepts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Vol.46, No.2, 1981
Richards, D.D. & Sie,R.S. Very Young Children's Acguisition of Systematic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Child Development 1981, 52
认知方式
英文名称:PEARL
简介: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了儿童的认知作业成绩受其认知方式的影响,有“思维型”和“冲动型”之分。思维型儿童注重于答案的正确性和问题的细节,而冲动型儿童注重于问题的大体,往往急于作答而出错。这些情况使得“思维型”在一些认知作业中相对地占据优势。由于“冲动型”和“思维型”的认知方式在儿童的逻辑推理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儿童的认知方式作出评价在教育心理学中是很有意义的。对于冲动型儿童在作业时,教师应多提醒,鼓励他们注重于准确性而不是急于给出答案,这样他们的错误判断就会减少。
本实验是一个关于儿童认知方式的实验。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儿童的认知方式属于思维型还是冲动型,从而正确引导儿童的认知作业。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的材料是一些正方形和三角形图案,图案当中有不同颜色的小圆圈表示不同颜色的珠子,让被试根据图案呈现的状况来对屏幕上的提问按相应键作回答。题目分为非正式与正式两类。非正式有4题,若回答正确两道以上才记分;正式题有6道。
实验分为预试、启发和再测三个阶段。每阶段10个题随机呈现,在预试阶段,对被试的回答不反馈;在启发阶段,珠子颜色变了,屏幕对儿童每一个问题的回答进行反馈,进行反馈时不记分,然后,再将问题随机呈现,此时记分。在测试阶段,仍随机呈现这10个题,只是珠子的颜色又发生了变化。此时也记分。
结果与讨论:
第二列是正式题目在三个阶段分别的得分数;第一列是非正式题目在三个阶段分别的得分数。若再测与启发得分相近(≤1分)为思维型;启发得分-再测得分≥2分为冲动型;若启发得分-预试得分≤1分为混合型。
参考文献:
周润民 冲动型和思维型认知方式在儿童逻辑推理中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报 1990年4期 355页
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 英文名称:JUDGER
简介:
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规则是成人教给他的,是约束或他律的道德。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变化,道德规则逐渐发展为协作的或自律的,受自己的主观标准支配。儿童道德品质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7,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
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有明显的“道德实在论”的特征,主要原因是他律性的成人约束。儿童往往根据人的行为后果而不是行为动机来判断责任的大小。皮亚杰研究儿童关于过失、偷盗、谎言等假设对偶故事所作的判断,发现:8、9岁以前,其道德判断以效果论(由行为的效果作判断)为主;从10岁起发展为动机论(由行为的动机来判断)。
自律道德的分析可以通过研究“公正”概念来进行。关于公正的概念有两个意义:一是不严格地按照功过的大小给予奖惩,即奖惩不公;二是在分配时以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有利于另一些人,称为分配不公。在第一个意义上,公正联系着奖励和惩罚的概念,被定义为行为和对行为的惩罚之间的联系;在第二个意义上,公正只有平等的含意。
可以从惩罚形式的公正、惩罚和平等、平等和权威三方面研究公正观念。
有两种惩罚形式:①、抵罪性惩罚:从外部对一个人强化一种规则,若此人违反了此规则,则通过强制方法来使他重新履行职责,并用痛苦的惩罚使他明白自己是有罪的。罪行的内容和惩罚性质二者之间没有联系,仅在惩罚的痛苦和行为错误的严重性之间保持适当比例。②、回报性惩罚:若违反了规则,不需要以外部力量强制来迫使人尊重规则,只要让他感受到这种违反导致的后果就足够了,即只实行回报的原则。
成人牺牲其他孩子的利益来偏向服从他的孩子,从惩罚的观点来看无可非议,但从平等的观点来看是不公正的。这属于惩罚与平等的内容。而在公正与成人的权威发生*时,儿童究竟是出于对成人权威的尊重而表现服从,还是捍卫平等呢?这是平等与权威的问题。公道观念和平等观念一样,只有在儿童思维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出现了思维的可逆性以后才会产生。平等与公道区别仅在于前者属具体的可逆判断,后者属观念的可逆判断。皮亚杰的早期研究证明:7岁、10岁、13岁是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关键年龄。7岁儿童的判断以服从为特征;10岁左右的儿童以公正和平等作为判断依据;13岁左右的少年以公道不公道为判断标准。我国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公正观念的发展比上述年龄分别早1-2岁。
培养正确的公私观念,是我国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方法是采用六对对偶故事,三种不同的结构:①、主人公意向性(有意或无意)不变,财物损害形式(公物或私物)改变;②、财物损害形式不变,意向性改变;③、二者同时改变。让儿童了解故事内容后判断每对故事中哪个人更不好。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行为的意向性不变的情况下,5岁儿童已有一定分辨公私的能力。作出成熟判断的转折年龄在7-9岁。若两个条件同时改变,大多数儿童认为意向性比财物形式更重要。儿童11岁已处于稳定的判断阶段,说明他们已初步具备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本实验从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两方面来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在行为责任方面,选取关于过失、偷盗、谎言的两难假设实例八对(16个故事)。关于道德观念的发展从公私观念和公正观念两方面来探讨。在公私观念方面,选取行为意向性和公私财产匹配,共六对(12个故事);在公正观念方面,从惩罚形式的公正、惩罚和平等的公正、平等和权威三方面选取,共三组(7个故事)。以上可结合儿童判断的理由来研究。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从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两方面来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 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
本部分包括关于过失、偷盗、谎言的假设实例八对,依次进行。若儿童说“两人都坏”则主试按2号键的红键;若儿童不作判断,则按2号键的绿键。根据儿童的反应,将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分为动机论和效果论两种。
道德观念的发展
本部分从公私观念和公正观念两方面来探讨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
①、公私观念:有关公私观念的六对故事,分别考察当行为意向性和财物损害的性质变化时,儿童的判断特点。如果选择这一部分,请依次做完六对故事。在本实验中,若儿童的判断标准为“有意”或“公物”,则认为他的公私观念已建立;标准为“无意”或“私物”,则认为他的公私观念尚未建立。若每种结构选择的标准不统一,认为他的公私观念不明确。
②、公正观念:有关公正观念的故事,第一组(2个故事)关于惩罚的形式;第二组(3个故事)关于惩罚和平等;第三组(2个故事)关于权威和平等。依次进行,根据儿童的回答看他们道德观念的发展程度。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134-137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33-147页
让·皮亚杰著 傅统先、陆有铨译 儿童的道德判断 山东教育出版社 123-386页 刘范主编 心理发展的近期研究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264-270页 林崇德著 品德发展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324-340页 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测定 英文名称:ANALOGY
简介:
类比推理能力是智力的重要方面。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对象的一定关系,推出其他两个事物也具有类似的关系,或者推论出相类似的其他事物的过程。它是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过程的综合,就是先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
本实验先给儿童看一对具有一定关系的词,然后让儿童在下面四对词中找出与上面的一对具有相同关系的一对词,并说明为什么选这对词。邵瑞珍等人研究表明:
①、小学儿童的类比推理,中年级具体形象性的较多(如回答:手与手指的关系是“手指是手的一部分”),高年级抽象性较多(如回答:手与手指的关系是“一个东西是另一个东西的一部分”)。抽象性的回答所占的比例不大,高年级约占30%左右;
②、类比推理的正确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中、低年级的推理正确率分别约为60%、35%、和20%。类比推理是一种比较困难的推理,即使是中、高年级学生其错误百分比仍较大;
③、类比推理正确率和教育有关。
通过本实验可以了解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状况,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选题根据推理类型分为功用、对比、同类、部分与整体、因果、从属六类,每类四个题目,共24题。随机呈现。让被试通过鼠标选择。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40-342页 许政援等编著 儿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95-298页
注意范围
英文名称:ATTSPAN2
简介:
本实验为注意广度实验的儿童版,采用更加适合儿童的材料和界面,测量儿童的注意广度。简介请参考“注意广度”。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的材料为:在足球场上随机呈现的数量不等的红色球员,数目从5个到11个,每种3张,共21张。每张呈现时间为0.25秒,让被试点击相应数字按钮键入答案。统计被试对不同个数的正确反应的百分数,从5个开始算起,采用直线内插法求出第一个50%次正确反应的个数作为被试的注意广度值。
结果与讨论:
以图示方式显示不同数目球员的正确判断的百分数。其横坐标为球员的不同数目;纵坐标为正确判断的百分数。
首先将结果回归为线性,然后采用直线内插法求出50%次正确反应的个数作为被试的注意广度值。公式如下:
X=X1+(X2-X1)×(Y-Y1)/(Y2-Y1)
交叉参考:注意广度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17-24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2-33、292-294页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35-137页
时间估计
英文名称:TIMEDUP2
简介:
本实验为时间知觉实验的儿童版,采用更加适合儿童的材料和界面,测量儿童的时间估计准确性。简介请参考“时间知觉”。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采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准确性,以刺激延续时间的久暂作为标准刺激的呈现方式。复制法也称为平均差误法,它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分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
四种视觉标准刺激(亮着的灯泡):0.5秒、1秒、2秒、4秒。每种任务测4次。各类测定随机呈现。
呈现刺激后,要求被试按压指定键开始复制,直至感觉到复制的持续时间与标准刺激相等时,再松开按键。主试应强调:被试不要用数数、打拍子、数心跳等办法来估计刺激呈现了几秒,应完全按照自己对时间的感觉进行判断,觉得两次灯亮的时间一样长就可以了。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中列出了每次测试的原始数据及经过处理的各感觉道对不同标准刺激的时间估计误差,其值为相对值,即:(估计时间-实际时间)/实际时间,正、负值表示估计倾向,数值越小表示估计越准确。
交叉参考:时间知觉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24-225页
速度估计
英文名称:SPEEDPER2
简介:
本实验为速度知觉实验的儿童版,采用更加适合儿童的材料和界面,测量儿童的速度估计准确性。简介请参考“速度知觉”。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有两种运动速度(40点/秒和80点/秒),两种运动类型(水平、垂直)。为克服方向带来的误差,每种运动类型又有两种相反方向(左右、上下),这样就组合成8种任务,每种任务测2次,共16次。各类测定随机呈现。
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法,然后开始测定。
结果与讨论:
结果分数中列出了平均估计误差(相对误差),由所有16次估计的误差的绝对值平均而来,代表被试的平均估计准确性,越小表示估计越准确。
详细结果分六列:第一列为运动速度;第二列为运动方向;第三列为实际运动时间;第四列为估计运动时间;第五列为估计绝对误差(正表示估计太迟,误差为负表示估计太早),三四五列均以毫秒为单位;第六列为估计相对误差,即:(估计时间-实际时间)/实际时间。
请统计检验运动速度、运动类型以及练习对速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交叉参考:速度知觉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432-433页
数字记忆
英文名称:DIGITSPAN2
简介:
本实验为短时记忆广度实验的儿童版,采用更加适合儿童的材料和界面,测量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简介请参考“短时记忆广度”。
方法与程序: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搞清楚识记的方法和输入答案的方法。在输入答案时,直接点击屏幕上的数字键盘输入,如有错误点击“清空”按钮,重新输入,输完点击“确定”按钮。
数字与数字之间的间隔是750ms,每个数字呈现250ms,从3位数字开始,然后4、5、6…,直到同一位数字系列的3遍都错了为止或达到12位数字。
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中列出了此次测定的数字记忆广度,以及每一水平(数字个数)的正确率,如果全对,则为100%,如果全不对,则为0%(此时实验结束)。
交叉参考:短时记忆广度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37-139页
空间位置记忆
英文名称:SPACESPAN2
简介:
本实验为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的儿童版,采用更加适合儿童的材料和界面,测量儿童的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简介请参考“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方法与程序:
实验材料为: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一个5×3的地洞矩阵,老鼠会先后从其中的某些地洞钻出头来,接着又缩回去,要求被试尽量记住老鼠出现的位置及顺序。然后要求被试按照刚才老鼠露头的先后顺序依次点击相应的地洞,完毕后用鼠标点击“确定”键确认输入。只有被试点击的位置和顺序全部和先前老鼠的活动一致,才算正确。从3只老鼠开始,在某个广度做了3次之后,如果不是全错,则广度加1后继续,直到某个广度连续3次都错或完成数目为12的任务为止。
主试要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强调在每次输入答案时,如果有错误可以点击最后点过的地洞进行修改,被试明白实验的要求后,开始正式实验。
结果与讨论:
以图示方式显示不同数目老鼠的正确率。结果文件中列出了此次测试的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和每个水平的正确率。
请说明这种计算广度的方法的优越性。
与他人的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大小作比较,并做出解释。
交叉参考: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40-141页
第三部分 基本心理能力的实验测定
注意广度
英文名称:ATTSPAN
简介:
注意广度通常指视觉注意的范围,即在同一时间内所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的数量。早在1871年,N.S.Gevens便以在白盘子里抛撒黑豆并估计黑豆的数目来研究此类问题。
注意广度是一个阈限值,应按心理物理学方法来计算。过去的实验结果表明:成人对黑色圆点的注意广度是8-9个。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呈现的时间越短,注意广度越小。通常将客体呈现的时间控制得很短,使得视觉来不及从一个客体转移到其它位置上的客体,此时可以由被试知觉到的刺激的数量作为他的注意广度。另外实验材料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实验以心理物理学方法,计算不同数目的红色圆点在随机排列的情况下被试的注意广度值。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的材料为:随机呈现的红色圆点,数目从5个到12个,每种10张,共80张。每张呈现时间为0.25秒,让被试按相应数字键键入答案(或用鼠标点击输入框后通过选择菜单进行输入)。统计被试对不同圆点数的正确反应的百分数,从5个点开始算起,采用直线内插法求出第一个50%次正确反应的圆点数作为被试的注意广度值。
结果与讨论:
以图示方式显示不同数目圆点的正确判断的百分数。其横坐标为圆点的不同数目;纵坐标为正确判断的百分数。
首先将结果回归为线性,然后采用直线内插法求出50%次正确反应的圆点数作为被试的注意广度值。公式如下:
X=X1+(X2-X1)×(Y-Y1)/(Y2-Y1)
交叉参考:注意范围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17-24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2-33、292-294页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35-137页
注意分配
英文名称:ATTDISTRIBUTE
简介:
注意分配是指人们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的时候,能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对注意进行分配是有条件的,它与并行操作的工作性质有关,要求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或自动化程度。另外,注意分配也与刺激的性质有关。通常人们在不同的感觉道之间分配注意,如边听边写、边吃边看、边走边说等。若有两种任务要求用一类心理操作来完成,则会出现注意分配的困难,至少其中一方面的活动会受影响。注意分配的能力也因人而异。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个体的注意分配能力。当一个人同时做两件工作,他的注意分配量最高可以达到100%,此时,同时进行两件工作的效率与分别单独做每种工作的效率相等;当注意分配仅为50%时,一般就认为他并没有进行注意分配而是注意转移,即有时只干这一件工作,有时只干那一件工作。在50%-100%之间表示有程度不同的注意分配能力。
方法与程序:
用看颜色按键和听声音按键两种作业来测定注意分配能力。看颜色按键就是照屏幕所出现图形的不同颜色,按一号反应键盒上相应颜色的键。在规定的时间内反应得越多越好。
听声音按键是指:低(200Hz)、中(400Hz)、高(1200Hz)三种声音分别对应二号反应键盒上的红、黄和绿三个键。要求被试听到一种声音,就按相应的键。如果按得正确,就会换一种声音,再按另一个相应键,要求越快越好。
在正式实验之前,有两个练习。先练习看颜色按键,然后练习听声音按键,分别练习10秒钟。
为克服顺序误差,实验分6项任务,其顺序是:仅看颜色(A)、仅听声音(B)、看颜色+听声音(A'B')、看颜色+听声音(A'B')、仅听声音(B)、仅看颜色(A)。每个任务给30秒时间,要求被试在此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作业。
主试要向被试说明实验方法:左手三个手指按一号反应键盒上的键,右手三个手指按二号反应键盒上的键。明白后再开始正式实验,顺次完成6项任务,每项任务都有指示语,每次任务结束之后休息30秒,再开始下一次。
结果与讨论:
计算注意分配能力的公式如下: 注意分配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视听作业的视觉成绩/单独的视觉成绩)×(视听作业的听觉成绩/单独的听觉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 =√((A'/A)×(B'/B)) 视觉及听觉作业成绩=∑1/n
n:每次反应的成绩,即直到正确为止击键的次数,其值为1-3。
结果数据依次列出:注意分配值、单独作业的视觉成绩、单独作业的听觉成绩、视听作业的视觉成绩、视听作业的听觉成绩。试根据结果解释注意分配现象。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456-458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5页
时间知觉
英文名称:TIMEDUP
简介:
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称为时间知觉。人们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往往受到活动内容、情绪、刺激的物理性质及接受刺激的感觉道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对较长的时间间隔往往低估,而对较短的时间间隔往往高估,且在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方面听觉优于视觉。
时间知觉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儿童与成人在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不同职业的人在时间估计的准确性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因而时间知觉可作为职业测评的一个指标。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采用复制法测定时间知觉的准确性,以刺激延续时间的久暂作为标准刺激的呈现方式。复制法也称为平均差误法,它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分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
四种标准刺激:0.5秒、1秒、2秒、4秒;两种感觉道可供选择:视觉与听觉。每种任务测4次。各类测定随机呈现。
呈现刺激后,要求被试按压指定键开始复制,直至感觉到复制的持续时间与标准刺激相等时,再松开按键。主试应强调:被试不要用数数、打拍子、数心跳等办法来估计刺激呈现了几秒,应完全按照自己对时间的感觉进行判断,觉得两次灯亮或声响的时间一样长就可以了。
注意,此实验可以自行编辑视觉刺激的实验材料,但是,如果实验参数选择“听觉”,将仍采用系统自带的听觉的实验材料。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中列出了每次测试的原始数据及经过处理的各感觉道对不同标准刺激的时间估计误差,其值为相对值,即:(估计时间-实际时间)/实际时间,正、负值表示估计倾向,数值越小表示估计越准确。
交叉参考:时间估计 速度知觉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24-225页
速度知觉
英文名称:SPEEDPER
简介:
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与时间知觉也有一定关系。能否正确估计物体的运动速度,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意义。速度知觉的准确性可以作为职业测评的一个指标。
本实验以亮点实际运动到某处所用时间与被试估计时间之差来评定速度知觉准确性。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有两种运动速度(40点/秒和100点/秒),三种运动类型(水平、垂直和平面运动)。为克服方向带来的误差,每种运动类型又有两种相反方向(左右、上下和里外),这样就组合成12种任务,每种任务测两次,共24次。各类测定随机呈现。
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法(认为时间到了即按反应键),然后开始测定。每次测定之后都有反馈,被试可以对照调整自己以后的估计。时间估计精确到毫秒级。 结果与讨论:
结果分数中列出了平均估计误差(相对误差),由所有24次估计的误差的绝对值平均而来,代表被试的平均估计准确性,越小表示估计越准确。并列出了各种运动方向和速度下的平均估计误差。
详细结果分六列:第一列为运动速度;第二列为运动方向;第三列为实际运动时间;第四列为估计运动时间;第五列为估计绝对误差(正表示估计太迟,误差为负表示估计太早),三四五列均以毫秒为单位;第六列为估计相对误差,即:(估计时间-实际时间)/实际时间。
请统计检验运动速度、运动类型以及练习对速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交叉参考:速度估计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432-433页
短时记忆广度
英文名称:DIGITSPAN
简介:
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所呈现的各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相等,再现的结果必须符合原来呈现的顺序。与感觉阈限的概念相似,所谓“刚刚能够立即再现”即是指50%次能够立即再现。
数字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计算记忆广度的方法有多种:
①、8位的数字能够通过,9位的数字不能通过,则记忆广度为8.5;
②、如将每一系列连续呈现3次,则以3次都能通过的最长系列作为基数,再将其他能通过的刺激系列的长度按1/3或2/3加在基数上,两者之和算作记忆广度。本实验就是用这种方法测量和计算数字记忆广度的。如:3次均能通过的最长系列为7位数,则基数为7,
如果8位数系列3次中通过2次,9位数通过1次,10位数一次也未通过,则记忆广度为:7+2/3+1/3=8;
③、如果用恒定刺激法来测量记忆广度,也可以采取直线内插法来计算。 方法与程序: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搞清楚识记的方法和输入答案的方法。在输入答案时,数与数之间不能有空格,如有错误可按倒退键(Back Space)删除,重新输入,输完后按回车键表示确认。
数字与数字之间的间隔是750ms,每个数字呈现250ms,从3位数字开始,然后4、5、6…,直到同一位数字系列的3遍都错了为止或达到12位数字。
结果与讨论:
根据简介中的方法②,结果数据中列出了此次测定的数字记忆广度,以及每一水平(数字个数)列出做对的遍数,如果全对,则为3,如果全不对,则为0(此时实验结束)。
交叉参考:数字记忆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系列位置效应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37-139页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英文名称:SPACESPAN
简介: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是指按固定顺序呈现一系列位置之后,被试刚刚能够立即再现的空间位置系列的长度。被试再现的顺序必须符合原来呈现的顺序。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职业能力测评的一个指标。 有研究表明,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受性别、年龄及居住地区等的影响。
方法与程序: 实验材料为: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一个5×3的绿色表格,然后在这15个格中的某几个格中随机呈现粉色亮点(从一次连续呈现3个格开始),要求被试尽量记住圆点出现的位置及顺序。在圆点出现完之后,要求被试按照刚才圆点呈现的位置顺序点击表格,并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输入。在某个广度做了3次之后,如果不是全错,则广度加1后继续,直到某个广度连续3次都错或完成数目为12的任务为止。
主试要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强调在每次输入答案时,如果有错误可以点击最后点过的表格进行修改,被试明白实验的要求后,开始正式实验。
结果与讨论:
以图示方式显示不同数目圆点的正确输入的次数。结果文件中列出了此次测试的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和每个水平的正确率。
请说明这种计算广度的方法的优越性。
与他人的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大小作比较,并做出解释。
交叉参考:空间位置记忆 短时记忆广度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40-141页 7
再认能力测定
英文名称:RECOGNIZE
简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回忆有两种不同的水平:再认和再现。再认指过去经验到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是一种低水平的回忆过程。再认的好坏取决于两个条件:①、记忆的巩固程度;②、当前呈现的事物同经验过的事物及环境条件的相似的程度。
方法与程序:
实验时屏幕上首先按随机顺序依次呈现30幅图片,让被试识记;然后加入另外30幅未呈现过的与刚才的图片类似的新图片,混在一起,将60幅图片再随机依次呈现,让被试从中辨认,若是刚才见过的,按红键;若是没见过的,按绿键。
结果与讨论:
统计被试再认的正确百分数:
正确百分数=(正确再认数-错误再认数)/总数(30张)×100% 其中:正确再认数指将第一次呈现的图形正确辨认出来的数目; 错误再认数指误认为是第一次呈现的图形的数目。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51-58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47页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464-465页 赫葆源等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751-752页
简单反应时 英文名称:RTA
简介:
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反应时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课题。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反应时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中常被定为必测项目。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作出反应的时间。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
方法与程序:
简单反应时(a反应时)
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和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都只有一个,且固定不变。本实验程序可测量视觉、听觉两种简单反应时。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听觉的刺激为773Hz纯音。测量方式一样,被试均按绿键反应。测30次,每次预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抢码被试。另外以每5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2秒,如有被试在此时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最后以有效的结果均值为其简单反应时。
三种反应时有如下关系: 简单反应时 a 简 单
选择反应时 b 简 单 辨别刺激 选择反应 辨别反应时 c 简 单 辨别刺激
实验者可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例如:要了解被试的选择反应所用的时间,就要测他的b反应时和c反应时。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差就是他选择反应所花费的时间。如想知道被试辨别刺激的时间,就要测量他的a反应时和c反应时。
交叉参考:选择反应时 辨别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准备时间与简单反应时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83-89页
选择反应时 英文名称:RTB
简介:
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反应时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课题。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反应时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中常被定为必测项目。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作出反应的时间。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
方法与程序:
选择反应时(b反应时)
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为两个或多个,要求被试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本实验只测量视觉选择反应时。刺激有两个,分别是红圆和绿圆。要求被试看到红圆按红键反应,看
到绿圆,按绿键反应。反应错时,反应时记为0,且该次反应不计入最后平均值内。两个刺激随机呈现,各20次,准备信号后2秒呈现刺激,以40次反应中的正确反应的反应时均值为选择反应时,并给出错误次数(建议错误次数大于7次的数据不予采用)。
三种反应时有如下关系: 简单反应时 a 简 单
选择反应时 b 简 单 辨别刺激 选择反应 辨别反应时 c 简 单 辨别刺激
实验者可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例如:要了解被试的选择反应所用的时间,就要测他的b反应时和c反应时。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差就是他选择反应所花费的时间。如想知道被试辨别刺激的时间,就要测量他的a反应时和c反应时。
交叉参考:简单反应时 辨别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83-89页
辨别反应时 英文名称:RTC
简介:
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反应时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课题。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反应时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中常被定为必测项目。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作出反应的时间。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
方法与程序:
辨别反应时(c反应时)
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为两个或多个,要求被试只对其中的一个刺激作出固定的反应,其它刺激呈现时均不反应。本程序只测量视觉辩别反应时。刺激有二个,分别为红圆和绿圆,要求被试见到绿圆按绿键反应,见到红圆不反应。如被试见到红圆反应为错误。两个刺激随机呈现,各20次,准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以看见绿圆反应的有效次数的时间均值为被试的辨别反应时。结果中给出辨别反应时和错误次数两个指标。
三种反应时有如下关系: 简单反应时 a 简 单
选择反应时 b 简 单 辨别刺激 选择反应 辨别反应时 c 简 单 辨别刺激
实验者可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例如:要了解被试的选择反应所用的时间,就要测他的b反应时和c反应时。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差就是他选择反应所花费的时间。如想知道被试辨别刺激的时间,就要测量他的a反应时和c反应时。
交叉参考:简单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83-89页
划消测验
英文名称:STOKE
简介:
划消测验是比较不同个体在完成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上的差异的常用测验。在划消测验中,事先规定了某种符号为目标,给出被试一张排列着各种符号的大表,要求被试迅速、准确的把找到其中的规定符号并划去。划消用的材料多是简单的符号、英文字母、几何图形、数字等。由于划消任务对于所有被试而言有着基本相同的熟悉程度,能够很好的排除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自从19世纪末以来,划消测验曾用来了解和比较被试的知觉速度、辨认的准确性、注意力、智力落后、疲劳、校对工作的效率等等。为了完成划消任务,被试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准确而迅速的在许多类似的对象中辨认出规定的特定对象。如果划消测验的工作量很大,需要的时间较长(10分钟以上),就要求被试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紧张状态,并始终保证工作的高效率,因此划消测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受测者的坚持性、意志力、是否易疲劳等。
划消测验可以分为限定工作量和限定时间两种方式。限定工作量的划消测验通常用于个别实验,限定时间的划消测验由于时间统一,在集体测试中显得更为方便,但在计算工作量时会受到一些混淆因素的影响,因此精确性不如限定工作量的划消测验。在实际使用中,限定工作量和限定时间的方法都是常用的,但是不能把用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为了便于比较实验结果,G. M. Whipple提出用工作效率(E)作为划消成绩的指标。在限定工作量的方式下:
E=100×A/T, A=(c-w)/(c+o),
其中T代表检查一定数量的符号所用的时间,A代表划消的精确度,c代表划掉符号的个数,o代表漏划符号的个数,w代表错划符号的个数。
在限定时间的方式下:
E=e×A,A=(c-w)/(c+o),
其中,e为检查过的符号的个数。
本实验提供的划消测验为限定工作量方式。通过本实验了解划消测验,测定划消任务的个体差异。
方法与程序:
实验材料是一张随机分布的数字表,含25×25个数字。事先规定某个数字为划消目标。要求被试逐行检查数字表,通过点击划消其中的目标数字。当被试认为划消完成后结束实验。
虽然是限定工作量的划消方式,实验也限制在10分钟内完成。这个时间远超过正常被试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只是为了防止过度拖延和排除无效数据。到时后实验自动结束。
结果与讨论:
系统记录被试完成划消任务的时间、划消个数、漏划个数、错划个数。根据公式得出被试的划消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兼顾了时间和正确率,可直接用于不同被试之间的比较。
E=100×A/T, A=(c-w)/(c+o),
其中E代表工作效率,T代表检查一定数量的符号所用的时间,A代表划消的精确度,c代表划掉符号的个数,o代表漏划符号的个数,w代表错划符号的个数。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6月第一版 147-149,335-337。
第四部分 经典心理实验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 英文名称:GRAYIMAGE
简介:
最小变化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达到觉察水平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在测量上,常常用50%次能感觉到,50%次不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示绝对阈限;而用50%次能感觉到差别,50%次不能感觉到差别的物理量表示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地探察感觉转折点,因而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方法。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别阈限。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比称为相对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 ①、请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强调要对照标准刺激调整变异刺激,并且注意左、中、右三键所对应的反应。
②、实验的顺序安排力求克服期望误差、习惯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采用如下安排,前后共测定8次。
标准刺激在左 标准刺激在右 标准刺激在左 1 2 3 4 5 6
7 8 ↑ ↓ ↓ ↑ ↑ ↓ ↓ ↑
③、每当被试的反应有一次转折时,即开始下一次测定。
结果及讨论:
详细反应分为五列,第一列表明标准刺激的位置以及标准刺激相对于变异刺激的明暗;第二列是变异刺激的起始亮度,第三列是被试判断为两者相等的亮度,第四列是被试判断为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发生逆转的亮度,第五列是上(下)限。标准刺激是192。
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上、下差别阈限及绝对与相对差别阈限。同时,也请计算并比较习惯误差、期望误差和空间误差的克服情况及练习的效果。
公式:①、不肯定间距=X上-X下(上限-下限) ②、DL(绝对差别阈限)=不肯定间距/2 ③、K(相对差别阈限)=DL/标准刺激 ④、PSE(主观相等点)=(上限+下限)/2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7-23页
朱滢主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59-69页
恒定刺激法-音高的差别阈限 英文名称:SOUND 简介:
恒定刺激法也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只用少数几个刺激(5-10个),且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固定不变。每随机呈现一对刺激(刺激包括一个标准刺激和一个变异刺激),即请被试进行一次比较。
在测定时,也要注意消除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被试作三种回答:强、弱或相等。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中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由此可以得到上限和下限。有的测定中,只要求被试作出强或弱两种反应,这样能克服三种反应法所引起的阈限受自信程度影响的缺点。但要求两种反应,显得不太自然,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75%差别阈限。
计算机的内部扬声器能够发出0-65535Hz频率的声音。由于采用数字分频,音色和纯度的变化很小,本实验用它来测定音高的差别阈限,比普通的音频发生器要精确。
方法与程序: ①、预实验:一般在使用恒定刺激法之前,要先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试被试的阈限值,用以确定合适的变异刺激。在本实验开始,也采用试验的办法让被试自己选择合适的声音频
率差别。本实验采用700Hz频率的声音为标准刺激,共7个比较刺激。刺激的频率差由被试经预实验选取,预试的初始频率差为3Hz。即:被试用700Hz的声音分别与频率差为3Hz的一组变异刺激中差异最大的691Hz及709Hz的声音各比较10次。若两组测试的正确率均>90%,选择间距差为2Hz的一组变异刺激;若两组测试的正确率均<70%,选取频率差为4Hz的一组变异刺激;其余情况下选取3 Hz的一组变异刺激进行正式实验。
②、请仔细阅读指示语,强调用第二个刺激去比第一个刺激。
③、共有7个变异刺激(包括一个标准刺激)和一个标准刺激,每对比较10次,共比较70次,完全按随机原则安排顺序。
结果与讨论:
数据分四列给出。第一列为实验顺序,从1到70;第二列为变异刺激,共有7种;第三列为标准刺激出现的位置,为前或后;第四列为被试的反应,为“+”、“=”或“-”三者之一,它们分别表示被试认为变异刺激比标准刺激高、相等或低。
注意:本实验标准刺激为700Hz,变异刺激依照被试选择的间隔而定。700Hz以下三种,700Hz以上三种,以及700Hz一种,共七种。
请分别统计被试对每种变异刺激判别为“+”、“=”和“-”的次数。计算出百分数,填入下表。由此表可以画出两类曲线(三条曲线和两条曲线),并可用直线内插法求出差别阈限。
变异刺激
判 断 次 数
(-) (=) (+) (+)+(=) 1 2 ┇ 7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3-30页
朱滢主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69-78页
平均差误法-线段长度差别阈限 英文名称:LINE
简介:
平均差误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另一种方法。其特点在于被试可以主动地并且连续地调整刺激量的大小,因此调动了被试的积极性。在用这种方法测量差别阈限时,被试调整得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AE)就代表差别阈限值。公式为:AE=∑│Xi-S│/n,其中X表示每次测定所得数据;S表示标准刺激;n表示测定次数。用此方法测得的阈限值比用最小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测得的要小一些,
原因在于其差别阈限处于上下限之间的主观相等地带之内。它测得的阈限值只是阈限的近似值,不能与其他方法的结果相比较。
计算机的图形显示是通过象素完成的。象素大小相等且等距,因而对由象素组成的线段的长度测定是极为准确的。本实验就用平均差误法来测量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
平均差误*带来动作误差,应注意克服。在本实验中,有一半次数变异刺激长于标准刺激(简称“长”),另一半次数变异刺激短于标准刺激(简称“短”)。同时,为了消除空间误差,应将一半次数在右边呈现变异刺激(简称“右”),另一半次数在左边呈现变异刺激(简称“左”)。因此,组合上述4种方法,可得到“右短”、“右长”、“左短”、“左长”四种方式。实验中每种方式作10次测定,为了消除顺序误差,每种方式又分为两个5次进行,如下表:
次数 右短 右长 左长 左短 左短 左长 右长 右短 1 2 3 4 5
①、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应向被试指明反应键(红键和绿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②、提醒被试分清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在标准刺激的下面印有“标准刺激”的字样)。 ③、被试每次调整完毕后,按反应键盒上的黄键表示确认。
本实验的标准刺激是160个象素单位(每次变异为1个象素单位)。
结果与讨论:
详细反应40行,表示40次测定,每行分3列印出。第一列为变异刺激的位置和相对于标准刺激的长短;第二列为变异刺激的初始长度;第三列为被试调节后的长度。
由此可以计算被试长度估计的平均误差(AE),也即是此被试长度估计的差别阈限(近似值)。
根据前面的实验顺序安排表,可以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区分,即前5次为右短,其后5次为右长,以此类推,最后5次为右短。据此,可以请被试计算“左”的AE和“右”的AE,以及“长”的AE和“短”的AE,以检验实验中的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的情况。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0-34页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英文名称:COLORSCALE
简介: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和幂定律。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它按某种标志将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中可以查出某事物在心理量表中所处的位置。制作心理顺序量表有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两种方法,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n个刺激,则一共可配成n(n-1)/2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n(n-1)次。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实验共有七种颜色,它们是:红(Red)、橙(Orange)、黄(Yellow)、绿(Green)、蓝(Blue)、青(Cyan)和白(White)。
实验顺序如下表:为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21次后,应再测21次,顺序与前21次顺序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后做的21次中左右位置应颠倒。
刺 激 红 橙 黄 绿 蓝 青 白 红 ─ 橙 1
─ 黄 2 3 ─ 绿 12 4 5
─ 蓝 13 14 6 7 ─ 青 19 15 16 8 9
─ 白 20 21 17 18 10 11 ─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并说明反应方法(按红、绿键认可,按黄键不认可),然后开始实验。
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中有每种颜色被选择的次数,即选择分数(C)。 如果要制作等距量表,还需按如下公式计算选中比例P。 P=C/(2*(n-1))=C/12
再把P转换成Z分数,按Z分数制图即可制作成颜色爱好的等距量表。 交叉参考:等级排序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65-82页
部分报告法-瞬时记忆 英文名称:PARTREPORT
简介:
过去的再现法实验是在被试识记完项目后,要求他尽量多地再现全部项目(全部报告法),以此确定其保存量,但此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极为短暂的记忆(毫秒级)。部分报告法的特点在
于:它不要求被试再现全部项目,而只要求再现指定的一部分,再根据这一部分的结果估算保存的总量。
在Sperling的实验中,他比较了部分报告法和全部报告法,结果表明全部报告法一般只能记住4-5个,而部分报告法则可多达8-9个。
Sperling还做了延迟部分报告法实验,即在呈现识记材料之后过一段时间再让被试部分报告。结果发现,当延迟0.5s时,部分报告法所得结果与全部报告法接近;当延迟1s时,两者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方法与程序:
屏幕上出现三行英文字母,每行4个(12个字母之间没有重复),呈现时间为75ms。实验为组间设计。
全部报告法:
字母呈现完后,屏幕提示进行回忆。请被试把所记得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回忆出来,输入到屏幕上输入框中,然后按“确定”键开始下一次。
部分报告法:
字母呈现完之后,在屏幕左边会出现一个箭头,指向第一行、第二行或第三行的位置,即表示要被试回忆第一行、第二行或第三行(箭头的颜色分别是红、黄、绿)。让被试立即将回忆的结果输入到输入框中,然后按“确定”键开始下一次。
延迟部分报告法:
字母呈现完之后,屏幕提示延迟,2秒之后出现箭头。让被试回忆箭头所指的那一行的项目,将回忆的结果输入到输入框中,然后按“确定”键开始下一次。
一共做30次,在第15次后有一段时间的休息。
结果与讨论:
记录被试的反应,计算被试的总保存量。在部分报告法和延迟部分报告法中,将被试每一行的平均保存量相加,就得到了总的保存量。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42-144页
评价法-信号侦察论 英文名称:EVALUATE
简介:
信号侦察论不仅测定人对信号的反应,也测定人对噪音的反应,因而能够将人的感受性与其判断标准区分开,并且分别用不同的数量来表达,这是它优于古典心理物理法的地方。
信号侦察论有三个基础实验程序,即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其中,评价法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被试更多的信息。
在评价法中,不仅要求被试对有无信号作出判断,还要求按规定的等级作出评价,即说明每次判断的把握有多大。这样,被试就有了几个判断标准,因而用一轮实验的结果就可以绘制ROC曲线。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图片再认来做评价法实验。刺激有两套:一套是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内容不同)作为信号SN;另一套是没有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也不同,但与相应的第一套相似),作为噪音N。
第一步,先让被试识记第一套图片,计算机屏幕随机呈现每张图片2s,间隔1s,60张图片连续呈现;第二步,把这60张识记过的图片与第二套60张图片混在一起,仍按上述的方法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照规定的等级按键作出评价。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解释五等级评价的方法,让被试直接点击对应的数字按钮来进行反应。被试明白后开始做实验。
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中分别统计了信号和噪音的反应情况: 反应 1 2 3 4 5 合计 信号 60 噪音 60
请自行整理成下表:
反应 1+2+3+4+5 2+3+4+5 3+4+5 4+5 5 信号 噪音
请对此表进一步处理到可以画ROC曲线,请分别画出两种ROC曲线(P坐标和Z坐标)。
交叉参考:再认能力测定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42-61页
系列位置效应
英文名称:CHMEM
简介:
根据信息被编码处理方式及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间隔不同,可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系统。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在头脑中储存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长时记忆指一分钟以上甚至持续终身的记忆,是短时记忆经过加工和重复的结果。三个系统的流程如下: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形成感觉记忆;若加以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若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及时复述,便会遗忘,若复述便转入长时记忆储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取出来。
人们研究发现,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即顺序学习一组材料,其中每个项目学会的快慢以及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系列位置效应是短时记忆存在的重要证据之一。以识记量为纵坐标,以项目所在位置为横坐标,可绘出系列位置曲线。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可以研究单字学习中的系列位置效应。共100个汉字,从低频到高频均有,分为五组,每组20个。从第一组到第五组,每组汉字笔画逐渐增多。
实验分4种情况,即1秒立即回忆,2秒立即回忆,1秒延迟回忆,2秒延迟回忆。1秒和2秒是指识记时每个汉字的呈现时间;立即与延迟是指识记完一组后,是立即自由回忆还是进行一会儿倒减3分心干扰后再回忆,可选择其中一种。
被试学完每一组汉字后,按要求回忆,输入到对应的输入框中。 实验时一共要学5组,学完之后,屏幕上将给出系列位置曲线。
结果与讨论:
详细结果中,列出了学习时字表的顺序、被试的输入结果。 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结果) 位置 被试
1 2 3 … 20 实验情况 1 2
┇ n
交叉参考:短时记忆广度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47-50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43页 孟昭兰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89-194页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10-314页
句子理解速度
英文名称:COMPREHEN
简介:
研究表明,句子的形式会影响对它所表达内容的理解。McMahon 曾用匹配图形的方法来研究句子类型与理解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正确肯定的句子(TA)与图画匹配最快(约1s),正确否定的句子(TN)匹配最慢,错误肯定句子(FA)和错误否定句子(FN)居中,并有如下公式:
RT(TN)=RT(FA)+RT(FN)-RT(TA)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也采用匹配图画的办法来测定不同类型的句子的理解速度。 实验共有三幅图,分别是鸭子(Duck)、教师(Teacher)和卡车(Truck)。实验时从中选择一幅,呈现15秒钟,请被试认真观察,之后,随机呈现关于此图的24个句子(正确肯定、正确否定、错误肯定、错误否定各6句)。请被试判断是否符合图画的内容,并按红键(符合)和绿键(不符合)作出反应。句子之间间隔1.5秒,连续做完24个句子。
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为被试四种句子类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详细结果分四列印出:第一列是序号;第二列是句子类型;第三列是被试的判断以及是否正确;第四列为反应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整理结果,计算每种句子类型的反应时间(可求出数个被试的平均反应时间),并据此画图。可以尝试作出解释,也可以进一步求出本次实验中不符合实际含义的参数f、否定语句参数n和对句子的基本编码时间分别是多少。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71-373页
似动现象
英文名称:EVISION
简介:
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静止刺激物,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先后呈现。观察者会产生刺激物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
似动是由于先后呈现的刺激作用于感受野使机体产生了与真实运动相似的生理刺激。第一个刺激停止后,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还会持续一个短暂的时间,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如果出现第二个刺激,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就会与第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暂时持续的兴奋相连,所以感觉上第一个刺激就移动到第二个刺激的地方。
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默,于1912年最早研究似动现象。电影、电视的摄制和放映就是利用了似动现象的原理。
方法与程序:
在黑色背景上相继呈现两个红色小圆点(直径0.5cm)。两个小圆点可在不同的时距和空距条件下呈现。在每种空距的条件下按照,5ms、10ms、20ms、60ms、100ms、150ms、200ms、250ms、300ms、350ms、400ms、500ms这12个时距的升序和降序做24次判断。在每种时、空距条件下,演示1次从左到右的相继呈现:
刺激1 → 时距 → 刺激2 60ms 5~500ms 60ms
空间距离的实验顺序按拉丁方的方法进行排列,将被试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按三种不同的顺序进行实验,图示如下:
顺序
1 2 3 甲 2 5 8 乙 5 8 2 丙 8 2 5
在每个空距条件下,时距从5ms开始,依次增加到500ms,每个时距做一次判断,让被试判断两个刺激是同时出现、先后出现、还是一个刺激从一点向另一点移动;然后再从500ms开始,逐渐减少时距到5ms,同样每个时距做一次判断。每个被试对每个空距判断24次,三个空距共判断72次。
结果与讨论:
详细反应中将被试的判断记录在下表中:
5ms 10ms 20ms 60ms 100ms 150ms 200ms 250ms 300ms 350ms 400ms 500ms 2cm升序 2cm降序 5cm升序 5cm降序 8cm升序 8cm降序
分别计算各种时空条件下3组被试感到两亮点是同时、似动和先后的平均次数百分数,然后以时距为横坐标,似动次数的百分数为纵坐标,3种空距为参数,画出3条曲线图。
求出不同空距条件下的似动阈限值(ms)的范围(从“同时”到“动”为下限,从“动”到“先后”为上限)。根据本实验的结果说明观察两个亮点产生似动的最优时空条件。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31-235页
学习迁移
英文名称:INHIBIT
简介:
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进程发生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如果前面学过的东西对后面学过的东西的保持发生了影响,则叫做前摄作用,而倒摄作用则是指后来学过的东西对前面学过的东西的保持发生的影响。
检查前摄抑制的实验设计如下:(甲、乙代表学习材料) 实验组 学乙 学甲 休息
检查甲的保存量 控制组 ─ 学甲 休息
检查甲的保存量
检查倒摄抑制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组 学甲 学乙 休息
检查甲的保存量 控制组 学甲 ─ 休息
检查甲的保存量
如果实验组甲的保存量大于控制组,则乙对甲有前(倒)摄助长作用,反之,有前(倒)摄抑制作用。
影响前(倒)摄作用的因素很多,如:材料相似程度、材料长度、学习程度及间隔时间等。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图形与数字对照翻译的学习任务来研究前摄抑制作用和倒摄抑制作用。共有两种对照关系(甲和乙),甲和乙的图形是一样的,但与数字(1,2,3,4,5,6,7)的对照关系不同。
本实验既可用于对照组,又可用于实验组。在实验开始时,要做出选择,其中: ①、单独学甲,表示对照组;
②、先学乙,后学甲,是前摄作用的实验组; ③、先学甲,后学乙,是倒摄作用的实验组。 注意:三组最后都是测量甲的保存量。 主试要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向被试讲清楚实验过程。学习时,连续翻译7个图形,只要有一个翻译错误就要全部重翻译,并计为学习了一遍。而且在翻译错误时,屏幕上会呈现正确答案。
检查时连续测试3遍,检查的错误次数指测试中的错误个数,而非错误遍数。
结果与讨论:
结果包括学甲所用的遍数、学乙所用的遍数及最后测验甲时,被试错误的个数。注意: 学习遍数不包括最后翻译正确的那一遍。
整理多人结果,填入下表。 组别 学甲遍数 学乙遍数
检查甲错误个数 1 2 3
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前(倒)摄作用:
前(倒)摄作用=(控制组错误次数-实验组错误次数)/控制组错误次数×100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85-293,306-310页
STROOP效应
英文名称:STROOP
简介:
STROOP效应是指字义对命名的干扰效应。一般认为,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他使用的刺激字与书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但在用一年级小学生做实验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一般认为,STROOP效应是由于念字自动化造成的。人们对字加工快,而对颜色加工慢,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到字的颜色的干扰。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验证色词STROOP现象。
每次实验要求被试完成七项任务(见附录)。有时念字,有时唱色(即说出字的书写颜色),并记录所用时间。为了避免可能的练习和疲劳影响,实验采用拉丁方设计。
被试组号 任务顺序
1 1 2 3 4 5 6 7 2 7 1 2 3 4 5 6 3 6 7 1 2 3 4 5 4 5 6 7 1 2 3 4 5 4 5 6 7 1 2 3 6 3 4 5 6 7 1 2 7 2 3 4 5 6 7 1 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要强调从头念到尾,再从尾念到头,错了要改正然后再继续。任务完成后,主试按“停止”键停止计时,屏幕下面给出反馈(总时间/2,即每念一遍所用时间)。
结果与讨论:
以任务类型为横坐标,被试反应时(ms)为纵坐标,作图。图表下面列出被试的实验顺序。
整理结果,填入下表:
任务 1 2 3 4 5 6 7 被试 1 2 ┇ N
比较各种任务所用的反应时的不同,并做解释。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55-359页
附录:
STROOP实验材料: 中文色词测验表
1 (念字) 红 绿 蓝 黄 蓝 绿 黄 红 绿 红 黄 蓝 (颜色)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2 (念字) 绿 红 黄 蓝 绿 红 黄 蓝 黄 红 蓝 绿 (颜色) 蓝 绿 红 黄 红 黄 蓝 绿 绿 蓝 红 黄 3 (唱色) 绿 红 黄 蓝 绿 红 黄 蓝 黄 红 蓝 绿 (颜色) 蓝 绿 红 黄 红 黄 蓝 绿 绿 蓝 红 黄 4 (唱色)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颜色) 红 绿 蓝 黄 黄 红 蓝 绿 蓝 红 黄 绿 5 (唱色) 心 友 上 放 上 有 心 放 友 心 放 上 (颜色) 蓝 绿 红 黄 绿 红 蓝 红 红 黄 绿 蓝 6 (唱色) 蛋 草 花 天 鹅 海 墙 火 竹 金 菜 叶 (颜色) 蓝 黄 绿 红 黄 红 绿 蓝 蓝 绿 红 黄 7 (唱色) 棕 紫 灰 黑 灰 黑 紫 棕 灰 棕 黑 紫 (颜色) 红 绿 黄 蓝 红 黄 蓝 绿 蓝 黄 绿 红
河内塔
英文名称:HANOI
简介:
问题解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和研究。认知心理学兴起后,信息加工观点在问题解决研究中占主导地位,将人看作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将问题解决看作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
河内塔问题是问题解决研究中的经典实验。给出柱子1、2、3,在柱1上,有一系列圆盘,自上而下圆盘的大小是递增的,构成金字塔状。要求被试将柱1的所有圆盘移到柱3上去,且最终在柱3上仍构成金字塔排列,规则是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且大盘不可压在小盘之上,可以利用圆柱2。完成河内塔作业的最少移动次数为2的n次方减1次,其中n为圆盘的数目。
解决河内塔问题有以下四种常用策略:
(1)循环子目标,又称目标递归策略:思路是要把最大的金字塔移到柱3,就要先把次大的金字塔移到柱2;而要把次大的金字塔移到柱2,就要先把比它小一层的金字塔移到柱3;…依次类推,直到只需要移动最上面的盘为止。这种策略类似计算机的递归,它是内部指导的策略,被试不必看具体刺激,只是把内部目标记在脑中,然后一步步循环执行,直到解决问题。
(2)知觉策略:这种策略是刺激指导的策略,根据所看到的情景与目标的关系,排除当前最大的障碍,从而一步步达到目标。
(3)模式策略:也是内部指导的策略,但不涉及目标,而是按一定规则来采取行动。解决河内塔的通用规则是,当圆盘的总数为奇数时,最小的圆盘按1->3->2->1->3->2的顺序移动;当总数为偶数时,按1->2->3->1->2->3的顺序移动。
(4)机械记忆策略:这种策略是将做对的一系列步骤死记硬背下来,但无法创新,不可迁移。
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被试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所用的思维策略。如果加入口头报告任务,还可研究口头报告对思维的影响。
方法与程序:
实验时屏幕上呈现河内塔。 练习:使用三个圆盘的河内塔进行练习,可以用红、黄、绿键移动对应的柱子上的圆盘,或用鼠标直接移动盘片。练习阶段可以重复,并有自动演示。
正式任务:被试依次完成3到8个圆盘的河内塔问题。记录其移动次数、重复次数和时间。
每一水平最多可以重复的次数:30;每一水平最多可以移动的次数:800。
结果与讨论:
统计被试的结果,填入下表。
表1. 河内塔问题解决的次数和时间 河内塔盘数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重复次数 移动次数 移动时间
注:移动次数和移动时间只是记录的通过该水平实验的那一次。 依据上表,系统作出相应直观的图示。
1. 请被试报告他是如何解决河内塔问题的,结合结果文件(结果文件中有被试移动步骤的记录)分析判断被试采用的是何种策略。
2. 让被试分析自己都犯了哪些错误,为什么犯这些错误。
思考题:
分析河内塔问题解决的四种策略在学习时间、对记忆的要求、事后回忆、迁移各方面的差别。
参考答案:这四种策略有以下的差别。
(1)学习时间:掌握前三种学习方法要比第四种方法用的时间短。
(2)对记忆的要求:目标递归策略的记忆负担很大,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时,要随时在头脑里记住最终目标与分目标,并注意解决的进程。在知觉策略中,不论有多少圆盘,只要记住最终目标和当前移动的最大障碍,就可以达到问题的解决。模式策略中,短时记忆不需要记任何东西,只要把移动河内塔的通用规则记在长时记忆中,就能够解决问题,这种策略对记忆的要求最少。机械记忆策略则要把所有的信息都保持在长时记忆中。
(3)回忆:在记忆中,具有某种图式的内容容易被记住,在学会后经过一段时间也能够将它复述出来。前三种策略都有一定的图式或模式,故容易记住,特别是模式策略的规则最为简单。而第四种策略需要死记硬背,回忆难度大。
(4)迁移:迁移就是用已学会的方法解决类似的新问题的能力。前两种策略可以用于解决圆盘数更多或更少的河内塔问题。第三种策略稍加修改也容易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第四种策略是不容易迁移的。
最好的策略当然是:学习的时间最短,不给短时记忆造成太大负担,可以长期保持,同时又容易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参考文献:
王甦 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76-303页 司马贺 人类的认知 科学出版社 61-70页
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 英文名称:RT2 简介:
反应时间是实验心理学最常使用的因变量之一。在对反应时间的研究中发现,反应时间是与刺激强度和辨别难度有联系的。本实验研究反应时间与判断次数的累积以及判断的信心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两条刺激线段长短的判断中,当刺激差别产生100%正确判断时,甚至当判断有100%把握时,反应时间仍然在下降。这一结果反映了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它有可能用来为大于差别阈限的刺激差别找出等值,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反映物理量的变化对心理量的影响。
方法与程序:
在显示器屏幕中央呈现一条粗的黑色水平线,两端各有一条短垂直线,另一条短垂直线分水平线为两段。其中一段是50毫米,作为标准刺激;另一段是比较刺激,长度范围从40到60毫米,变化间隔为2毫米,所以共有11个比较刺激。11个比较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每个比较刺激共呈现10次,其中5次在左边,5次在右边。每次当水平线出现时,被试判断是左边线段长还是右边线段长,因此每个被试一共要做110次判断。反应时间以毫秒为单位记录。每次反应完毕,屏幕下方会出现一个滑动条,被试可以用鼠标拖动滑动指针在滑动条上移动。不同的位置表示被试对自己正确反应的不同程度的信心。中间位置表示完全没有信心,最左端表示完全肯定左边线段长些,最右端表示完全肯定右边线段长些,中间各点表示肯定的各种程度。
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分两部分给出。第一部分是整理后的数据,格式如下表: 比较刺激(mm) 反应时(ms) 自信度
判断为比较刺激长的百分数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整理后的数据是把每个比较刺激的10次判断加以平均或累积所得的结果。根据以上数据,以比较刺激为横坐标,会得到三条曲线:反应时间曲线(TM)、自信度曲线(CM)以及把比较刺激判断为长于标准刺激的百分数曲线(%L)。把三条曲线放于同一图中,可以对所得的结果做分析比较。
第二部分是原始数据。格式如下:第一列是110次判断的比较刺激(按实验时的先后顺序给出),给出长度值(40-60mm)。第二列是比较刺激的呈现位置(左或右)。第三列是被试的判断,判断比较刺激长,记作“长”,判断标准刺激长,记作“短”。第四列是对每个比较刺激所做反应的反应时。第五列是对每个比较刺激所做判断的信心估计值,范围从-100到+100。其中+100表示完全肯定比较刺激长,-100表示完全肯定比较刺激短。
思考题:
1. 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2. 反应时间是否可以作为制作心理物理量表的一种度量? 为什么?
参考文献:
赫葆源、张厚粲、陈舒永等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版 218-219页
等分线段的准确性 英文名称:HALVELINE
简介:
等分线段法是测量长度差别阈限的又一种方法。实验过程中被试只需要对给定的线段判断出中点即可,操作较为灵活、简单。在用这种方法测量差别阈限时,被试调整得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调整后线段长度与平分后线段的标准长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就代表差别阈限。
计算机的图形显示是通过象素完成的。象素大小相等且等距,因而对由象素组成的线段的长度测定是极为准确的。本实验用等分线段法来测量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的线段材料分为水平和垂直的两种,便于克服空间误差。线段长度共有四种:60mm、80mm、100mm和120mm,每种长度依水平和垂直方向各有5条,即被试总共要做40次测试。每次呈现线段时,被试用鼠标点击其认为是线段的中点的位置,再点击“确定”按钮确认,进入下一个试次。
结果与讨论:
按四种标准线段的长度分别计算判断误差的平均数,数据分三列列出,第一列为等分后线段的标准长度;第二列为各种长度的绝对差别阈限,第三列为相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标准长度)。见下表所示:
等分后线段的标准长度 绝对差别阈限
相对差别阈限 30mm 40mm 50mm 60mm
系统根据上表以等分后线段的标准长度为横坐标、相对差别阈限为纵坐标作图。 让被试来解释结果是否符合韦伯定律。
交叉参考:平均差误法—线段长度差别阈限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417-418页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英文名称:ordinalSCALE
简介: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和幂定律。
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可以使用对偶比较法或等级排列法。等级排列法是一种直接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被试将所呈现的一系列刺激按优劣和喜欢-不喜欢的顺序依次排列。等级排列法与对偶比较法的不同在于,等级排列法一次对所有的刺激进行排序,因此,在空间误差可以忽略的前提下,等级排列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最简捷、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市场研究和收视率调查等应用研究中比较常用,如调查消费者对同类商品的评价和购买意向的排序等。根据等级排列的结果,可以用下述公式计算两个顺序量表的相关,相关系数越小,差异越大。公式如下:
ρ=1-(6∑D2)/n(n2-1) ρ-等级相关系数 n -刺激的数目
D -对同一刺激判断的等级差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等级排列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系统随机呈现四组材料的图片(方块、自行车、玫瑰花和雨伞),每组图片的图案相同但颜色不同。被试看一遍所有的图片后,根据对不同颜色图片的喜好程度,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进行等级排序,1代表最喜欢,9代表最不喜欢。
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实验共有九种颜色,它们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灰、黑。共36张图片,不同颜色图片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
九种颜色的RGB颜色参数值如下: 颜色
RGB值 颜色
RGB值 红
(255, 0, 0) 橙
(240,120, 48) 黄
(255,255, 0) 绿
( 0,255, 0) 青
( 30,200,200) 蓝
( 0, 0,255) 紫
(135, 0,210) 灰
(125,125,125) 黑
( 0, 0, 0)
等级排列法呈现图片种类及颜色组合表如下:
物品颜色 物品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灰 黑 方块 自行车 玫瑰花 雨伞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然后开始实验。
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中记录被试的等级排列结果,按照爱好顺序制成颜色爱好量表。如下表: 材料
颜色爱好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方块 自行车 玫瑰花 雨伞
结果数据中还将呈现不同物品颜色爱好程度差异曲线(颜色为X轴,颜色爱好程度为Y轴)。
可以用下述公式计算两个顺序量表的相关,相关系数越小,差异越大。公式如下: ρ=1-(6∑D2)/n(n2-1) ρ-等级相关系数 n -刺激的数目
D -对同一刺激判断的等级差
交叉参考: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参考文献:
张学*编 实验心理学实验讲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实验研究中心 31-32页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68-69页
准备时间与简单反应时 英文名称:FOREPERIOD
简介:
简单反应时是指一个刺激出现,要求被试从看到或听到刺激到立即作出反应的这段时间间隔,由于该反应时是感知到刺激就立即作出反应,中间没有其它的加工过程,因此也被称为基线时间。准备时间则指的是从发出预备信号到刺激呈现之间的时间,也称为前期(foreperiod)。研究证明,不给预备信号比给预备信号反应时要长。如果给预备信号,准备时间的长短与反应速度也有关系。如果在准备信号发出后紧接着就呈现刺激,被试就来不及准备,不能迅速反应。如果准备时间太长,被试又会注意涣散,也不能做出迅速的反应。C.W.Telford曾采用听觉刺激对29个未受训练的被试进行过试验,结果发现1-2s的准备时间的反应时比5s和4s的要短些。一般说来,最优的准备时间大体上在2s左右。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的实验任务有两种:视觉任务和听觉任务。实验时屏幕上先呈现一个“+”的预备信号,一段准备时间后呈现刺激,要求被试迅速作出反应。视觉任务中刺激物为绿圆,听觉任务中刺激物为单音。
实验程序设置有三种准备时间:1s、2s和6s。任务安排按照ABBA方式,其中A为视觉任务,B为听觉任务。每个任务单元中,每种准备时间呈现8次,共24个试次,顺序随机。每个试次中,屏幕上先呈现预备信号“+”,时间为500ms,500ms后“+”消失,间隔一段随机化(可能为0.5s、1.5s或5.5s)的时间后再呈现任务刺激,呈现时间为1s。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后迅速按相应键作反应,记录其反应时。
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即刺激呈现之前作出反应,则该次反应无效,计算机将警告抢码被试,并重新进行测试。
实验过程中每个任务单元结束后休息30秒,再开始下一次。
结果与讨论:
分别统计在视觉任务和听觉任务中,不同准备时间下的简单反应时,同时系统还提供上述情况下反应时的折线图。
试根据实验结果图讨论准备时间对简单反应时的影响以及不同任务条件下这种影响是否具有一致*叉参考:简单反应时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34-335页
第五部分 认知心理学实验
概念形成
英文名称:CONCEPT
简介: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实验室中为了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常使用人工概念。
制造人工概念时先确定一个或几个属性作为分类标准,但并不告诉被试,只是将材料交给被试,请其分类。在此过程中,反馈给被试是对还是错。通过这种方法,被试可以发现主试的分类标准,从而学会正确分类,即掌握了这个人工概念。通过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一般来讲,被试都是经过概括—假设—验证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
叶克斯复杂选择器可用来制造人工概念。本实验模拟叶克斯复杂选择器来研究简单空间位置关系概念的形成。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共有4个人工概念,难度顺次增加。
实验时,屏幕上会出现十二个圆键,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其中只有一个实心圆与声音相联系,此键出现的相对位置是有规律的,被试要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概念),找到这个键。被试用鼠标点击相应的实心圆,如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明选择错误;如果有声音呈现,同时该圆变为红色,则表明选择正确。只有选择正确,才能继续下一试次。当连续三次第一遍点击就找对了位置时,就认为被试已形成了该人工概念,实验进行到下一个概念。如果被试在60个试次内不能形成正确概念,实验自动终止。
结果与讨论:
结果文件结果分数列出的是被试达到正确前所用的遍数(不包括连续第一次就对的三遍)。详细反应里面有概念内容的介绍,另外分四列印出其它结果:第一列是概念编号;第二列为遍数;第三列为每遍中反应错的次数,如为0则表示这一遍第一次就做对了;第四列表示这一遍所用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根据结果试说明被试概念形成的过程。
交叉参考:思维策略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19-321页
表象的心理旋转 英文名称:ROTATE
简介:
表象是类似于知觉的信息表征。七十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重要的一项是表象旋转的研究。
Cooper等人1973年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即镜像)字母来研究表象的旋转。实验要求被试在看到呈现的字母后,不管其具体方位和倾斜角度如何,尽快判断该字符是正的还是反的,并按键作出反应。如果反应错误,该次实验在以后还会重复,直至反应正确。
Cooper的实验表明:旋转180°时,反应时最长(无论正反),而0°和360°时,反应时最短。说明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所需的心理旋转越多,用时也就越多。
方法与程序:
用字母R来重复Cooper的表象旋转实验。有不同方位的正和反的R字母共12种,随机呈现给被试,每种呈现6次,共72次实验。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式:绿键为正,红键为反。强调要在尽量正确的前提下,尽快反应。
结果与讨论:
将被试的结果按在不同的R条件下的表现列成表格,表明了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结果图中是以旋转角度为横坐标,反应时为纵坐标的折线图来展示不同的R字母的反应时情况。
详细结果的第一列是R的倾斜角度,共6种;第二列是R的正反;第三列是被试的判断;第四列是反应时(毫秒)。
交叉参考:想象和表象 参考文献:
王甦等著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25页
减法反应时-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 英文名称:MINUSRT
简介:
六十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人的短时记忆信息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即听觉编码。Posner等人(1969)的实验却表明,它也可以有视觉编码。现在一般认为: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不仅如此,Posner的实验清楚地说明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减法反应时方法,其逻辑是:如果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而其它方面相同,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也是这个心理过程存在的证据。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重复Posner等人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或同时呈现,或有一定间隔,让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
本实验所用字母对是AA(6次)、BB(6次)、Aa(6次)、Bb(6次)、AB(3次)、BA(3次)、Ab(3次)、Ba(3次),共出现36次,有三种呈现间隔:0s(即同时呈现)、0.5s和2s,采用如下拉丁方设计,即:第一次36张随机呈现,前12张间隔0s,中间12张间隔0.5s,最后12张间隔2s;休息30s后再做36张,间隔时间按0.5s→2s→0s的顺序;第三次的36张则采用2s→0s→0.5s的顺序。
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解释反应方法。被试明白后开始实验。 结果与讨论:
详细反应记录分为六列,分别是:字母、间隔时间、种类、被试的判断、被试判断的结果(正确或错误)和反应时(毫秒为单位)。
整理结果,计算每种时间间隔下的平均正确反应时,填入下表。 字母类型 AA,BB Aa,Bb
AB,BA,Ab,Ba 间隔 0ms 500ms 2000ms
系统根据上表以间隔时间横坐标、反应时为纵坐标作图。 让被试对结果做出解释。
交叉参考:简单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 辨别反应时
参考文献:
杨博*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53-357页
空白试验法-学习的策略 英文名称:BLANK
简介: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是对某一类事物的概括。概念形成也称作概念学习,是指个人掌握概念的过程。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现代心理学中已经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关于概念形成曾经有好几种观点,但占主导地位的是Bruner,Goodnow和Austin提出的假设考验说。这种观点认为,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储存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这些可能的假设组成一个假设库。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被试首先从假设库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假设并据此作出反应,对假设进行考验。如果被试作出的这个反应被告诉是正确的,就继续使用这个假设,否则就更换假设,持续这个过程直到形成某个概念。
Levine对概念形成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进一步发展了假设考验说。1966年,Levine为了直接度量被试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的假设和假设考验的行为,提出了空白试验法(Blank Trial Procedure)。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让被试在主试不给予反馈的条件下,对一系列的刺激作出反应,那么就可能确定这种反应的基础即假设。这种方法可以客观地揭示被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假设。
应用空白试验法的一个典型实例是:给被试成对地呈现两个刺激,例如字母X和T。这两个字母还在大小、颜色(黑白)、横杠的位置(左右)等维度上有区别。这样就有四个维(量)度,每个维度有两个值。在一对刺激中,两者在四个维度上有区别,但每次实验只安排一个属性为有关属性。也就是说,在一对刺激中,一个刺激为肯定实例,另一个则为否定实例,只有一个属性将两者区分开来,并把这一点告诉被试。在这样的刺激安排*有8个可能正确的假设,肯定实例可以是大的,小的,黑的,白的,左边的,右边的,X或T。可以设想,在任何一次试验中,这8个假设中的一个将引导被试作出选择。Levine的实验的特点在于:他将四对刺激即4次试验作为一组,对被试进行多组试验。在这些试验中,主试对被试的反应不给予反馈,由此称为空白试验。Levine的设想是,如果被试得不到反馈,他就没有根据来改变他对这些试验采用的假设。Levine设计出包含空白试验的16次试验的程序,在这16次试验中,仅在第1,6,11,16次试验给被试以反馈(+表示反馈试验中的肯定实例),在两次反馈试验之间嵌进4次空白试验,不给被试反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被试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来掌握概念,同时又可以直接度量被试假设考验的行为。如果被试能对反馈提供的全部信息进行最优加工,那么他在得到第一次反馈之后,就能从8个可能的假设中排除4个,剩下4个有待考验;第二次反馈又将从剩下的4个假设中排除2个;第三次反馈给被试留下一个正确的假设,而第四次反馈则对这个假设进行验证。两次反馈之间的空白试验可以对一个假设进行考验。应用这样的16次试验程序,不管被试是否能进行最优的信息加工,都可揭示被试假设考验行为或概念形成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类似的程序对概念形成的过程进行研究。 方法与程序:
实验时屏幕的两侧会同时出现一个数字和一条横线。数字内容可能是5或2,形状可大可小,颜色可能是红色或绿色,横线可在数字上方或在数字下方。这八种条件中,有一种是计算机预先设定的标准,要求被试把它找出来。例如,被试可以猜测标准为红色,则每次当红色数字出现在屏幕左边或右边时,被试应按下红键(对应左边)或绿键(对应右边)。一组实验进行16次,其中第1、6、11、16次被试可以根据屏幕给出的反馈确定或修改标准,这样直到某一组16次全部做对为止或超过8组。
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为被试达到标准所尝试的组数。详细反应中包含正确的概念,以及被试在每组中的具体反应,分五列呈现,第一列为序号(即组内的顺序),第二列为左侧刺激的具体内容,第三列为被试的选择,第四列为被试选择的正误,第五列为本次选择的时间,单位为毫秒。
根据实验结果说明被试概念形成的过程。
思考题:
根据你的实验结果说明你的概念形成过程符合哪个概念形成理论?
参考文献:
王甦 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40-275页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英文名称:SERIALSEARCH
简介:
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Sternberg最早研究这个问题,即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这个实验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即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的,并且是从头至尾扫描的。
虽然这个理论现在仍有很大争论,但它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个实验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法─相加因素法。其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则它们属于同一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独立,则它们属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模仿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了解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过程。 实验给被试呈现一列数字(记忆集),相继呈现,每个呈现1.2s,全部数字(1个到6个)呈现完后,过2s,伴随一声长音,又出现一个数字,并开始记时,要求被试判断它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键反应。
实验中记忆集大小共六种(1到6),其中1,2,3和6各做12次,4做8次,5做10次,“是、否”反应和位置完全平衡,共做66次,随机呈现,每次先提醒注意,再呈现记忆集,然后测试。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强调反应方法:“是”按红键,“否”按绿键。被试明白后开始正式实验。
结果与讨论:
结果第一行为记忆集,从1到6;第二、三行分别为“是”与“否”反应的反应时。第四行是同一记忆集的正确率。
详细结果*八列,依次为:序号、长度、位置(靶子所处位置,0表示没有靶子)、目标(要搜寻的数字)、数字串、判断(被试的判断)、结果(被试判断的正确性)、反应时。
以记忆集为横坐标,以反应时为纵坐标画图,并计算公式RT=cN+(e+d)中的参数值。 交叉参考:系列位置效应 短时记忆广度 数字记忆
参考文献:
王甦等著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54-161页
记忆的加工水平 英文名称:PROCESS
简介:
当前的记忆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两种记忆说和加工层次说(levels of processing或LOP)。
前者认为记忆主要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长时记忆是一个信息库,可以长期贮存大量信息;而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容量以内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短暂地保持。外部信息首先通过感觉通道进入短时记忆,然后可以通过复述进入长时记忆,否则就被遗忘。这种学说被众多实验,例如经典的自由回忆条件下的系列位置效应,临床以及生物学的证据所支持。
而后者是由Craik和Lockhart于1972年提出的。Craik等人指出,两种记忆说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容量有限是短时记忆的一个重要特性,然而这个有限容量的性质是模糊不清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也不像初期所想象的那样不同;两种记忆说在方*上也存在着缺陷,等等。因此,他们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加工层次模型。这个学说认为,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肤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感觉分析涉及刺激的物理特性;较深的分析则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提取。这种加工系列体现出不同的加工深度,更深的加工深度意味着更多的意义或认知分析。记忆痕迹实际上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那些受到深入分析的信息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而那些只受到肤浅分析的信息则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这样,加工水平说就从信息加工的操作出发,用不同的加工水平来取代不同的记忆结构,提出了与两种记忆说相对立的观点。
加工层次说的实验范式为不随意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具体如下:要求被试完成不同的定向任务(oriental task),通常任务水平有字型、语音和字义。结果一般是,完成字义任务的条件下识记效果最好,其次为语音任务的操作,最差的是在对字型这样的物理属性加工的任务之下。有的实验结果同时表明,在加工时间上,语义任务的时间最长,语音任务其次,而字型任务的加工时间最短。
上述早期的理论和研究是针对外显记忆提出和进行的。近10多年来,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兴起,心理学家们逐渐把注意转向了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似乎是不同的:较多的意义加工通常会导致较好的外显记忆,但并不一定导致较好的内隐记忆;某些内隐记忆似乎更多地受到感知觉加工数量的影响。1983年,Jacoby的一项实验十分典型:在实验的第一部分,他要求被试在3种条件下大声读出一系列单词,这3种条件要求的对单词意义的加工是逐渐增多的,对单词形状的感知觉加工却是逐渐减少的。实验的第一部分结束后,被试或者进行再认测验,或者进行知觉辨认测验。实验结果表明,再认成绩随着意义加工的增多而不断提高;而知觉辨认的成绩却随着意义加工的增多而降低,即随着感知觉加工的增多而提高。
本实验将通过再认测验和知觉辨认测验考察不同的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从而验证加工水平与记忆持久性的关系以及加工提取的一致性。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再认成绩应随着意义加工的增多而提高;知觉辨认成绩则应随着字形加工的增多而提高。
方法与程序:
一共100对单字反义词词对,学习其中的50对。要求记忆的是50对中的一个字。分三种方式呈现:先呈现注视点,再直接呈现要记忆的字;先呈现要记忆的单字的反义词,然后呈现要记忆的单字;先呈现要记忆的单字的反义词,然后呈现问号,让被试报告出要记忆的单字。
测验分为2种:再认和辨认,各测一半,即25个。但每种测验会加入25个新字。即再认任务一共50个单字,辨认也一共是50个单字。
根据被试的编号的奇偶性,分成两种测验顺序:再认-辨认,辨认-再认。 在辨认中,先将单字在photoshop中运用高斯模糊,然后以很快的速度呈现。
结果与讨论:
在结果中列出辨认任务中的新词和旧词各自的辨认正确个数和正确率,再认任务中击中和正确否定的次数和正确率。结果还记录了被试每一次的具体反应。
参考文献:
王甦 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03-136页 朱滢主编(2000)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356-362页
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 英文名称:FIT
简介:
非对称性搜索是指在若干个甲类项目(干扰项)中找到一个乙类项目(靶子),与从同样的若干个乙类项目(干扰项)中找到一个甲类项目(靶子),两者的搜索速度有显著差异,出现非对称现象。也就是说,当甲乙两类项目互易靶子或干扰项的角色时,搜索所需时间不同。
Treisman自八十年代以来进行了一系列非对称性搜索实验,其中拓扑特征与非拓扑特征的非对称性是较为复杂的一种,而且结果也不确定。Treisman曾经用封闭的三角形和角做靶子分别进行搜索实验,结果表明三角形靶子的搜索快于角。这提示封闭性这一拓扑特征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但是封闭性是否为前注意加工的特征一直存在争论。Julesz(1981)根据他的质地分离实验结果否定封闭性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他认为自由线段的终端或终端子(terminater)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直线与角都有两个终端子,而三角形没有终端子。如果要用终端子来说明上述三角形和角的搜索非对称性,那就意味着,从有终端子的干扰项中搜索无终端子的靶子要快于相反的条件。但是在另外一个实验中,Treisman应用封闭圆和开口圆做靶子分别进行视觉搜索的实验却发现了与三角形实验相反的结果。以封闭圆和开口圆作为靶子,可以研究封闭性和线段终端两类不*质的特征。开口的大小分成三种,分别占圆周长的1/2,1/4和1/8。实验结果发现对这两类靶子的搜索存在着强烈的非对称性,开口圆的搜索是快速的,基本不受开口大小和干扰项数目的影响;但是,封闭圆的搜索却是较慢的、系列的。总体上,开口圆的搜索要快于封闭圆的搜索。比较以上的两个实验,结果令人困惑。三角形搜索快于角,这提示封闭性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但封闭圆搜索慢于开口圆又否定封闭性是前注意加工的特征。Treisman尝试解释这种矛盾的结果,她设想三角形可能在某个其他的简单特征上有别于角或线段。开口圆具有的线段终端可在前注意阶段被觉察,因此开口圆可被快速搜索;而封闭性可看作封闭程度的连续体,可在不同程度上被封闭圆和开口圆共有,当二者差别大时(开口比例为1/2),封闭圆较易搜索,而开口小时搜索就慢。
总的来说,这个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实验通过对封闭圆和开口圆分别做靶子进行视觉搜索的实验,来了解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现象以及封闭性这一拓扑特征在前注意加工中的作用。
方法与程序: 实验材料:
靶子:开口圆或封闭圆。
开口大小:三种,1/2、1/4、1/8(指开口占圆周长的比例)。 画面大小:干扰项的数目,1个、6个、12个。
实验程序:
按实验要求在屏幕上搜索一段圆弧(开口圆)或一个圆圈(封闭圆)。搜索到了,请按下红键;如果没有找到,请按下绿键。如果按错键,要求立即改正。
每六个试次后休息10秒钟。 结果与讨论:
1.封闭圆和开口圆的非对称性搜索实验结果(建议取全班整体实验结果的平均数)。
表1 封闭圆和开口圆的非对称性搜索的时间(ms) 搜索项目 开口圆 封闭圆 画面大小 开口大小 有靶子 无靶子 有靶子 无靶子 1 1/2 1/4 1/8 6 1/2 1/4 1/8 12 1/2 1/4 1/8 2.以画面大小(干扰项的数目)为横坐标,以搜索时间为纵坐标画折线图。
3.比较开口圆和封闭圆分别作靶子是否存在显著的搜索非对称性,以及是否受到画面大小的影响。
4.尝试解释导致实验结果的原因。 思考题:
1. 除了拓扑特征与非拓扑特征的非对称性搜索之外,还有哪些非对称性现象? 参考答案:不连续维量的有无性特征,连续维量的数量多少特征,标准特征与偏离特征。 2. 非对称性搜索实验的研究意义?
参考答案:证实了前注意加工阶段的存在及靶子和干扰项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王甦等主编 当代心理学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22页
内隐记忆
英文名称:IMPMEMORY
简介:
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ch__nk,o_t_us,_og_y_,_l_m_te。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chipmunk和bogeyman;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octopus和climate这两个词。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在实验中,Schacter等人对测验的时间间隔进行了控制,有的是在一小时后,有的是在一周后进行测试。在这两种情况下,后者对所学单词的再认,即有意识的回忆,远不如前者准确,但对于补笔测验的结果,两种情况下完全等同。这就是说,引起单词填补测验中的启动效应的,是在测验前看到这一单词所引起的某种并非自觉记忆的因素。同样有意思的是,对某一单词而言,即使被试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这一单词,启动效应也会产生。事实上,不管被试记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该单词,启动效应的强度是一样的。这些研究结果似乎告诉我们:启动效应的产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G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概念,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内隐记忆的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由于内隐记忆的特征限制,要测量内隐记忆只能用间接法,而不能按照传统方法直接来测量记忆的内容。目前,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有知觉辨认、单词补笔等。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的方法,以验证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比较外显和内隐记忆测试的结果有何不同。
方法与程序: 实验材料:
共有160个词语,分成两组,每组各80个词语。一组为学习用词,一组为混淆用词(见附录一和附录二)。
缓冲词20个(见附录三)对每个被试都相同,不包括在学习用词中,随机呈现。 实验程序: (1)学习
每个被试按5个缓冲词―40个学习词―5个缓冲词的顺序学习(这个分类过程被试不知道),每个词语呈现1秒。40个学习词及10个缓冲词是分别从80个学习词及20个缓冲词中随机挑选出来的,随机呈现给被试。
休息5分钟。
重复上述程序,只是换了剩余的10个缓冲词和剩余的40个学习词。 休息15分钟。 (2)测试
每个被试做4个测试,流程为:再认1―知觉辨认1―知觉辨认2―再认2。 ①再认1:
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随机从8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20个没有学习过的(随机从8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依次逐个呈现,当被试按键反应后呈现下一个字。
②知觉辨认1:
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是学习过的(随机从剩余的6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20个没有学习过的(随机从剩余的6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每个词逐个随机呈现,呈现时间为50ms。被试直接在计算机上输入辨认的结果;然后按键呈现下一个词语。
③知觉辨认2:
程序同知觉辨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是随机从剩余的4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出来的;20个没有学习过的是随机从剩余的4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出来的。随机呈现给被试。
④再认2:
程序同与再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是随机挑选后剩余的20个学习用词;20个没有学习过的是随机挑选后剩余的20个混淆用词。随机呈现给被试。
结果与讨论:
再认结果:给出击中和虚报各自的次数和百分比率。 知觉辨认:给出新词、旧词各自的知觉辨认正确率。
旧词的知觉辨认正确率减去新词的辨认正确率即为启动效应(内隐记忆)。如果两者有显著差异,则证明有内隐记忆现象。
详细反应中还列出了被试每一次的具体反应。 思考题:
1. 为什么在每一部分实验前和后要使用缓冲词? 答案:防止系列位置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试根据实验程序说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答案: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外显记忆则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忆往事(如再认学过的单字)。
参考文献:
朱滢 启动效应-无意识的记忆 当代心理学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37-67
附录:
低频词160个,频率为0.0008。摘自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出版社,1986年版。
一.学习用词 步兵 柴火 除夕 笛子 法规 火光 两极 罗盘 保健 邮政 省城 水牛 文稿 结局 大豆 饭碗 斧头 宫殿 极地 界限 暖流
铺盖 闪亮 身躯 手稿 天线 头目 退化 橡皮 雪茄 炎夏 遗体 叶片 云彩 脂肪 钟点 姊妹 冰雪 稻谷 电器 烦躁 甘蔗 骨肉 禁区 蝌蚪 前程 秋季 肉眼 饲料 体质 调和 形体 学期 英语 志气 尊严 把戏 病号 残渣 大局 电能 地狱 叮咛 短发 飞蛾
概况 鸽子 寒风 火箭 绘画 救星 盔甲 门帘 牡丹 喷泉 食指 体操 蜗牛 戏台 烟尘
二.混淆用词 标点 参数 垂体 对手 毫升 胶片 理念 场所 铃虫 桑叶 石墨 涂料 夜幕 云雾 顶端 反射 公务 海参 甲板 马车 前肢 砂砾 神奇 石板 手背 天堂 头部
宪兵 规格 羊羔 选集 音响 油脂 园地 朝阳 反常 笔杆 厕所 典礼 地址 符号 耕作 急流 精华 硫酸 曲线 热血 诗句 顺序 糖果 痛恨 演讲 严寒 造型 组合 祖母 被告 炒面 锄头 涤纶 当铺 胆量 动乱 废物 法则 顾问 海滨 海龟 黄金 街坊 公道
粮站 牦牛 叛军 山沟 铁轨 围墙 纬线 秧歌 写生
三.缓冲词 公会 河心 市长 文风 米行 器件 人情 亲兵 银子 石级 北面 矿长 刨子 青天 棉条 处长 光驱 毛巾 日历 玻璃
记忆错觉
英文名称:MEMILLUSION
简介:
记忆研究发现存在两类记忆错误:遗忘和歪曲。自从Ebbinghaus开始进行记忆的实验研究以来,心理学家们对遗忘的系统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然而记忆的歪曲现象却一直被人们忽视了。Bartlett(1932)的“幽灵之战”的故事以及Loftus&Palmer(1974)的目击交通事故的实验都有力地证明了记忆歪曲的存在。记忆并不是大脑内所贮存图象的再次激活,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一种复杂的建构产物。在建构的过程中,回忆者的态度、预期和过去的经验会导致多种类型的记忆错觉。
关联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记忆错觉现象。当人们经历了一系列有紧密联系的信息之后,他们很容易将一些和经历过的信息密切关联的但实际上并未呈现过的信息认为是发生过了。
Deese(1959)发现如果给被试呈现一些和目标词相关联的词,他们会错误地回忆出实际上并没有呈现过的目标词,并将这一现象称为“语词介入”。但是Deese的发现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Roediger & McDermott(1995)借鉴了Deese的这种研究方法,并将其拓展到虚假再认和元记忆判断的研究中。他们发展出了三十六个实验用的词表。每个词表包含一个关键诱饵(如寒冷),即不呈现的目标词,和十五个与它密切相关的学习项目(如冬天、冰雪、霜冻、感冒、发抖等)。研究者们将这种以相关词的呈现来引发虚假回忆和虚假再认的实验方式称为Deese-Roediger-McDermott 范式,即DRM范式。实验发现被试通常会自由回忆或者再认出关键诱饵,甚至认为清晰地记得关键诱饵呈现当时的各种细节特征。结果显示,关键诱饵的虚报率显著地高于无关的干扰项目,甚至接近学习项目的击中率。因此关联效应可以有效地引发虚假记忆,为我们系统地实验研究记忆错觉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途径。
对关联效应的理论解释仍存在争议。较为人们接受的有模糊痕迹理论和信源检测理论。前者认为概括性表征导致了对关键诱饵的虚假回忆,后者认为是被试对信源的混淆导致了记忆错觉。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采用DRM范式研究关联性记忆错觉的实验方法。
方法与程序: 实验材料
关联性记忆词表18个。每个词表包含一个关键诱饵和12个与之相关联的词。排列方式按照与关键诱饵的联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学习词表10个,其中第一个和第十个作为缓冲材料,不测验。再认测验由8个学习过的和8个未学习词表中的1,4,7,10项,以及相对应的16个关键诱饵组成。
实验程序
1. 学习阶段:实验材料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用于被试学习。每个词表的关键诱饵不呈现,按词表顺序依次呈现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呈现500毫秒。
2. 干扰1分钟,做加法运算任务。 3. 再认阶段:实验材料随机呈现。 结果与讨论:
详细结果中,分为六列:第一列为呈现的词;第二列为该词所在的词表号;第三列为该词在其所处词表中位置;第四列为该词是否在学习时呈现;第五列为被试在再认中的判断;第六列为被试的判断的准确性。
统计出被试的三种再认率,整理成下表。 表1 对学习的词和关键诱饵的再认率 单词类别 再认率(%) 学习单词 正确再认率: 关键诱饵 虚假再认率: 未学单词 错误再认率:
然后以单词类别为横坐标,以再认率为纵坐标画图,便于清楚比较三种类别的再认成绩。 1.考验学习单词、关键诱饵和未学单词的差别是否到达显著水平。
2.尝试解释导致虚假再认的原因。
思考题:
1. 如果实验中的测验改为自由回忆,实验结果会怎样?
参考答案:实验结果和再认测验的结果相似,可成功引发虚假再认。 2. 在实验前告诉被试实验的目的对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有警告提示后,虚假再认率会降低,但不会彻底消除。 3. 你认为什么因素会影响关联性记忆错觉?
参考答案:年龄、注意水平、呈现时间、词表容量等。
参考文献:
张力、朱滢 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 心理学报 1998 30(4)
无意识知觉的实验研究-错误再认 英文名称:FRECOG
简介:
所谓错误再认是指,在进行再认测验的时候,那些实际没有学过的项目被给出“学过”的反应。与以往的再认测验不同的是,每个测验词呈现之前闪现一个背景词,用于干扰被试的反应。背景词与测验词的关系有三种:(1)匹配:背景词和随后的测验词完全相同;(2)不匹配:背景词和测验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3)基线:背景词是一个非字。研究者(Jacoby & Whitehouse,1989)的一个有趣发现是:背景词对测验词的影响依赖于背景词的呈现时间。当背景词的呈现时间较短时(如50ms),一个没学过的测验词在匹配背景下比在不匹配背景下更有可能被给出“学过”的反应,也就是说,在匹配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要高于不匹配条件下;而当背景词呈现时间较长时(如200ms),则出现相反的情况,被试在匹配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要低于不匹配条件。在本实验中,我们控制了背景字的注意水平。
Jacoby和Whitehouse认为,在匹配条件下,由于背景词和测验词完全相同,会引起测验词知觉熟悉性(Johnston,Dark,&
Jacoby,1985)的提高,而被试对这种知觉熟悉性的提高的归因依赖于背景词的知觉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当背景词被有意识知觉到时,被试会将这种知觉熟悉性的提高归因于背景词的呈现,因而错误再认率低;而当背景词被无意识知觉到时,被试会将这种知觉熟悉性的提高归因于在前面的学习阶段学习过,因而错误再认率高。可见这种错误再认的质的差异反映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之间的质的差异。
方法与程序:
这个实验是一个2×3两因素混合设计。两因素为:(1)背景字的注意水平:分高、低两个注意水平,采用组间设计。提高注意水平的方法是在背景字的周围加一个小方框,低注意水平下不加小方框。这里的一个控制变量是背景字的呈现时间,定为60ms。(2)背景字与测验字的关系:有匹配、不匹配、基线三种条件,采用组内设计。在基线条件下,背景字是一个非字,由汉字的偏旁构成但无意义。
选取256个汉字作为实验材料,字频为18-90/百万,全部为名词。其中16个用于练习,其余240个汉字分为两组,每组120个汉字。其中一组用作再认测验中的新字(没学过的字),另一组用作再认测验中的旧字(学过的字)。每组又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小组,每
个小组30个汉字,分别用于下列四种条件:匹配条件下的背景字和测验字,不匹配条件下的测验字,基线条件下的测验字,不匹配条件下的背景字。把这8组汉字在8种条件下(新vs.旧×上述4类字)进行拉丁方的排列,就产生8种排列顺序,每个被试用一种顺序进行测验,在所有被试中,8种排列顺序被应用的次数相等。根据这样的结构,被试在学习阶段学90个汉字,再认测验时测180个汉字(90个学过,90个没学过)。在学习和测验的时候,汉字的呈现顺序是随机的,但有一个限制条件是:同一实验条件下的汉字连续呈现不能超过3个,以保证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汉字在整个呈现序列中分散开来。
16个用于练习的字,其中6个是学习过的,3个放在学习序列的开头,3个放在学习序列的末尾。测验时用作练习的测验字是12个,每种实验条件有两个(新vs.旧×匹配vs.不匹配vs.基线),其余4个字用作不匹配条件下的背景字(新vs.旧,各两个)。
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学习阶段,给被试呈现96个汉字,一秒钟呈现一个,让被试默读并尽可能去记它们,告知被试随后要对这些字进行测验。第二阶段为再认测验阶段,让被试判断每个测验字是否在刚才的96个汉字中学习过,学过按“红”键,没学过按“绿”键。与以往的再认测验不同的是,每个测验字呈现之前要闪现一个背景字或非字。
两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如下: (1)低注意水平条件下:
空白 背景字 掩蔽刺激 空白 测验字
500ms 60ms 500ms 300ms 直到做出反应 (2)高注意水平条件下:
背景字 掩蔽刺激 空白 测验字 (小框) (在小框内呈现)
500ms 60ms 500ms 300ms 直到做出反应 在低注意水平的条件下,每个试次的实验程序如下:(1)空白500ms;(2) 背景字呈现60ms;(3)掩蔽刺激呈现500ms;(4)空白300ms;(5)测验字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伴随着每个测验字有一个提示“学过 没学过”出现,位置在测验字下面约3cm处。被试做出反应后,测验字和提示消失。两个试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秒-2秒之间的一个随机数。在这种实验条件下,指导语不告诉被试背景字的存在,让他们把四个“#”作为测验字出现的警告信号,看到测验字尽可能快地做出反应。两个试次之间的时间间隔在1秒-2秒之间随机变化的目的是使得这种警告信号的说法看起来更为可信。
在高注意水平的条件下,每个试次的实验程序如下:(1)小方框呈现500ms;(2)背景字在小方框内呈现60ms;(3)掩蔽刺激呈现500ms;(4)空白300ms;(5)测验字和提示“学过 没学过”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在这种实验条件下,指导语告诉被试在每个测验字呈现之前有另外一个字闪现,这个字有时和测验字相同,有时和测验字不同,有时是一个非字。这时要求被试完成两个任务:首先大声读出这个短暂闪现的字(非字除外),然后尽可能快地判断测验字是否是前面的96个汉字中学过的字。
结果与讨论:
将各种实验条件下所得的错误再认率列入下面的表格: 实验条件 匹配 不匹配 基线
低注意水平 高注意水平
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检验分析,并作出直方图。讨论所得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预期相吻合。
详细反应中,分为六列:第一列,序号;第二列,字;第三列,该字在词表中的第几行;第四列,类型(1匹配,2不匹配,3基线);第五列,是否学习过;第六列,被试判断是否学过。
思考题:
1. 如果注意水平的改变和刺激特性(如呈现时间)的改变引起类似的结果,说明什么? 2. 你如何理解意识和注意的关系?
参考文献:
耿海燕 朱滢 关于无意识知觉的研究 心理学动态 1998 6(1) 14-19.
耿海燕 关于无意识知觉的实验研究:意识,注意和刺激特性 博士论文(1998) Jacoby, L. L. & Whitehouse, K. An illusion of memory: False recognition influenced by unconscious percep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989, 118, 126-135.
汉语词汇加工过程的抑制机制 英文名称:MOVEWINDOW
简介: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认知活动不仅依赖于激活有关信息的能力,也依赖于抑制无关信息的能力;抑制在注意、知觉、学习记忆、理解、认知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Harnishfeger与Bjorklund把抑制定义为一种基本的认知压抑,它阻止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把无关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排除出去,从而有助于任务的执行。Hasher与Zacks认为抑制负责监控哪些信息应进入工作记忆,并根据当前加工的要求编辑工作记忆的内容,从而限制反应时间的竞争;Neil与Westberry认为,首先在记忆中自动激活各种信息,然后逐步“缩小”激活范围,最后只有那些与当前任务要求一致的表征处于激活状态,这一加工过程即为选择性抑制(selective inhibition),它是一种主动的、受意识控制的过程,发生于分心信息激活之后,并在对有关信息做出反应后结束;Gernsbacher的“压抑”(suppression)概念与此类似,指一种积极降低已激活信息的激活水平的过程,但这种压抑不一定受意识控制,不能简单的把压抑确定为自动的还是受意识控制的,可能这两方面兼而有之。Brainerd、Reyna和Dempster把“抗干扰”能力作为抑制效率的指标。
本实验通过移动窗口阅读与探测再认相结合的实验范式测定汉语词汇加工过程的抑制机制。
方法与程序:
实验材料包括汉语词汇60组:按照语义关系性,可分为语义相关(RW)和语义无关(IW),各30组;按照探测刺激类型,可分为干扰探测刺激(DP)、控制探测刺激(CP)、“Y”反应探测各20组。另外包括填充材料(Filler)30组,目标材料中含有异范畴的词,且平衡“Y”、“N”反应。
具体说来,实验材料可分为8类:
(1)UA,表示黄色目标词是同类的,靶子词在目标词中,属于IW-“Y”反应探测; (2)UB,表示黄色目标词是同类的,靶子词在干扰词中,属于IW-DP; (3)UC,表示黄色目标词是同类的,靶子词不在呈现的词中,属于IW-CP;
(4)RA,表示所有呈现词是同类的,靶子词在目标词中,属于RW-“Y”反应探测; (5)RB,表示所有呈现词是同类的,靶子词在干扰词中,属于RW-DP; (6)RC,表示所有呈现词是同类的,靶子词不在呈现的词中,属于RW-CP; (7)FU,表示黄色目标词不是同类的,用来作为填充材料; (8)FR,与FU类似。
实验伴随声音信号(100ms)在屏幕左上角呈现一个“+”号(550ms),间隔200ms在该位置呈现第一个双字词,500ms后该词消失的同时,在其后面相邻位置处呈现第二个双字词,依次继续(移动窗口)。目标项目为浅黄色,干扰项目为浅蓝色,要求被试理解记忆目标材料并忽视干扰材料。阅读完一组刺激后延迟50ms,伴随声音信号(100ms)在屏幕中心呈现一个“+”号(400ms),间隔50ms在该位置呈现一个白色探测刺激,让被试判断它是否属于呈现的目标材料并按键做出反应。探测刺激最多呈现3000ms,超过这个时间没做反应便认为是错误反应。每次反应后,延迟200ms给出一个“正确”或“错误”的反馈信息(750ms),该信息消失后1000ms开始下一组。
实验共分为6组,每组采用不同的语词实验材料,目的是为了平衡不同的词汇对结果的影响。
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束后,屏幕上会呈现8种实验材料对应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对反应时和正确率基于材料语义关系变量(相关、无关)和探测刺激类型变量(干扰、控制)分别进行MANOVA方差处理。
反应时间(ms) 正确率(%)
被试 RW-DP RW-CP IW-DP IW-CP RW-DP RW-CP IW-DP IW-CP 1 2 ┇ N
注:RW-语义相关,IW-语义无关,DP-干扰刺激,CP-控制刺激。
参考文献:
杨丽霞、陈永明 抑制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杨丽霞、陈永明、周冶金 不同理解能力的个体在词汇加工中的抑制机制 心理学报 2001年第4期 294页
杨丽霞、傅小兰 视-听跨通道汉语词汇信息加工中的抑制机制 心理学报 2002年第1期 10页
视知觉的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英文名称:GLOBALLOCAL
简介:
对于一个客体,是先知觉其各部分,进而再知觉整体;还是先知觉整体,再由此知觉其各部分?自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以来,这个问题在知觉研究中,一直尖锐的存在着。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多于部分之和,整体决定着其部分的知觉,是在其部分之前被知觉的。Navon在1977年对视知觉的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进行了实验研究,其视觉字母识别作业被视为认知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
Navon首先区分了总体特征(global feature)和局部特征(local feature),前者在知觉加工中可以看作整体,而后者可看作部分。例如,一个大的字母H可由一些小的字母S组成,这时大的字母H就是总体特征,小的字母S就是局部特征。Navon的实验中使用的就是这样的视觉刺激材料:大的字母H、S和长方形,它们分别由小的字母H、S和长方形所构成。
实验时,每次呈现一个刺激,要求被试迅速作出反应。在一半的任务中要求被试注意整体,判断大的字母是H还是S;在另一半的任务中要求被试注意局部,判断小的字母是H还是S。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对大字母的识别要显著快于小字母,正确率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在识别H、S时,大小字母之间有一致、无关、*3种关系。数据显示,对大字母识别时,3种关系下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而对小字母识别时,*条件下的小字母识别最慢,与一致和无关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根据实验结果,Navon认为,总体特征的知觉快于局部特征的知觉,而且当人有意识的去注意看总体特征时,知觉加工不受局部特征的影响,但当人注意看局部特征时,不能不先知觉总体特征,否则就不会出现小字母识别在*的条件下反应时最长。因此,支持了总体特征是先于局部特征被知觉的。Navon将这种知觉加工的顺序称为总体特征优先,即知觉是从整体到部分的。
Navon的实验引起了一些心理学家的关注。Kinchla和Wolfe在1979年发现,当小字母达到视角8度时,比总体特征(大字母)更容易识别。后来Navon也在1981年指出,总体优先效应的大小乃至存在是依赖于一定因素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刺激的视角大小和网像的位置。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实验是基本重复Navon在1977年的实验,学习Navon的视觉字母识别作业的实验设计,了解视知觉的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观点,验证Navon的总体优先效应。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的刺激材料外高35mm,有效内容的高度为29mm,共8种,按照总体和局部特征是否一致,可分为三类:
(1)一致:2种,由H组成的H,由S组成的S;
(2)无关:4种,由方框组成的H,由方框组成的S,由H组成的方框,由S组成的方框; (3)*:2种,由H组成的S,由S组成的H。
实验任务有2种:识别大字母是H还是S(此任务的刺激材料6种,分别是由H、S、方框组成的H和S),识别小字母是H还是S(此任务的刺激材料6种,分别是由H、S组成的H、S和方框)。
任务安排按照ABBAABBA方式。在每个任务单元中,6种刺激每种呈现4次,共24个试次,顺序随机。在每个试次中,屏幕上先出现红色注视点,持续1秒,同时伴随蜂鸣声,提醒被试准备。1秒后注视点消失,呈现刺激,时间为80毫秒,然后呈现掩蔽刺激。要求被试按相应的键作出反应,记录反应时和准确性。
结果与讨论:
分别统计在识别大字母和识别小字母任务中,总体和局部特征的关系为一致、无关、*条件下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系统还提供上述情况下反应时的折线图。根据结果数据,做如下讨论:
(1)比较识别大字母和小字母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判断是否存在Navon实验得出的总体优先效应;
(2)在同一识别任务中,一致、无关、*条件的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3)本实验结果支持视知觉的整体加工还是局部加工?试分析总体优先效应的原因。
交叉参考:字词优势效应
参考文献:
王甦 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第1版 41-46页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认知心理学实验课讲义和实验报告 1998年
字词优势效应
英文名称:WORDSUPERIORITY
简介:
字词优势效应(Word-Superiority Effect)指的是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的现象。
这个效应是由Reicher(1969)首先在实验中确定的。他用速示器呈现刺激材料,材料有3类:单个字母、4个字母组成的单词、4个字母组成的无意义的字母串(非字词)。每次给被试呈现1个刺激,然后呈现掩蔽刺激和2个字母,这2个字母的位置对应于先前呈现的刺激中某个字母的位置。要求被试从中选出刚才在该位置上的字母是哪一个,记录被试选择的正确性。Reicher的实验结果表明,识别字词中的一个字母要优于识别单个字母或非字词中的字母,正确率分别高出约8%,差异均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水平。
Reicher的实验引起了广泛注意,此后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都证实了字词优势效应的存在。关于字词优势效应的原因有三种解释:(1)第一种“推论说”,认为当字母在字词中时可以借助上下文而对该字母进行更好的推理,以此解释字词优势效应,强调上下文以及有关缀字规则的知识的应用。(2)第二种“编码说”,认为字词优势效应是由于字词和单个字母的编码不同所致:字词是语音编码的,而单个字母是视觉编码的,视觉编码易受视觉掩蔽的干扰,而语音编码则不受视觉编码的干扰,因而字词中的字母识别要优于单个字母。(3)第三种“两种加工说”,从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来说明字词优势效应:如果将字词看作整体,而将单个字母当作局部,那么字词将先得到整体加工,再得到局部加工。而单个字母却没有这种整体加工。因此字词中字母的识别优于单个字母。以上三种解释的角度不同,均有一定依据,表明字词优势效应可能是一个复杂的知觉现象,涉及知觉或模式识别过程的不同方面和不同水平的加工。
本实验是基本重复Reicher在1969年的实验,略有简化。通过本实验,学习Reicher的实验设计,验证字词优势效应。
方法与程序:
实验有32组字母材料。每一组包含3类:
(1)字词类:一个由4个字母组成的英文单词。单词内无重复字母,且单词中有一个靶子字母,改变该字母,就会成为另一个单词。如word,改d为k,成为work,而d就是靶子字母。
(2)非字词类:将字词类的单词,改变除靶子字母以外的其他字母的位置,使其成为无意义的字母串,如owrd。
(3)字母类:只有靶子字母。
实验中每次随机呈现以上96个刺激材料中的1个。在每个试次中,屏幕上先出现注视点,持续1秒,同时伴随蜂鸣声,提醒被试准备。1秒后注视点消失,呈现刺激,时间为60毫秒,然后呈现掩蔽刺激和选项。选项是2个字母,分别出现在被掩蔽的靶子字母的正上方和正下方。要求被试判断刚才出现在该位置的靶子字母是哪一个,按相应的键作出反应,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准确性。
结果与讨论:
统计字词、非字词、字母三类材料中对靶子字母识别的正确率和反应时。系统还提供三类材料的正确率的柱状图。
根据实验数据做如下讨论:
(1)通过靶子字母的识别正确率,判断是否出现字词优势效应。该效应与反应时的实验结果是否有联系。
(2)单词的熟悉程度、靶子字母的出现频率是否影响字词优势效应的大小。
交叉参考:视知觉的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参考文献:
王甦 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第1版 65-69页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认知心理学实验课讲义和实验报告 1998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