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治愈“艾滋病”之案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中医治愈“艾滋病”之案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

一、马光亚医案(中医治愈“艾滋病”之案例):

吴某,男,38岁,居台湾彰化县福兴乡沿海路4段。1996年一月二十四日初诊。艾滋病已第三期,在林口某医院就医已两年余,致信马医师求治。马医师持一个信念:中国医学历史悠久,学理自成体系,技能代代相传,有其特殊性,对艾滋病危害能够克服,他愿为此尽力。症状:关节疼痛,腹中自觉积粪甚多,坚如石粒,排除夹有未消化菜叶食物;口中溃烂,背上红斑甚多;脉沉玄,重按无力,舌质淡嫩,苔白湿。分析为风寒之邪外束,脾胃虚寒,消化功能衰退至极,艾滋病毒显现于外使然,服升阳益胃汤减黄连,处方如下:人参、黄芪、白术、陈皮、甘草、柴胡、羌活、独活、防风、半夏、茯苓、白芍、泽泻。另服自制蟾酥丸:蟾酥、朱砂、雄黄、铜绿、枯矾、蜗牛、轻粉、麝香、胆矾、寒水石。-----共研细末,水和为丸,如绿豆大,早晚三粒。

服方七付,关节疼痛减轻,消化功能没有进展,大便顽谷不化依旧。只能起到解关节之寒,对脾胃之寒没有效果,改方附子理中汤加温散风寒之药,并另服蟾酥丸。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甘草、羌活、桂枝、防风、白芷。服上方,肠胃寒邪减轻,大便渐正常,唯背上红斑、口中溃汤未退。改用附子理中汤为主,合千金内托散为辅,再增益活血解毒之药,以温脾经之寒和内托散解艾滋病毒外显的红斑和溃汤。附子、人参、白术、炮姜、肉桂、白芷、防风、黄芪、当归、白芍、桔梗、木香、山楂、厚朴。蟾酥丸另服。

本方适证,患者每周来诊一次,咸用此方,有时因气候变化偶感时邪,方有增减,而主方始终不变。病症慢慢减轻:消化正常,背上红斑先退,口中溃汤收敛较慢。马医师加用艾灸,每次灸身柱穴三柱,功效显著。自1月20日起,患者每日服药一剂,蟾酥丸十余粒,身体渐渐正常,体重增加,原先有的膀胱结石,也无意排出。

7月10日,患者背部突发带状疱疹,痛似火烧。匆忙到某医院就诊。主治医生认为死期已到,用药不会有效果,疱疹扩散,难逃过此

关,必须住院。患者惶恐,要回家料理后事,这个医生怜悯他,给开了止痛药,并说无其他药可给。患者返家急忙给马医师打电话,马医师电话传真给方龙胆泻肝汤,顾及脾胃虚寒,去当归、生地,加苍术、砂仁、半夏等和胃之品。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木通、泽泻、甘草、半夏、苍术、砂仁。服3付,疱疹亦不觉疼,转忧为喜,去某医院向医生报告。医见疱疹脓液消退不少,甚是惊奇,吩咐3天再来复诊。患者回家再服三剂,疱疹痊愈。如约来到医院见医生,医生寻问怎么治的,患者直言相告,医生索要方子,说要研究。

这个时候,马医师认为患者体制已改变,免疫功能可能恢复。患者闻言疑信参半,前往石牌荣民总医院化验,挂号2617642-1,由郭英调医生为之检验,结果HIV呈阴性反应。患者心理既高兴也担忧,怕验错了,隔一个礼拜再去化验,结果还是阴性。

如此突出疗效,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台湾最大的医院检验的结果绝无错误---患者消化正常,红斑消退,溃汤收敛,身体渐渐正常,体重增加,这是铁的事实。

马光亚介绍,湖南湘潭人,1914年生,15岁跟名医彭文彩学医,24独立应诊,1947年参加中医师考试,正式步入岐黄。1951年到台湾,在名医覃勒的门下执弟子礼,次年在台北市开业,对温病、气管炎、肝炎、肾炎及多种疑难病症有奇效,声誉大著。著述颇多,如《中医诊断学》《中医外诊法》《台北临床30年》》《温热病新解》《临床辨证与经验实录》等,对中医学术有重大贡献。

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

2004年1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的要求,中国中医研究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坦合作艾滋病研究治疗项目十七年积累的中医药治疗经验,结合我国艾滋病的临床特点和全国中医药界在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研究中的经验起草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初稿。此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治协调小组办公室又多次组织了全国治疗艾滋病中医、西

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对《方案》初稿进行修改论证,形成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此《方案》已在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中初步试用,反映良好。

本方案的重点在中医药对艾滋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认识、中医辩证分型和临床有效治疗方药的介绍。关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等内容,请参见附件1《艾滋病诊疗指南》,在此不再赘述

2. 临床分期及其病理机制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从病毒感染到艾滋病的晚期可分为几个阶段,为了便于临床掌握,本方案中将其分为三期。

2.1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卫外防御体系对入侵邪毒必然进行抵抗,此期或为邪毒犯表,郁于腠理,表卫失和,出现头痛、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或邪毒入侵犯肺,出现壮热、咳嗽、咯痰、头身疼痛等表现;或皮毛宣泄失畅,邪毒郁于肌奏,而见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皮疹,肝脾肿大等,约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总之,此期正邪相搏,但正暂能胜邪。感染之初HIV大量复制,CD4细胞急骤下降,之后HIV复制被相对抑制,CD4仍能恢复至500/mm3或更高。从HIV侵入人体到机体出现抗—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窗口期,约2周~12周。

2.2潜伏期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在经历了急性感染期后,进入一个相当长的无症状期,有的人感染后没有急性期直接进入潜伏期。这一时期的感染者虽然称“无症状”,是指尚未出现与艾滋病相关的症状,并非绝对无症状。此期,正邪相当,正邪斗争进入相持阶段,但正气逐渐被损耗,阴阳、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日渐失调。临床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少华,易于感冒,全身乏力,失眠多梦,焦虑恐惧,情绪低落、头晕目眩、或低热盗汗、烦热口干,淋巴结肿大等,机体抵抗力逐渐降低。感染HIV后的潜伏期约8~10年,在HIV感染6个月时,机体内的HIV病毒载量维持较低的水平,CD4细胞则以平决约30~50/ mm3/年的速度逐步下降。

2.3发病期

艾滋病毒在人体内复制繁殖,不断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此期正不胜邪,正气更虚,各种病邪乘虚而入,导致正虚邪实,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诸不足;或因虚留瘀,因虚致痰,痰瘀互结,消噬正气,临床可见各种机会性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腹泻,消瘦、乏力、俄口疮、咳嗽、头痛,皮疹皮炎,并发PCP、肿瘤、结核等。至终晚期,正气极端衰退,气虚阳损,血虚阴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俱衰,表现为虚赢消瘦、倦怠乏力、萎黄神疲、喘促息微等,终致阴阳离决,生命消亡。发病期CD4在200~50/ mm3 或更低。从进入艾滋病期至病人死亡的时间约0.5~2年。

3.辩证论治(常见证型及处理)

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后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阶段其中医病机表现不一,中医界通过十多年来的探索,对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治疗艾滋病的一些基本方药。目前中医对艾滋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免疫功能、控制机会性感染,改善生存质量,使患者带毒生存。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各种机会性感染错综复杂,为了易于临床操作,对各期进行如下辩证分型论治,在临床上可参照执行。

3.1急性感染期

此期治疗的原则是尽快透邪外出,消除急性感染的症状。 3.1.1风热型:症见身热、头痛、咽痛、微恶风、咳嗽痰黄稠、自汗出、脉浮数、舌苔薄白或兼黄。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

组成: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中成药:板蓝根冲剂,VC银翘片。

3.1.2风寒型:症见恶风、恶寒明显,头痛剧烈,发热汗不出,周身肌肉疼痛,脉浮紧,舌苔薄白。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 、甘草

中成药:川芎茶调散,正柴胡饮。 3.2潜伏期(无症状HIV感染)

此期的治疗原则是尽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全身的功能状态,使正邪处于平衡状态,尽量延缓发病时间。

3.2.1气血两亏型:平素体质虚弱,面色苍白,畏风寒,易感冒,声低气怯,时有自汗,舌质淡,脉虚弱或细弱。

治法:气血双补

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龙眼肉、酸枣仁、远志

中成药:人参归脾丸

3.2.2肝郁气滞火旺型:平素性格内向,情感脆弱,情绪易抑郁,得知自己感染HIV后,更是焦虑恐惧,胸肋胀闷,失眠多梦,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妇女可有月经不调,乳房少腹结块,查体可较早出现淋巴结肿大,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

组成: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当归、白术、茯苓

中成药:丹栀消遥丸。

3.2.3痰热内扰型:平素饮食不节,或嗜食辛辣厚腻,易于心烦急躁,口苦吞酸,呕恶嗳气,失眠,目眩头晕,苔腻而黄,脉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理气和中。 方药:温胆汤加减。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甘草、生姜 3.3发病期

此期的治疗原则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减少死亡率。以下见主症两项、次症三项或见主症三项、次症一项者即可确定为该证型。

3.3.1热毒内蕴,痰热壅肺。

主症:咳嗽、喘息、痰多色黄、发热、头痛。

次症:胸痛,口干口苦、皮疹或疱疹,或大热、大渴、大汗出、日晡潮热。

舌脉:舌红苔白或兼黄,脉浮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组成:半夏、杏仁、陈皮、组成:半夏、杏仁、陈皮、栝楼仁、黄芩、枳实、茯苓、麻黄、生石膏、甘草

中成药:羚羊清肺散,二母宁嗽丸。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之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包括PCP)初、中期可参考此型论治。

3.3.2气阴两虚,肺肾不足。

主症: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干咳少痰,痰稠粘难咳出,乏力。 次证:口干咽燥,午后或夜间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颧红,尿黄,或面色白、气短心悸,头晕,咳嗽无力、咳痰困难或挟血丝,或恶风、多汗,皮肤受风后起痒疹、如粟粒或成片状。

舌脉:舌质干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肺益气,滋肾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熟地、百合、甘草、生地、贝母、白芍、元参、桔梗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或胶囊,养阴清肺丸。

艾滋病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包括PCP)之后期可参考此型论治。 3.3.3气虚血瘀,邪毒壅滞

主症:乏力气短,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至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黯黑。

次症:口干不欲饮,午后或夜间发热,或自感身体某局部发热,或热势时高时低,遇劳而复发或加重,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或肢体麻木,甚至偏瘫,或脱发。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解毒。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黄气、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耕、枳壳、甘草、人参、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或胶囊,补中益气丸。

艾滋病见周围神经炎、带状疱疹后遗症、脂溢性皮炎等可参考此型论治。

3.3.4肝经风火,湿毒蕴结。 主症:疱疹,口疮,不易愈合。

次症:皮肤瘙痒或糜烂、溃疡、或小水泡、疼痛、灼热,或发于面部躯干,或发于口角、二阴,口苦,心烦易怒。

舌脉:苔腻质红,脉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白藓皮、地肤子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皮肤病血毒丸或防风通圣丸,冰硼散、锡类散、湿毒膏外涂患处。

艾滋病见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脓疱疮、脂溢性皮炎、药疹等可参考此型论治。

3.3.5气郁痰阻,瘀血内停。

主症:瘰疬肿块,抑郁寡欢,病情常随情绪而变化,善太息,按之不痛或轻痛,胸胁胀满。

次症:梅核气,或大便不爽,妇女可见月经不畅或痛经或兼血块。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利气化痰,解毒散结。

方药:消瘰丸合逍遥丸加减。

组成:海藻、昆布、牡蛎、玄参、半夏、陈皮、藻、昆布、牡蛎、玄参、半夏、陈皮、连翘、贝母、川芎、茯苓、桔梗、当归、柴胡、白术、芍药

中成药:内消瘰疠丸、牛黄解毒片

艾滋病出现的卡波西肉瘤,或淋巴瘤紫色丘疹和结节,或颈部淋巴结核等可参考此型论治。

3.3.6脾肾亏虚,湿邪阻滞 主症:腹泻便溏,脘闷食少。

次症:大便如稀水,间歇发作,或持续不断而迁延难愈;或泄泻清稀,甚则如水,腹痛肠鸣,恶寒发热,泻下急迫;或腹痛,大便不爽,粪便黄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或泻下粪臭如败卵,得泻而痛减,伴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或大便时溏时泻,时发时止,日久不愈,水谷不化,稍进油腻等难消之物或凉食则发,食少腹胀,面色萎黄;或五更泄泻,甚则滑泄不禁,迁延反复,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腹痛绵绵,下腹附胀,脱肛;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胀,泄泻频多,经久不愈;或伴腰酸腿软,消瘦痿弱,毛发疏落,耳聋耳鸣。

舌脉:舌淡苔白或黄腻或厚腻秽浊,脉沉细或滑数,或濡缓。 治法:和胃健脾,利湿止泻。 方药:参芩白术散加减。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桔梗、缩砂仁、白扁豆、山药、薏苡仁、黄莲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葛根芩连微丸、四神丸。 艾滋病以消化道为主的各种慢性疾病可参考此型论治。 3.3.7元气虚衰,肾阴亏涸。

主症:消瘦脱形,乏力身摇,水谷难入。

此症:四肢厥逆,神识似清似迷,冷汗淋漓,或喘脱息高;耳鸣重听,齿摇发脱,排尿困难,鸡鸣泄泻,下利清谷或洞泄不止;或口腔舌面布满腐糜;或面色苍白,疲惫腰酸,两耳不聪,小便频数,夜

尿增多,甚至失禁;女子月经不行,带下清稀或子宫脱垂;口干咽燥,声音嘶哑。

舌脉:舌苔灰或黑或舌光剥无苔,脉沉弱或虚大无力或脉微欲绝。 治法:大补无气,滋阴补肾。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组成: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山药泽泻、茯苓、枸杞、山茱萸、紫河车、菟丝子、鹿胶、龟胶

中成药:参麦注射液合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 艾滋病晚期恶液质可参考此型酌情治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