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学考试自考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资料202110复习重点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第一章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概述 第一节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内涵 一、心理卫生

心理可分为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个部分。 心理状态是对某一时刻个体全部心理活动综合水平的描述,反映了心理的时间性、方向性和能动性。它包括生理唤醒、意识、潜意识、定势、注意等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是对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的概括,反映了个体心理的历程性和动力性。其中,认知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心理活动。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它反映了个体心理的稳定性、独特性、完整性及动力方向性。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心理卫生有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心理卫生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另一重含义是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更确切地讲是以维护心理健康为目标和内容的一种工作,是心理卫生的重要功能,有时又称之为“心理辅导”

其基本任务可以分为预防和矫治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1)自我意识良好。(2)社会功能良好。(3)良好的人际关系。(4)积极劳动实践。

心理辅导是一种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增进所有个体或团体的心理健康,福祉,职业等的发展为目的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心里辅导的对象包括一般的健康群体和正在受心理问题困扰的群体。

心里辅导的基本任务:是帮助被辅导者解决他们在心理上锁面临的困难,陪伴他们成长,给予其支持,增加其心理能量。 心理辅导的特征:(1)专业性很强的助人活动;(2)建立在人际交往基础之上的工作;(3)助人自助的工作;(4)以语言为基本工作方式的助人活动

心理辅导的原则:1、保密原则2、保密例外原则3、自愿原则4、发展性原则5、系统性原则6、整体性原则

心理辅导的模式:医学治疗模式(精神障碍);咨询辅导模式(预防,探讨);社会影响模式(社会适应,人际交往)

心理辅导主要获取途径: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家庭心理辅导;建立广泛的心理咨询网络

心理卫生、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区别

心理卫生更多地是指以预防和矫治心理问题、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为目的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的过程。强调过程和过程中的措施。可以由个体自身主导,也可以由专业人士辅助。 心理辅导可以理解为心理卫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带有专业色彩的途径和方法。其对象是所有想要得到心理帮助的人。 心理健康则是一种状态,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是个体在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交互作用中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是心理卫生的目标状态。 2、联系

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都是以达成、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为目的的 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起源、发展与前景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起源与兴起: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学说”;古希腊 哲学大师柏拉图认为,人的精神失常主要是躯体因素造成的,心理因素和神学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

古代西方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1)强调生理、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心理卫生中的整合作用(3)重视家庭、学校教育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4)认识到正常的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心理保健意义

比尔斯于1908 年 5月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即“康奈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 国内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起源与兴起:

我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在《管子·内业》中对人的心理卫生问题有所论述。《管子·内业并提出相应的养心之术。至于养心的具体方法,管仲归纳为:一是正静,即形体要正,心神要静;二是平正,即和平中正;三是守一,即要专心致志,不受万事万物的干扰。 孔子的《论语》中关于心理卫生思想的阐述极为丰富。《论语,季氏》表明孔子已充分认识到个体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卫生的任务有所不同。在《论语,泰伯》中,孔子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提出诗歌、音乐对陶冶人的性情的作用,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另外,孔子还比较重视教师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古代中国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①整体恒动论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理论基础。②提倡“养心之道”与“健身之术”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精髓。③关于情绪与疾病产生、治疗的关系的思想极为丰富。

1930 年,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1948年在伦敦召开了国际心理健康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成立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的协议,并发表了纲领性文件《心理健康和世界公民》。

1948 年,在世界卫生组织机构下面设立了心理卫生部。

1960 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的协议,该年被定为“国际心理健康年” 1964 年在伯尔尼召开的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年会上,以“工业化与心理健康”为题,专门讨论了科学技术革命与心理卫生的关系问题。 国内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发展

1917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首先开设心理学课,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20 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筹建了心理学系。1921 年 8月中华心理学会成立。1922 年创办了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

1936 年 4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成立。1985 年 3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文革”之后重新成立,

三、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目的与意义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目的:(1)预防与矫治心理问题;(2)维护与增进心理健康 学校心理卫生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特殊作用。

首先,学校心理卫生教育提供了健康或健全心理素质的内涵或标准。

其次,作为学校心理卫生教育工作重要形式的学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的知识讲座,可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与把握人的心理全貌,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及内容,学会掌握一些心理学方法,在发展个人的心理素质方面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①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需要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②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增加了对中小学生心理的消极、不利影响。

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的意义(P45)(一)对个体的意义(二)对家庭的意义(三)对社会的意义

第二章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

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1946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心里健康为:“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认为“理想的心理健康是有意识地指挥和引导潜意识的力量,意识和潜意识的领域必须一体化,两个侧面应当任期自由发展” 英格里斯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这种状态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状态。” 社会学者玻肯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

心理健康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心理健康有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基本条件。二是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最本质的内涵。

其二,心理健康包括个体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两个方面。内部协调可以简单理解为“快乐原则”,外部适应可以理解为“现实原则”

其三,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良好的心境状态。

其四,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谱系,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没有在心理问题的困扰的基础之上,个体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相统一且持续积极发展的一种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为常态心理;第二是轻度失调心理;第三是严重病态心理

病与非病的区分:第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原则;第二,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 ;第三,个性相对性稳定性原则 心理健康的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4)在职业和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10条心理健康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提出学生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许又新曾经提出评估心理健康的三个衡量标准: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

本书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完整独立,人际关系和谐,情感反应适中,社会适应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第二节 精神障碍与危机干预 一、常见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是一种综合症,特征表现为个体的认知、情绪调节或行为方面有临床意义的功能紊乱。

(一)焦虑障碍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常见的几种焦虑障碍类型包括。分离焦虑障碍,特定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 (二)强迫障碍

强迫障碍是严重影响个体日常生活的一种神障碍。他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 强迫症的特征:

(1)症状反复,持续出现,本人完全能够察觉。 (2)病症既非外力所致,又非我所愿。 (3)病症往往令自己内心焦虑,痛苦。

(4)患者明知症状表现是不应该不合理,不必要。并有强烈的抵抗欲望,但又难以控制和摆脱。因此,强迫症通常是强迫和反强迫并存的。 (三)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抑郁症”,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其心境低落与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抑郁症期间的表现:

(1)抑郁心境,即某种程度上的不快,从轻度的抑郁到极度的无助感 (2)快感缺失,即丧失兴趣和乐趣 (3)食欲紊乱,食欲和体重的异常增减 (4)睡眠紊乱,早醒、入睡困难或睡眠过多

(5)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即说话、动作反应迟缓、犹豫,或是完全相反的不知疲倦,动来动去。

(6)精力减退、无价值感或内疚感。 (7)思维困难

(8)产生自杀或死亡的想法 (四)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多迁延。

症状:幻觉、妄想、思维言语紊乱以及明显异常的行为,丧失自知力。 (五)神经发育障碍

神经发育障碍是一组在发育阶段起病的疾病。具体包括: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孤独症(自闭症)3、特定学习障碍 二、心理危机干预

(一)青少年心理危机问题 1、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遇到无法解决的重大生活事件时,打破了内心平衡的状态,使生理和生理上都产生了一定的不适应情况。 心理危机的类型:(1)病理性危机。即由于某些精神障碍可能导致的心理危机产生。比如抑郁、焦虑、躁狂、精神分裂等引发的危机。(2)成长性危机。由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变化和冲突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如由升学、转学、应试等变化而带来的厌学、人际冲突、出走甚至自杀等现象。(3)境遇性危机。由各种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导致的危机,比如父母离异或亡故、意外伤害事件、自然灾害等。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危机:意外事故、暴力、性侵犯、网络成瘾、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情感挫折。

其主要表现:失败无望感,厌恶不满感,恐慌无助感,躯体性障碍,自杀意向 2、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个体面临问题,其心理平衡被打破,感到警觉,紧张。为了恢复平衡,会使用以前的应对手段进行反应。

第二阶段:以往的应对方式无效,焦虑程度不断上升,企图寻求新的问题解决方法。

第三阶段:经过各种方法都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个体内心紧张程度持续增加,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寻常甚至荒唐的方式宣泄,如酗酒、打架、暴饮暴食等。这一阶段,个体其实有很强的求助动机,但同时也容易受其他人的暗示和影响。

第四阶段:在经历前三个阶段后,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个体将产生习得性无助,对自己失去

信心和希望,甚至对整个人生产生怀疑。 心理危机干预是对经历困境、遭受挫折,或将要发生危险的人提供及时、短期的支持和帮助,抵制或减少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增加其解决文体的能力,帮助其重建心理平衡。也叫情绪急救。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1)防止发生严重的后果,如自杀、伤人、精神崩溃等。 (2)恢复心理平衡,使当事人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

(3)提高个体心理素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类似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现有危机立刻解决,不涉及当事人人格矫正等问题。 (2)干预者采取直接、主动参与的方式帮助当事人、。 (3)要兼顾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

(4)可提供给当事人情绪上的支持,但是不要给予错误的保证和安慰。 (5)尽可能多地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支持系统相应地帮助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 1、评估危机:(1)紧急程度评估(2)危机干预对象的评估(3)自杀危机性评估(4)应对危机的资源评估2、保证当事人安全3、给予支持4、提出应对方式,制度计划5、危机解决和事后评估

第三节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一)遗传(二)神经与内分泌系统(三)器质性因素(四)性别年龄差异

二、社会因素

(一)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因素 1、父母的人格特征 2、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对子女的不良教养态度与方式主要有三种表现,即冷漠、专制和过度保护 3、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 (二)学校与社会环境 (三)压力事件 压力也被称为应激,是指在对挑战性或威胁性的情境做出反应时发生的生理或心理变化。应激源可以分为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 施加的影响来看,可分为急性压力源和慢性压力源。 三、心理因素 (一)人格特征 (二)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心理冲突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小学生经常处于面临选择的冲突情境中,如个人的爱好、兴趣与学校、家长限制 之间的冲突;多种活动兴趣之间的冲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等等。

有时由于自身限制等原因,中小学生面对抉择困难时,常常处于心理冲突情境。 心理冲突会使个体焦虑、失望,造成内心痛苦,甚至成为精神症问题的直接原因。 (三)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应付紧张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

个体采用的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合理化、升华、幽默、否认、压抑、倒行、曲解、固执、

投射、转移、隔离、补偿等

心理防御机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防御机制的极端应用和发展会形成神经症或精神病症状。如一个人不管面对的困难是否可以克服,都采取防御机制而不努力去克服困难,那么对其人格的发展就会产生不利影响。中小学生要在家长、教师、学校的指导下,或通过个人的经验积累,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心理防御机制,适时适度地运用,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学会更有效地应对挫折。

第三章学校心理辅导

第一节学校心理辅导的概念 一、学校心理辅导的概念

学校心理辅导是一种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的以增进学校环境中所有个体或团体的心理健康、福祉、职业等的发展为目的的专业性助人活动,服务对象包括大中小学生,其实施途径多样。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历史

(一)西方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1、起步阶段2、快速发展阶段3、繁荣阶段

(二)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1、调查、呼吁期2、尝试、起步期3、探索、发展期4、推进、繁荣期

三、学校心理辅导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学校心理辅导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1、二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2、二者的内容不同;3、本质不同;4、二者的基本手段不同。 (二)学校心理辅导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1、补偿功能:(1)观念补偿(2)方法补偿(3)内容补偿 二者都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育人的总任务下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二者协同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二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 2、指导功能

(1)学校心理辅导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客观基础。

(2)学校心理辅导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3、调节功能

(1)学校心理辅导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意义障碍。(2)学校心理辅导有利于帮助学生矫正心理问题。

第二节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与原则 一、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一)学校心理辅导目标的发展历史:1、早期的诊疗模式倾向2、面向全体,重在预防的理念正在逐步形成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辅导的新模式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1)帮助学生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寻找自己个性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 (2)针对自己人格的发展特点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确立适合自己的抱负水平及追求可能实现的理想,取得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3)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并体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也是学校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具体目标

(1)指导并帮助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学会开发自身的心理潜能,矫正不良认知。 (2)指导和帮助学生具有自我情绪调控的能力,使其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情绪反应适时、适度。

(3)指导和帮助学生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使其对自己的认识比较客观,能悦纳自己,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有一定的程度的满足感和发展感。

(4)指导和帮助学生对个体生涯有一定的规划,增加职业知识,了解自我发展特点与未来发展方向,并能为生涯的发展积极做好准备。

(5)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适应性,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6)指导和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将会面临的身心变化和遇到的问题,能够采取正确的心态面对,并在遇到问题时明确该如何处理。

(7)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对心理问题的预防能力,学会应对压力,调控情绪等技能,以提高其自我预防心理变异的能力。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一)认知发展辅导;(二)情绪调节辅导;(三)个性社会性辅导;(四)生涯辅导;(五)学业发展辅导;(六)青春期与性心理辅导;(七)精神障碍防御;(八)教师心理辅导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主体性原则;(四)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学校心理辅导的方法 一、个体心理辅导

个体心理辅导是指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对被辅导者进行一对一地心理辅导的方式,包括面谈、电话辅导、网络辅导等 (一)个体心理辅导阶段步骤

1、开始阶段:(1)建立辅导关系(2)收集被辅导者的资料(3)进行评估 2、问题解决阶段:(1)制定目标(2)确定辅导关系(3)具体指导与帮助 3、结束阶段:(1)巩固阶段(2)追踪 (二)个体心理辅导常用的技术

1、关注技巧;2、倾听技巧;3、沉默技巧;4、宣泄技巧;5、探讨技巧;6、面质技巧 7、自我表露技巧;8、情感反应技巧 二、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阶段步骤

⒈关系建立阶段;2、团体工作阶段;⒊团体结束阶段 (二)团体心理辅导常用技术

1、关系建立阶段常用技术,倾听、共情等建立信任感。(1)建立关系(2)建立团队契约 2、团体工作阶段常用技术(1)引导参与(2)问题解决(3)角色扮演(4)及时介入 3、团体结束阶段常用技术(1)每次活动结束 总结,布置家庭作业(2)预告团体结束,做好心理准备,处理想解决但未完成的任务(3)团体结束回归,离别赠言,反馈,展望未来 (三)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的设计

(1)确定单元名称(2)理论分析(3)辅导目标的制定(4)选择辅导策略与方法(5)确定活动时间

(四)学校心理辅导课常用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2、讨论分析法3、游戏活动法4、讲授法5、辩论法 (五)学校心理辅导渗透的主要途径

1、学校心理辅导学科教学渗透:第一,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处理教材,把握教材中心理辅导点。第三,要注重课堂管理与课堂环境营造。第四,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第五,提高学科任课教师的心理学素养

2、学校心理辅导校园环境渗透:第一,要依托于专业教师队伍的挖掘。第二,依托于教师培训。第三,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第四章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行为辅导法 一、行为辅导的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四个特征,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行为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感疗法。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 (1)强化

增加行为反应发生的次数

A.正强化:给予一个刺激, 正强化最典型的表现:表扬、奖励。

B.负强化:取消一个刺激——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比如犯错给了处分,但因为做了好事,撤销处分

(2)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3)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

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二、行为辅导的方法 (一)辅导目标:(1)克服行为中的不足(2)加强适应性行为(3)减弱或消除病态行为(4)放松的能力(5)自我肯定的能力(6)有效的社会技能(8)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具体的辅导方法 (1)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放松训练2、 建立焦虑事件层级3、 实施脱敏:包括想象系统脱敏和现实系统脱敏。 (2)行为塑造法 (3)代币法

又称“标记奖酬法”。根据代币学习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一种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 (4)自信训练(自我肯定) 亦称肯定性训练、果敢训练,是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格思里的对抗性条件作用原理的行为治疗方法。

第二节理性情绪行为辅导法

理性情绪行为辅导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伯特.艾利斯在美国创立的。 (一)ABC理论

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 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 C( Consequene )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二)不合理信念的特点:在70 年代之后,美国心理学家韦斯勒(Wessler)则进一步把这些主要的不合理的信念归并为以下3 大类: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二、理性情绪行为辅导法的方法 (一)辅导目标:(1)无条件接纳自己(2)无条件接纳他人(3)无条件接纳生活 (二)具体辅导目标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第一,发现不合理信念

第二,从合理信念中区别不合理信念 第三,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1)逻辑化辩论(2)以事实为依据辩论(3)实用辩论(4)替代的理性辩论

2、合理情绪的想象技术

其具体步骤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1)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情绪反应。

(2)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这常常是通过改变求助者对自己情绪体验的不正确认识来进行的。

(3)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他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学到了哪些观念。 3、家庭作业

认知性的家庭作业也是合理情绪疗法常用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辩论在一次治疗结束后的延伸,即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第三节以人为中心辅导法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罗杰斯假定有机体自身拥有一种评价经验的能力,它称之为“机体智慧”,其表现就是“有机体评价过程”。 一、自我发展的过程

(1)自我认定(或自我统合)即能认定自我的存在。 (2)自我评价即个人对自己价值的判断。 (3)自我理想即个人对未来自我的期望。

二、自我发展的机制:1、条件性积极关注2、无条件积极关注:它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

三、以个人为中心辅导法的辅导目标:(1)人格成长型目标(2)问题解决型目标

四、以个人为中心辅导法的具体辅导方法:1、共情: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关键点。2、真诚一致。包括真诚和真实。3、无条件积极关注

第五章中小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与辅导 第一节中小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概述

个性: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是区别于他人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社会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的心理特质。

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是个性社会性的核心结构成分,是衡量个体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社会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

自我意识的概念: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外界关系的一种认知和态度。 (一)自我意识的缘起与界定

自我:主要是指个体本身,它既是自我意识的主体,同时又是自我意识的对象;

自我意识:则属于意识的范畴之内,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他它与客体意识相对应; 自我概念:是指他人及个体经过知觉加工后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它是自我意识的结果。 (二)自我意识辅导的相关理论 1、弗洛伊德的个人结构理论 本我: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那部分,由各种本能和欲望组成,它奉行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指一种驾驭本我的理智,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理想化的自我,遵循的是理想原则。

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论,他将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分为8个阶段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概述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二)人际关系辅导的相关理论 1、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

2、两种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理论:包括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 3、重要他人理论:分为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4、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1995年提出。 第二节中小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常见问题与辅导 一、中小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常见问题

(一)小学生常见的个性社会性问题:1、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感受2、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产生自卑自负心理3、封闭自我,孤僻心理4、逆反心理

(二)中学生常见的个性社会性问题: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2、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不同步的矛盾3、交往性与心理闭锁性的矛盾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二、中小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常见问题的辅导策略

(一)端正自我认识:1、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识自己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省3、通过人际互动来客观认识自我

(二)悦纳自我,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1、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2、尊重并理解学生3、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社会比较4、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三)有效的自我调控:1、给予学生鼓励性和建设性反馈2、加强自我监督能力3、培养共情能力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1、克服社交恐惧2、积极倾听,非暴力沟通3、换位思考 第三节中小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常见问题与辅导

一、心理辅导课程设计理念—个性社会性发展(P118-119,学会设计心理辅导课程) 二、个性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包括(一)课程目标(二)课程主要组成单元

三、教学实例过程包括(一)单元教学目标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二)教学内容分析(三)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与处理(四)学生分析(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

第六章中小学生生涯发展与辅导 第一节中小学生生涯发展与辅导概述 一、生涯发展与辅导的相关概念

生涯是一个人在其生命历程中所扮演的综合的连续的角色。

生涯发展为个体自我发展意识、生涯意识、履行生涯角色和进行生涯选择的过程。 生涯适应性是指个体对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生涯改变或生涯情境中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的相对应的准备程度。 二、生涯教育、生涯辅导与职业辅导的关系

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 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生涯辅导是根据生涯及生涯教育的理念所设计的一套系统的辅导计划,职业辅导与生涯辅导不同,其核心是围绕就业进行辅导。生涯辅导是生涯教育的实现教育形式之一,而职业辅导则被包含在生涯辅导的范畴之内。

二、生涯发展与辅导的相关理论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二)帕森斯的职业选择特质理论:职业选择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评价求职者的个性特征;第二步是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第三步就是进行人与职位匹配。

(三)生涯发展理论:舒波把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

(四)职业抱负发展理论:戈特弗里德森认为职业抱负的发展可以分为 4 个阶段:第一阶段(3~5 岁)是大小和力量取向阶段。第二阶段(6~8 岁)是性别角色取向阶段。第三阶段(8~13 岁)是社会评价取向阶段。第四阶段(14 岁以上)是内在的、独特的自我导向阶段。

(五)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主要围绕核心认知变量、个人特质与环境因素三者间的互动关系来分析个体生涯发展进程。其中认知变量主要指自我效能、结果预期与目标,其属于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成分。

(六)职业锚理论: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及其团队提出。职业锚分为五种类型:自主型、创造型、技能型、稳定型、管理型 (七)决策理论:不同的决策,有不同的结果。 第二节中小学生生涯发展常见问题与辅导 一、中小学生生涯发展常见问题

(一)小学生常见的生涯发展问题:1、缺乏对自我较为深入的认识2、缺乏对生涯世界的认识3、缺乏适应生涯发展的基本技能

(二)初中生常见的生涯发展问题:1、对自我的过于主观化2、受外界环境及信息的影响较大3、缺乏自我效能感

(三)高中生常见的生涯发展问题:1、对职业、大学专业及学科关系的了解较少2、生涯规划能力不强

二、中小学生生涯发展常见问题的辅导策略:(一)提升自我认识的水平(二)增强自我意识(三)完善生涯认识(四)生涯规划认识 第三节生涯发展辅导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生涯发展辅导是以帮助被辅导者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涯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具体的辅导。小学生要以活动为主,初高中则要在活动的基础上设计更多的思辨的内容。 生涯辅导课程由引入、主体活动、讨论与反思、再次进行主体活动几个部分组成 学会设计生涯发展辅导课程(P137-P141)

第七章中小学生学业发展与辅导 第一节中小学生学业发展概述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较为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行为要素:主体是人和动物;由练习或反复经验引发的;学习后发生较为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具体意义:第一,学习是个体内在与外部环境取得平衡的必要条件。第二,学习可以影响机体的成熟。第三,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当前主要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桑代克提出高效率学习的三个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斯金纳把学习的历程分为两种类型:应答型条件作用和操作型条件作用。

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将学习分为直接经验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智慧学习等同于认知学习,其本质是形成一套知觉和认知这个世界的表征规则。 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将认知方面的学习分为机械的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两大类。

加涅提出学习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将外部输入的信息转换为记忆结构和以人类作业为形式的输出过程,要经历接受神经冲动、选择性知觉、语义性编码、检查、反应组织、作业等阶段,反馈及强化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二)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学习目标的动力倾向。 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因素。

学习动机的作用:引发作用、定向作用、维持作用、调节作用。 (三)当前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强化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层,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需要为成长需要,其他需要均为缺失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

默里将成就需要定义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成就动机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③成功的诱因值Is。用公式可表示为:Ts=Ms×Ps×Is 4、成败归因理论

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归因模式。

5、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四)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记忆术,灵活处理信息)、组织策略(列提纲,做图表,运用模型。)

2、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求助管理策略

3、元认知策略: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注意策略)和调控策略。 第二节中小学生学业发展常见问题与辅导

小学生学业发展常见问题:1、注意涣散2、考试焦虑3、学习拖延4、厌学情绪 中学生学业发展常见问题:1、动力不足2、方法不足3、意志薄弱4、学习马虎 一、中小学生学业发展常见问题的辅导与策略

(一)激发学习动机:1、教学吸引2、积极反馈3、合作学习4、科学归因 (二)改善学习:1、传授知识2、直接教学3、脚本合作

(三)提升学习效果:1、转变错误概念2、促进知识迁移3、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培养 第三节中小学生学业发展辅导案例

一、中小学生学业发展辅导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二、中小学生学业发展辅导案例解析 (一)案例简介 (二)辅导过程 1、开始阶段

2、问题解决阶段:(1)制定辅导目标(2)解决被辅导者的议题 3、结束阶段:(1)辅导效果(2)辅导反思

第八章中小学生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辅导 第一节中小学生青春期性心理发展概述

青春期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特征的年龄阶段。在我国,青春期一般是11岁到17岁,性成熟是青春期开始的标志,而性发育的完成意味着青春期的结束。 青少年性的发育和成熟主要体现在生殖器官的迅速发育、第二性特征的出现、性功能的成熟 青少年的身体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身体外形的发展、体内机能的发展、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一、中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一)生理的迅速发展与心理的相对迟缓发展之间的矛盾(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三)开放性与闭锁性的矛盾 性心理是个体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心理的三维结构包括性认知、性情绪、性意志。其中性认知起主导作用 弗洛伊德的将性心理发展分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青春期(12-20岁)五个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将青春期之后的性心理发展分为性的反感期、向往年长着期、对异性的狂热期、浪漫的恋爱期四个阶段

中国学者关于青春期性心理发展一般分为疏远异性期(12-14)、接近异性期(14-16)、向往异性期(16-18)、恋爱期(18以后)四个阶段

(二)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1、性意识的骤然增长2、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性3、渴求性与压抑感的矛盾性4、内在强烈性和开放性与外在文饰性的矛盾性5、动荡性与压抑性

6、男女性心理的差异性

性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协调一致的性功能状态,会在相应地社会文化背景下做出良好的适应和调适,是一种积极的适应过程。

第二节中小学生青春期性心理发展问题与辅导 一、中小学生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常见问题:(一)性焦虑(二)性冲动(三)手淫(四)异性交往(五)性安全

二、中小学生青春期性心理发展常见问题的辅导策略

(一)性认识的辅导:1、弥补性知识的空白2、纠正不正确的性知识3、为获取性知识提供科学的途径

(二)性价值观的辅导:1、性焦虑:(1)转移注意力(2)采用放松训练法 2、手淫:(1)正确看待手淫(2)丰富生活内容 3、异性交往的辅导:(1)异性交往的好处(2)异性交往的原则(3)“早恋问题的辅导”

(三)性适应的辅导:1、性冲动的辅导:(1)合理满足性冲动(2)提升自制力(3)转移注意力2、性安全的辅导:(1)提升安全防范意识(2)判断自己是否受到性骚扰或性侵害(3)坚决拒绝性骚扰和性侵害

第三节中小学生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辅导案例 一、中小学生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辅导的基本原则:(一)知识性原则(二)预防针原则(三)正面启发原则(四)课堂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原则(五)适时适度适当原则(六)互相渗透原则(七)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原则

会结合实例对中小学生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过程进行辅导,过程包括(一)案例解析

(二)辅导过程:1、开始阶段 2、问题解决阶段(1)制定辅导目标(2)解决被辅导者的议题 3、结束阶段

(三)辅导效果与反思:1、辅导效果2、辅导反思

第九章教师心理卫生与辅导 第一节教师心理卫生与辅导概述

教师角色是用来解释教师行为、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对教师的期待。

工作家庭冲突是指个体所担负的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的需求之间的一种角色冲突的类型。 1、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

三种形式:时间的冲突、压力的冲突、行为的冲突。 两个下位概念: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

因工作时间、压力等对家庭相关责任的干扰是工作→家庭冲突 因家庭方面需求而产生的对工作责任的干扰是家庭→工作冲突 2、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理论

斯泰恩斯根据前人资料整理将工作与家庭关系提出三种理论:

分割理论认为,工作和家庭是两个独立分割的维度,个体可以清楚地将工作部分的感情、态度和行为与家庭部分分割开来,两个维度既不会相互影响也不会相互冲突。 溢出理论认为,人们会将在工作中建立的情感、态度、技能和行为带进家庭领域,反之亦然。 补偿理论相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是负向的,当个体在工作领域有高水平的卷入时,在家庭领域的卷入水平就会降低;相反,在家庭领域的高水平卷入会导致个体在工作领域的低水平卷入。

克拉克提出工作家庭边界理论认为存在两种角色边界跨越者和边界维持者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包括三方面:情感衰竭、去个性化、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

教师这种针对职业的疲惫感、挫折感 ,就是教师职业倦怠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 1、工作—个人匹配理论

当工作负荷、控制感、报酬、团队、公平、价值观相匹配就会投入工作,否则就会因不匹配产生职业倦怠

2、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第一个假设核心是,导致工作压力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类: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 第二个核心假设是指提出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一是指健康损伤过程,二是激励过程。 教师工作投入是一种与工作有关的、积极的情绪与认识状态,以活力、奉献和专注为特征。 资源保存理论:教师对于环境中引起其资源损耗的需求尤其敏感,试图保护已有的资源不再继续丧失,并渴望获得更多资源,降低丧失其他资源的机会。

教师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

(1)教师复原力的特质论。是教师的一种特质,让教师尽管在面临挑战性的环境或反复遭遇挫折时也能很好地维持他们对教学的承诺,在遭遇挫折或压力时,较好地适应环境,从压力中恢复并获得发展。

(2)教师复原力的过程论。教师复原力是教师在面临不利情境时,有效利用支持性学校环境的各种资源实现目标的过程。

(3)教师复原力的结果论。是指教师在面对充满挑战的条件和不断出现的挫折中坚持教学承诺和教学行为。

教师复原力的作用机制。当单纯的资源时,对心理社会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当这种资源不存在时,亦不会对心理社会功能产生消极影响。 第二节教师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 一、教师常见心理问题:(一)情绪问题(二)人际关系(三)心身问题 二、教师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策略 (一)给予教师更多的社会支持 (二)解决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困惑

1、对于教龄较长的教师,发展新的生涯目标 2、对于新手教师,帮助提高专业能力 (三)关注积极人格水平较低的教师 (四)掌握情绪管理策略

第三节教师团队心理问辅导的设计与实施

教师复原力团队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1、保护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2、APA(美国心理协会)提出的10种提高复原力的方法;3、六步模型;4、团队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基本理论

第十章家庭心理卫生与辅导

心理学家对家庭的定义是:现代社会里,家庭是个体合情、合理、合法地满足三种基本需求(生理、安全、爱和归属)的特殊社会功能组织 家庭心理卫生的特点:(1)早期性与长期性(2)基础性与长期性(3)参与性与渗透性 健康家庭的标准:(1)感情的交融 (2)感情的理解(3)接受各自的差异(4)体贴和关心(5)互助和合作 (6)幽默的气氛(7)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8)有自己的生活准则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相对的稳定地组合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高控制高反应权威性父母、高控制低反应专制性父母、低控制高反应宽容性父母、低控制低反应的教养方式。 协同教养是指,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所有承担儿童教养的成人相互协作的活动,在核心家庭中父母是协同教养的执行者,在非核心家庭中参与教养儿童的继父母、祖父母等都是协同教养的执行者。

夫妻亚系统指男女两人通过合法地结婚手续,在性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及经济生活等方面,形成稳定的、亲近的和特殊的人际关系系统。 亲子亚系统是由夫妻亚系统产生,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系统,是个体出生以后建立的第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人一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人际关系,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意义重大。

家庭心理卫生对个体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1)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互动的系统,家庭中儿童出现问题,即反映了家庭成员关系的问题。

(2)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儿童对成人行为的直接学习和模仿将会对其自身产生影响,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是子女行为模仿的对象。

(3)认知情景模型理论认为破坏性的父母冲突对儿童而言是一种压力事件,儿童面对父母冲突时,会透过初级评估和次级评估主动解释父母冲突的影响。

(4)情绪安全感理论认为,儿童的安全感来自家庭系统,其中依恋安全感来自于稳定的亲子关系,而情绪安全感则主要从和谐的父母关系中建立。 第二节家庭心理卫生常见问题及辅导 一、家庭心理卫生常见问题 (一)不安全的依恋关系:(1)焦虑—回避型;(2)焦虑—反抗型

(二)亲子冲突:亲子冲突是指,亲子间由于认识、情感、行为、态度等的不相容而产生的心理或外显行为的对抗状态。 (三)不一致的教养方式 (四)夫妻冲突 (五)父母离异

(六)家校合作存在不足:1、家校态度不一;2、家校沟通不足;

家庭心理辅导是以整个家庭为出发点,聚焦于在家庭关系中解决个体所存在的问题或症状,并力图通过促进家庭或更大的机构在内的系统的改变,进而处理和消除个体所存在的问题或症状。

(二)家庭心理卫生常见问题的辅导策略

1、注重夫妻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形成稳定的夫妻联盟及父母同盟。

2、父母应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了解子女身心发展的特点,用科学的方法教养子女。 3、家长应尽可能地与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4、尊重子女的人格,与子女平等对话,学会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5、促进家校合作,与孩子一起“上学”。

家庭心理卫生辅导的基本原则:1、家庭成员目标的统一2、家庭是一个系统3、心理辅导工作者要明确自身角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