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要求分析人员具备对数据的敏感性,能及时发现异常数据。敏感性来源于对数据的来龙去脉有非常清晰的理解,看到一个数据,能迅速想到各种关联,并迅速判断背后可能的原因。比如,有次我去找一位财务经理,她刚拿到新一期的合并报表初稿,翻完立马跟旁边的报表会计说:这两个数是要匹配的,去看下是不是汇总错了;还有这个,明显比上个月高出太多,再核对下。再比如说,看到当期毛利率降低,至少想到三个影响因素:成本增加、售价降低,高毛利产品卖少了。
那怎样的数据属于异常数据?很简单:
与预定目标对比没有完成既定目标;
与历史数据对比发生大的波动;
关键指标(比率或KPI)不在正常范围;
2.业务分析
业务分析是要透过数据再深入去理清数据背后的业务原因,发现流程中可能的问题点。比如,毛利率下降,明细数据反映出来最大影响来自售价,那就要延伸看价格为什么下降?是因为到了季度末所以业务员大量冲业绩采用了降价销售?那么这个价格是否在控制范围?是否需要重新评估定价策略?降价带来了多大的'销量增加?这个数据以后是否有参考意义?
再来看一个案例:A公司主营基建项目,给移动建基站,季度末做分析时发现,怎么利润那么高!赶紧呼唤业务,一问才知道,100个基站,已经建成了90个,项目经理完工进度上反馈的也是90个,理所当然地,财务就确认了90%的收入,这对吗?看起来很对,可事实上,100个基建,这90个不是在无人区就是在城市边沿,施工成本很低,剩下的10个全是城市中心商业区,施工周期最长,成本也最高。
还有一个案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分析报告中反映,当期产品生产成本对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是什么原因?经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原料质量整体下降导致产出率降低;能源耗用对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原料收购总量对比上年下降,分摊的单位固定成本增加。在这三个因素中,哪项是需要经营分析会上需要重点注意并提出改善建议的?短期看显然只有能耗是企业可以改善的,因为原料在收购开始几乎就已成既定事实,想要改善也只有在来年下功夫。
所以说,业务分析首先需要财务的核算口径能真实反应业务,然后需要发现数据异常背后的业务逻辑,最后是要能分辨出什么是可控的,并作为重点跟进和改善。
3.分析方法
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起来使用。
比较分析: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确定指标间的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难点在于确定与谁比较,通常会选择这样一些维度:与目标对比,与同期对比、与行业平均或行业标杆对比、与主要竞争对手对比。如果是集团企业,子公司间横向比较也很常用。那比较什么呢?通常是要选取整个供应链流程中的关键KPI指标有关的数据,比如:单位产品成本、产品质量。
比率分析:最重要的是理解比率所对应的经济含义,以及指标健康的波动范围。
趋势分析:通常用作定性分析,通过变动的性质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如果您是第一次做一份分析报告,把这些点考虑到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当然,还离不开您对公司状态的了解。然后就是要整理成一份漂亮的PPT再加上阐述,这大概才是最难的环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