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方案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xx—20xx年)〉的通知》(国发〔20xx〕9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xx—20__年)〉的通知》(云政发〔20xx〕29号)和《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xx—20__年)的通知》(文政发〔20__〕31号)精神,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目标和任务,结合砚山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和全省、全州发展战略,紧扣县委、县人民政府中心工作,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科教兴县战略、人才强县战略深入实施,为砚山县建成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到20__年,我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全县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状态明显改善,科普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科普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普组织与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普工作与科研、教育、文化等事业联合协作机制不断完善,科普示范县、乡(镇)、村、学校创建取得新成效,科普研学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科普活动质量明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制不断创新,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高。

  二、提升行动

  紧紧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公民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技能,重点开展5项提升行动。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着力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与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科学意识,崇尚科学精神,养成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深入开展省级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工作,打造砚山县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点,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和动手制作等方式提高科学素质。加强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完善科学教育质量评价和青少年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县教育体育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社科联配合)

  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拓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交流渠道,大力开展中小学“五项”学科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表演大赛、机器人竞赛和校园科技节等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全省科技竞赛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县教育体育局牵头,县工信商务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县妇联、县科协、县社科联配合)

  实施提升教师科学素质行动。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整合各部门培训资源,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10名,培训科技辅导员50名以上。(县教育体育局牵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委党校、县科协、县社科联配合)

  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实施馆校合作行动,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图书馆、科普教育基地、流动科技馆、农村中小学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科技节、科学营等活动,提升学生创作科技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和能力。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组织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积极鼓励基层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等开展普及性科技活动,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县教育体育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砚山分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局、县财政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社科联配合)

  (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推动农村科普资源不断丰富,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以实施“一二三”行动、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六个百万”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引领,面向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构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新需求。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涉农科研院所、农函大、农技协等平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农广校等平台,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引导农民参加技能大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开展农民教育培训5000人次以上,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200人以上。(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牵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妇联、县科协、县社科联,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行动”“科技专家下乡助推产业提升行动”,推广科技小院、村会合作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50人以上、科技特派团1个以上。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示范协会、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科技示范,引导专业技术协会等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设施引入农户,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牵头,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科协、县社科联,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提升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科普示范创建等科普活动,提高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村低收入人口职业技能,积极推广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农民发展能力,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收入增加。开展“乡贤智力服务文山”活动。继续推进民族科普工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行政村、较大的自然村,以开展民族科普为抓手,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双语”科普人才,以点带面开展精准科普培训。(县科协牵头,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民族宗教局、县社科联,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重点围绕砚山县“三个定位”发展要求和目标,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更好地服务产业强县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巾帼建功等向新时代产业工人典型代表学习活动,持续开展“劳动者风采”宣传、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巡回宣讲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县总工会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工信商务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团县委、县妇联、县融媒体中心、县社科联配合)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全县职前教育和职业培训中进一步突出科学素质、安全生产、卫生健康等内容,构建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终身技能形成体系。支持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支持技工学校提升实训能力。通过开展基本权益保护、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常识、劳动技能等知识培训和科普活动,提高职工安全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求学圆梦行动等,增加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机会。深入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完善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工信商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社科联,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发挥企业家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科学素质,引导企业家做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推动者。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引导、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发挥“科创中国”“学习强国—国家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平台”“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技能学习平台”等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加强产业工人队伍网络平台建设,推动做好快递员、网约工、互联网营销师等群体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工信商务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林草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社科联配合)

  (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深入推进“智慧助老”行动,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方便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依托健康教育系统,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养老机构、进家庭,每年组织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健康讲座等活动,利用传统和新型媒体,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疾病防控、应急处置等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优化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功能,充分利用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科普园地、党建园地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委老干部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科协、县融媒体中心、县社科联,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组建“七乡银发”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银龄科普”行动,引导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科技工作者聚焦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三个定位”发展目标献智出力,贡献“银发力量”。(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科协、县社科联配合)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深入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坚持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宣讲制度,强化学习教育培训,推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一步增强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围绕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在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云岭先锋、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等平台学习科学素质课程,在党校培训课程设计中,常态化加强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学习,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增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开展面向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干部的科学素质培训工作。(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宣传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科协,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在公务员录用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在公务员管理工作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将科学信息、重大科技新成果等内容纳入考核录取体系”的要求,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公务员培养锻炼和任职考察中,强化科学素质、科学思维等要求并有效落实。(县委组织部牵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

  三、重点工程

  围绕砚山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全时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实施四项重点工程。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

  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支持和鼓励职业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发科普资源、开展科普工作。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鼓励科研院所、职业学校、企业等开发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科普功能,鼓励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实验室等创新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鼓励企业设立向公众开放的科普场馆或设施。(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工信商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财政局、县科协、县社科联配合)

  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砚山县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表扬办法。支持有条件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专家服务站、科普教育基地等机构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展示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激发社会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组建科普专家库,引导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面向社会开展科普创作和科技传播。支持科研工作者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普产品。(县科协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教育体育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健康局、县融媒体中心、县社科联配合)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

  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与推动全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同频共振,在加大主流媒体宣传的同时,全力探索“融媒体+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宣传工作模式,大力发展新媒体科学传播,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增设科普专栏,拓宽科普内容,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短视频等方式向社会、向群众进行推送。有效整合传统宣传媒介,鼓励在户外广告、公共交通、景区景点、单位部门等宣传栏、电子屏等各类宣传媒介上增设增加科学传播公益广告,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覆盖传播。(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科协、县融媒体中心、县社科联,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加强“科普砚山”建设,推进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强化需求感知、用户分层、情景应用理念,推动传播方式、组织动员、运营服务等创新升级,利用现有资源构建科学传播网络平台。推动“科普中国”优质资源落地应用,完善电子科普橱窗、科普e站等科普信息化载体建设,与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深度融合。推动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科普信息精准推送服务,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采集和挖掘公众需求数据,强化科普需求跟踪分析,做好科普知识定向传播。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边远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地区倾斜。(县科协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民族宗教局、县财政局、县林草局、县融媒体中心、县社科联,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三)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机制,实现科普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

  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力度,不断改善科普设施供给水平。建立完善科技馆、科普基地、科普示范学校、科普e站等管理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构建科普基地动态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提高科普服务质量和能力。推进符合条件的科技场馆免费开放。(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县财政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州生态环境局砚山分局、县科协、各乡(镇)配合)

  完善现代科技馆体系。优化县科技馆展教设备规划布局,逐步提升县科技馆展教功能,构建服务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和基础,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为拓展和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整合各级各类科普场馆资源,支持开展科普活动、科普展教品创新研发,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的数字化科普平台。(县科协牵头,县财政局、县教育体育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州生态环境局砚山分局、县社科联配合)

  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深化全国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对已有的省级科普基地进行分类提升或淘汰,推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或学科特色的专题科普基地,鼓励和支持各有关行业和部门建立科普研学实践基地。开发和充实图书馆、文化馆、地质公园、主题公园等场所的科普内容。(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牵头,县财政局、县教育体育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应急局、州生态环境局砚山分局、县科协、县社科联配合)

  (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显著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基本建成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

  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建立横纵全覆盖的应急科普宣教体系。完善砚山县应急科普宣传体系,组建专家委员会。推动各级各部门建立应急科普部门协同机制,有效整合各级宣传资源融入,坚持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纳入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提升媒体和媒介宣教能力,强化与相关部门合作,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资源,常态化开展传染病防治、自然灾害应急避险、自采误食有毒野生菌、食用毒性中药材的科学预防和应急处置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突发事件状态下,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将科普与舆论引导、政策措施宣传结合,规范发声渠道,辟除虚假信息,减少信息过载。及时跟进媒体舆论,围绕公众关切和突发事件,针对谣言快速发声、澄清事实,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县应急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工信商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林草局、县气象局、县科协、县融媒体中心、县社科联,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站)、农村科技活动室、中小学科技活动室等为阵地,以基层科协“三长”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组建县级组织落实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力提升改革,推动科协组织向基层延伸,分类推进企业、园区、社区等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扩大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推动学校、医院、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组织符合条件的乡(镇)积极申报实施科普示范社区、社区科普学校等建设,探索建立基层科普展览展示资源共享机制。(县科协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工信商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局、县林草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红十字会、县社科联,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深入开展重点科普活动。围绕“三个定位”、“六大战役”、生物多样性、碳达峰碳中和等知识宣传普及,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公众科学日等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文艺小分队、科普工作队、志愿服务队、宣传媒体等资源力量,融入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注入现代气息和时代元素,努力创新科普活动形式,注重活动互动性与实效性,推出更多接地气有人气受欢迎的科普活动,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民族宗教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砚山分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局、县林草局、县气象局、县妇联、县科协、县社科联,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建立科普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新媒体科普、科普研究等领域科普人才队伍。支持年富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从事科普工作,打造一支科普兼职队伍。面向城镇、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领域,广泛吸纳科技工作者加入县科普志愿服务队。不断巩固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成果,把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学校校长、医院院长、企业负责人等吸纳进基层科协组织兼职、挂职。(县科协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局、县教育体育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社科联,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

  县人民政府领导《砚山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xx—20__年)》(以下简称《科素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科素实施方案》有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系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工作职能职责,明确一位领导主抓,一名相关业务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确保涉及本领域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县科协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沟通联络,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全县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当地全民科学素质落实工作,要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本乡(镇)总体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各乡(镇)科协牵头推进《科素实施方案》落实工作,完善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全面推进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二)机制保障

  完善目标责任机制。县考核办将科学素质建设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形成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工作局面。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协调推进工作落地见效。

  完善表扬激励机制。根据国家和省、州有关规定,对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积极举荐优秀科普组织和科技工作者参与国家和省、州科技、科普奖项评选。

  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健全完善我县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年度考评制度和考核细则,确保工作任务和目标落实。

  (三)条件保障

  加强政策支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有关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政策要求,探索将科普人才列入各级各类人才奖励和资助计划。

  加强经费保障。将科普经费按照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统筹考虑和落实科普经费。提倡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设立科普基金,资助科普项目,开展科普服务。

  五、工作进度

  启动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科素实施方案》的宣传、落实工作。

  全面实施。20__—20__年,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抓好监测评估,针对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总结评估。20__年,组织开展终期检查,对“十四五”期间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