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班家长会演讲稿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首先,我代表大一班的三位老师对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正是有了你们的信任、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在此我真诚的对你们说声谢谢你们的热情支持。同时,更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的关心与支持我们的工作。

  大班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孩子们入小学前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年。作为教师,我们将更加耐心,仔细,认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作为家长,我们也感觉到了你们更加迫切地希望孩子学得多,学得好,也更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

  今天我们会议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本学期班级情况、工作重点、有关事项、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及要求。

  一、班级情况介绍

  这个班是我从小班跟班到现在的,所以今天在场的家长都认识我,但也有不认识我的,我就再次的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谢,这学期我和宋老师还有靳老师一起担任我们大一班的教学和保育工作。本学期,我们班有38人,其中男孩21人,女孩17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总的来说班级孩子在整体发展水平上存在着一些差异。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班中每位幼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尽管面临有新的老师,但孩子们却依然表现出自己的个性。通过短短几天的观察了解,他们的自豪感、责任感、荣誉感均较强,各方面的能力也很强,我们还观察到,我们班级有的孩子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性格开朗活泼、自主,富有个性,具有一定的语言表现力。但是同时我们还发现,他们倾听的习惯需要加强,孩子们之间相互学习、自主性、决策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培养,注意力及相互间的情感教育需要重点指导。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孩子在这方面非常欠缺,从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还有的孩子吃饭的时候一定要不断的督促,否则不能在规定时间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大班阶段的培养目标,根据班级实际,扬长补短,使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学期目标:培养礼貌、安静、有序、自信快乐的孩子。

  三、班级的一日活动安排和主题设置:

  我们的一日活动安排以学习、生活、游戏、三大块来呈现。生活活动主要指生活自理、交往礼仪、自我保护、环境卫生、生活规则等方面的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主、自觉地发展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交往行为,在共同的生活中能够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学习活动主要指讨论、阅读、听赏、制作、表演、实地参观、收集信息等活动,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态度上不断进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游戏活动指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地发展。简单介绍班级作息时间。

  本学期主题设置:

  大家都知道,二期课改以来我们课程有以前的分科教学,变成了以主题呈现的方式组织幼儿进行的。

  本学期我们将开展四个主题。内容有(猜猜我是谁、胡萝卜的旅程、牙齿咔咔咔、红红的新年),也就是我们的共同性课程,使我们的孩子在这一阶段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基本的发展。

  可能在主题的开展中很多地方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比如说一些主题的材料收集

  照片、图片的资料等。

  四、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还有不满一年孩子们就要毕业了,为了使幼儿能顺利自然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老师需要和家长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让幼儿在心理上行为上做好入学准备,在思想上克服以往漫无目的的玩耍,开始关注有目的的,有系统的学习,在生活方面克服依赖性,培养独立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注重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

  养成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提高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今后能力、性格的发展。

  这些的孩子已经在幼儿园生活了快三年了,作为我们老师一直都在努力想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尽快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我们要知道,要让孩子改变一种习惯远远比让孩子学到一点知识重要,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也不是三两天就能养成的,也不是只要我们老师在幼儿园对孩子加强管,家里不闻问就能让孩子有明显进步的。我想告诉大家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你们不要小看你们对孩子的影响力。如果真的为孩子好,就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2.合力解决孩子依赖性问题

  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出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平时常出现几个孩子在一起玩时,发生了一点小矛盾,谁不小心把谁弄疼了,马上就会有告状声:老师,他怎么怎么样了。就连有时在教室的地板上发现了一张废纸,一点垃圾也要先向老师汇报:"老师,我捡到一个垃圾。"然后老师告诉他扔到垃圾篓他才很自满的去扔掉。当然这也说明孩子喜欢和老师交流,喜欢老师多关注他,故意引起注意,并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我们的孩子总不能一直都是这样依赖下去吧,自己总要学着自己长大,独立处理问题。

  这一点我们一起来培养,一起放手让孩子多一点锻炼自己的机会。我希望下次放学来接孩子的时候,不会再看到有的家长一来接了就夺过孩子手里的东西,即使孩子已经养成习惯把东西交给你保管了,你也要鼓励孩子自己拿。更不希望看到还有的家长是把自己的孩子抱回家或是抱着送到幼儿园来的。还有很多生活细节,比如说在家让孩子自己吃饭坚决不喂饭,早上来幼儿园应该是孩子自己记得把老师交代的事做好,而不是向老师解释今天你忘记为孩子拿什么东西了等。

  3.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生活上的是有老师帮忙,但小学生生活一切要求自理。试想,一个连吃饭也不能自理;鞋带都系不好的孩子,怎能跟上大家的节奏?在学校生活,他又能跟上大家的节奏?爷爷奶奶带的一定在自我服务这方面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开学初我们要求幼儿在进餐后,让幼儿学会自己整理桌面,实施下来,幼儿自己都能完成,而且很用心做事认真也很快乐。

  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是十分有规律的,每天有合理的生活、学习作息时间。我班孩子在饮食、睡眠。盥洗、整理物品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有许多家长在跟我提到,孩子在园吃饭情况,在我们班个别孩子可能有时会有剩菜现象,但不允许有剩饭,除非身体不舒服。吃完饭,自己收拾碗碟。每天,选几名值日生,负责值日生工作。比如分放点心、学习用品,擦桌子等。在增强孩子责任心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爱劳动,乐于为大家做事的习惯。在幼儿园孩子已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立能力。穿衣、叠被、个个都是自己动手,并且有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我希望孩子在园养成的习惯在家能得到延续。当然家长自己的督促和自身示范也是很重要的。当孩子能做的的事,作家长的尽量放手,不要嫌孩子做的好不好,或不会做,替他包办。有时过度的保护会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比如系鞋带师本学期必须学习的一个自理能力,开学到现在发现大部分的孩子还不会系鞋带,鞋带散了只能脚伸出来,请老师帮忙,当然我们老师也乐意帮忙,但是,孩子长期这样就养成了一定得依赖性,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当然在和家长的交流时也发现,孩子做什么都不够主动、积极,其实是有时候,是父母对孩子不够信任所产生的,(拿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这个对孩子不公平,更不能说你这个也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好,而要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和相信孩子给孩子信心。)这样才会更积极主动。

  五、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提早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据美国心理学家考证,孩子九年级前,其听力发展高于视觉发展,为此我们尝试在大班教学中为孩子讲故事,认汉字,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和认识一些汉字,同时作为家长适当的转变一下教育观念,了解一点当前的教育理念是很有必要的。平时,要更多的注意培养孩子对待事物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兴趣和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一位孩子的父亲是个"新闻迷",早上听收音机,晚上看新闻节目,成了这位父亲的必修课。而他的儿子呢,从小受到了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也迷上看新闻。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入小学后,老师发现这个孩子的听说能力、记忆力特别强,读起课文来,语感也特好,对看课外书,对身边的事也很感兴趣。刚入小学就能看《西游记》的学生版本了,问她,字认到吗?他说有的认到,有的认不到,但大概能知道讲了什么事。而认到的那些字基本上是自己通过问父母,通过一遍又一遍反复的接触,学会的。你看,孩子一旦有了兴趣,根本就用不着机械、死板的教他认字、写字了。这样,对这个孩子的一生来说,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将会学得很轻松。我希望家长们有空带孩子出去走走,拓宽他们的眼见。多买一些儿童读物,因为书是打开智慧的金钥匙。

  孩子上了大班,我们对上课的要求严了,要求孩子脚放平,手放好,腰板挺直,眼看老师,坐不好,坐不住的孩子我们首先通过游戏吸引他,或者眼神提醒,如果很严重的我们就要让他先坐着停止活动,个别幼儿小手乱动的,我们提醒多次还没有用,有的用眼睛严肃的瞪他一眼。说句实话,如果孩子在中班我们也许没有这么严格要求孩子,可是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如果还上课乱动,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上小学后可能有的孩子上课讲的学会了,也可能有的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不好,什么也不会,常常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学习兴趣也受挫。所以我们需要家长们的配合,多提醒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当然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当学生做错一件事情时,我对孩子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错了这一件事情不要紧,千万不要养成了习惯。"人的生长是以七为基数的,习惯的养成时间为:3_7是21天。一个好习惯的培养会影响他的一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