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多证合一实施方案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生命课堂可以理解为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教育理念,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

  尊重————————生命课堂的保障

  情感————————生命课堂的纽带

  超越————————生命课堂的张力

  站在教师的角度探索生命课堂,我以为,一方面需要教师用生命去备课(精心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包括教学内容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另一方面需要用生命去教学,也就是“生命在场”;第三方面是用心关注、呵护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

  一、用生命备课 ,从细节做起

  用生命备课,不是拼着性命去备课,真正意义上的“红烛”和“春蚕”是不存在的,只有真正爱惜自己的生命,才能更好得服务于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用心、认真得吃透每一篇课文,将自己融入到内容中去,挖掘出更深刻的道理和启迪,并将其用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传输到学生这里。语文教学,不是表面的文字教学,方法教学,更多的,它是一种情感教学。一篇语文课文就是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人生海洋中的颗颗珍珠,不停寻找,不断擦拭,才能让其闪光点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就需要老师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为什么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老师手中,所挖掘出的亮点和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更多的问题,同时,将这份精神大餐献给学生。

  当我们将教育置于生命中用心备课时,才会发现,原来所有知识并不只是固化在书页间的文字符号,而是鲜活的生活。本来,所有的一切文学作品就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现在,我们将课堂生活化,新鲜化,活灵活现化,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充满青春的律动。知识是经验的固化,但教学不能只给学生固化的经验,而是要将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参与中学习。那么,老师的备课必然会将知识与生活连接起来,尤其是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于是,知识就复活了。能够将知识还原到生活中,给学生鲜活的知识,让学生感到知识并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符号,而是来自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这应是生命化课堂的具体体现。

  真的用心备课,会发现社会、家庭、环境等处处都是教学的资源。身边的故事,班级里的小故事,学生的表现,都可以变成教学的资源,为我们的生命课堂再次敲响生命的鸣钟。

  无论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还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都说明生活中处处都是教学资源,也说明所有知识来自于生活,又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还能服务于生活,这就是生命化课堂的具体体现。

  二、真实感受生命所在

  从空间上来说,教室是课堂,校园也是课堂,家庭、社会、大自然都是课堂,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只发生在教室里,也发生在教室之外的其他地方。但站在教育大背景下来看课堂,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空间的过程,是生命相互润泽的过程。而这一切,只有生命在场才能发生。

  “在场”就是存在。或许有人说,我人在教室里,怎么能说我不在场?我们不妨这样来分析──上课的时候,学生都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讲或者练习,他们是存在的。但每个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未必都在用心听课。我们都知道,学生上课时有心猿意马、心不在焉的现象太正常不过了,那么,这时虽然他人是“在场”的,但只是作为自然人的身体(物)在场,而其灵魂(神)是不在课堂现场的,即生命不在场。由此我理解,生命在场,一方面应该是老师的生命在场,不是机械的完成知识的传输任务,而是用心授课,让生命完全投入课堂中和学生进行交流碰撞。包括老师对知识的敬畏和遇见新知识的那份惊喜,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未知世界的渴求与期盼,都始终洋溢在老师的脸上,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由此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向往的热情。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生命在场,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完成作业,不是简单的会做题考高分,而是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和老师对话和同学交流,让潜能得到发展。这种“在场”,可以使学生愿意主动将学习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主动求知探索,发现更多的知识,增长能力,让天赋得到最大发挥。由此可见,课堂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一个动态的生命场,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是一个生命不断成长的过程,它需要师生的生命在场,而老师在其中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营造好这个动态的生命场,并由教师的生命在场引发、促动学生的生命在场,这必然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用尊重换取尊重

  无论成年还是幼年,成熟还是幼稚,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师关注或者呵护的前提应该是尊重孩子的生命成长规律,尊重生命的内在本质特征,也就能理解孩子,在此基础上的关注和呵护才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才会有对儿童的善意与怜悯、同情与接纳。反过来,这份尊重,又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儿童的心灵,由此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也关爱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

  师者,良师、诤友、父母也。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孩子。每个小小的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帮他们实现这个梦想,那么,请你,保护好这个梦想,不要破坏它,不要惊动它。我们平时教育孩子要尊重理解别人,真正的,给予孩子尊重,他们会感受到被尊重的喜悦和自豪。更好得利于教学,这难道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吗?

  而面对着那一个个有着独特个性和特长的学生,我们需要呵护他们的求知热情,也要激发培养兴趣爱好。不要苛求每棵小树苗 一般高,一般壮。他们有各自的追求,也许喜欢与蝴蝶为友,也许善于和清风为伴。放飞每个孩子自由的灵魂,让他们像风筝一样, 高高地飞。线,在你的手中,放心,他们不会偏离爱的航线。

  尊重学生,尊重有独特个性的学生,也在日常的课堂中尊重每个学生。比如,提问学生之后,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是不是直视学生的眼睛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予以鼓励?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能不能以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愿意接受你的批评并自觉改正?

  我们所追求的生命化课堂,不是一节课的呈现,而是每一节课贯穿起来所形成的立体的课堂;它不会在一节课里有多大的成效,而是努力发生在师生整个成长过程中──从教学的准备,到课堂,到课后,它会因生命的投入而鲜活,因生命的相互润泽而成长,因生命的自由而绽放出灿烂之花……

  简言之,我希望能让课堂努力上出生命的味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