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垃圾分类演讲稿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欣赏》第一章《外国绘画艺术》第五节《17-18世纪欧洲绘画》中的用黑暗绘成光明-伦勃朗。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国外艺术开始进入国内,有好的,也有坏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大量的现代艺术、超现实艺术充斥着大家的头脑;在传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我们职业高中的美术欣赏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懂得美、欣赏美、分析美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

  所以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美育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以道德需要和美学素质为依据,来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独立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最终提高同学们的审美眼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美术欣赏》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用书。该书贴近中职学生的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伦勃朗是第一章《外国绘画艺术》第五节《17-18世纪欧洲绘画》的内容,它既是对文艺复兴绘画的总结,又是19世纪欧洲绘画的起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书本中选取的作品太过笼统,解说又不到位,对学生的自主分析的能力要求很高。

  而我所任教的学生刚从初中毕业,他们不同程度的接触过美术,对美术欣赏方面的知识却了解甚少,于是他们渴望去了解,有很浓厚的兴趣。高一是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的起始阶段,我将侧重艺术家作品的艺术特点学习,让学生具备初步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分析作品的技能。使学生“ 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学习”,培养其今后独立分析陌生作品的基本素质。

  由此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保留教材原有教学内容与深度,同时整合知识点,增加新的艺术作品。

  正是立足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立足于对学生的'分析,本节课教学要达到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伦勃朗,认识伦勃朗的作品。

  2.掌握伦勃朗作品的艺术特点。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围绕这些目标,最先需要突破的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伦勃朗人生各个时期的不同作品 。

  教学难点:伦勃朗作品的艺术特点 。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注重对学生思考的引导以突破本课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的能力为本”将教学方向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转变结合起来。使教师由原先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转变。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理念,本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设计与教学知识相应的五个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以任务引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

  2、情景教学法。根据任务,从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出发,通过直观有趣的情境设置,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与欲望,并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学习方法

  1、合作探究法:分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彰显,同之间的思维得到融合、交叉、提炼和升华。同时培养合作的精神,感受合作的快乐。

  2、角色模拟法:通过角色模拟,使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的认知过程,使知识从学生的亲身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应用发展,我将本堂课教学过程定位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助分析能力的培养。

  (一)课前准备

  课前作业:每个同学在课前浏览网页--《纪念伦勃朗诞辰400周年专题网站》,以小组为单位,分成6个小组,每一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总结交流你们小组在浏览网站后的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独立上网查找,培养他们从网上获取资料、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激趣导入

  简述17-18世纪欧洲历史背景,结合背景知识,大家想想为什么当时的欧洲会流行肖像画?从而引出肖像画的大师—伦勃朗。

  设计意图:以教师的讲述为主体,再引出问题并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质疑、提出问题

  引出教学的重难点,伦勃朗的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结合课前从网上获取的资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伦勃朗的画为什么总是明暗分明;为什么色彩看起来总是那么的舒服;为什么画面结构总是那么的吸引人?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释疑、分析问题

  任务一:《特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展示伦勃朗1632年作品《特尔普医生的解剖课》并伦勃朗如何凭借此画一举成名,然后给出此画的明暗关系图。

  学生根据课前分组,小组分析讨论这幅画的明暗关系,找出这幅画的光源到底在哪里?每小组派出代表回答你们小组认为此画的光于哪里?总结得出伦勃朗绘画的艺术特点—独特的光线运用。

  设计意图:画家的成名作拉近了画家与同学们的距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回归学生生活的理念。同时使以往的“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教学模式向如今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模式的转变。

  任务二:《花神》

  展示伦勃朗1634年作品《花神》及提香1453年作品《花神》。

  学生仔细观看两幅同名作品的不同之处并回答,思考为什么同名为花神却会有如此的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身的判断理解,找出欧洲绘画题材的变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任务三:《夜巡》

  展示伦勃朗1642年作品《夜巡》并播放视频《伦勃朗与夜巡》,模拟情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你是伦勃朗,你接到了这样一个任务后,你会怎么来画这幅画呢?

  学生扮演伦勃朗,回答你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结合自身的回答和理解总结伦勃朗作品的艺术特点—别出心裁的构图,从中体会画家为了艺术的追求不畏强权的高尚品德。

  设计意图:运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经历了“活动—体验—表现”的认知过程,实现了理论知识与艺术作品的交融。并捕捉契机,适时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任务四:《犹太新娘》

  展示伦勃朗1666年作品《犹太新娘》,并简述补色的基本知识。

  学生思考补色的运用会给作品带来怎么样的变化,而《犹太新娘》又运用了哪些补色?从而总结伦勃朗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谐的色彩。

  设计意图:听、谈、想相结合,让学生在听讲中寻找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任务五:《自画像1669》

  展示伦勃朗作品1669年作品《自画像》并提出任务,结合刚才所总结的伦勃朗的艺术特点,从画的内容、结构和意蕴三个方面独立分析这幅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辨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五)巩固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总结,得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检验教学效果。学生回顾五个任务,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行总结课堂教学内容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这也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六)分层作业布置

  必答题:伦勃朗作品又哪些艺术特点,选答题:试着分析伦勃朗作品《窗前的斯托菲尔斯》,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完成作业。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能力不同设置两个不同要求的任务。对于必答题是对教学知识的巩固。而选答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

  (七)升华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才是一副真正的肖像画和自画像?学生思考,是人物的精神灵魂,甚至是最深处的不能说的秘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挖掘主题的能力。

  五、教学后记

  1、肖像画和自画像是最难画的,要表象对象的内心和灵魂才是最重要的,画得像并不能说明什么。

  2、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来上课,用一个个任务来引出知识,来引导同学们自己去思考,最后自己去得出结论,同时还穿插了思想教育的内容。

  3、最后,升华了主题,将艺术家的光辉思想传达出来,唐同学们去体会,去思考,去学习,用艺术家光辉的人性去感染同学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