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判断婴儿急疹性疾病的分类
麻疹: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麻疹患儿有发热、咳嗽、流涕,眼部症状突出,表现为结膜炎、畏光、流泪,发热第2-3天在口腔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可见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期体温更高,出疹顺序自头面部→颈→躯干→四肢,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退疹后皮肤有色素沉着及脱屑。
风疹:1-5岁儿童多见,全身症状较轻,典型表现为耳后、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伴有触痛,持续一周左右;皮疹在淋巴结肿后24小时出现,出疹顺序自面部→颈→躯干→四肢,多为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退疹后皮肤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出疹时可伴有低热,持续1-3天。
猩红热:3-7岁儿童多见,全身中毒症状重,高热、咽峡炎、杨梅舌、口周苍白圈、扁桃体炎,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体温高,皮疹最先见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于24小时内遍布全身,在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基础上,有均匀、密集的红色细小皮疹广泛分布,呈鸡皮样,摸起来似砂纸感,持续3-5天退疹。疹退一周后开始脱皮,轻者呈糠屑样,重者则大片状脱皮。少数患者在病后2-3周发生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要加以注意。
肠道感染:某些肠道感染可伴有皮疹。患者可有发热、咽痛、结膜炎、腹泻、淋巴结肿大,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为散在的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疱样皮疹。
药物疹:有的孩子用某些药物会出现皮疹,摩擦及受压部位多见,可呈荨麻疹、斑丘疹、疱疹或猩红热样皮疹。
二、婴儿急疹要如何治疗
1.西医药治疗: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为给予退热,支持治疗。
2.中医药治疗
(1)肺胃蕴热:患儿骤发高热,或伴有呕吐、惊厥、烦躁、便秘或腹泻、热势下降时精神嬉戏如常,舌质红、苔薄黄,指纹浮紫至风关。
抬法:疏风清热。
方药:金银花、连翘、芦根、牛蒡子各10克,薄荷(后下)3克,荆芥、防风、桔梗、竹叶、淡豆豉、钩藤、蝉衣各6克。
中成药:救急散,保元丹。
(2)热退疹出:发热3~4天后热势逐渐消退。全身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皮疹稀疏,无氧感,1—2天后消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舌虹、苔黄腻,指纹略紫。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玄参6克、升麻3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大青叶6克、淡竹叶10克、蝉衣6克、赤芍10克、丹皮6克。
三、婴儿急疹家庭要如何护理
生病时,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发烧时,要给孩子多喝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如果孩子体温较高,并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免发生高热惊厥。
如果孩子已经确诊为婴幼儿急疹,而且孩子的精神状况比较好,家长就可放心在家里护理,不必一次次往医院跑。得了婴幼儿急疹,必须要经过几天高烧、热退疹出的阶段。带着患病的孩子反复跑医院,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病情复杂化。也不要乱给孩子服药,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特别提醒
婴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属自限性疾病,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要加强护理,适当给予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好转。
四、婴儿急疹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HHV-6的基因组为163~170kb,能编码70多种产物,包括早期即刻蛋白IE-A和IE-B。HHV-6有2种变型(variant),变型A和B。两种变型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在最保守的基因为95%~99%,而在差异最大的部位则有75%。有人提出HHV-6的这两种变型应当被列入两种不同的属。不同变型在引起儿童或成人感染方面的亲嗜性可能不同。
婴幼儿急疹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发热39一40度,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 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 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续3一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