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感恩教育的优秀演讲稿 篇18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xx学校是一所办学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办学业绩突出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该校现有教学班级76个,学生3350人,其中留守儿童占一半以上。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心理和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思想、学习、行为和心理方面发生偏差。中小学阶段是儿童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良好的教育、破解心理发展问题、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只是给予物质和生活上的满足,缺乏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父母也无法及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和思想变化,导致留守儿童出现性格内向、消极自卑等心理问题。

  如何才能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健全的人格?

  一、全力推进雅行教育,提高学生自主能力

  “雅行”,即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雅行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语言文雅、举止儒雅、形象优雅、情趣高雅的“四雅之生”。

  1、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宣传雅行教育。利用召开全体学生大会、教职工会议,以及校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电子显示屏、宣传横幅标语、短信平台、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站、学校报刊等途径,迅速宣传雅行教育的内涵、思想、目标,让教师明白该传授学生什么,让学生懂得自己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编写“小嘴巴,不说话”等趣味顺口溜,让学生们在言行中时刻践行雅行教育的思想,逐渐成为“雅者”。

  2、以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雅行教育。

  一是教师要自觉践行雅行教育,发挥言传身教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以班级为单位,每月制定雅行教育计划,每月召开一次雅行教育主题班会,每周上一堂雅行教育课,月假、寒暑假布置雅行教育专题作业,将雅行教育的内容细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融入到学习、生活之中。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增进老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

  三是开展拔河比赛、野外素质拓展等少先队队日活动,既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提升了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和毅力。

  通过雅行教育,让孩子们成为学习自觉、生活自理、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

  二、着力实施感恩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换人性的人性教育。

  1、拾起学生缺失的情感。

  一是父母是子女的生命之源,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和经验,社会给孩子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每个人都得对父母、他人和社会心存感激。

  二是作为因父母为家庭生计而留守在家的孩子,更要感恩老师、亲人、同学朋友和社会,正是有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才有了自己健康成长环境,才有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正因为留守的人生经历,培造就了你独立自强的优良品格,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唤起学生感恩的良知。

  一是设立亲情热线电话。每周一、三、五下午,设立十分钟亲情热线电话时间,连接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沟通,让孩子们感念亲情,体验亲情、友情的温暖。

  二是召开以“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和我又为父母做了什么”为主题大讨论,分享感人的故事和经历。开展“感恩父母、勤俭节约”主题教育活动,安排给父母洗脚、制作爱心卡片等爱心家庭作业,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感恩的幸福与快乐,体味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

  三是开展团体类趣味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团结的巨大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智趣节、诗文节、科技节等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高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

  通过感恩教育,让孩子情感回归,对家庭、社会和他人常怀感恩之情。

  三、家庭、学校、社会联手,筑起学生成长成才的桥梁

  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家庭在子女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作为父母,即使与子女身处异地,理所当然的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和担当,加强与学校、子女以及监护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行为及身体健康状况,让子女感受到父母永远在自己身边,时刻精心呵护自己,对家庭充满归属感和依赖感。

  二是从严要求子女,改变“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的陈旧观念,通过自己诚实为人、勤俭持家的优良品格教育子女、启迪子女,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