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专题工作报告 篇3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据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与唐僧西天取经有着同样的剧情设计,在毕业之前也要经历所谓的“九九八十一难”,不仅要完成毕业论文与设计,还要撰写实习小结与专题报告,还包括许多的附属“产品”。正如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零一个汉姆雷特一样,一千个大学生毕业生有一千零一个临毕业前的苦衷,而撰写纷繁冗长的各类报告便是首当其冲的纠结之事。这时候,网上的各类报告范文尤其火热,我们发现,这种高频率引用的事例还经常发生在马列著作上。看来,高校行政管理者的一片良苦用心,可并不是每一位祖国的花朵能够心领神会的。

  但我却乐在其中。与其将这些工作视为任务来完成,倒不如趁着这次机会,泡上一杯茶,在午后的阳光下,将毕业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作一摘录。但仔细看完报告的撰写要求,不禁大失所望,在这段研究所实习期间,并未涉及调研事宜,何来调研报告之有?也未曾接触具体案例研究,恐怕案例分析的计划也要泡汤了。当机立断,记一本流水账也未尝不可。

  承蒙于学校照顾,鄙人获得了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今年9月即将开始为期两年加半载的研究生生涯。好事成双,经由 郑苏法老师的引荐,有幸跟随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主任郑勇军老师参与课题研究,并有了在中心实习的机会。郑勇军老师和蔼亲近,并且看上去显得格外年轻,敏锐的思维与观察力在我与他第一面的交流中便“暴露无遗”,赢得了我的“芳心”。此后,郑老师便成了我的人生偶像,之一。郑老师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他慧眼识珠、是材必用。就这样,凭借着一些浅陋但却又胜人一筹的学术功底,我便稀里糊涂的成为了郑老师的科研助理。借用一句流行的网络词,叫做“亚历(压力)山大”。

  就这样,在郑老师为我安顿好接下来这半年多的生活保障后,我便开始了我的科研助理兼毕业实习计划。按照约定,在实习期间,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看书学习,利用短暂的实习期间积累自身的学术素养,这被看作是提前进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很多人会感慨,这可是何等的好事情啊!实习的主要任务居然是看书学习,尤其是对于我这个书虫来说,郑老师简直是我的知命恩人。于是,我便开始在教工路校区的图书馆里倒腾了起来,各领域的名著开始进入了我的阅读计划,加之从网上所购买的几麻袋经典名著,我的小屋简直可以形象地成为书屋了。

  当然,毕竟是实习,多少还得对得起科研助理的工作职责。喜出望外,科研助理的工作职责与读书并无多大区别,也就是协助老师完成课题研究,包括前提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到课题报告的分析思路拟定,郑老师放心的将整个流程先交由我来筹划。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锻炼机会,因为老师的课题中既有为政府产业规划出谋划策的,还有为企业与地方政府提供咨询的,我在想,要是每一个经济学者都能够像郑老师这样,站在学者、政府官员与企业家等多方角色考虑问题的话,那么,如今的经济学也不会发展的这么糟糕,以至于脱离真实世界,渐行渐远。

  回到课题研究,我所经手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关于中国流通体制发展与改革的分析报告。在这里我迫不及待地要罗嗦几句,流通领域研究长期以来在我国学术界受到了不公正对待,自从西方经济学的引入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打得体无完肤之后,中国大陆的整个经济学体系呈现出十分严重的过往矫正的状态。要知道,任何极端都不能反映事物的全部本质,经济学也一样,“独尊西方经济学”,就如同“独尊儒术”的下场一样,思想界将陷入死气沉沉。与西方经济理论相比,流通领域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正是由此,流通经济学得以发展,然而西方主流经济学一直将这块理论至于一边。甚好,郑勇军老师所从事的工作恰是为我国流通领域经济学研究的“拨乱反正”担当了急先锋,而他所领导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便是商贸流通研究的大本营,甚至在全国走在了前列,并且,中心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由于流通领域研究严重滞后,加之其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嫁接尚存许多缝隙,这便给资料搜集带来了许多麻烦,更何况我也是从零开始学习。缺乏主流支撑力量、缺少定量研究,更重要的是缺乏政策重视,但这些困难相反却增加了课题的研究价值。此后的一个月中,“流通”一词几乎占据了我的脑海,这种感受带着与初恋相同的味道。是啊,每一个学术研究者的脑中,不都有着一个名叫“学术”的梦中情人吗?

  但,就这样忙活了半个多月的研究方案,却被郑老师给“间接”否定了,为了不打击我的自信心,睿智的郑主任转移了话题,迅速将下一个研究课题交给了我。就这样,我的第一次以失败告终,但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失败的意义要比100次成功还要来的大。最起码,在搜集资料、阅读资料的潜移默化中,我已经掌握了流通产业发展与流通体制改革的大致脉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岂不是一种成功?当然,这样的觉悟首先应该归功于郑老师的。

  除了享受课题研究的乐趣外,中心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沙龙活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学术沙龙,洋名叫“Seminar”,具有交流、探讨的意思。政治上的沙龙类似于议会场合的大打拳脚,而学术上的沙龙便是会场上的学术争论。这便是沙龙的真正精髓,因为观点总是越辩越清,真理总是越辩越明。在最近的两次学术沙龙上,刘通老师和朱发仓老师分别就日本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以及中国流通发展报告两个主题进行演讲。演讲当然是精彩纷呈的,但更为精彩的,非在场老师们的热烈讨论莫属。对于我而言,这种质疑与讨论,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是未曾体验过的。作为应试教育的试验品,大学生早已习惯了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而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对话精神早已被当今教育抛之云霄之外。

  在过去几个月中,我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我开始反思我以前的学术观点,我也开始反思从事经济学研究的终极意义。当然,有了郑老师这样的名师指导,话不用多,我便能立即领会其中的要义。鲁迅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对于我而言,郑老师对我的赏识与帮助,也可用知名恩人来铭记。是的,在通往学术之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所谓任重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也。

  除了郑老师的亲自指点外,中心办公室的孙宁老师也给予了我莫大的肯定与鼓励。孙老师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在读博士,对她来说,兼任中心办公室行政事务的工作并不轻松。她常和我开玩笑说,办公室的事就是琐碎的事,她因此也每天“碎碎念”。但我觉得,这个行政职务非孙老师才能胜任不可,凭着她耐心、细心、贴心的处事方式,我就敢打包票。在张金霞同学离任之后,我便暂时肩负起中心办公室的杂志期刊整理工作。这伙可把我乐坏了,可不是嘛!趁着这个机会还能随时跟踪学术动态与学术前沿,每天和杂志期刊打交道,学术水平不长进都不行。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孙老师,她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整理期刊,从期刊拆封、数目核对、期刊核对与记录、盖章核实,到检查是否有中心老师发表的论文,以及最后送达图书馆中心资料室上架,孙老师几乎是不耐烦地重复啰嗦好多次。但尽管这样,我还是有几次弄错了流程,这时不禁感慨,此工作非孙老师才能胜任不可!也因此,孙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又高大了几分。

  老师不光性格平易近人,其待人处事也让人舒服三分,当然,她的口碑在中心几十名老师里是众人皆知的。可见,孙老师照料人的功夫可不是一般,我猜想着在家一定是个好妻子。见过孙老师的宝贝儿子一面,是在去办公室的楼梯上,小顽童非常可爱,与摆放在孙老师办公桌上的照片并无二样。只是感慨,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老了许多,青春也许就在不经意中流逝的吧?难道,毕业就是一条分水岭?

  时间易逝,便容易感伤,但感伤也是有收益的,收益便是我们所经历的经历。每次听郑老师和师母回忆起他们的大学年华,不禁让我想到这四年来的点点滴滴。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不同年代的人,经历着似曾相识的故事,这些不都是令人羡慕的往事吗?

  我觉着,毕业实习调研报告与其叙事,不如叙人,或者说寄人于事,因此便有了以上3000余字的流水账。实习期间虽未结束,但其中的感悟仍然不少。在人生的道路中,会遇到你赏识的人,也会遇到赏识你的人,都算是缘分,毕业实习便是开启许多缘分的契机。也许,我们并不用急迫地想在实习期间做出些什么、学习些什么,更重要的是,期间所经历和感悟的人和事,也许早已占据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