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构成?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构成?

《刑法》第384条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构成:

(一)主体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1、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2、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具有非法占有公款挪作他用的目的。但其主观上只是暂时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三)客体要件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同时因为挪用公款罪直接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权,而这是违反国家财经管理制度中的公款使用制度的,因而它又侵犯了国家财经管理制度。

挪用公款罪所侵犯的客体包括:

一是国有财产的所有权;

二是劳动群众集体财产的所有权;

一、挪用资金与挪用公款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国刑法第272条规定了挪用资金罪,第384条规定了挪用公款罪。二罪的区别在于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具体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的人员或者上述机关、单位委派到其他单位的人员,并依照法律从事公务;协助国家政府从股事行政管理活动的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人员;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的。而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前述人员以外的单位工作人员。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其侵犯的对象是公款和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用资金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其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