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咯血的护理方法 大咯血窒息的抢救措施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大咯血窒息的抢救措施 咯血的护理方法

咯血病人能屏住咳嗽,不让血咳出来吗

疑问:咯血病人出血时是否应该屏住不将血咳出?

方法:咯血是指喉部极其以下的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咳嗽由口腔咯出。窒息是咯血最常见的致死原因。当患者突发咯血,特别是老年人,会因为严重的心理压力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急躁等情绪,使患者强制屏住咳嗽不让血咳出,其实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血不咳出会导致血液积聚肺部以及血块堵塞气管,甚至反射性地引起喉部痉挛、水肿,直接导致窒息;此外屏住咳嗽时,肺内压力急剧升高,可导致肺内动脉血管破裂致大量出血,从而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我曾经接诊过一名咯血的病人,该病人有支气管扩张病史,来院的时候平躺在床上,精神极度紧张、烦躁、呼吸急促,家人在一旁不断地要求病人屏住咳嗽,试图减少病人咯血,因而病人在咯血时,时不时地用力屏住咳嗽不让血咳出。我仔细观察后,发现该病人其实咳出的血并不多,也没有出血引起的窒息迹象,于是我在摆正病人体位的同时果断的对病人使用了小量的镇静药物,鼓励病人轻轻地把血咳出来,结果病人的情况迅速得到了缓解,经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最后病人康复出院。

咯血的病因有很多,其中以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和肺炎四种疾病最为常见,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有上述疾病史的病人和家人要尤为当心。

如果遇到咯血,切莫紧张、恐惧,保持镇定的情绪往往能起到缓解病情、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过度紧张、焦虑、恐惧、烦躁只会加重病情。

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小量到中量的咯血大多可以自行终止,所以咯血很少引起严重失血,即使是大量咯血患者一般也可以将气管内的血液咳出。

若不及时将血咳出,当气管、肺内的积血超过150毫升时即可危及生命,因此,咯血发生时切不可屏住咳嗽不让血咳出来,相反要适度咳嗽以便排清积血。

咯血时,注意不能过度用力咳嗽,否则会因用力过度导致气管、肺内大血管的破裂引起更多的出血。若此时患者无力咳出,可让家人从旁协助。

家人也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给其心理安慰、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减轻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当然并不是所有自口中咳出血就是咯血,还需要同口腔鼻咽出血、呕血相区别。

口腔黏膜、舌或牙龈出血一般不伴有咳嗽,在闭口吸吮时可吐出血液,检查口腔能发现伤口和出血点,前鼻腔出血时血液可从前鼻孔流出,后鼻腔出血时血液可沿咽壁下流,若吸入气管则被咳出,易被误判为咯血,咽部有滴流感是后鼻腔出血的特点。

呕血多是因为消化道出血,呕血前常有腹部不适、恶心等先兆症状,表现为呕出,呕出的血中常混有胃液或混有食物。

真正的咯血是:病人咯血前常有咽喉部刺激样痒感或胸部憋闷感,继而引起咳嗽,咳出的血中常混有痰液。

在初步判断为咯血后,可再简单判断咯血量的大小。咯血量大小一般分为少量咯血、中量咯血和大量咯血:24小时内咯血量少于100毫升的为少量咯血,100到500毫升的为中量咯血,大于500毫升或一次咯血量大于100毫升的为大量咯血。

家庭中咯血急救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保持镇定、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少量咯血,如痰中带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适当减少活动量即可。必要时可以口服止咳、止血药物。

中量或大量咯血,应立即采取及时清除口腔内积血、体位引流积血等措施,比如支气管扩张病人若已知左肺存在支气管扩张出血,则可采取左侧卧位,同时家人可轻拍病人右侧背部,并鼓励病人轻轻咳嗽,以便积血排出。

若出血部位不明可采取平卧位、半卧位,头偏向一侧,胸部可放冰袋,及时清理口腔内的积血,防止出血引起窒息。若病人紧张、焦虑,家人应多安慰病人,也可以适当口服药物安定一到两片,帮助病人缓解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在咯血过程中咯血突然减少或终止,同时出现严重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及指端紫绀、出冷汗,双眼上翻或直视等表现时,往往提示病人存在咯血窒息的情况。

一旦病人出现咯血窒息,应迅速将床尾抬高四十五度,使病人采取头低脚高的俯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将病人上身悬于床外,轻抬病人头部(头部稍向背部弯曲),撬开口腔,用手挖出血块,必要时直接用手指刺激病人的咽喉部,促使病人恶心从而咳出积血和血块,同时家属应轻拍患者背部,协助病人咳出血液,一旦血液排出,病人往往能获救。

咯血一般好发于秋冬季,因为此阶段气候变化幅度大,容易诱发咳嗽等感冒症状,而咳嗽又易诱发咯血。

咯血还好发于午夜和天亮后,所以在上述时间段,病人应注意保暖,做好预防工作。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