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埃达克岩定义及研究现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3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56

埃达克岩(adakite)并非一种具体的岩石名称,而是一套具有一定地球化学特征的中酸性火山岩或侵入岩组合。它没有明确的岩相学标志。其地球化学特征是以w(SiO2)≥56%,w(Al2O3)≥15%,w(MgO)<3%和Mg<0.5为前提;w(Y)<18×10-6,w(Yb)≤1.9×10-6,Sr>400×10-6,为标志(即贫Y、Yb和富Sr);而Sr/Y、Sr/Yb和La/Yb不是关键值(张旗2008)。

实际上在该术语提出前就有人对具埃达克岩性质的岩石有所研究。据董申保等(2004)资料:19世纪末有人曾在日本的小笠原群岛发现与上述埃达克岩性质相近的岩石,当时定名为Sanukite(Weinschenk,11),这种岩石产于近代岛弧带(12~14Ma),岩石为富镁的玻基(斜方)辉石安山岩。埃达克岩原始命名出自阿拉斯加(Alaska)的埃达克岛,其代表的岩石是辉石安山岩。早在1978年Kay在美国阿留申(Aleutian)岛弧火山链西部的埃达克岛上发现了镁质安山岩,其化学成分以富Mg、富Sr和Sr/Y、La/Yb比值高为特征,并认为这种岩石是玄武质俯冲板块经部分熔融形成的英安岩熔液与橄榄石反应生成的安山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在前人基础上Defant和Drummond才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埃达克岩”这一术语,并认为埃达克岩除上述地球化学特征外,它形成于岛弧地区,是年龄≤25 Ma的热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正是由于当时将埃达克岩与形成环境挂钩,因而引发了后来各派学者的激烈争论。争论的主要内容有两点:

(1)埃达克岩是否一定生成在岛弧环境或活动*边缘。根据深入研究,许多学者甚至包括Defant本人,在2002年对埃达克岩的定义重新作了厘定,认为“埃达克岩只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术语,指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的那些岩石,而没有特定的构造含义”。经实验研究表明埃达克岩可以形成在多种构造环境,只不过不同构造环境下,其形成深度不同。

(2)埃达克岩的源岩是俯冲的板片还是加厚的下地壳,坚持岛弧环境观点的许多学者(如Drummond)认为只有岛弧环境下由俯冲的大洋中脊拉斑玄武岩(MORB)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才是埃达克岩,而持不同观点者则认为加厚的基性下地壳熔融也可以形成埃达克岩。例如,Defant和Drummnod认为美国St.Helens的埃达克岩是板片熔融形成,而有些学者则认为是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或岩浆混合作用形成。Kay对阿留申岛弧埃达克岩的研究认为,它们是板块重熔熔浆和幔源楔相互作用(同化-分异作用)的产物。Rapp通过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张旗等(2008)经多年反复研究认为它可以是板片熔融的,也可以是加厚的下地壳底部熔融的;既产于板块消减带环境,也可以在陆内环境中形成。实验岩石学资料也证实,地壳岩石在高压下熔融的产物,不论是玄武岩还是其他各种能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的岩石,只要达到一定的压力和温度,都可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岩。埃达克岩的真谛在于熔融残留相为石榴子石,而斜长石少或无。

以上只是对各家观点作梗概介绍。通过争论人们对埃达克岩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