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岩石相划分依据与原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3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19:49

所谓岩石相是指由一定岩石特征限定的岩石单位,这些岩石特征包括粒度、成分、沉积构造和成层性等。

鉴于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砂体多为河道型或河道与河口坝复合型砂体,其内部被一系列内冲刷面(或特征面)分出几个河道(河口坝)单元,其排列可以是叠积式或侧积式。每个单元均为水动力条件发生明显改变的产物。从孔渗分析,每个单元也是控制孔渗性分布的砂体内部一级构成单元。

在河道(河口坝)单元中,按着砂体的底形(如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划分砂体内部二级构成,如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t)、平行层理砂岩相(Sh)等。

每个砂体内部二级构成,考虑到储层描述的要求,在粒度上要做更细的划分,以反映粒度成分的特征参数。为此在岩性相名称之前冠以砾岩、砂岩粒级符号,如G(砾)、C(粗粒)、M(中粒)、F(细)、Fv(粉)。如Fvst,表示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粉砂岩相。

每种成因砂岩,杂基含量多寡,对储层影响很大,既是同一成因的砂岩,杂基含量高低也会对孔渗产生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划分时,亦注意选用对储层影响最关键的一个参数——泥质杂基含量,以15%为界,Ⅰ型为低杂基型,Ⅱ型为高杂基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