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称呼用语推测亲密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3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7 23:45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称呼用语有很多种。比如说,已婚妇女在向别人提起自己的丈夫时会说“我们家那口子”、“我丈夫”、“我先生”、“孩子他爸”、“××(名字)”等等。

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夫妇间的亲密程度,而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从人们相互间的称呼可以推测出双方心理上的距离。

1.称呼“××先生”或“××科长”等

“××先生”以及“科长”、“*”等官衔,常见于和工作相关的有上下级关系的交往中。

称呼对方时加上头衔,表示重视对方的地位,也传达出赞许的意思。因为这样会让对方觉得很高兴。也有人这样做是表明他对权力和权威比较难以抗拒。

但是很多时候,虽然当面以“科长”、“*”、“主任”等官衔称呼,背后同事部下之间却更多地以绰号如“大猩猩”等来称呼上司。本来很可怕的上司,一旦给起了动物或卡通人物的名字,就顿时变得可爱起来,这比称作“××科长”更显得亲近,这就是称呼的作用。

同事或同等关系的人们在交往中,如果还彼此称呼“先生”,在公司外面见到的时候也要用敬语,就表示他们的心灵之间还有一定距离。

2.称呼“您”

在演讲和其他场合中,听讲的人往往知道讲师的名字,称之为“××先生”;而讲师对听众的面孔一时间还不熟悉,通常会使用“那位先生”、“您”等的称呼。

“您”虽表示尊敬,但是冷淡的用语,让人感觉不到亲近。如果仅是初次见面还没记住名字时这样称呼尚可,如果认识很久了依然如此,则表明了此人没有意愿和对方发展亲近的关系,试图在心理上和对方保持距离,希望对方互不侵犯,保持“你是你”、“我是我”的态度。

3.称呼“小×”

姓前面加“小”字的叫法很普遍。人们对关系较好的人会称呼“小李”、“小王”什么的。人与人之间走的越近,说话也就越随便,由开始的“××先生”渐渐演变为“小×”,最终变为爱称。尽管年龄不轻了,但还被人叫作“小×”的人,是由于他身上有令人感到亲切的东西。

4.直接称呼姓名

有些女性把自己的恋人叫做“××(名字)先生”,从女性心理的角度来看,这表明两人关系介于朋友和恋人之间。

随着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最开始称作“××先生”的人,可改称为“小×”,之后关系向更深处发展时,就直呼名字。

不仅恋人之间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其他关系的人之间也是如此。

比如说,对于初次光临的客人,店员会称之为“顾客先生”,而如果顾客对商店满意,经常光顾此处的话,店员也渐渐熟悉了客人的情况,记住他们的名字。

“顾客先生”和“程立先生”相比,后者在心理上的距离更小,话题也自然开始掺杂私人的内容,亲近感逐步加深。

初次见面就会叫对方姓名的人,有不只是把对方当成交涉的对象,而想当成特定的个人来认识交往的心理,这可以当成一种有好感的表示。

5.不叫名字,用“那个”等指示代词称呼

对长年相伴的妻子,有的男人会这样称呼。这些男*多性格腼腆,不善于表达情感。

此外,有的女人提起自己家里的人的时候,不说“我先生”、“我的小女儿”,而是叫“孩子他爸”、“妹妹”,即与在家时采用相同称谓,这种女人凡事都以家庭为重,乐于充当贤妻良母的角色。

称呼反映着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某人想亲近对方,往往会稍稍改变一下称呼,以便使亲近感加深。所以根据一个人称呼的变化,我们可以探测到他心理的变化。

不用官称而改呼姓名的人,是想和对方保持亲密的关系(缩小心理的距离)。

谈话之中突然叫对方的名字的人,是想和对方接近、缩小心理上的距离。

由呼姓转为呼名的人,是想和对方亲近。

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称作“你”、“××先生”的人,是想和对方保持心理上的平等。

称对方为“你小子”或“你这丫头”的人,怀有进一步发展友谊或建立保护与被保护关系的潜在愿望。

另外,在交际场上,我们还能从人们的自我称呼上了解到他们的个性。

在工作场合中,使用“敝人”称呼自己是非常得体的表现。但是在个人谈话中也特别使用的话,就显得过于迂腐,像是在宣告自己已是个成年人。这样称呼自己的人是希望别人看重自己,但是弄巧成拙,反而更让人觉得孩子气。

男性自称“我”,以及女性自称“人家”,表现出幼儿的气质。这种人既有稳重而亲切温和的一面,也有精明过人、心情浮躁的一面。

使用“本人”这种词语的人,以军人和运动员居多,给人“硬派”的印象。他们是会以“可怕的脸孔”或“男人味”做诉求的人,令人意外的是,他们本质上是胆小或害羞的,对于上下关系很敏感,对他人的态度非常谦逊。

常使用“老子我”自称的人,喜欢坦率、开诚布公的人际交往。

像歌手或演员一样,在对话中使用自己的名字,向周围人撒娇的人,不仅孩子气,而且也缺乏身为社会人士的意识。实际上,他们通常是故意表现出可爱与女性化的样子。这种人对流行很难抗拒,对于华丽花哨的用品也非常憧憬。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慧眼看透人生》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