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0:09
据《华阳国志》记载,古蜀虽亡,其人尚众,秦于取蜀后二年,即公元前341年移秦民万家以实之。先后筑成都、陴(郫县)、临邛(邛崃)三城,互为犄角。首先建设了“大城”作为蜀候、蜀相、蜀守治所。继而又在“大城”的西面,以“大城”的西墉为东垣,建设了一座“少城”(古代少小二字通用,即小城)。这个说法出自千年以后的宋人祝穆,以至流行。根据北京大学教授孙华等人的考证,应该是在修筑大城前,就利用了原来的城垣而扩建为“少城”。在中国先秦时代,修筑大型都城的时候,往往首先修筑宫殿、宗庙所在的小城,小城修筑完毕后才修筑普通国民居住和手工业作坊所在的大城。东周时期列国两个城圈或多个城圈的城邑,往往也是先修筑其中一个城,随着迁居城内的人口的增加和防卫的需要,然后才在旁边修筑另一个城。无怪乎成都人讲,先有少城,后有大城。
直到1718年,清康熙年间,四川提督年羹尧按清制于大城西垣内新筑一城,专驻满蒙八旗官兵,名曰满城,因城址大体沿秦少城以西一带,也称少城。由于城内分大小城两座,小城是官府商肆集中之处,大城为民宅集中之地。据考证,大城与少城并不是同时期建筑,而是先筑大城,再修小城。这个史实与秦代修筑成都的“大城”与“少城”,一般人容易混淆。
由于人烟稀少,其间“移秦民万家实之”,并引入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冶铁技术。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华阳国志》描述说:“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成都属蜀郡,辖12县。
公元前311年,秦王接受张仪的建议,命令蜀守张若按咸阳格局兴筑成都城。据说当时修筑城垣十分艰难,因为平原低平潮湿,土质松软,需要取土填埋,屡筑屡颓。后来应地而宜,立基础于高亢之处。结果不得已而为之,造成了成都“大城”形状与布局南北长,东西窄,呈不规则长方形,城墙南北不正,非方非圆,团缩如一只龟,故民间称成都为龟城。龟历来是吉祥之物,后人们便杜撰了神龟示迹的传说。《搜神记》中说,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310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墙,屡筑屡颓。也许精诚感动上天,有一只大乌龟浮出江面,弯弯曲曲爬行至东南角,就无疾而终了。神龟死的地方后来叫龟化桥,又叫青石桥。张仪问巫师其中的道理,巫师说:依龟的样子建筑城墙。如此终于造好城垣,所以成都又叫“龟化城”,也称“龟画城”。
大城北近武担山,南至秦人新建的赤里。在大城未筑之前,蜀侯国治及郡治、成都县治就在赤里一带。“里”为居民区。大城未筑之前,赤里可能就是一座简陋的较小的城池。大城修筑之后,赤里成为官署区,后经过张若筑小城迁县治、蜀侯失国等一系列事件,赤里的官署仅剩郡治。大城北有龙坝池,西有柳池,西北有天井池,其间津流径通。诸池均为筑城时取土掘成,成为秦城东、西、北三面的屏障。
学者潘明娟指出,秦朝成都少城的格局既然“与咸阳同制”,也应该有相应的功能分区,即官署区在北部,市场在南部,分为两部分。北区为官署区,大兴土木,营造府舍。南部为商业区。“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其中,“里”为有墙垣的居民区,可见秦成都少城已经开辟有居民区和商业市场,开放商店和市场,有专官管理,有条不紊。《说文解字》说“市,买卖之所也。市皆有垣。”据此推测,应有墙垣把少城的南北隔开。由此可见当时成都城市的格局秩序井然。
此时的成都已经实行闾里制,共有四百多闾。但闾的形状多无定制,有正方形、长方形,也有不规则形状,均随街道布设。
有关龟城的说法逐渐深入民间,也见于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剑南道上》等典籍,可见该传说流传之广。旧时成都“龟化城”和“龟城”的美誉,由此可见其渊源。唐朝诗人戎昱在《成都暮雨秋》一诗中吟咏“九月龟城暮,愁人闭草堂”;宋朝诗人薛季宣《张村》一诗也有“青城足跻攀,那染龟城尘”等名句。
后来这个神龟还在历史的水面几次现身。有两次比较出名,一次是成都在发大洪水、成都差点变为废墟,还有一次是张献终入川之时,成都变成了三十里城郭无一人,这两次大灾变之前,有人看到了神龟在哭泣。这些传闻,反映了民间对神物的敬畏之心。
根据推算,龟画城周长12里,土垒城墙高7丈,全城共7座城门。与人们通常想象中的城池不同,成都作为蜀国的都城,居然没有护城河和罗城,也没有宽大的护城壕,从战争角度来看,成都可以说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这一格局承续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国古代城市格局定式的一种类型。此后两千多年中,成都的城名从没变过,虽城市重心略有挪动,但城址没有迁移,这在中国城市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公元346年,东晋大将军将军桓温灭掉成汉,拆毁少城。按照当时少城方位,其北部应在现在的长发街以南、将军衙门以及金河街以北一带。
隋朝时,隋文帝杨坚封儿子杨秀为蜀王,成都成为杨秀的封地,杨秀早有夺嫡之心,刻意将成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以求取其文帝杨坚的欢心。这个时期,也是四川佛教的大发展时期,成都理所当然地成为蜀地佛教中心。公元581—602年,杨秀在“秦大城”西侧,原少城的基础上重建隋城,称为子城,实比拆掉的少城还大。诗人杜甫诗“东望少城花满烟”可说明少城的宽阔繁华景象。
古代城墙一般为城、池相配,有高墙大城则必有深池大沟,除了防御上的考虑以外,挖低垒高,就近取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四川通志》记载:“万岁池在县(成都县)北十里,又名万顷池。”其注引《华阳国志》:“张仪筑城(成都城),取土于此,因成池。”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修筑城墙时,除了就近挖护城河取土以外,往往还会就近在某一处地点集中取土,使之成为一个湖泊。杨秀扩建成都子城时,就将取土后的土坑改为池,史称摩诃池。摩诃为梵语音译词,就是“大”的意思。据《方舆胜览》记载:“隋蜀王秀筑广子城,取土于此,因为池。”也就是说摩诃池是隋蜀王杨秀修筑子城城墙时取土形成的一个水池,杨秀还在摩诃池建了名噪一时的散花楼,唐代的摩诃池及散花楼已成各地名流游赏之地。五代前蜀的皇帝王建更把摩诃池改为皇家园林,名为宣华苑。摩诃池从隋朝开始,直到南宋都是成都闻名遐迩的水景。
公元876年,唐朝,四川节度使高骈以“秦大城”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秦大城”外扩出一圈新城,名为“唐罗城”,这是成都城首次改用砖石建造。城内有大街坊120个。原内部城市“秦大城”被改建为了“子城”。
公元908年,王建割据四川称帝。次年,改“子城”为皇城,改其中“蜀王府”为宫殿。公元925年,前蜀为后唐灭。两年后,成都尹孟知祥在“唐罗城”外再次加建“羊马城”。934年孟知祥正式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至这时,成都已形成一个单中心、多重城池相套的局面。值得一说的是,蜀王府虽历经战火,多次兴废,都始终维持在城市的正中心位置,这同样显示了封建时代国家主义的“权力建筑学”,是如何的深入人心。
我在光绪三十年的成都地图上看到,记忆中的古城清晰可认:古成都两江环抱,三城相套的城市格局清楚,除了皇城为正南正北方向外,整个城市的街道都向北偏东25度,在锦江内侧,完整的城墙清晰可见;金水河等河流穿城而过,河网纵横,水系的血脉深入城市的肌体。
为何成都会选择北偏东构筑城市?其实是古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反映。成都日照偏少,北靠东的城市主轴线将两江环抱的地貌纳入城市眼界,有利于城市的空气流动和采光。这正暗合了现代广泛运用在气象、城市规划方面的“风玫瑰图”。在成都城区图上,由16条放射线组成表明风力大小的“风玫瑰图”上,北偏东的放射线最长,而由于每条放射线的长度与这个方向上风的频度成正比,说明成都东北方向的风最大也最为繁多。成都北偏东的城市轴线,可让不同方位的房屋都能吸纳光照。
宽窄巷子的老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