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4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1:04
孟婆,何许人也?本文谈到孟婆汤,人们会纷歧而同地患上出她是阴间负责给人喝迷魂汤的老妇人。但是差别的书对于孟婆有差别的记载。单就“孟婆”这一称呼而言,她不单纯是阴间负责熬汤的神灵。
⒈孟婆是风神。
作为风神,公认的是风伯,而较少提到孟婆是风神。孟婆作为风神,从历史资料记载来看至少可以追溯到南朝。《佩文韵府》中就记载着:
宋徽宗词:“孟婆好做些利便,吹个船儿倒转。”蒋捷词:“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按北齐李騊駼聘陈,问陆士秀曰:“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士秀曰:“《山海经》:帝女游于江,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其帝女,故称孟婆。犹郊祀志以地为泰媪”。
从《佩文韵府》关于“孟婆”的这条记载中,我们可以患上出以下几点:
起首,“孟婆”一词最晚在南朝时已经经出现,质料中说“北齐李騊駼聘陈,问陆士秀”,从“北齐”、“陈”这些字眼可见当时时处南朝。
其次,北齐的徐騊駼到陈,问陆士秀:“江南有孟婆,这是一个什麽神?”从徐騊駼的提问中可知孟婆是江南的神,并且北方的齐人对于孟婆也只有零星的认识,因而孟婆作为风神在南朝时是仅限于江南的。在宋朝时,江南俗称风神为孟婆。明朝杨慎《词品•孟婆》:“俗谓风曰孟婆。”《丹铅总录•天文•孟婆》中记载:“江南七月间有大风,甚于舶棹。野人相传,以为孟婆发怒。”孟婆作为风神在江南也是一种俗称,至于风神的具体名称却是被当地人忘记了,“孟婆”是江南人对于风神比较亲切的称呼。《佩文韵府》中说:“犹郊祀志以地为泰媪”,即就像祭祀时称呼地神为泰媪一样,婆、媪都是对于一般老妇人的称呼,因而“孟婆”这一名称也只是江南人的俗语。《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就谈到:“指风。吴语。”但我们从一些文献中可以看见孟婆作为风神合用于南边地区,而不仅仅是狭义的江南。我们可以列举一些文献予以证明:《南越志》中提到:
有云物如虹,长6、七尺,见则飓风必发,故曰飓母。其风一发,鸡犬不甯。飓母又名孟婆。
《专题文献•文献•赤嵌集•卷一•乙酉》中有一首标题为《守风厦门排闷》的诗:
岛屿浮空六合青,舟人束身坐邮亭。风威豫识逡巡月,潮信真随长短星。天留我作华夏客,利便毋劳乞孟婆。不道乡关无觅处,望云何地着旁罗。
从上面所说的质料中可获悉孟婆作为风神是适应于南边大部门地区的。综上所述,“孟婆”作为风神为人清楚知道也是有地区限定的。
再次,“孟婆”到了宋时,已经经冲破了地区的界限,成为一种俗语,借指风。宋徽宗《月下海棠》词中有:“孟婆好做些利便,吹个船儿倒转。”北宋建都于现在的河南开封,从地区上而言,并不属于南边,而宋徽宗能够将其随心运用于本身的词作中,可见孟婆一词作为风、风神已经经深切人心了。《康熙字典》在解释“婆”时援用明杨慎语:“孟婆,宋汴京勾栏语,谓风也。”清褚人获《坚瓠集》卷二中提到“古称风神为孟婆”,他同时列举了宋徽宗此句为例,也援用了南宋蒋捷《竹山词•解佩令•春》中的:“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清朝厉荃《物质异名录》卷二十八:“《类书》:‘俗谓风曰孟婆’。”所以说到了宋朝,孟婆已经经成为风以及风神的俗称。
因而,孟婆起首并不是一定是幽冥之神,从南朝至清,她一直都被人们称为风神。而孟婆汤神话中的孟婆显然在当时并未被人们认识到。
⒉孟婆是船神
孟婆的这一种说法懂患上者更少。古时行船有一定的危险,因而人们专门设立了神灵来保护行船的安全,而孟公、孟姥被认为是船的保护神。这一说法始见于梁,《中国百神全书》引简文帝《船神记》:
船神名冯尔,又呼为孟公、孟母
又引唐人段马路的《北户录》:
刘思真云,玄冥为水官,死为水神。“冥”、“孟”声相仿,或者云冥父冥姥。
孟公、孟姥被认为是船神,而“公”、“姥”是对于老年男性和女性的一般称呼,没有一定简直切含义,我们也能够称孟姥为孟婆。在《古音骈字续编•卷二•平韵•五歌》中有一条是“孟姥”,对其的解释是:“孟婆,船神也。”可见,孟婆和孟姥是统一个人,都是船神。
这一点马书田在《中国平易近间诸神•船神》中引《北户录》中的一段话可以帮助说明:“南边大除夕夜将发船,皆杀鸡,择骨为卜占吉凶,以肉祀船神,呼为孟翁、孟姥。”
关于孟婆是船神的说法只是偶尔提及,知之者甚少,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将其纰漏不计。
⒊孟婆是幽冥之神
这种说法是人们对于“孟婆”的认识中最常见的,即孟婆是阴间的仕宦,她负责给行将投胎的幽灵喝下熬制的迷魂汤,使其忘尽宿世之事。关于孟婆其人传说,现存最先的资料是《玉历宝钞》,此书一般认为作于北宋,对于孟婆的记载是:
孟婆神,生于前汉,幼读儒书,庄诵佛经。凡有过去之事不思,未来之事不想,在世惟劝人戒杀食斋。年至八十一岁,鹤发童颜,终是*,只知本身姓孟,人故皆称之曰:孟婆阿奶。入山修真,直至後汉,世人有能知前世因者,妄认宿世眷属,好行智术,露洩阴机.因此上天敕命孟氏女为幽冥之神,造筑醧忘一台,准选鬼吏使唤。将十殿制定,发往何地为人之幽灵。用采取俗家药物,合成似酒非酒之汤。分为甘、苦、辛、酸、咸五味,诸魂转世.派饮此汤,使忘宿世各事……
《玉历宝钞》的记载有一些与常识不符之处,好比说孟婆生于西汉,年少开始就读佛经,直到八十一岁还是*。一般认为释教直到东汉时才传入中国,身处西汉的孟婆当无经可读,可知此则传说当作于东汉之後。从《玉历宝钞》的记载与描写中我们显而易见可以获悉孟婆的神话很洪流平上是为了宣传释教的教义,因而许多人根据这一条记载将孟婆归为释教神灵。
关于孟婆是哪一方面的神灵历来争论颇多,无所适从。
熬头种说法就是:孟婆是释教的神。他们从《玉历宝钞》的记载出发,从神话中孟婆的所作所为入眼出释教的身影。好比丁福保就认为孟婆当属释教之神,他在《佛学大辞典》就记载了孟婆。
第二种说法是将孟婆列为道教神灵。因为孟婆汤的神话虽涉及到释教的轮回理论,但它赖以存在的基础乃是阴曹鬼门关这个大配景。道教不怎麽讲来世,但它也有一套鬼神系统。而孟婆地点的孟婆庄则处于道教所创的酆都鬼城以内,因而一些书将孟婆归为是道教之神。
以上两种归类要领,各有各的原理,但终难患上到一个确切的谜底。因而有人笼统地将孟婆归为平易近间神灵。对孟婆汤神话而言,孟婆神的归属问题没有多大的意义。马书田在《中国冥界诸神》谈到了孟婆,将孟婆归为冥界神灵,而在《中国释教诸神》中又将孟婆归为*神。他在《中国冥界诸神》前言中谈到:
释教于东汉传入中国後,轮回和地狱理论逐渐流行,释教中的鬼与中国本土鬼也逐渐融合,形成一套十分完整的阴曹地狱体系,各种各样的鬼灵开始变患上形象具体了。
因而孟婆汤神话的配景是佛道鬼神合流後的产物,释教和道教两者对孟婆都没有源头上的记载,所以没有必要在孟婆的归属问题上大伤脑筋,这是一个很难确切划分的问题,我们就孟婆汤神话的配景,临时将其定义为冥界神灵。
一些传说中还将孟婆写作“梦婆”,“孟”作“梦”有可能系读音不异而酿成的讹误。但平易近间也流传着别样的说法:
因为此茶味美,人们做梦都在夸此茶,故又称为“梦婆茶”。其实,“梦婆”还有美梦迷魂之意,古代川人有诗曰:“丰都岁月等闲过,富贵何人醒梦婆。”这是讥讽世人醉生梦死之态。
无论是“孟婆”还是“梦婆”,在孟婆汤的神话中它们指的都是统一个主人翁。
对于“孟婆”是何人,差别的书有差别的记载,各种说法散落于各类书籍中,现在人们对于它的说法也往往顾此失彼。孟婆可所以风神、船神、幽冥之神,但三种差别说法提到的孟婆并不是统一个人,她们之间也没有什麽肯定似的联系。所以探讨孟婆汤的神话,对于孟婆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孟婆汤神话中所涉及到的孟婆不是风神,也非船神,而是幽冥之神,通常被称为孟婆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2:22
去黄泉路上奈何桥卖酒的老婆婆,喝了他的孟婆汤就会忘记前世的记忆
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3:57
黄泉路上好心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1:48
传说中看守奈何桥的追问你考证过没?谁都知道的答案你就别说了好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3:56
是鬼故事里面的追问你怎么知道是鬼故事里的说不定真有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