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1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19:58
葡萄古称蒲陶,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如闻名中外的无核葡萄、河北白牛奶葡萄、山东的龙眼、薄弱的玫瑰香及四川的绿葡萄等。 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和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补益。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后,糖和铁的含量会相对啬,是妇女、儿童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我国历代医药典籍对葡萄的药用均有论述。中医认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载文说:葡萄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葡萄不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还可用于食疗:头晕、心悸、脑贫血时,每日饮适量的葡萄酒2-3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干葡萄藤15克用水煎服可治妊娠恶阻。《居家必用》上还曾记载葡萄汁有除烦止渴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葡萄还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葡萄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人们将其制作成各种盆景放置室内,清香幽雅美观别致;或在居室前后栽植,藤蔓缠绕,玲珑剔透,芳香四溢,是美化环境的佼佼者。然而,葡萄的巨大经济价值主要在于酿酒,全世界80%的葡萄都用于酿酒。但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葡萄被酿成果汁,成为味美多效的营养保健果品。其不但能治疗多种疾病,直接饮用葡萄汁还有抗病毒的作用。
营养成分:糖类、维生素A、B1、B2、C、蛋白质、矿物质钾、磷、铁等。
多吃葡萄可补气、养血、强心。《神农本草经》记载:“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可作酒。”《名医别录》说:逐水,利小便。从中医的角度而言葡萄有舒筋活血、开胃健脾、助消化等功效,其含 铁量丰富,所以补血。在炎炎夏日食欲不佳者,时常食用有助开胃。
禁忌:因含糖量高,多吃易引起内热、导致腹泻、烦闷等副作用。也容易引起蛀牙及肥胖,还有肠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葡萄籽:其95%的成份为原青花素其抗氧化的功效比维生素C高出18倍之多,比维生素E高出50倍,因此,葡萄籽可说是真正的抗氧化巨星。抗氧化是搞老化的方法,因此,葡萄籽能让您永葆青春。
提子跟葡萄我想大家还不是太熟悉以为提子就是葡萄,葡萄就是提子其实不然 虽然我也不是很熟悉可是要分别提子跟葡萄的话 就是葡萄是圆掠带微椭,提子呢就是椭圆形状的
葡萄与提子实质上都是葡萄的果实。只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港、沪等地的市场通常将粒大、皮厚、汁少、优质、皮肉难分离、耐贮运的欧亚种葡萄称为提子,又根据色泽不同,称鲜红色的为红提,紫黑色的为黑提,黄绿色的为青提。而将粒大、质软、汁多、易剥皮的果实称为葡萄,因而形成了两种名称。一般进口的葡萄均为提子类。
近年,一切进口的硬肉型葡萄都被叫成“提子”,一些果农不讲地域差异,不辨品质优劣,抢着发展;他们还偏爱外国品种,轻视国内良种。
“提子”是、海南、上海等地对葡萄的别称。红色葡萄叫“红提”;黑色葡萄叫“黑提”;绿色葡萄叫“青提”。
葡萄的皮要吐出来,很不好吃,而提子的皮就不用吐了,因为是连在肉上的,葡萄比提子软一些,葡萄可以晒干. 提子还有大小两种,都很好吃.(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 提子比葡萄贵!!!
【文化欣赏】 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唐彦谦。《葡萄》:“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元·郑允端。《葡萄》:“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若使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
清·吴伟业。《葡萄》:“百斛明珠富,清阴翠幕张。晓悬愁欲坠,露摘爱先尝。色映金盘果,香流玉碗浆。不劳葱岭使,常得进君王。”
清·陈维菘。《青玉案·夏日怀燕市葡萄》:“风窗冰碗谁消暑?记百颗,堆盘处。掬罢盈盈娇欲语。轻明晶透,芳鲜圆绽,小摘西山雨。”
清,萧雄。《葡萄》:“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赛过荔枝三百颗,大宛风味汉家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19:58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欧洲葡萄起源于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远在5000~7000年前叙利亚、埃及、伊拉克、南高加索及中亚细亚等地即有栽培。后沿地中海向西传到西欧,向东经中亚传到东亚。中国南部在汉代已有种植,后向华北及全国范围传布,并在其长期驯化栽培过程中形成了东方品种群。现代主要栽培区分布在北纬20°~52°和南纬30°~45°之间。栽培最多的国家为西班牙、意大利、苏联和法国;其次为土耳其、葡萄牙、阿根廷、罗马尼亚和美国等。中国主要产区在北方各省。以的栽培面积最大,约占全国葡萄栽培面积30.5%,其次为山东、河北、河南、山西、辽宁、安徽诸省。1986年总产量约44.2万吨。
更详细的资料http://www.wiki.cn/wiki/%E8%91%A1%E8%9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