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12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2-22 23:06
1、西安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隋、唐都皇城的遗存,历经八年扩建而成的,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而又保存完整的古代城池建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墙建筑型制宏伟,功能设计周密,矩形城池,墙体全长13.74公里,南、北垣稍长于东、西垣。每隔120米有一座12米x20米的突出部,称“敌台”,全城共98座敌台;每座敌台上建有屯兵敌楼1座。城四隅各建角楼1座。
2、东、西、南、北垣各建有城门1座,各门外均建有护门瓮城,瓮城上建有城楼、箭楼各1座。瓮城外临内侧护城河岸,建有控制“吊桥”的闸楼(亦称谯楼)1座。孔庙(即“碑林”)旁侧城顶建有魁星楼1座。城墙顶面以三层大砖墁砌,称“海墁”。海墁外沿建垛墙,全城共有垛口5984个,内沿建“女儿墙”。城垣内面建有登城马道和供排水用的“溜水槽”等。 西安明城墙历经六百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损坏严重。1983年省、市成立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开始对西安城墙及护城河、环城林进行全面整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15:14
西安城墙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
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2004年初,西安市含光门段城墙道路工程施工,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今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受有关部门委托,配合工程,对该处暴露的城墙断面展开考古调查,认定它结构复杂,时间跨度从隋唐至现代,历经五次大的修筑而成。
据统计,城墙断面从早至晚分为五大期。
即:
1、隋唐期:现存断面接近三角形;
2、唐末五代期:加厚旧城墙一点五米至两点五米以上,顶部也加高将近一米;
3、宋元期:增补层处于明城墙断面中心,土色暗褐,质地密实,夹有少量砖瓦;
4、明清期:将以前所筑城墙的墙体全部包筑于内,即是现今的西安城墙;
5、现代修葺层,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有关部门进行的加固处理。
扩展资料:
西安城墙城门有四: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
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
正楼高32米,长40余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
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城墙四角各有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
城墙上外侧筑有雉堞,又称垛墙,共5984个,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
最初的西安城墙用黄土分层夯打而成,最底层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异常坚硬。
后来又将整个城墙内外壁及顶部砌上青砖。
城墙顶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对西安古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