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同时被曝裁员,真实性如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5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41

确实有公司裁员,或者收紧,但是目前这个占比的数字还未被证实,其实大厂没有裁员才不正常,这几个月陆续还会有各种裁员或者收紧的消息。今年对于各个行业都是挑战,不只互联网。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事情总会回归到它该有的样子,互联网行业虚高的泡沫最终会挤出,向全社会转嫁成本和风险的业务最终一定会被取缔,而信息时代的浪潮并不会就此衰退。
借着这个问题,我想聊聊,为什么一些公司会裁员?我们未来还会机会吗?
事实上,再一般的环境,也有人抓住机会。 即使在高速增长的时候,也有人错失机会。
先和互联网圈的朋友说,我们应该感觉到幸运。在各个行业里,一直到今天,互联网的相关公司,整体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甚至在疫情期间还有发展,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就拿离得的最近的是教培行业来说,过去一年,我们在知群遇到了很多希望转行的教培行业的从业者,包括老师、销售还有各个岗位的人,甚至有工作十几年后不得不转行的朋友。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大环境的影响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互联网相关领域仍然在保持发展,这已经是难能可贵。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要裁员呢 ?
1.扩张-紧缩是普遍的模式
每年的就业市场,都有所谓「大小年」的说法。举个例子,2020年,因为疫情一开始的冲击,各个公司都倾向于保守,要准备过冬,所以那一年招聘的名额下降了很多,大家都不怎么招人。2021年的前半年,各个公司都在快速扩张,所以那个时间点各个公司都在招人,甚至2020年底、2021年初的时间点,原本应该是传统的招聘淡季,结果招聘一直都没停下来,招聘网站的 CEO 朋友和我说那个时间点数据特别好。但是在扩张的背后,一定会存在低效率的情况,很多业务也许根本就不应该做,有一些也许尝试之后发现不行,又要开始控制,开始紧缩。

这样的扩张-紧缩,就是客观规律,任何一家企业如果能够极其精确的预测到每一波变化,那就不是公司了,是神。所以一定是尝试扩张,然后往后收,然后再尝试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边缘业务、发展不清晰的业务,自然而然就被「优化」掉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裁员、或者收紧招聘的公司,还一样有一些部门在使劲招人的原因。有一些公司,原本就不应该有那么多人。人太多了,人效降低了,业务进展不够。
人多、效率低,在某些阶段是能够被接受的,这就是发展的成本。
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公司的信心趋向于保守,认为需要过冬的时候,就会开始缩减人员,降低成本,确保公司没有风险。
2.公司的从众行为
公司的紧缩有时候是有「从众」现象的,就像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发展,都不缺钱,但是看到别的公司在紧缩,自己也会先采取保守的策略。其实不仅仅是公司,在资本市场,当一个行业快速发展的时候,也就是所谓「风口」,各个资本都会抢着投钱,生怕晚了,但是等到大家都在说「寒冬来了」的时候,哪怕有钱,资本也会慎重。随大流同样也是客观规律,甚至有时候也是理性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减少风险(当然也会减少可能的收益)。所以当几家公司裁员的时候,就会有更多公司的 HRD 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要控制成本了。
3.趁机主动裁员
对于一些大公司来说,裁人也是一种*风险,资本市场可能会因此对公司有所担心。如果刚好是其它公司在裁员,自己也趁机裁一波,能够避免自己成为出头鸟。毕竟每个垂直行业的头部公司就那么几家,大家都会希望自己能够给资本市场更多信心。
4.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有一些公司是真缺钱了。毕竟很多公司的成本都很高,现在要重新适应市场的节奏,开源是一方面,同样也会想到节流,所以自然而然会裁员。
互联网领域还有机会吗?
问个问题,以后大家用手机的时间会减少吗?各个产业,从医疗、金融、零售到企业服务,数字化和信息化会变的越来越普遍还是减少呢?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吗?还有改进空间吗?
然后,你觉得和互联网相关的各种工作,还有机会吗?
答案很明确,只要以后还有很多人用手机、用各种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汽车等),在各个行业里都用互联网的一些工具和手段解决问题,这个世界仍然不那么完美,就仍然有机会。
准确来说,「红利」这个词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是以前在黄金时代,互联网是10倍增长,后来在白银时代是3倍增长,而到了黑铁时代,可能只有1.5倍,甚至1.1倍,1.01倍增长。
但是这1.1倍,1.01倍的增长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已经比很多行业要好很多了。
只要还在增长,其实就已经跑赢了很多行业。
很多行业现在根本没有增长,甚至还在萎缩,或者即使是增长的那一部分,也是和数字化、信息化、互联网化结合的环节。这也就是以前常说的「互联网+」,现在已经超出了这个范畴。

例如,汽车行业原本非常传统,但是大家会发现这几年汽车变成了风口,智能汽车领域吸引了很多人才。而智能汽车领域的很多核心人才,我认识不少,都是从互联网公司过去的。

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就在于新能源和汽车的智能化,而后者需要大量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岗位。和汽车领域的朋友交流,大家都将汽车比喻成「四个轮子的手机」(当然实际产业要比手机复杂很多),以此来说明智能化的重要性。各种各样的移动应用场景,都需要在汽车内重现一遍。这里面需要很多人来做事情。
我们今天不应该再谈论所谓的「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基础设施,渗透在各个行业里。也许「互联网」这个词也是片面的,数字化、信息化、互联网化,一定是各个行业的大趋势。

所以如果真谈论互联网的红利,应该考虑的是各个行业在和互联网结合后,产生的种种新的机会。
就像汽车,两三年前,今天的很多造车新势力其实压力都很大,甚至在破产的边缘,但是市场的整体形势在那里,消费者的需求也在那里,所以到现在变成了风口。

从疫情爆发开始,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泛化大大加速了。很多新机会就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产生。
所以如果从整体上来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握住机会,在各个行业里寻找和互联网结合的那1.1倍、1.01倍的红利,仍然能够实现自己的增长。
见过一些朋友,经常关注哪家公司又裁员了,哪个地方不好,等等。其实一方面所有这些情况必然都会发生,就像前面说的,大公司的扩张和收缩本来就是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如果环境改变不了,我们就改变自己。
我们所面对的机会,绝对不仅仅是那些数得上名字的大厂。互联网的工作最好的一点,就是在各个行业之间更容易跨越,从做互联网产品到做智能汽车里的产品,说做也就做了,没有很大的障碍。
希望大家在各种风浪之中,保持理性,把自己的那把剑磨好。
当你变的越来越强,你就不会再焦虑,专业是一种力量,能够给你足够的底气。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