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双姓的起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23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18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有的由封邑而来。如令狐氏,
《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都属这种情况。有的因居地而来。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氏,齐国有位名婴的大夫居住在闾丘,时称闾丘婴,后人遂以“闾丘”为姓。

还有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还有的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由官名而来;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字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来。认真揣摩这些复姓,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比如,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2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又如欧阳这个复姓,有的简化为姓欧,有的简化为姓阳。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等,这可能是一种复姓单音化的趋势吧。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
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

比如 欧阳:

欧阳姓
中国人的姓氏多是单字的,但复姓的也不少,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姓氏,便是一个复姓。

「欧阳」姓的源头
「欧阳」姓的源头有两个:

一、夏禹的后裔。夏禹之后,传到第六个君主,便是少康。少康的儿子,改姓欧阳,是为欧阳姓的一支。

二、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后裔。春秋时,越王勾践的第七代孙无疆,把他的儿子蹄封到乌程欧余山,任欧阳亭侯的职位。后来越国被楚国灭了,蹄的后人,便以官职为姓,姓了欧阳。这一支的后人,有些继续姓欧阳,也有一些改姓欧。

姓「欧阳」的著名人物
书法家欧阳询最初学习王羲之的字,在字体的「险」和笔力的「劲」方面,能够青出於蓝,比王羲之还要好。他的字结构严谨,所以学习书法的人都喜欢学习,其中常为人临摹的便是他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刻。

区、欧、欧阳三姓同宗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
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
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
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
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
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
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
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
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
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
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
或“欧阳”。

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
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
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
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
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
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
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
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区渭泉祖家谱》又说,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
元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在这之前他们
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
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
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不过,
他们的始祖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勾践是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越国的国君,他是越王允
常的儿子,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
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
文种等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

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
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强转弱,最后勾践把吴国灭掉。接着,
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在中国文学史上,欧阳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北宋时代的欧阳
修集文学家与史学家于一身,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的进士,曾任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早年他支持范仲淹,要求在*上有所改良;王安石推
行新法时,他曾上疏指陈青苗法的弊害。

欧阳修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
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所写
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风与
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他的词婉丽,承袭南唐遗风。

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单独撰写《新五代史》,并著有
《欧阳文忠集》。

欧阳予倩(18—1962)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著名戏剧家兼演员。
他是湖南浏阳人,1907年在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担
任电影编导兼演京剧10多年。30年代,他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40年代
担任广西艺术馆馆长。1949年后出任*戏剧学院院长,并被选为中国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戏剧运动倡导人之一。
他著有回忆录《自我演剧以来》,论文集《一得馀抄》以及话剧剧本《
运动力》、《桃花扇》、《黑奴恨》等。

《三字经》是从前流行的启蒙课本之一,相传是宋朝区适子的著作,
明清学者陆续补充。与《千字文》相得益彰。

由于区、欧、欧阳三姓的族人较少,只有欧阳族人成立宗亲会馆,
那就是坐落在乞纳街96号的欧阳家族联合会,会员有222人。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13491.html?fr=qrl3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19

姓氏起源 :
以地名为姓,与蒙姓同出一宗。远古时期,颛顼帝的裔孙受封与双蒙城,其后代有的以双姓为姓,形成双姓;有的以蒙姓为姓,形成蒙姓。
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姓氏。据《新唐书》所载,"夷姓有双氏,双舍是也。"

聚集地 :
堂号
堂号:"和易堂",宋朝时,双渐为汉阳知事,为官和气,易于接近,有古时循吏的风度。

历史名人 :
双泰贞:南北朝时宋随郡(今湖北随州市)任,有能力,武功好。当时南北分治对立,天下不安,辅国公沈攸之坐镇荆州,召集才俊。泰贞为了侍奉母亲,受召不去。有一天,泰贞前往江陵经商,被攸之拘留,要他当队副。第二天,泰贞逃走,攸之派二十余人追捕,被泰贞杀死几个,其余人不敢接近,就绑架了他的母亲。他知道后,便去见攸之。攸之知道他是个孝子,非但没有定罪,而且赏他万贯钱,授以队主之职。后来他在战场上果然表现得智勇双全。
双清:字止澄,江西临川人,清光绪十六年(10年)生,毕业于贵州师范学堂。曾任广州大元帅府参事。*十六年(1927年)七月,任国民*交通部参事。次年二月,任浙江省*委员兼秘书长,十二月任国民*交通部秘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19

一、姓氏源流
双(Shuāng 双)源出有二:
1、出自以地名为姓,与蒙姓同出一宗。远古夏朝时期,颛顼帝的裔孙受封与双蒙城,其后代有的以双姓为姓,形成双姓;有的以蒙姓为姓,形成蒙姓。
2、出自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姓氏。
① 据《新唐书》所载,“夷姓有双氏,双舍是也。”
② 据《中国穆斯林·云南昭通地区回族概述》载,双姓,回族姓氏之一。云南地区有此姓。
二、迁徙分布
(缺)双姓在*和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后来到了夏朝时候,夏朝的君主敬重古代的伟人,就把颛顼的后代封到蒙双城,其后代中有的以地名中的蒙和双字作为姓氏,分别称为蒙氏和双氏,这是今天双姓的起源。唐代时候,少数民族中有姓双的。唐代时候有很多少数民族迁居中原,他们和汉人通婚,一方面他们带来自己民族的文化,一方面他们又接受汉族文化,形成了中华大地各民族的大交融,那时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族兴盛的时期。双姓少数民族也是其中一支,他们也成为双姓历史上的一个发展。
三、历史名人
双 渐:曾跟从朱熹(紫阳先生)学习,庆历年间举进士而仕官,官汉阳知府。博学能文,为政平和,对百姓很宽松和气,深受吏民爱戴,称他有古代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之风。
双 林:清朝满州正红旗人。乾隆年间,平定贵州、湖南苗民叛乱,连战连捷。
双 清:字止澄,江西省临川人,清光绪十六年(10年)生,毕业于贵州师范学堂。曾任广州大元帅府参事。*十六年(1927年)七月,任国民*交通部参事。次年二月,任浙江省*委员兼秘书长,十二月任国民*交通部秘书。
双泰贞:南北朝时宋随郡(今湖北随州市)任,有能力,武功好。当时南北分治对立,天下不安,辅国公沈攸之坐镇荆州,召集才俊。泰贞为了侍奉母亲,受召不去。有一天,泰贞前往江陵经商,被攸之拘留,要他当队副。第二天,泰贞逃走,攸之派二十余人追捕,被泰贞杀死几个,其余人不敢接近,就绑架了他的母亲。他知道后,便去见攸之。攸之知道他是个孝子,非但没有定罪,而且赏他万贯钱,授以队主之职。后来他在战场上果然表现得智勇双全。
双士洛:三国时魏国名吏,官梁州刺史,有惠政,深得民心。
双弥周:三国时魏国人,任河州刺史,有惠政,深得民心。
双子符:唐代名吏,曾官州刺史,德高望重,瀛、吕二州民争伏阙请之。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天水郡:西汉初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
2、堂号
和易堂:源出宋朝时,双渐为汉阳知事,为官和气,易于接近,有古时循吏的风度。
============================================================
【双姓宗祠通用对联】
〖双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天水;
源自蒙域。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双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守争瀛吕;
德被河梁。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人双子符,任刺史,瀛州、吕州百姓跪伏在宫殿前争着请他去做官。下联典指三国时魏国人双士洛,任梁州刺史,与河州刺史双弥周,都有德政,深得民心。
-----------------------------------------------------------------
〖双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宋代庆历进士;
清朝乾隆提督。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庆历进士双渐,无为人,博学能文,历知本军和汉阳,吏民见思,有古循吏风。下联典指清代乾隆提督双林,满面州正红旗人。
-----------------------------------------------------------------
〖双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天长地久恩爱厚;
水秀山明脉源长。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双姓望族居住地“天水”二字的嵌字联。
-----------------------------------------------------------------
〖双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德被群黎,瀛台互相争请;
惠施兆姓,河梁各荷帲幪。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名人双子符事典。下联典指魏代名人双士洛事典。
拒潢池之弄兵,足觇干力;
师紫阳而受业,雅著循声。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宋随郡人双泰贞,有干力(堪任其事的能力)。大将沈攸之镇守荆州时,召集四方才俊,双泰贞不肯去。后来他到江陵经商,被强留下来任队副,不几天又逃走。沈攸之派二十骑兵甲追赶,他杀了几个人,其余的不敢近前。追者把他母亲接到军营,他这才归队。沈攸之也不怪罪他,还称他是孝子,又赐他一万钱,任为队主。“潢池弄兵”,指造反。“潢池”,借指皇室。下联典指宋代为人人双渐,曾跟从朱熹(紫阳先生)学习,庆历年间进士,官汉阳知府。博学能文,为政平和,吏民称他有古代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之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20

一、姓氏源流
双(Shuāng 双)源出有二:
1、出自以地名为姓,与蒙姓同出一宗。远古夏朝时期,颛顼帝的裔孙受封与双蒙城,其后代有的以双姓为姓,形成双姓;有的以蒙姓为姓,形成蒙姓。
2、出自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姓氏。
① 据《新唐书》所载,“夷姓有双氏,双舍是也。”
② 据《中国穆斯林·云南昭通地区回族概述》载,双姓,回族姓氏之一。云南地区有此姓。
二、迁徙分布
(缺)双姓在*和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后来到了夏朝时候,夏朝的君主敬重古代的伟人,就把颛顼的后代封到蒙双城,其后代中有的以地名中的蒙和双字作为姓氏,分别称为蒙氏和双氏,这是今天双姓的起源。唐代时候,少数民族中有姓双的。唐代时候有很多少数民族迁居中原,他们和汉人通婚,一方面他们带来自己民族的文化,一方面他们又接受汉族文化,形成了中华大地各民族的大交融,那时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族兴盛的时期。双姓少数民族也是其中一支,他们也成为双姓历史上的一个发展。
三、历史名人
双 渐:曾跟从朱熹(紫阳先生)学习,庆历年间举进士而仕官,官汉阳知府。博学能文,为政平和,对百姓很宽松和气,深受吏民爱戴,称他有古代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之风。
双 林:清朝满州正红旗人。乾隆年间,平定贵州、湖南苗民叛乱,连战连捷。
双 清:字止澄,江西省临川人,清光绪十六年(10年)生,毕业于贵州师范学堂。曾任广州大元帅府参事。*十六年(1927年)七月,任国民*交通部参事。次年二月,任浙江省*委员兼秘书长,十二月任国民*交通部秘书。
双泰贞:南北朝时宋随郡(今湖北随州市)任,有能力,武功好。当时南北分治对立,天下不安,辅国公沈攸之坐镇荆州,召集才俊。泰贞为了侍奉母亲,受召不去。有一天,泰贞前往江陵经商,被攸之拘留,要他当队副。第二天,泰贞逃走,攸之派二十余人追捕,被泰贞杀死几个,其余人不敢接近,就绑架了他的母亲。他知道后,便去见攸之。攸之知道他是个孝子,非但没有定罪,而且赏他万贯钱,授以队主之职。后来他在战场上果然表现得智勇双全。
双士洛:三国时魏国名吏,官梁州刺史,有惠政,深得民心。
双弥周:三国时魏国人,任河州刺史,有惠政,深得民心。
双子符:唐代名吏,曾官州刺史,德高望重,瀛、吕二州民争伏阙请之。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天水郡:西汉初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
2、堂号
和易堂:源出宋朝时,双渐为汉阳知事,为官和气,易于接近,有古时循吏的风度。
============================================================
【双姓宗祠通用对联】
〖双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天水;
源自蒙域。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双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守争瀛吕;
德被河梁。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人双子符,任刺史,瀛州、吕州百姓跪伏在宫殿前争着请他去做官。下联典指三国时魏国人双士洛,任梁州刺史,与河州刺史双弥周,都有德政,深得民心。
-----------------------------------------------------------------
〖双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宋代庆历进士;
清朝乾隆提督。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庆历进士双渐,无为人,博学能文,历知本军和汉阳,吏民见思,有古循吏风。下联典指清代乾隆提督双林,满面州正红旗人。
-----------------------------------------------------------------
〖双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天长地久恩爱厚;
水秀山明脉源长。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双姓望族居住地“天水”二字的嵌字联。
-----------------------------------------------------------------
〖双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德被群黎,瀛台互相争请;
惠施兆姓,河梁各荷帲幪。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名人双子符事典。下联典指魏代名人双士洛事典。
拒潢池之弄兵,足觇干力;
师紫阳而受业,雅著循声。
——佚名撰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宋随郡人双泰贞,有干力(堪任其事的能力)。大将沈攸之镇守荆州时,召集四方才俊,双泰贞不肯去。后来他到江陵经商,被强留下来任队副,不几天又逃走。沈攸之派二十骑兵甲追赶,他杀了几个人,其余的不敢近前。追者把他母亲接到军营,他这才归队。沈攸之也不怪罪他,还称他是孝子,又赐他一万钱,任为队主。“潢池弄兵”,指造反。“潢池”,借指皇室。下联典指宋代为人人双渐,曾跟从朱熹(紫阳先生)学习,庆历年间进士,官汉阳知府。博学能文,为政平和,吏民称他有古代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之风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热门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