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5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01
大禹治水的水指的是黄河。
大禹治水是中国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五帝时期,黄河流域水患特别严重,百姓经常因为水患而流离失所,庄家更是颗粒无收,正因如此,治理黄河水患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到了尧舜时期,黄河流域流水情况更加不稳定,已经到了不可不治的状况了,尧派遣鲧(大禹的父亲)负责治理洪水灾害,鲧采取障水法,在河岸两旁建立堤坝,也就是把水堵住,水高一寸堤坝就建高一寸。
结果治标不治本,一旦决堤,危害更严重,九年的治理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加重了,舜继位后就把鲧流放了。
后又任命禹治理黄河水患,大禹有了前车之鉴,采用疏导方法来治理黄河泛滥问题,前期工程极大,但是效果却很显著,不断的疏通河道,甚至自行开挖河道,经过13年的治理,水患终于有所好转,乃至以后都可以得到控制。
扩展资料:
大禹治水13年,3次经过家门都没顾得上进门看一看。第一次经过家门口,他听到自己新生的儿子正在呱呱啼哭,妻子由于生产的痛苦也正在*,他的助手都劝他进去看看。
禹也多想进去看一眼啊,可是他有要紧的事要办,怕耽误工作,硬是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禹的儿子已经能叫爸爸了。
小家伙在妈妈怀里使劲叫着爸爸,禹只是深情地向妻儿挥挥手就过去了。第三次,禹经过家门时,儿子已经十多岁,他跑过去要把爸爸往家里拉,禹*着儿子的头,叫儿子转告妈妈,等治好水后再团圆,又匆匆地离开。
13年后,禹历经千难万险,开沟修渠,终于战胜了洪水的灾害,促进了农业发展,使百姓能安居乐业。禹因为治水有功,被舜立为君位的继承人,成了夏朝的第一个君主,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夏禹或大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禹治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01
大禹治水,治理的是淮河支流。
首先说,大禹治水不是窝在一个地点不动,而是逐步前进的。他治水的起点是在秦岭——淮河一线,也就陕西南部的淮河流域。因为他不是公费旅游,说走远点就走远点,禹不至于闲到翻过秦岭直奔巴彦喀拉山脉去寻找源头。至于治水的线路,因为禹本身做的就是让河水改道的事,几千年来,河流无数次改道,所以不能用现在的河流作为参照。可以肯定的是,基本方向是往东南。因为水往低处流,禹不可能产生把河水送上青藏高原的想法。
虽然特别准确具体的路线已经不可考,但是借由今天安徽省蚌埠市西南的“禹会村”遗迹可以知道,治水工程发展到了天河湖一带。线路越来越向东南发展,离黄河越来越远,自然就不是治理黄河了。
当然,治水没有到此结束,而是一直延伸至今天的女山湖一带,有了这么一个大蓄水量的湖泊来承接泛滥的河水,可省了不少心。
不过因为后来舜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禹,所以禹没有参与后期的治水工程,这个工作由伯益来继续领导,后来又交给了启,直到启当了天子,治水工程还没完全收尾,可谓旷日持久。
禹治理的并不是黄河,其实还有很多佐证。
一是因为史料记载不完整或不准确,虽然传说流传下来了,但上古时代地理知识落后,上千年来都把山东当成世界中心,把泰山当成昆仑山,淮河当成长江。所以当时把淮河支流误认为是黄河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还有另一个很大的可能性,就是统治者为了增加声望,故意编造,毕竟,禹是天子之爹嘛。而且,费了这么大劲,说是治理淮河支流,不好听。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有骆驼不吹牛,说禹治理的是黄河水患多过瘾,明显看起来功绩更丰伟。
再者,从现代的角度去分析,大禹治理黄河水患是不可能的。后世科技更发达,技术手段更高,人力物力也更齐备,但是挖一条京杭大运河都要历经几个朝代,而禹处在上古时期,那时候青铜器都是宝贝,铁器更没有,饭都未必吃得饱,凭什么能用最原始最落后的手段把黄河水患治理好了?这种事情现在都办不到,禹又不是超级赛亚人。
这仅仅是从史实的角度还原*,并不是抹杀大禹治水的功绩。只是从各种情况来看,大禹治水,确实治理的是淮河支流,而不是黄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02
黄河。
大禹治水或鲧禹治水是中国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